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宝宝、热水袋、电热毯...
在我们这没有暖气的冬天,
总少不了这些取暖神器的“庇护”,
那你知道吗,
“高温”的它们却会给我们造成:
低!温!烫!伤!
每年一到冬天,
烧烫伤的病人比其他季节要多,
据医生统计,
低温烫伤在冬季高发,
约占冬季烫伤的三分之一!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通常是指高于人体温度的热源长期作用的结果。
■一般来说,人体的温度是在37℃左右,高于人体的温度也就是说高于37℃,如同“慢火炖肉”,这样一个温度长时间的作用就有可能造成皮肤或者软组织由浅及深的损伤。因此,判断造成低温烫伤的关键因素是热源的温度及作用时间。
■70℃的温度持续1分钟,皮肤就可能会被烫伤,而当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也会造成低温烫伤,温度越高,发生烫伤的时间越短暂,反之,温度较低,只要接触的时间够长也能烫伤。
这种烫伤就叫做"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的特点
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不大,表面看起来并不严重,但
创面深,多为深II度至III度,需长时间换药方能痊愈,并且会留下瘢痕,而且面积较大的创面可能需要植皮手术才能愈合。
这些烫伤常发生在下肢,由于下肢血供较差,伤口不容易愈合,如果处理不当会
发生溃烂
,有些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哪些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1.婴幼儿
婴幼儿抵抗寒冷的能力比较差,更需要取暖物品,但他们的
表达能力欠佳
,如果家长未能细心照顾,很容易导致低温烫伤。
2.儿童
儿童虽然具有表达能力,但是
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
,往往忘记自己取下暖宝宝,也需要在家长监督下使用。
3.老年人
老年人因年龄原因皮肤感受迟钝,
对温度刺激反应不灵敏
,在低温持续作用下易被烫伤。
4.皮肤感觉功能障碍的人
麻醉术后患者、瘫痪、局部皮肤感觉功能减退
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等,如果使用,需要旁人精心照顾,避免低温烫伤。
5.创面难愈合人群
糖尿病人群、脉管炎患者、中风后遗症患者
等都是低温烫伤的高发人群。部分皮肤病患者在烫伤后容易出现创面不愈合的情况,并形成慢性溃疡。
如何避免低温烫伤?
这几点实用小常识,
让你们安全、有效的取暖,
安心度过寒冷的冬天!
1、电热毯
在使用电热毯时,
温度不要设得过高
也不要整夜使用
,更不要长时间地贴近暖气片等取暖设备。推荐使用空调或能控温的电热毯,有效杜绝低温烫伤的发生。
2、热水袋
在使用热水袋时,
不要灌水太满
,70%即可,尽量排出空气;拧紧盖口,确保不漏水。
水温不宜过高,不要灌入沸水
,不能直接接触皮肤,热水袋外面最好用布包裹隔热,或放于两层毯子中间。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过长,尽量避免整夜置于被窝内。
3、暖宝宝
有一些爱美的女生,为了冬季保持美丽,不显臃肿,会穿很少的衣服然后到处贴暖宝宝来保暖。暖宝宝会在贴好之后,温度持续上升。
使用暖宝宝要选择质量比较好的,
不能直接接触皮肤,最好能多隔几层衣服
。暖宝宝不宜贴太长时间,最好每隔一段时间揭下来换个部位再贴。
此外,
切忌贴着暖宝宝睡觉
,因为睡觉时长时间的热力作用于一个部位,是非常容易引起皮肤烫伤的。另外,皮肤容易过敏的人、孕妇和婴幼儿尽量少使用这样的取暖方式。
一旦烫伤,最好这样做!
低温烫伤的表现是皮肤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一般不大。
对于这种中小面积烫伤,正确处理方式:
立即用自来水冲淋创面或将创面
浸入冷水中(15~20℃)
,或用冷水浸湿的毛巾、纱垫等敷于创面。
冷疗的时间通常为
30分钟至数小时
。冷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水疱皮,避免疱皮撕脱造成创面裸露、加深、感染。
在创面上
涂抹草药、药膏、紫药水、红药水、酱油、色拉油、牙膏等
,此类物品可能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加重烧伤深度,也会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
按照上述正确的急救方法处理好创面后,应
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烫伤后别挑破水泡。
低温烫伤后,如果只是皮肤发红,没有出现水泡,无处特殊处理,只要避免再次接触热源就可以了。对于出现皮肤发红伴有水泡的,这个时候不要把水泡挤破,
完整的水泡可以预防再次感染
,水泡也可以慢慢自行吸收。
冬季取暖,
一定不要小看“低温烫伤”!
很多人都是在不经意间被烫伤,
还是那句话,不可贪暖!
取暖时不要长时间固定一个部位,
要勤换位置!
作者:整形烧伤科朱赤云
编辑:张伦dovebear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