一聊  6类震后疾病预防要点,特别是心理疾病哦 一聊  6类震后疾病预防要点,特别是心理疾病哦一聊 6类震后疾病预防要点,特别是心理疾病哦

一聊 6类震后疾病预防要点,特别是心理疾病哦

祈福。

相信大家已经从各类媒介关注到了四川地震的消息。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8月8日晚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公里。截至9日9时30分,地震已造成13人遇难,175人受伤。

汶川地震的影响至今让人心有余悸,而这场来自旅游胜地的地震更牵动了国人的心。在这样的天气中,地震后需要注意哪些疾病?如何避免这些疾病的传播?医聊君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了一些震后疾病防控知识。

首先要说说天气。据悉,九寨沟县地震灾区未来三天将以多云天气为主,局地有短时阵雨,气温16~30℃。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注意避免如感冒之类的疾病是首当其冲的。

不过,地震发生后,最大的问题是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卫生基础设施、供水设施等可能损坏严重,饮用水源会受到污染,从而导致

传染病

发生。此外,

心理疾病

也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①肠道传染病

如霍乱、甲肝、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肠炎等。

预防:

注意饮水和饮食卫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

保护水源,特别是生活饮用水免受污染。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净水片)消毒生活饮用水;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不吃腐败变质或受潮霉变的食品,不吃死亡的禽畜,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应煮沸或用消毒剂消毒;

注意环境卫生,消灭蚊蝇。不随地大小便,粪坑中加药杀蛆,动物尸体要深埋,有条件的可加放生石灰消毒,土层要夯实;

要及时消除垃圾、污物,环境消毒,管理好粪便、垃圾。

②虫媒传染病

如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等。

预防:

应采取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

控制和管理传染源,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洒灭蚊药,病人要隔离;

清扫卫生死角,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暴露的皮肤应涂抹防蚊油,或者使用驱蚊药;根据疫情监测动态,及时给易感人群接种乙脑疫苗,同时做好紧缺药物储备。

③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预防

如防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等疾病。

预防:

管好粪便厕所,病人的粪尿要经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后集中处理;

注意环境整治,降低蚊、虫、鼠等传播媒介的密度;

要管好家禽、家畜,猪、狗、鸡应圈养,不让其粪便污染环境及水源,猪、鸡粪发酵后再施用,死禽、死畜要消毒后深埋;

临时居所和救灾帐篷要搭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的地带,在周围挖防鼠沟,要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和保持地面干燥。床铺应距离地面2尺以上,不要睡地铺,减少人与鼠、蚊等媒介的接触机会。

④经接触和土壤传播的疾病

如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等。

预防:

注意破损的伤口不要与土壤直接接触;

对各种原因引起皮肤破损的人员必须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伤口进行清创缝合,给予有效的抗炎对症治疗,严重的送医院救治。

⑤食源性疾病

如食物中毒等。

预防:

灾区不能吃的食品——被水浸泡的食品,除了密封完好的罐头类食品外都不能食用;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压在地下已腐烂的蔬菜、水果;来源不明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严重发霉(发霉率在30%以上)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不能辨认的蘑菇及其他霉变食品;加工后常温下放置时间过长的熟食等。

正确加工食品——粮食和食品原料要在干燥、通风处保存,避免受到虫、鼠侵害和受潮发霉,必要时进行晒干;霉变较轻(发霉率低于30%)的粮食的处理,可采用风扇吹、清水或泥浆水飘浮等方法去除霉粒,然后反复用清水搓洗,或用5%石灰水浸泡霉变粮食24小时,使霉变率降到4%左右再食用。

注意饮水安全——饮用水要经过澄清、过滤、消毒等处理后方可饮用。选择合格的水源并加以保护。首选井水,水井应修井台、井栏、井盖及井周围30米内禁止设有厕所、猪圈以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设施,打水应备有专用的取水桶;其次选没有污染的山泉、小溪和上游水,并划定范围,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倾倒污水垃圾等;最后,可根据情况选接自来水供水管线、打手压泵小口井等,集中式的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必须由专人管护。

⑥心理类疾病

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对于受到刺激的地震伤员,应采取一些预防手段,并及时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

预防:

医护人员可以为地震伤病员提供安全、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调节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如室温22~25℃,湿度55%左右,夜间避免黑暗和强光。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当伤病员感到不适、害怕或者疼痛时及时给予安慰,轻轻握住他们的手或保持其他的身体接触,必要时给予止痛剂,培养伤病员对外界的信任感。另外,还可帮助伤员合理宣泄受压抑的情绪,鼓励伤员大胆说出自已的感受,介绍一些积极有效的应对技巧,如PBR技术,即暂停、呼吸和放忪的方法等。

伤员自己也应该坦然面对和承认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强迫自己抵制或否认在面对灾害和突发事件时产生的害怕、担忧、惊慌和无助等心理体验,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启动科学的心理调节措施,进行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看小说、写日记、做家务等等让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小事情,转移自己的情绪,并保持良好的睡眠。

伤员家人也有应该注意的地方。家里有老人或者孩子,伤员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常的表现:易怒、兴奋、不安、絮叨,甚至联想到以前的一些负性事件等。这时,家人要尽量理解,最好能够在一起,以增强相互的依赖和安全感。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情绪反应,使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信任,从而充满自豪与信心,以降低不良情绪的影响几率。

对心理障碍严重的伤员,医院地震后心理干预小组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应给予心理咨询或心理疏导,同时调动伤员的家、朋友、同事、社会组织的支持,帮助地震伤员度过危机、减少创伤,恢复身心平衡。

参考资料:

地震后常见疾病的预防,《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年第6期(第15卷)

地震伤员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心理干预,《当代医学》2008年12月第14卷第24期

Med-Story

发掘各类好玩的医学资讯

Knews出品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