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头条  火凤凰——“大墙人”艺术家罗军传记(传奇人生) 华人头条  火凤凰——“大墙人”艺术家罗军传记(传奇人生)华人头条 火凤凰——“大墙人”艺术家罗军传记(传奇人生)

华人头条 火凤凰——“大墙人”艺术家罗军传记(传奇人生)

作者:郝敬堂

笔者:请问你的血型?

罗军:金字塔。

笔者:你的人生哲学?

罗军:两根筷子。

笔者:你的属相?

罗军:凤凰。

笔者:令人费解,你不是鼠相吗?

罗军:是的,凤凰被烧光了羽毛落地为鼠辈。

--作者采访手记

一份极普通而又极不寻常的请柬将我置于意外的惊喜之中。请柬上面是一行醒目的黑体字:“大墙人艺术展”将于6月6日至18日在北京工人文化宫展出,敬请光临。在请柬的背面,是关于这次艺术展的简介:头发、树根、鱼骨、破竹席,这些毫无价值的生活垃圾如今堂而皇之地走进艺术宫殿,是一位“大墙人”的手将这腐朽化为神奇。而这位自称为“大墙人”的艺术家就是奇才、怪才罗军。

好一个“大墙人艺术”!

好一个罗军!

看完他的书画作品展,我们进行了一次长谈。谈他的过去,谈他的现在,更多的是谈对艺术的追求。那是何等的追求啊!一度死去的血肉之躯不堪沉沦于渊薮,于是闯入烈焰寻求再造,有如一只火中的凤凰,在羽翼燃为灰烬后……

生命的迷惘

女儿:生命是什么?

父亲:生命是真的骨骼、善的肉体、美的皮肤和爱的血液。

女儿:艺术是什么?

父亲:艺术是生命之花,人的力量、智慧和情感之花。

女儿:我呢?我是什么?

父亲:你是我的生命之花。

--摘自罗军手稿

他痴痴地望着画布上的裸女:那多情传神的双目,那浅浅淡淡的微笑,那丰满健壮的胴体,那完美诱人的曲线,直搅得他心旌摇动,蓦的,裸女从画布上款款走来,微笑着向他伸开双臂。他忘情地拥抱着、亲吻着,一阵激动,一阵兴奋,一阵恐慌。裸女猛然挣脱他的双臂,脚踏五彩祥云飘然而去,他拼命地追赶着、呼唤着,裸女回眸顾盼,朝他抛下一枝橄榄,橄榄顿时化作一片七彩球,悠悠然在空中飘荡。他极力抓住一个彩球,随裸女在茫茫苍苍的宇宙飞升。啪!气球爆炸了。他紧闭双目,带着失望,带着惧怕,带着哀号向深沉的大海坠去……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罗军从噩梦中惊醒,他似乎有一种可怕的预感,伸出颤抖的手抓起话筒。难道东窗事发?不会吧?近几天北京

,进去了一个哥们,他会出卖朋友?如果他闭口不讲,那些事鬼才知道!就是知道了又有啥关系,又不犯法,大不了给个处分转业回家。转业,不正是自己求之不得的吗?部队太压抑人的个性,到地方工作多自由……不,也许是公事一桩。他自我安慰地猜度着,自我调节着紧张心态的平衡。

喂,罗军吗?到报社来一趟,有稿件要商量。

听得出是社长的声音。

罗军悬着的心落下来一半。临时撤换稿件,这是报社常有的事。

什么稿件,让总编室主任定吧!

他还是不放心,想打探个究竟。

不,你们两个都要来,一定要来!

那肯定的语气隐隐地透着不测。

罗军,你去哪?

妻子坐起身关切地问。

去办公室有事。

深更半夜的,有什么急事,明天再去不行?

妻子是一名护士,在外地进修,难得回来一趟,她多想让丈夫陪着多说几句悄悄话。

兰,如果今晚能回来,我将把一切全部告诉你;如果今晚回不来了,你好自为之,把孩子带好,我走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妻子瞪着惊疑的目光。

罗军,你……

回答她的是

的关门声。

报社办公室,多么熟悉的地方,他的事业在这里,他的希望在这里。领导,多么熟悉的面孔,曾给予他多少信任和期望。今天怎么了,一切都变得那么陌生。社长脸上常挂的笑容不见了,连那柔和的灯光似乎也板起冰冷的面孔。他呆呆地站立着。沉默,可怕的沉默!

罗军,你滑得太远了,组织决定对你拘留审查。从今天起,你不要回家了,到看守所交代你的问题。

他并不感到突然,毕竟是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什么大不了的,最多给个处分。他这样想。

一个星期后,一张逮捕证送到他的面前,他吃惊了。逮捕,意味着什么?判刑,劳改,在那没有阳光的监狱里度过余生。太可怕了,他从来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

罗军,对家里人还有什么话要说?

身后响起一个沉闷的声音。

我……

要说的话太多了,能说得清吗?自己被捕了,妻子至今还蒙在鼓里,怎么向她解释?还有那可怜的女儿,她过几天就要上学了,刚刚走上人生之路,幼小的心灵却要罩上一个可怕的阴影。妻子还年轻,她能承受得了这沉重的打击吗?万一她走了,孩子呢……

没说的就押走!

一个严厉的声音在催促。

请允许我给女儿些封信。

他几乎是在乞求。

拿起笔,重得像根千钧棒。写什么呢?在报社他是有名的才子,能画能写能摄影思想敏捷,形象思维丰富,今天是怎么了,他直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真不知道该对孩子说些什么?

女儿,爸爸对不起你,你好好上学,听妈妈的话……

她毕竟是个不满6岁的孩子啊!写多了她不能理解,只有就此止笔。给妻子捎上几句什么?原谅我,也原谅你当初的疏忽,选择我,无疑是你一生最大的错误!因为我患先天性理智缺损,才酿成这后天性爱的不足。这毕竟是最后的一句真言啊,神圣的法庭会提供给你合法的证据。他打好了腹稿,没施于笔端,只有一把酸楚的泪。

看守所。

一个可怕的夜晚。

铁门、铁窗,身下压着一张吱呀作响的木床。污浊的空气令人窒息,肆虐的蚊虫吸食着麻木者的血浆。

窗外,大雨如注,电闪雷鸣。伴着隆隆的雷声,监房外一家工厂的空气锤发出均匀而有节奏的闷响。

此情此境,立刻在他眼前幻化出两幅十分熟悉而又可怕的画面:

--一个巨浪冲破地平线,铺天盖地而来,似乎要吞没这世间的一切污泥浊水,观其势,闻其声,给人以无穷的力量。这是著名画家列维坦的名作《十级浪》。今天,他突然觉得这个巨大的浪正翻卷着朝自己压来,要把他葬身吞噬。

--一条鱼船在海上遇难,落水者奋力与汹涌的海水搏斗。有的死了,有的还活着,活着的挣扎着叠起罗汉,居最上面的人手持一块白布条在奋力呼救。他又联想到席里柯的名作《美多萨之筏》。这幅画难道是我们这一伙人的写照吗?这次严打,团伙中的大多数人都进来了,我们同样也在呼救,还有希望吗?那个拿布条的崐是谁?那些死去的是谁?我是其中的哪一位?躺在木床上,他似乎感到在大海中的惊涛骇浪中摇晃。

痛苦,绝望。看守所的一个不眠之夜。

他从来没有认真地思考过人生。也许他一生中所走的路太顺了,没有荆棘,没有坎坷;也许是他生活得太知足了:妻子温柔,女儿可爱,家境殷实,职业令人羡慕。他快乐得像个王子,整天无忧无虑。突然到来的厄运使他面对严酷的现实,躺在令人窒息的监房里,重新思考人生,寻找走上歧路的根源。往事如烟,历历在目,童年生活的画面蒙太奇般在他眼前出现:

1948年,伴着新中国黎明的曙光,他降临在江西丰城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幼年时随父母迁至湖南益阳。爸爸读过4年私塾后学木匠,极尽精巧之能事,长于雕龙刻凤。妈妈擅长玻璃画,将她笔下的鱼虫花鸟镶嵌在成套的家具上。他瞪着好奇的眼睛注视着这一切,受到了美的熏陶。

3岁,他跟妈妈学画。5岁,妈妈的那点家底给他掏光了。看着儿子小小的年纪学画入了门,妈妈打心眼里高兴。一天,妈妈买回一本小人书回家对他说:

,军,照它画吧。

一本很快画完了,妈妈又给他买回一本。

一天,他发现自己心爱的小人书少了一张封面,哭着去找哥哥。

小军,莫哭!你不是会画了吗?画一张补上就是了吗。

哥哥劝慰说。

自己画?!对呀!他抹干了眼泪,十分自信地拿起画笔。

哥哥,你瞧我画的像不像?

像,真像!

哥哥半是鼓励,半是夸赞。

奥奥,我要当画家,我要当画家喽!

哥哥笑了,妈妈笑了,爸爸也笑了。

上课铃响了。这是二年级一班的美术课。刘老师把一只铃铛放在讲台上,转身在黑板上作了一个示范。

黑板上的铃铛画好了,罗军似乎发现了什么,同学们都在认真作画,唯独他嘴咬铅笔头坐着发呆。

罗军,你怎么不画?

老师走过来,望着他那出神的样子问。

你画得不像。

哪里不像?

刘老师用惊异地目光注视着这个不满7岁的孩子问。

我不知道,反正是和桌上的铃铛不一样。

你到黑板上画一个好吗?

刘老师鼓励说。

罗军走到黑板前,踮起脚,在黑板的下沿重新画了一个铃铛。有所不同的是,老师画的铃铛下端是一个椭圆,他画的铃铛的下端是一条弧线。

刘老师上前擦去自己画的示范图,转身对同学们说:

罗军同学画的是对的,大家照着他的画。

同学们疑惑不解,刘老师心里有数,罗军同学发现了示范图的一个透视错误。

老吴,这是我的学生,是个画画的小天才,就把他交给你培养吧!

老吴是刘老师的爱人,在市文化馆工作,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画家。从此,罗军成了刘老师家里的常客。

市文化馆门前有个画廊,无疑说,在这里展出的字画是全市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准。

画廊前挤满了人,人们兴奋地指指点点,嘁嘁嚓嚓地议论。

真了不起,这孩子有前途!

他就是罗军,他不但画画得好,而且多才多艺,9岁时登台表演二胡独奏,

11岁时斗胆写小说,还兼了学校墙报的主编。少年得志,罗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中学,刚刚上了半年,他失望了。

老师,我要退学!

为什么?

在学校也不上课,还不如回家学徒。

当年正是那个三年自然灾害勤工俭学的年代。

老师没有更多地理由劝阻他,痛心地看着这个他们所钟爱的学生离开了校门。

你上学,我们供得起,自己不愿意上,将来不要抱怨我们!

这是父亲的话。

齐白石原先是个木匠,13岁学画,最后成为一代画师。上学也好,做工也好,干什么都要有毅力。

父亲见他执意弃学从工,也就不再阻拦。

齐白石13岁学画,我今年不也是13岁吗?我要当齐白石!父亲一句劝勉的话,又一次萌发了他当画家的热望。

辍学后,罗军来到父亲主持的木艺厂当了一名艺徒。如果说他日后能走上美术创作的道路,应当说是在生活和事业的岔路口上作了正确地选择。他进厂6年,专事木雕2年,后改竹雕达4年之久。

镁光灯、摄影机,给益阳竹器厂带来了殊荣。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来这里拍电崐影,消息一传开,小小的工艺车间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人们好奇的目光跟随着摄相机的镜头对准了一名年轻工人,他正在认真作画:快慢相间,深浅有度,挥洒自如,随着刻刀的转动,一幅《青虾嬉水》跃然而出。瞧那神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娴熟的刀法,精湛的技艺令人倾倒。他就是17岁的罗军。论年龄他还是一颗嫩竹,可在竹雕艺术上他已艺术娴熟。那年,他担负了全厂最艰巨最光荣的任务--为广交会制作竹雕样品。他制作的样品《老雕工》在地崐区举办的美展中获奖。

1968年,他光荣入伍。

1969年,他是吐故纳新后发展的第一批新党员。

1970年,他由战士提升为干部。

1971年,他由师里抽调到军区搞创作。

1972年,他的作品送到北京参展。

1975年,他调到某报社当美编,爱人从外地调到北京。夫妻团聚,又分了一套宽敞舒适的住房。

在上山下乡的同龄人正为回城四处奔波,为找对象找工作而一愁莫展时,生活却给他开了一路绿灯,该得到了他都得到了。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前程的航船鼓满了风帆。

奔涌的改革大潮席卷着神州大地,腐朽的传统观念被打破,封闭的、排外的大堤被冲垮。人们的认识观念在变,文化观念在变,经济观念在变,生活方式在变,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人们看到了希望,又不免生出疑虑种种:黄色录相、淫秽书刊在黑暗的角落里泛滥;存在主义、杯水主义、泛性论在一些青年的思想中产生效应……面对改革大潮,罗军的那叶心帆将驶向何方?

冲击波来了,带着无法抗拒的力量,他无法躲避,被卷进洪流。

第一个冲击波:堂而皇之出现在首都机场的大型壁画《泼水节》。好一个《泼水节》!竟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出现裸体画使中国封建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第二个冲击波:遇罗锦的小说

一个冬天的童话

的出版和一些介绍性知识的书籍公开面世。

第三个冲击波:内部电影,内部图书,外国书刊画报。外国人的生活太开放了,中国人思想太保守了!强烈的冲击波,终于使他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

在奔涌的潮头上,在他重新自我设计和选择人生道路的关口,耳边响起震耳发聩的画外音:

--罗军,要想在艺术上有所作为,就要从民间艺术中走出来,学西方画派,画人体,画变形体,搞大写意,用夸张表现现实。

--罗军,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思想还那么守旧,思想要再解放一点,胆子要再大一点。

是啊,眼下已到了而立之年,人生平平,事业未立,逝者如斯夫,错过这艺术上的最后一班车,岂不悔恨终生?!

低垂的窗帘,遮住了日光,紧闭的门窗锁住了门外的喧嚣。这里,一切都显得那样神秘,昏暗的灯光窥视着这里将要发生的一切。

在这个密闭的空间里,锁着两个人,一个是富有青春活力的年轻姑娘,一个是手捧画夹的罗军。

姑娘从容地解开衣扣,一件件款款地脱下衣衫。她是职业模特儿,她知道今天自己所担负的使命,也许是经历的这种场面多了,她毫无羞涩和紧张感,心地像湖水般平静。抑或是她真正理解美的含义,决心为美而献身。她毫不犹豫地解开最后一颗纽扣,脸上依然挂着蒙娜丽莎般神秘的微笑。

瀑布般的秀发,白皙的皮肤,健美的胸脯,完美的曲线,眼前近在咫尺的裸体,像一股强大的电流刺激着他那尚未脱俗的神经。啊,太美了!他第一次感受到美有这么大的力量。他真的想把这个永恒的美的雕像留在画布上,可此时此刻,脑子里一片空白。他的心在抖动,手在抖动,画笔显得那样无力。

人体是神圣的至高的艺术,世界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在任何艺术中,没有比人体的美更能激起富有感官的柔情了,在他们塑造的形象上飘荡着一种令人沉醉的神往。人体,由于他的力抑或他的美,可以唤起种种不同的想象,有时像一朵花,体态的婀娜仿佛是花茎,乳房和面容的微笑、发丝的辉煌宛如花萼的吐放,有时像柔软的长青滕,劲健的摇摆的小树。有时人体向后弯曲,又像爱神丘比特射出的无形之箭的良弓,有时又像一座轮廓精美的花瓶或蕴藏未来生命的壶。他在素描时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呀!这女人的肩膀,多么令人心醉,真是完美的曲线……我的画比太笨了……我是用心画的……可是……你瞧这个女人的胸脯,饱满的乳房,美妙无比,令人爱煞,如此的优美,简直非人间所有!你看这女人的臀部,多么神奇的起伏,软玉温香中,肌肉多么美妙,真是令人倾倒!

对于人体,用艺术家的目光看是美的,是僧侣的目光看是丑的。艺术家看到的是圣洁,邪恶的目光看到的是欲念。罗军属于哪一种?此刻,他像夏娃偷吃了人生禁果一样,心在剧烈地跳动,担心受到上帝的惩罚。

他用世俗者贪婪的目光呆呆地望着这尊大理石般至圣至美的雕像。他多么想让时光永驻,留下这个永恒的美的瞬间,然而不可能。他心里明白,这是一次不合法的尝试。如果坐在美院的画室里,面对这样的场面,他也许不会这样惊慌,可他没有这个机会。模特儿是自己花钱托朋友雇来的,一但被人发现,岂不遭来非议?

不知是肉体的欲念搅得他魂不守舍,还是担心窗外的目光窥探到这间小屋里的秘密,他再也无力完成这幅作品。

像临近终场仍有一道难题无法解答的考生一样,他有点心慌,又有点惋惜。突然间,他来了灵感,从书架上取下那台进口照相机。

为了节省时间,先拍照,再临摩,你不反对吧?

他用渴求的目光征询女模特儿的意见。

女模特点头应允。

他毫不吝惜胶卷,全身,半身,特写,远近高低,八面透视。一个胶卷照完了,他似乎有了一种解脱感,谢天谢地,无人发现。洗印,放大,一式10份,赠送友人。

罗军,新借来一本

花花公子

,够刺激,翻拍一套如何?

罗军以画册作回报。

罗军,新搞来一套三级片,开开眼。

画册演变成录相,友情似乎也在升温。

他去了,带着猎奇的目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慢慢的,他结识了一批有

的朋友。他们有办法搞到禁忌品。从此,他常出入舞厅,伴着疯狂的音乐跳它个通宵达旦;他踏进那深宅大院,在那昏暗的密室里,如饥似渴地看那些不堪入目的录相片;他常出入高级宾馆,听沙龙里的朋友谈西方文明,谈性解放。面对眼前发生的一切,面对光怪陆离的世界,他迷惘了。这不就是生活吗?

当他接触那些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时,美与丑的价值观念在他的心灵深处发生了变化。美即生活。我追求美,不就是为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采吗?过去听闻人世间的风流韵事,现在这种事就发生在我的眼前,伸手就可以触摸到。这才是有滋有味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才算有意义。

环顾周围的一切,带情人去舞厅的并不都是平庸之辈,他们中间有社会名流,也有在事业上取得过卓著成就的

们,社会气氛是宁静的,缓和的,右派摘了帽,地富平了反,人们去掉了人人自危的心病。新颁布的《婚姻法》放松了离婚的条件,同奸不再以犯罪论处。这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0岁了,在艺术上是

末班车

,在享乐上也是

末班车

,赶不上,岂不枉来人世,虚度此生!葡萄美酒夜光杯,人生难得几回醉。来吧,品尝人生的美酒吧!面对五光十色的诱惑,他灵魂内道德的天平开始倾斜。

一个女人的胴体躺在他卧室的床上,火辣辣的眼神盯着他。来呀,真没出息!哪还像个男子汉!他不敢迎接这挑逗的目光,又无法躲避这眼前的现实。

这不就是自己梦想的那种生活吗?到了眼前为何却步了?一种犯罪感隐隐地在他心头袭扰。

她是自愿的、主动的啊!《刑法》第139条规定:不违背妇女意志的性行为不属强奸。不属强奸,自然不受法律惩处。就算是通奸,也够不上法律处罚呀!苦心经营了十多年,有了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地位,有了这样一个美满的家,他不愿意因此毁于一旦,寻找过法律的保护伞。

这毕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啊!对得起她吗?一个为自己生儿育女把全部的爱捧给自己的妻子。每念及此,他总是对妻子说:情人不过是个码头,只能暂时停靠,

妻子才是港湾。我对妻子的爱永远不能变。

罗军,你真傻,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思想还那么陈旧?杯水主义,杯水主义懂吗?哈哈……

一个戏谑的声音在他耳边震响。

他终于失去了自控,像一只失舵的小船在欲海里飘荡。

恐惧--坦然--冒险,这是他心态变奏的三段式。画裸体、看黄色录相再也无法满足他那溃疡的病态心理。他像一个鸦片的吸食者,再也无法控制自己,一任滑向罪恶的深渊。

啊!不堪回首的昨天,令人惊悸的噩梦!

躺在岌岌可危的命运之舟上,他几夜没有合眼,思维的排列组合,总给他一个无法解脱的绝望的结论。一个美术工作者,干了那么多令人不齿的丑行,一旦抖落开来,岂不让人无地自容?事到如今,最好的解脱只有死!自古人死万事空,人死了,自己可以从永恒中找到解脱。

生死轮回,一切都归于轮回吧,他偷偷拣来一根曲别针,展直,磨尖,藏在枕头下,等待时机,向人生告别。

罗军。

一个低沉的声音把他从恍惚中唤醒。

这是家里送来的东西。

铁门打开了,门缝里塞进来一个小包袱。

他接过小包,不经意地扔在床上,一个将要告别人世的人要这些东西还有啥用?

罗军,老婆给带来了什么好东西?打开来看看。

一个同监好奇地问。

罗军像具木乃伊,直挺挺地躺着,没有丝毫反应。

我帮你打开看看。

那位同监犯人显现出多余的热情。

小包打开了,几件换洗的衣服中间夹着一块巴掌大的纸片,纸片上画着三盆吊兰,下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几行小字:爸爸,这是我画的第一张画,咱们家里的一棵吊兰快要死了,妈妈浇上水,它又活了。看,它长得多好!

罗军,快来瞧,你女儿的画多棒!

女儿的画?像打了一针强心剂,他猛地从床上跳下来,像夺回失落的宝贝一样,迅即把女儿的画抢到手。吊兰,家里的三棵吊兰,其中的一棵就要死了,这快要死的一棵不就是我吗?浇上水,它又活了。这另两棵吊兰需要我,我不能死,我要活,要为他们而活着。

也许女儿作画没有想到那么深远,只是一种灵感的偶发,或者像他给予女儿的生命一样,仅仅是一种偶然的巧合。然而女儿的画却给了他再生的生命。他感激女儿,感激女儿这幅寓意深长的画。

吊兰浇上水能活,我还能不能再浇水?这是孩子的话还是妻子的话?他哭了,哭得那样伤心。

金秋过去了,接踵而来的是肃杀的冬天。

呼啸的西北风卷着尘埃钻进监房,监房里没有暖气,干冷干冷的,犯人们蜷曲着身子,依偎在墙角瑟瑟发抖。

铁门打开了,走进来两个拿手铐的管教。

罗军,出来!

咔嚓,给被定为重刑犯的他戴上了手铐。

哐啷,重重的铁门重又锁上。

风依然在凶猛地刮,天依然那般冷。

开饭了,犯人们眼巴巴地等在门口,直愣愣地望着菜盆里那几块油腻腻的肉片,生怕由于天冷,管教干部的是抖动,从自己应得的那份中滑落一块。

轮到罗军了,掌勺的管教格外恩赐地多给他打了一勺。

多吃点吧,吃不了几天了。

真的吃不了几天了吗?戴戒具,加菜,这一个反常的迹像,不正是被判处极刑的徵候吗?端着这碗格外照顾的饭菜他一口也吃不下。

女儿刚刚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难道法律不容我再生?他陡然生出一种从没有过的哀感。

面对死神,他突然想到地狱。地狱真的存在吗?那是一个多么恐怖的世界啊!他看过但丁的《神曲》,看过《神曲》中对地狱的描述。

怅怅然望着窗外大风卷起的落叶,他脑海中突然闪现出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一幅作品《瞬间》:一个秋日而傍晚,画家凭窗远眺,突见一片落叶飘然而去。画家捉住这个稍纵即逝的瞬间,挥笔而就,得此名篇。

秋叶落了,无可挽回,可在它没有落地为泥的那个短短的瞬间,它是存在的,依然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不正是这片飘落的秋叶吗?在我还没有走进地狱之前,我依然存在着,在失去和存在之间,不正是艺术家们所刻意追求的境界吗?抓住这个瞬间!一万万分的绝望中他又产生了一分微弱的希望。

一项发明的构想很快形成,他写成报告,送给办案人员。属于他的时间不多了,他想用自己的智慧最后为社会作点贡献,以赎回他的罪孽。

他小学文化,搞什么发明,扯淡!

他的论文很快被不屑一顾地退了回来。

完了,这下真的完了!他这样想:过去我是一个车,一匹马,一门炮,可以在生活的棋盘上纵横驰骋,今天,我成了一个卒,一个在河中翻船的卒。我真的就这样完了吗?为什么不能让我走两步?就像国际象棋的卒一样!

突然,他头脑中产生了一个奇妙的联想: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棋盘相似,棋子相等,都有车、马、相、卒,能不能把这两种棋盘合在一起呢?让国际象棋盘上走中国象棋,让中国象棋盘上走国际象棋。中国正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也日益为西方国家所重视,如果将这两种棋合在一起,不也可以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吗?对,发明中国、国际通用象棋,让中国象棋走向世界,让国际象棋风靡神州!

发现是发明的前提,发明依然是一个艰苦的创造过程。监狱里搞发明谈何容易,没有纸,没有笔,没有资料,这是起码必须具备的。为了争取到一支笔,他毛遂自荐为看守所办板报。没有纸,他找来一块作包装用的塑料布,在上面画图,来人了,立即擦掉,人走了,重新再画。更重要的是缺乏国际象棋资料,国际象棋仅有儿时初学的印像,大抵已淡忘,只好搜肠刮肚搞设计,好在监房里有一盏长明灯,真是天赐良机!

到了下半夜,饥肠辘辘,饿得心里发慌。人啊人,为什么适应自然的能力这么低下!

第二天开早饭,他依然多得了一个面包。他心里揣度,这是对

死刑犯

的特别照顾。两个面包,他没舍得一顿吃完,悄悄地藏起来一个。过去花天酒地的生活,从没品尝出生活美的味道,今天,他真的品尝出面包的香甜,了解了面包的价值。人往往是这样,存在的东西不加珍惜,一但失落了它,才发觉它的珍贵。

夜深了,罗军拿出白天藏起来的那块面包,作了3天分而食之的计划,轻轻地掰下三分之一,十分珍惜地将掉在床上的面包渣拣到嘴里。

罗军,你在干什么?

哨兵居高临下地大声吼道。

吃面包。

吃面包?吐出来!

哨兵完全不相信他的话,因为他是重刑犯,说不定是吃了毒药或是吞了玻璃。

你放心,我不会自杀的。想死我有的是办法。

你有什么办法?

我把毛衣拆了上吊。

把你的毛衣给收了。

我扯床单上吊。

床单也收了。

饭碗总不能再收了吧,我打破了饭碗也能自杀。我不想死,我是在写东西。

你在写什么东西?是不是在写遗书?交上来看看。

刚写几行字的塑料布被没收了,剩下的只有那番奚落:他罗军能搞发明,我们也成爱迪生了……求生不得,求善不能,求死不甘,无力无奈的时日审于酷刑。

无助的他无意中取出那根藏起来的曲别针,锋芒所在,曾为他缝衣、剔牙、挑刺……将其功用发挥到极至。据悉一位日本曲别针专家,精心研究出曲别针的300多种用途。83年的那个残冬之夜,他却在研究那位日本专家尚未发现也不可能发现的曲别针的最后一种功用:它能挑破动脉血管,让生之过死之罪归于平衡。是的,他是未决犯,依然拥有自我结束生命的有效方式和权力。权力,为什么不能反其道而行之?由自己创造一种自我拯救、自我创造的方式!人生的价值不就在于创造吗?唯其难而伟大,唯其伟大,才能战胜一己之渺小而再造自身。一念闪现,石崐破天惊。他忽然全身心一震,周身强直而反弓,双膝长跪,而攥紧的拳头却骤然剧痛。他知道是曲别针刺破了掌心,一任鲜血滴淌,这血,证明自己还活着。

面对高悬的国徽,置身庄严肃穆的法庭,他并不很紧张,因为他深信罪不当诛。

判处罗军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力3年。

听完判决,他喉头哽塞,欲哭无泪,欲说又无言,以

我的父亲

我题写下了下面的感慨:面对死神我徘徊过,犹豫过,绝望过,我挺过来了,没有自杀,是

给了我坚毅的性格。甘地夫人说过,任何人都不能把我打倒,因为我自己没有把自己打倒。我是自己摔倒的,我不恨

,只恨自己。

宣判一周后她来了,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带着满腔的怨和恨。

看到的再也不是那一张张和蔼可亲的脸,听到的再也不是那亲切的话语。变了,一切都变得那样突然,就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她与周围的人们隔离开。她忍辱负重,把一切屈辱咽下。然而,最令她心碎的是那刚满6岁的孩子,受人冷落,每天带着泪花回家。

兰,该知道的你全知道了,我对不起你,对不起孩子,只求你一件事:我们离婚吧!

离婚,多么简单的两个字,似乎可以把一切罪责开脱。她没有回答,只有辛酸的泪。那一肚子委屈,满腔怨恨,想过的那么多尖刻的话,似乎全被铁窗高密度大气压压得粉碎。

站在铁窗外,望着那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她心如刀剜。这是什么地方?从来也没想到过在这种地方、以这种方式相见。上帝啊,多像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多像做了一个离奇的梦。梦和玩笑是可以忘却的,而生活却是现实,它没有玩笑那么轻松,更没有梦境那般飘渺,它是现实--严酷的现实。

回到被无数次查抄凌乱不堪的家,她用笔写出了白天没有说出来的话:从我们结合的那天起,我的确是没有想到过今天。今天,我们要分手了。当我们谈到分手时,你我似乎都很平静但这种平静中带着怨恨,带着痛苦,带着渴望,同时也带着爱分手。只有你我两人对这个可怕的字眼彼此相知吧!说起相知,你却使我失望,你的荒唐行为击碎了我自信

长相知,不相疑

的梦,击碎了我的心。碎了,心随梦境情归天,我不知是去那古老的

离恨天

,还是现代的

乌托邦

?这心,这情,还能找回来吗?

梦中的女儿甜甜地睡了,她在想什么?孩子我会带大的,她是我唯一相依为命的人,我会尽力爱护她,使她少受委屈。你自珍重!

功德林中改造了无法战犯,他们都比比重获新生。假如你也是血肉之躯,也是一个男子汉,我希望你将那高高的围墙视作生命的里程碑,告别你醉死的过去,开始你新生的今天、明天……

生命若是一张画布,这画布是用时间来支撑的,精神是那图画的调色板,那画是你的一言一行。绘画描画,笔下失误在所难免,你不妨将铁窗作为你的油画刀吧,剔去笔误,涂上新的色彩,我预感你生命的图画还会重现光彩的。这就是我--你的小妹或一位曾与你并肩涉足人生但最后又分手的友人的忠告、期望。

她转业了,带着孩子从北京回到山西父母身边。环境变了,条件变了,一切都得从头开始。痛苦中,她没有沉沦,回家后的第一年,便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成人高考。高校录取通知书发来了,她犹豫了:脱产上学,孩子咋办?她主动放弃了这个令人羡慕的良机,改作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潜心攻读法律。三年后,她通过了改专业所有考试,取得了法律专业大专文凭,由一名普通护士调到某法院工作。

法官与囚犯,这是那些颇富灵感的小说家们无法杜撰的主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用恨和爱写下了一部感人的诗章。

年复一年,她每月给罗军写一封信,亲切地鼓励,真诚地劝戒。让我们在此摘引几段,看看这位女法官改造罪犯、呼唤亲人回归的赤诚之心吧:

……命运之绳将我们紧紧地拴在一起了,我们应当搀扶着走完人生的旅途。尽管生活的冲击波会使我们不自觉地回忆失去的一切,那里有几分甜蜜,几分痛苦,但那些毕竟都过去了,我们都向前看吧,前面有许多路要我们共同去铺垫,有许多甘美的果实等待我们共同收获,也同样有许多困难等待我们去克服。生活的路还很长很长,我希望你有信心,能做到吗?

过去你有过许多的梦,有的梦已经成为现实,有的却被生活证实它只是一个梦,但我想,你应当努力学习,人只有在追求中才会体验到自己对于社会的价值,也才会孜孜以求去奋斗,至于有什么成就,那无关紧要,只要你怀着理想怀着希望脚踏实地去做,路就在你的脚下,希望就在你的前头……

……我相信你的感情,更希望这种感情能给你创造力量。相信你会怀着这份爱这份感情在痛苦中获得灵感。我相信你!还记得那座桥吗?在雨中,我们同站在桥上,我久久不愿意离去,因为我爱那滚滚而来的江水,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它流入大海,人站在那天际相连的江水之上,似乎一切都净化了。其实,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去者已逝也,而来者可以依。过去的东西像那滚滚流去的水,可以留下叹息,留下回忆,留下追悔……但都过去了,而未来的一切呢?不也正向从上游滚滚而来的江水吗?未来总是充满诱惑,充满希望,令人神往,令人振奋。你的设想我认为很好,但切记:言不可以先于行。我真诚地告诉你,不管你成功与失败,我都会给崐你斟满一杯最好的酒。

1984年夏,罗军带着一纸判决书和妻子精心为他准备的八大包行囊被遣送至他入伍前所在的湖南长沙服刑。党籍、军籍、政治权力一一被剥夺,行囊中只有文房四宝和满含的期待。从此,他在长沙监狱开始了与妻子的鸿雁传书。

4年间,48封特殊的情书,罗军认真把它抄录在一个精美的笔记本上,常常翻阅,常常默读,从中获取创作的灵感,生活的力量。让我们再翻看一下这个不同寻常的笔记本吧。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四行情诗,扉页的右下方是一颗塑料胶布黏帖的红豆。这笔记本是当年他们爱情的信物,也是她当年捧给他的一颗爱心。可是,结婚9年了,笔记本上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也许他们婚后的生活太平静了,也许是他从来不敢在这里暴露思想。他入监的那天,妻子又找到了这本存放了9年的定情物,怀着当年赠物的那种感情,再次赠给他。翻过扉页,思绪万千的罗军终于放笔写去,一发而不可收。他在一篇日记中写道:

--重复地向同一个人赠送同一件礼物,似乎是违背常理的,但是这种无视常规的赠予,却能使礼品本身的价值倍增。看看这个精美的笔记本吧,前后两次赠我时隔9年,这9年的一切,如行云流水,有如笔记本上这整页整页的空白,愧对赠言啊!我何能自恕?朋友,请相信我无比虔诚的努力,重新塑造自我,并告慰那颗白玉般的心,让这空白了9年的珍本作证吧!

血火造图腾

女:为什么血是红的?

母:因为血里有火。

女:为什么火是红的?

母:你想想看。

女:噢,我懂了,因为火里也有血!

摘自罗军手稿《谈话录》

南去的列车在飞奔。那里有他熟悉的街市,有生他养他的爹娘。然而,他去的却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可怕的地方。监狱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坐在囚车一隅,随着起伏不定的思绪,眼前呈现出一幅幅令人毛骨蔌然的图画:高墙、电网,与世隔绝;没有阳光,没有音乐,管教干部一张张铁青的脸,囚犯们不堪入耳的叫骂,永无止息的拼斗厮打……一个没有理性的王国,一个充斥着魑魅魍魉的炼狱。长沙监狱的大牌子横在眼前。刚放下行囊,唐副政委来了,教育科谭科长来了,心是一团火,脸上挂着笑:

罗军,刑期可长可短,重在改造。相信你,才使用你,使用你,就要严格要求你,严格要求你,才是真正关心你。从今天起,发挥你的特长,协助管教干部办好《劳改报》。

领导走了,给他留下一颗热乎乎的心。

办报对他来说是轻车熟路,拿手好戏。他用美术工作者特有的审美目光设计刊头,制作标题。《劳改报》,报头是不是太实了,用审美的观点看,美在于虚与实之间,如果能改成《自新报》将更符合审美的要求。他把自己的想法向监狱领导作了汇报。

很好,同意你的建议!

对于一个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自己的言论受人尊重更感欣慰的呢?

全省召开劳改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大会的会场布置任务交给了他,这对于一个新入监的犯人是莫大的信任啊!他这样想。会场布置,会徽设计,立功证、喜报的设计,时间短,任务重,他3天3夜没合眼,圆满完成了任务。

罗军,从现在起你好好休息!

一位部队转业的王监狱长关心地对他说。为了让他休息好,教育科谭科长搬来一条长凳,坐在监房门口,为他排除干扰。男儿有泪不轻弹,此刻的他躺在床上,泪水打湿了枕巾。全省人民集资修筑芙蓉路,在省内发行有奖证券,证券的设计任务又交给了他。他连夜构思,连夜设计。第二天,他的设计方案送到了省里,一位领导人看后十分满意,欣然命笔:照此付印。为此,监狱给他记了功,破例发给他10元奖金。这数额不大,却是犯人每月零化钱的4倍。监狱干部既注重犯人的思想改造,也注重发挥他们的特长。罗军搞创作,监狱崐领导在图书室给他开辟了一个工作间;他加夜班,领导安排食堂给他送夜餐。

一天,他和犯人们一起挖管道,挖出了几块鹅卵石。他从地上拣起一块鹅卵石,用手拭去上面的泥土,眼睛突然一亮,这块石头多像人头造型啊!他对着石头陷入了沉思:它像人头,可它没有脑子,没有生命,如果我把这块在地下沉睡了多年的石头雕刻成一件艺术品,赋予它生命,那么石头会理解我,人也会理解我。劳动结束后,他拣回这块鹅卵石,雕刻了一个管教干部的形象,题名为

。以讴歌那些把心血倾注在劳改事业上的人们。

明月透过铁窗,投来一束清淡的光,他望着月亮沉思:我赋予石头以生命,使原本没有用的它们有了新的价值,我呢?不也是一样吗?创造,不也同样使我产生新的价值吗?如果我的认识同大自然联系起来,我的创作空间是多么辽阔啊!他由石头产生悟性,激动得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大早,他像个丢失了贵重物品的失主,满院子转个不停,用他那特殊的目光寻找着可以再造美的垃圾。女犯们丢下的破镜框,男犯们丢下的火柴棒,厨崐房烧火用的树根,饭堂那个用来药苍蝇的盘子,他如获至宝,统统拣回去。那个肮崐脏不的盘子,说不清他精心洗了多少遍,然后在上面画了一幅水墨山水画,做了一个漂亮的挂盘,以寄托无尽的乡恋乡思。从炊事班灶堂里抢出来的那块树根,他巧妙地做成了一只仙鹤,并给它起了一个寓意深长的名字叫《思源》。他用火柴棒和老树皮粘贴了一幅《山城风光》的装饰画。那几块变型的不能砌入墙体的砖头,他用来别具匠心地搞了一个砖雕,起名为《索》,在上面刻下了楚国诗人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劳改犯人在炎炎的烈日下,赤着臂挥汗如雨地砌房子、挖管道,不正是在用汗水和忏悔去进行新生的奠基吗?他们不正是在求索人生的真谛吗?那拙朴的造型,遒劲的刀法和千古名句令作品熠熠生辉,价同秦砖汉瓦,使许多外国朋友赞叹不已,提出要高价收藏。

一个月过去了,空空如也的监房挂满了他的新作。灯下,他挥笔写下了一篇杂文

笔耕与耕壁

。是的,他是在用美唤回的生命,在荒芜的心田上耕出了一片绿色的希望。为此,他要藉着炼狱之火焚尽这生命的休耕地上的一切杂物,化大自然中的一切垃圾为最肥沃的土壤,萌生出他生命和艺术的奇葩。

啊,如果这是炼狱,这里有万劫不灭的火种,他决心像古希腊传说中的神灵一样去盗火,而不惜满腔热血与火交织成不死的奇观。

妈妈探监来了,她颤抖的双腿似乎难以支撑瘦弱的身躯,手里提着一只竹篮,竹篮里装满了鲜嫩的草莓。莓子熟透了,红得如血。望着泪眼纵横的母亲,他的心碎了。

冤孽,你这是犯的什么法?

望着风烛残年的老母,他无言以对,扑通跪倒在地,祈求母亲的宽恕。

妈妈,如果我还是个人的话,在有生之年一定报答你的养育之恩。

母亲走了,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泼墨画了幅印在心灵上的画:曲曲弯弯的小路,走来一个瘦弱的身影,右手柱着一根拐棍,左手挎着一只竹篮。画面中间,一个形体丑陋的犯人双膝跪地,一双变形的大手带着沉重的镣铐,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他几乎是一丝不挂,带着伤口,带着耻辱,无遮无盖地暴露在这个世界上,他在祈求母亲的宽恕,这个母亲是他生身的妈妈,是养育他的祖国和人民。这幅画取名《啊妈妈》,声声呼唤,引人共鸣,成了他初期的代表作,发表在许多报刊上。

妻子探监来了,身后远远地站着他那日思夜想的女儿。

南南(他不愿意让笔者透露孩子的姓名,他说,她是一个无辜的孩子。笔者给她起了这样一个化名),再往前走一走啊,爸爸看不清你。他远远地望着女儿,心崐里在喊。

南南,在家不是说好了吗,来这里看爸爸,看,那就是爸爸,他在等你。

妈妈在鼓励她。

她扭扭捏捏地走过来了,步子迟滞。

南南,南南

他紧紧地抱住孩子,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她的名字。

南南,叫声爸爸吧!

女儿摇摇头。

南南,你能原谅爸爸吗?

不知道。

望着女儿挂泪的双腮,听着女儿不能原谅的回答,他突然想到了那次对女儿不应有的惩罚。

幼儿园放假了,妻子又不在家,他只得每天把女儿锁在家里去上班。前两天还好,第三天回到家,屋里被折腾得乱七八糟。

南南,家里怎么搞得乱七八糟?

他气乎乎地问。

是邻居小朋友来玩搞乱的。

女儿怯生生地答。

门锁着他们怎么进来的?

是我打开窗子放他们进来的。

说,你该不该受罚?

爸爸,我错了,你打我吧!

我今天不打你,是罚关厕所,还是罚不许看电视?你自己说。

爸爸,我今天不看电视了,不……爸爸,今天有

米老鼠和唐老鸭

还是关厕所吧。

女儿无可奈何地说。

那你进去吧,关一小时。

爸爸,我难受,我想出去!

女儿在厕所里可怜巴巴地喊。

哪里难受?

哪里都难受。

他放女儿出来,女儿嚎淘大哭。

爸爸,你下班早点回来,我在家再也不敢捣乱了。

第二天上班,女儿站在门口为他送行。下班了,他远远地看见了玻璃窗上那个挤扁了的小鼻头。

关厕所?关牢房?昨天把女儿反锁在家里,今天监房的铁门锁住了自己。报应啊报应!尝够了铁窗的滋味,他似乎才想到把女儿关厕所的无情。他觉得愧对女儿心乱如麻。提起笔来写下这样一首小诗,如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的心境:

女儿啊,你终于来了,转眼又走了

我真想吻你,可我的心又是那样害怕

我但心--

肮脏的囚服会染黑你的白衫

如刺的胡茬会扎痛你的面颊

我只能深深地看一看你啊

看一看你,任喉头哽咽,任泪珠落下……

大流氓集团首犯的女儿,自然不是好东西,这是孩子们简单的思维逻辑。女儿在外受人欺负,在家得不到父爱,多么可怜啊!他试图用另一种方式给女儿一点可怜的父爱,减去一点点她不应该承受的过多的冷漠。

南南,我是小红,还记得我吗?我和你曾是同学,你在三班,我在四班,因为我爸爸犯错误了,我跟随着妈妈回到老家湖南,身边的小朋友都不理我,我喜欢画画,记得你也喜欢画画,咱们交朋友好吗?回信请寄--

他终于想出了一条间接同女儿对话的方式,用左手写字,以小红的化名与女儿通了信。不久,女儿真的回信了,尽管信中说了些儿话,可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一封,两封……他太急于求成了,一次他用右手写信被女儿发现破绽,这种对话形式不得不宣告破产。

两代人之间的代沟,罪恶与纯洁之间的鸿沟如何填平?他苦苦地思索着。

等待,盼望,他不知流了多少眼泪。

春节到了,看不到亲人的来信,他自作多情,以女儿的的名义自己给自己写了一封信:

爸爸,请你远远地望过来呀,你钟爱的吊兰摆满了窗台,嫩叶上挂着女儿切盼的泪珠,小骨朵里珍藏着妈妈的爱。可她说,花儿现在还不会绽蕾,要等你找回什么来着--信赖。这词儿我不理解,我想爸爸听了应该明白,求你尽快地找到信赖,因为妈妈整天望着吊兰将你等待。哦,女儿也在盼你早回来。妈妈告诉我,洁白的小花会衬着一串

幸福的黄手帕

在春风中摇摆。

寄信人:南南。收信人:罗军。寄信人地址:遥遥天崖。收信人地址:迢迢海角。他还画了一方邮票贴上。好一封自己写给自己的信,他不知捧读了多少遍。

他如此思念女儿,可女儿并不理解他。

南南,给爸爸写封信吧?

妈妈对她劝过无数遍。

他改好了吗?

我不知道,现在还没有什么证明他改好了。

那你就写封信问他改好了没有,等他回信讲清楚我再决定。

你能原谅他吗?

妈妈能原谅他吗?

我……

后来妻子在信中如实地讲述了这些情节。他不责怪女儿,只是想尽快填平自己的罪恶犁开的这道

第二年春节,他日思夜盼的女儿终于跟着妈妈来了。

我是来看奶奶的,不是来看你的。

这是女儿的见面话。能怪女儿吗?这块像冰球似的话,在他心里久久不能融化。

他把女儿带到画室,给她讲自己的画,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束血与火的故事,血缘和爱火的交融,使女儿陶醉在美的享受中。是艺术这个爱神抹平了这对父女间难以平复的鸿沟,她终于动情地开口叫了

父女间的感情疏通了,他坚持给女儿写信,在信中给女儿开设了美术讲座。女儿10岁生日那天,他亲手制作并用自己平日在狱中节省下来的钱给女儿准备了10件礼物:一条手帕,一支钢笔,一个小天使,一张女儿的画像,一首诗,一本书……

女儿收到生日礼物后,同样回赠了一份礼物--一包金盏花籽。上面用英语写着:WITHAGOODWISH。这是一包理解的花籽,撒进心灵的荒原,他似乎闻到了花的芬芳。

父女关系恢复正常了,天伦之乐又占据了女儿的心。9岁的孩子那年发表了她的处女作《妈妈的爱》,读来每每催人泪下。是年,女儿突发奇想,自办了《少年乐园报》,每期寄往监狱,请爸爸用钢板刻印,在大墙内外散发。两年间共出版22期。可喜天下儿女心,一时传为美谈佳话。

作为犯人,他要接受改造;作为父亲,他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孩子渐渐长大了,父女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他突然想到另外一个严肃的问题:孩子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应该和社会同步,要让她知道,爸爸是有过错的,是社会的罪人。他开始给女儿讲自己的过错,讲自己悔改的决心。

他把女儿的故事编成一本连环画,题名

悄悄话

:爸爸,你在哪,我想对你说几句悄悄话。你知道吗,妈妈天天盼你回家,两眼都哭红了。我回家问妈妈,坏蛋能变好吗?她点点头满眼泪花。求求你我的好爸爸,我把每顿的鸡蛋全省下,让你多吃好蛋行吗?别愁没人同你玩耍,让我的洋娃娃陪你说话,你可要答应我早点回家。再别做让我害怕的坏蛋爸爸。在是悔恨和泪水触发的灵感,这是忏悔的心灵完成的构思,这幅画获

监狱之春

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

这是一间普通的监房。4平方米的空间,一张桌,一张凳,一张简易的木板床。粉灰斑驳的四壁上,一个接一个地挂满了画匾:木画、发丝画、鱼骨画、锡管造型……作者独具匠心的发明和设计,在美术艺苑里新添了一朵又一朵个小小的奇葩。并非作者孤陋寡闻,这些作品,连专家们也叹为观止,承认这位大墙人的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也属首创。

痛苦的幽灵终于唤醒了沉睡的天才,唤醒了他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大自然中的垃圾、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心灵中的垃圾一并走出沉睡之谷。牙膏皮、火柴棒、头发、木屑、砖头……这些最廉价的材料,这些被人们熟视无睹的弃物,经过他巧妙地粘连、组合、雕琢成为一件件艺术品,而更加憾动人心的是这每一件作品都寄寓着深沉的思考,炽热的感情。

听听他对自己作品的介绍吧:

这一幅画题名叫《永恒的爱》,是一条我用了三年不堪再用的毛巾做成的。在条毛巾是入监时爱人送我的,从北京带到长沙,用了整整三年,上面有我劳动的汗水,悔恨的泪水,有千丝万缕的思念。而这一切,重新赋予它新的生命。

这是一幅国画,题名《归来吧》:家乡的小路,熟识的村庄,故土在召唤,亲人在呼唤。故乡的风,故乡的云,为我洗去愁云,为我熨平创伤。这幅板画使用的是一块废弃的包装板,令分难以置信的是这幅作品居然获奖。

隔一道高墙,见半个月亮,半个太阳,有半个女人和半个男人在张望。归来吧,回故乡,她会敞开整个胸膛,他会把整个爱捧上。

这是写在发丝画《热望》上的题记。发丝画使用的头发,出自若干名失足的青年女犯,这画是她们生命的延伸。

画室的中央,挂有一块木雕的字匾,上面有作者的内心独白:

在这与世隔绝的小屋

青藤把四壁锁住

星星从窗外悄悄窥探

残月俯首如问如诉

罪恶的孽子啊--

真像鸟困樊笼双翅缚

又似马失前蹄难举步

一念之差,毁半世功名

一步之遥,横断天涯路

罗军,你的作品太伤感,你要从痛苦、低沉的灰色情调中走出来,从狭隘的自我沉默中跳出来,塑造你的新生。并通过你的作品,感奋更多沉沦的灵魂。

王监狱长看了他的作品,肯定了他初期的探求,指出了他今后艺术创作的方向。

监狱长,我想重温一个过去一直没有实现的梦,举办一个个人画展行吗?

他试探性地问。

把过去的梦变为现实,这个想法很好,我支持你。

监狱长欣然应允。

梦境是迷人的,可现实是艰苦的。作画没有画布,他撕了自己的床单;白天有艰苦的体力劳动,晚上作画常常是通宵达旦。他画春天,画太阳,完全置身于一个美的境界中,忘了自己是一个正在服刑的囚犯。1984年初冬,他在14个长夜中一口气完成了21件新作,创造了自己的艺术奇迹。缀笔后的那个凌晨,他倒在画案前酣然入睡,睡梦中被一阵灼痛惊醒,却原来是脚下的炉火烧着了囚裤,腿上烧起一个大水泡,至今永难磨灭。

1985年11月11日,他的梦想成为现实。监狱长给他的画展揭了幕并担任第一个讲解员。参观画展的来了,他们中间有犯人,有干部,有大学生,有高干,有新闻记者,有书画专家,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这个画展先后接待了26000名观众,其中有来自日本和大洋彼岸15个国家的70多名外宾。让我们翻看一下这些观众的留言和赠言吧--

祝你在人生的艺术宝库中不断地追求美、创造美,把思想新生和艺术新生结合起来。

这是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原司法部副部长朱剑明看了展览后写下的留言。

祝你从晚秋步入阳春。

法制日报

总编辑崐关志豪留下的鼓励。甘肃美协主席杨丁东看过画展后欣然命笔,画了一只骆驼留赠:像骆驼一样走过人生的荒漠。著名作家水运宪看过画展,留下赠言:人生难得百味尝全,度过此关,堪为精英。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亲题

大墙人艺术,罗军心灵自白

以示勉励。著名画家宋彦胜、李立、钟增亚、谢志高、吴小昌等先生纷纷赞叹这位被痛苦唤醒艺术天才的

大墙人

画展成功了,人们接踵而至,读诗读画,不少人掏出纸笔,抄录作品上的题记,可谓是字字啼血,才华横溢。在此不妨照录几段,让读者随之作一次艺海遨游:

虫嬉图(蚕茧贴画)

说明:女儿养蚕收获14只蚕茧,为她14岁生日制作小画卷。童心在画中,母爱在其间。

独白:只知蚕茧可以抽丝制绢,恕我寡闻,没见过用茧作画,便自以为是首创,并在画上斗胆作如是说

慈母心(发丝画)

说明:83年夏拘于看守所,痛苦致极,夜不能寐,枕边满是落发。触发生情,遂于母亲寿诞日为之造像。

独白:剃光头削下我的黑发,淌着泪留下青春年华,纵然因而创造了发丝画,无奈我双鬓已生白发。把母亲恩赐的一切都奉还吧,也包括舍弃落发时的那份潇洒。

啊,乐园(锡管造型)

说明:在看守所,百无聊赖,折叠一管牙膏皮打发时间。牙膏皮柔软,可塑性强,能做出各种造型,由此生悟,想到自身的重塑。遂制成这乐园图赠被人冷落的女儿。

独白:在金罗汉、泥娃娃和面人的国度里,请允许我作为艺术乐园的新公民。

皮囊(手套艺术造型)

独白:望着我的这只手

庆幸有这样一对好朋友

让我们一起来创造吧

创造辛勤劳动中的不朽

金秋(国画)

8年离京又返京,颠沛流离一个家,抖尽苦旅尘与土,抖出9年前画成的这幅画。啊,夏日消融,金秋怎能扔下?

独白:人生难得有今日,今日,千言万语说出一个字--啊!

嬉水图(骨塑屏)

说明:86年春,病中,管教干部送来两条鲜鱼,受用后感慨系之,得此鱼骨作画。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镶丝画)

说明:89年春,得以北上与家人团聚,但见妻女栖居一泥巴墙院,冷清凄苦,潸然泪下。

独白:都说生活如歌如画,倘真的画出那凄哉苦哉的日子,也许你张开嘴也唱不出啥。

索(砖雕)

说明:84年,我用犯人铺路时挖出的红砖雕成此作,不意为一批外宾争相收购珍藏。啊,这是故土上的一团泥,千金何能易!

独白:黄土地,黑土地

香不过我脚下的这团泥

洒下汗水也浇过泪滴

只巴望着垒起华夏的奇迹

衣冠冢(随想作)

说明:清明,岳母来探监,羞愧之极,遂脱下衣衫涂画,并制为衣冠冢,为过去的“我”下葬,同不堪回首的过去告别。

独白:告别长裤长衫,告别旧帽旧袜

一并安葬了眼中污垢和心中残渣

让生命树重新在荒冢上把根扎

妈妈啊(板画)

说明:84年夏,值吾36辰,岳母和妻子来探监并送来生日礼物。吾当即长跪,一声嚎啕,石破天惊,遂得此画。

独白:狱中人见此画莫不啜泣,墙外人见此画莫不叹息。

错错错(手帕画)

说明:这条毛巾是妻的赠物,我相信,他之所以把手帕送给我,是要它擦去污垢,留下纯洁。

独白:别时匆匆,心绪无以叙说

罪孽深深,悔泪昼夜扑落

泪河淘淘,将妻丝帕撕破

前路茫茫,向天歌错错错

狱中怨(竹刻壁挂)

独白:梦临深渊,醒时如煎,辗转于竹镰,于是捉刀而起,将无尽的宿怨一泻于受用3年的破镰上

魂兮归来(书法)

说明:84年至长沙监狱,倍思亲人,深夜挥笔写下诗文,后几经揉搓,墨迹幸存,特为珍存。

独白:如果真的有灵魂存在

你为何在魑魅魍魉中徘徊

如果确实杳无魂灵在

你何能总从大地深处冒出来

雾月(棕丝画)

说明:曾经是一把扫帚的棕,每天接触污垢和灰尘,我便想到去净化它一丝一缕表现美的朦胧。

独白:难以捕捉,无法把握,假如你也是雾啊,我宁可消失在你的帷幕。

葬我于高山兮(瓷盘画)

说明:84年夏,在我服刑的伙房里,得此盛蝇药的破瓷盘,点墨成画后又拣到女犯扔下的圆镜架,以为盘托。

独白:在一个空空的镜框里,套入一个圆圆的瓷盘,谁能从中窥探出离人的形象?

大风歌(木屑画)

说明:离愁别绪,不仅在事发之初,此后6年间,亲友每次探监,都令我苦不堪言。短叙后又是久别啊,我便制作的这件大风歌。

独白:《渴望》热中,我常常为亲友低低吟唱“有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此刻都在身边”我垂泪,满座唏嘘。继而又唱“谁人与我同醉,相知岁岁年年。咫尺天涯皆有缘,真情温暖人间。”亲人不禁举杯唱和。人同此情,岂不快慰?

知音(卵石造型)

说明:初到长沙监狱,人地两生,一切形同陌路,便流连于基建工地拣卵石,遂得了第一批小小的作品。

独白:心诚,顽石也能开花

开花时节听卵石小鸟叽叽喳

叽喳着吐出心里话

心里话报与老妈妈

五更寒(木屑画)

说明:江南旧俗,晚辈遇不测,娘必沿江叫魂。据悉家母亦如此为之,依门盼儿,叫我乳名还魂,直至三更。

独白:夜夜梦中得归期

醒来依然是孤寂

寒夜里门外听脚音

只有娘知道你一脚高来一脚低

悄悄话(连环画)

说明:85年夏,根据妻子和女儿的对话改编创作,并寄送女儿,以期沟通父女关系。

独白:几幅图画,一段对话

勾起多少忏悔的泪花

世上所有幸福和不幸的故事

都该这样坦然地捧给大家

逃(根雕)

说明:毋庸讳言,在万分痛苦时,我想过种种解脱的办法,一如这根雕,像猴一般地逃离人世,可是已经进化成人后还能再逃回猴山吗?

独白:在生死诀择之夜,我为自己选择了生,并为自己订立了终生契约

--一息尚存,创作不止。

粘(素描)

说明:也许这画唯一的可取之处在于我把碎玻璃和我作为同一画面,画面因而趋于立体化。

独白:由于不慎击碎了这玻璃,便想到去粘牢被击碎的一切,诸如我被击碎的自由、荣誉、幸福。

补天(雕板画)

说明:87年秋,为贺妻子生日,取一木板刻成女娲,遥祝她为我整个家族弥补一切忧患。

独白:既然你并非是头一次炼石补天,何妨再一次最后一次补好我的心愿

天问(木屑画)

说明:虽我自学自修,庆幸尚未自生自灭,是由于几十年间甚至在狱中也得许多名师指教,故在永记恩师时躬身自问,余年何报?

独白:问天还是问己

天有道却无言,地有道却无语

天经地义之语,当在心中坦坦然

秋思(树叶画)

说明:83年秋某夜,窗外莎莎有声,一物飘然而入,惊起搜寻,见是落叶抚叶黯然神伤。

独白:引蜂招蝶,未必是花的过错

花落了叶未必也会落

即使没有花和叶

枯树也未必不会活

闹海(刨花贴画)

说明:监内木工房每以刨花为忧,怕酿火灾,我便取之为用,画海消灾。

独白:海自信--它以为胸怀装得下天

天自信--能容下大海还能装下大地

人自信--他把天地大海全装心中

让世界充满爱(锡管造型)

说明:87年夏,39岁生日,我特邀39位“锡管人”参加我生日庆典。

独白:啊,所有的如此痛苦的不幸儿,备受创伤的男女们,让我们一起呐喊:爱!!!

洋洋洒洒,摘不胜摘。数以百计的作品中,还有一批令人叫绝的精品,是他用狱中的用物所为。睹物观画,别有感慨。他用自己睡过3年以御酷暑的竹帘刻就长诗《狱中怨》;用入伍后睡了19年的旧床单画成了国画《煮海图》;用一块不慎击碎了的玻璃板作素描《粘》;用一块创作板创作套色木刻《我的太阳》。他的太阳便这样地照耀阳光难以直射的岁月长河,星星点点,辉映成无名的无声的,却是有火有血的星系,随即幻化成一个有骨有肉有生命的图腾。

画展在大墙内外引起轰动,慕名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向他求购作品的人越来越多。罗军没有沉醉,他又有了新的打算。美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发丝画,鱼骨画,木屑画,取材广泛,造价低廉,制作简便,让这些美术作品“走入寻常百姓家”,给更多的人家送去美的享受是他的新计划。能不能变展品为产品?他把自己的想法向监狱领导作了汇报。他的想法和监狱领导的想法一拍即合,报告很快批下来了,监狱工艺美术厂应运而生。工艺美术厂创办的消息在报界披露后,在社会引起反响,得到各方面的帮助。一位美国小朋友来到工艺厂,对罗军初期设计的节日12生肖的小灯笼非常喜欢,告诉翻译说,他想买一个,厂领导决定送他一个牛灯。他高兴地跳起来。他妈妈代他表示谢意,通过翻译说:“我们要把这件小礼物带到大洋彼岸去,让美国的小朋友看到中国监狱里有希望的灯光。”

从报上得知,全国美展开幕在即,正在广泛征集展品。“监狱长,我能参加吗?”“我们支持你。”

在管教干部的带领下,罗军怯生生地走进长沙市工艺美术所。

“晚了,今天是最后一天,你们为什么不早点来报名?”

“我是一名正在服刑的犯人,消息闭塞,我们今天刚刚听说。我们最近搞了几个新作品,你们是行家,哪怕请你们鉴定鉴定也行!”他恳求着。

“好,不错,有创见!带上监狱证明,明天把作品送来,破例给你们延长一天时间。”一位主管征稿的领导听了罗军的介绍赞不绝口,将他送来的发丝画、鱼骨画、锡管造型作为重点推荐走品送京参展。

工艺美术厂成立不久,一位客商看了木画样品,大为惊奇,当即出资30万元,订购1800幅。“罗军,三个月内,完成1800幅木画作品,有把握吗?”监狱领导征询他的意见。罗军摇摇头。木画是美术作品,每幅画有一个新的创意,要完全靠手工完成,眼下只有我一个人会做,而且没有帮手,无论如何也完不成。“给工艺美术厂再增加30人,完成600幅是不是有把握?”“那就试试看。”“不,要有绝对把握,我们第一次和客商打交道,要讲信誉。这也是你立功的一个机会。”还有什么比抓住立功机会更让犯人鼓舞的呢!罗军接受了这项任务。

30名新手前来报到了,他们是从省内监狱里挑选出来的有美术细胞的犯人。上岗之前,作为艺术指导,罗军对他的助手作了短暂的培训。他讲了三课,第一课什么是美;第二课,什么是木画;第三课,木画的制作。

什么是木画?说起木画和木画的制作,罗军心头至今还有一段难言的经历:当时狱内办了一个火柴厂,一个偶然的机会,罗军路过火柴厂,发现伙房的犯人在用下脚料烧火,他不自觉地从地上拣起几片,那漂亮的纹理,那浅浅淡淡的色彩,立时在他心中组接成一幅幅斑斓的图画。他蹲在上不停地拣,拣了足足一大捆。“把它放下!”正待转身要走,身后传来一声喝斥。“他拣我们的烧火柴回去煮挂面。”他被告了一状。管教干部来了,罗军向管教干部当面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并当场摆了几个图形。这位管教干部恩准了他。此后经过两年的潜心研究,使木画自成一格。

经过监狱的批准,罗军申请了木画的发明专利。狱方个别经办人员出于本位主义和一个被剥了政治权力的犯人个人申请专利有诸多不便的考虑,没与罗军商量,自行将一名行政干部作为发明人,把罗军的名字列入其后作为共同发明人之一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国家专利局的通知书来了,罗军才知道事情真相。“这是侵权!我要以一个犯人的名义打一场关于知识产权的官司!”罗军拍案而起,把官司打到了省劳改局。经过省劳改局的调查和调停,罗军为自己争得了那份应当属于他的权力。中国发明协会会刊先后两次介绍了罗军和他的发明,英国出版的国际名人录,罗军以中国发明家的头衔被收录。作为一名正在服刑的犯人,他的确是创造了中国之最,世界之最。

罗军带领30名犯人日以继夜地制作木画,元旦没有放假,春节没有休息,他们从事的是原始的劳动,没有现代化的工厂,没有现代化的工具,有的只是圆满完成任务立功表现的决心。600幅木画安期完成了,90天为监狱创造了10万元。鉴于罗军的立功表现,监狱为他记大功一次。

1989年元宵节那天,《长沙晚报》总编辑左润明来工艺厂采访,听了管教干部的介绍,看了罗军取得的成绩,在该报次日的显赫位置上登载消息:罗军服刑5年,完成6项发明,成为我国高墙内第一个获得国家专利者。紧接着,《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及香港《文汇报》等有影响的报刊先后报道了罗军喜获国家专利和“芙蓉杯”发明奖的消息。

原判法院根据罗军的立功表现,对他作了减刑三年的判决。接到减刑判决通知的那一天,罗军激动得彻夜未眠。从入监到如今整整6年了,6年,多么漫长的岁月,6年多么短暂的时光!6年失去了多少幸福和自由,6年得到了多少进步和成长!6年有说不尽的苦辣酸涩,6年有道不完的悲喜衷肠!生活多像一个魔术师,昨天,人还在无边痛苦的黑暗中挣扎,今天呈现在面前的却是别有洞天的希望之光。他真诚地感激母亲,感激妻子,感激女儿,感激管教干部,是他们那一颗颗热心暖化了他心中的冰,给他带来希望的光。回首6年,他自感没有虚度,身后留下一行坚实的足迹:服刑6年,他当了5年监狱报的编辑,出报200多期,写稿20多万字;成功地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6项发明申请了专利,40余件作品获各种奖励,多件作品出国展出;制作工艺美术品上千件,礼品上百件,为监狱创收10万元。先后立大、小功10余次,减刑改判5次……

接到原判法院减刑改判的那一天,是1989年12月25日,这个令人惊喜的消息告诉他,余刑还有最后5天。1989年12月30日,是他刑满释放的日子,这个日子来得那么快捷,那么突然,来得让人心喜若狂。还有最后5天了,在这告别监狱迎接新生的最后5天,他按照监狱领导的安排,用浓浓的感激之情创作了一幅大型木画《大山魂》,留赠给早日给他新生的法院。

没有在黑暗中死去,便会在黎明中醒来。他醒了,从麻木中醒来,带着沉重的负荷,带着虔诚的忏悔,带着复苏的爱美之心,开始了新的的思考:

--世界上最难雕琢的作品只有一件--自我,它不仅需要本人的毕生努力,还需要时代的陶冶和生活的磨励。我就像一幅即将完成的作品,且莫陶然若醉,用生命的色彩去涂抹夺目的最后几笔。

--幸福并非是物欲获得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被理解,这种理解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将真诚地信奉:生养我的是父母,造就我的是军营,成全我的是监狱,哺育我的是故土,挽救我的是人民。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此话不错,凭着少许的营养,少许的自由,少许的空间,少许的温情,我不是也苦中有乐吗?使我更吃惊的是人的生存,居然只需要这些“少许”,过去的日子真是太奢侈了啊!

--对于我来说,昨天是恍恍惚惚,明天是朦朦胧胧,只有今天是真切的,不要放弃每一个今天吧!

--生命的第一乐章结束的太戏剧性了,因此我寄希望于第二乐章,我不追求戏剧性,只希望那是一场尽可能真实的叙事诗,不用夸张,宁可平淡些。

--生命过程的某些阶段一但经过加速运转,的确会产生某些奇迹,或者由于分离出某种新原子而获得巨大能源,或者由于某些不确定的原子撞击作用出现恶性膨胀,引起失败的连锁反应,但无论前者或后者,都无须指责社会这台“加速器”,因为生命中的裂变反应最基本的条件是先天遗传因子和后天素质诸元。

--当我被人们痛恨的时候,我却欣然地发现,人们在怨恨中坦露出来的是爱。是的,爱!洒向人间都是爱。因此在我的心灵中,愿与人民订立一个终生的契约--永远效忠于人民,做人民的奴仆。

--书本告诉我,从猿进化为人经历了漫长的年代;现实告诉我,现代人蜕化为衣冠禽兽,却不过一步之差。由蜕化联想到上升和下降竟是何等相似,上升者越过两米余,便获“飞人”金牌而誉满全球;下降者,坠入万丈深渊,一步失注竟成千古遗恨!

--我失去的太多了,假如那一切原本不该属于我,又何须为此而惋惜,假如那一切中有价值的东西确是属于我,那么,为了这个严肃的归属问题我决不会放弃我的追求,我决不会拒绝取回打着我印记的任何东西。

--我愿意求教天下所有的表演大师,在《明天》这场戏里,我难道不能把自己演得更真些更好些?我断言:那些从来没有过幸福的人,压根就没有痛苦可言,那些从来没得过爱情的人,永远也不能理解失去爱情的痛苦。

--做一个角斗士迎接厄运的挑战吧,别以为角斗场只有古罗马有,人生的舞台不正是一个真正的角斗场吗?在那壮心不遂、甘愿捐躯的行列里,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好一个大写的人,是古人类行走的图腾,还是以三岔路口来暗示人生?行进吧,在三岔路口踏出自己的脚印,那才不愧是一个大写的人,只有挺身趟过岔路迷津,才能说懂得了人生。

--我喜欢过河拆桥这句话,在艺术的道路上,前人过河拆桥,后人才能另架长虹;自己过河拆桥,则势如背水一战,舟沉桥毁断无退路,于是奋进终生未应有闲。

--人们每撕下一张日历,就觉得离自由近了一步,但同时也离坟墓近了一步,除非不断创造与生命等值的东西,其可悲的灵魂才可以得救,其生命才能延长。

--为了重新获得生命,我必须彻底死亡!

还有,还有,这就是他--罗军写下的日记,写下的忏悔,写下的人生思考。在他6年中一字字积累的20余本逾百万言的人生思考中,这仅仅是微不足道的雀毛凤羽。然而,正是这些哲言般的雀毛凤羽,在炼狱焚尽后,又在他生命中一丝丝、一缕缕茸茸而生,蓬蓬而发,直至丰满如初,色泽如初,光彩如初。他不能确知自己将来是雀、是鸥还是鹰,毕竟一度在烈焰中形如秃鸡啊!如今只有一息尚存,还希求变为什么凤凰?为什么不?要生就得像只火凤凰,纵然凤凰只是子虚乌有的一只图腾。

凤兮凰兮

妻:你相信“涅

”吗?

夫:是的。

妻:你相信火凤凰的永生吗?

夫:是的。

妻:告诉我为什么?

夫:因为他们都是虚无的。只有人生最真实。

--摘自罗军手稿

1990年1月1日,沿着九十年代第一个朝阳铺满的金色大路他走出了长沙监狱。从监房到监狱大门那段不算远的路他觉得很长很长,他走了很久很久。来到大门口那条格外醒目的警戒线前,他停住了脚步。这是人与魔之间的界沟,这是黑与白之间的分割,它是法律威严的象征,它是阻挡自由的铁关。跨出去啊!一步之遥两重天。站在这警戒线前,他的双腿突然变得格外沉重,他该如何迈好第一步,似乎每走一步都是一个问号。6年了,外面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还有没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他想知道这一切,他又害怕知道这一切。带着不知所以的迷惘他战战惊惊地跨过红色警戒线。

高墙外面,天依然那样蓝,云依然是那样白,风依然是那样轻,山依然是那样绿,大自然的面貌依旧,而小小的我却死而又生。沿着那条22年前参军后难得一归的回乡路,他的心几乎要跳出胸膛。离家时我曾豪情万丈,归来时只有空空的行囊,半世功名尘与土,何颜回家见亲娘?

妈妈,你的双腿好了吗?是儿子不孝,给你添了心疾,又添了伤残。1989年秋,一场车祸,轧断了母亲的双腿。那天,母亲和往常一样去庙里烧香为他祈祷,自从他入监以后,虔诚的母亲双脚几乎踏破了庙门。那天从庙里回来的路上,却飞来了一场横祸。他长跪于母亲的病塌前,聆听母亲的教诲,祈求母亲的宽恕。母亲让他伸出手掌,用颤抖的手蘸着混浊的泪在他掌心写下6个字:跌倒了,站起来!

妈妈,站起来谈何容易!当年参军,带着光荣花敲锣打鼓地离开家,如今带着一顶劳改释放犯的帽子两手空空地回到家。一无所有,一切从头开始,这就是他面对的现实。他这样庄重地告诉妈妈:我回来后做3件事,第一件,我已经站起来了,我将重新开始;第二件,我已经不再属于我自己,我将为自己订立一个终身的卖身契,为了回报社会,回报关心过我的人,我将拼命地忘我地工作;第三件,对那些这我最困难的时候用爱心帮助过我的人,我不会忘记他们,我一定会回报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在益阳一起当兵的战友上百人,他们大部分复员转业了,不少人走上了领导岗位。他想方设法同他们取得联系,请战友们来家看他的大墙人艺术,恳请得到战友们的热心帮助。益阳电视台台长是罗军当年的战友,这位战友听了他不同寻常的经历,看了他那一件件憾动人心的艺术作品,深为感动,以“家乡人民欢迎你”为题为他播发了专题新闻。“我想在家乡办一个画展,向家乡的父老乡亲汇报,我要告诉社会,珍藏一个人的痛苦,祈愿万民幸福。”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设想。战友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位在市政府办公室工作的战友把他的想法向市委领导作了汇报,一位从商的战友负责为他筹集经费,一位邮电局的战友免费为他安装了电话,另一位战友无偿为他提供了4间创作室。战友啊战友,亲如兄弟!对这首响遍军营的歌,他第一次有了这样深刻的理解。

画展的筹备工作在紧锣密鼓般地进行。经过精心筹划,他搞了4个系列:一个是狱中生活系列,一个是木画系列,一个是竹雕系列,一个是麻绣系列。以上作品均以监狱生活为题材、以废品和垃圾为原料、以热爱艺术和生命的真情为画魂进行艺术的构思和创造。谁说麻袋上不能绣花?他别出心裁地搞了一个麻绣系列,硬是在麻袋片上制作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绣画。谁说垃圾没有价值,在他的画中,头发、木屑、鱼刺、牙膏皮、破竹席、烂毛巾、破鞋破袜全都派上了用场,用他那双智慧的手,化腐朽为神奇。

画展开展那天,他赫然在展厅前扯起了“大墙人艺术展”的横幅。“大墙人艺术”,这是中国著名画家刘勃舒当年在狱中看过他的展览后留下的赠语。大墙,一个“亚文化”的滋生地,它能生长出什么样的艺术?

带着疑惑和不解,人们一批批地来了,又一批批流连忘返地走了。他们的确看到了一束在爱的荒漠里滋生的精美绝伦的艺术之花,他们在为它庆幸,为它祝福,为它鼓掌,为它流泪。

画展举办了10天,罗军自任讲解员。说不清一共接待了多少观众,可他从那些噙着泪花的眼眶里看到了信任,看到了理解,看到了成功。

初步成功的尝试使产生了一个跃跃欲试的新的追求:走出湖南,走向全国,走出世界。并非是夸父追日般的狂想,他要向世人证明一个伟大的新生。

“罗军,你想要证明你的人生价值和艺术价值吗?你应该去南方,首先应该去深圳,那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验基地和窗口,那里有奔腾不息的经济文化大潮,那里有崭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下一个目标--深圳!听了朋友的劝告,罗军定下决心。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幸运儿,当她还在母腹中躁动的时候,罗军就走进了与世隔绝的高墙。如今的深圳发展成了什么模样?他不知道,在他的记忆里,那里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经常有逃港者出现的贫困渔镇。

带着沉甸甸的希望罗军只身来到深圳,像从“桃花园”中走来,出了车站,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么多高楼,那么多汽车,那么多蓝眼睛黄头发,那么多红男绿女大哥大。深圳在哪?那出海的渔船呢?那织网的渔姑呢?他用探询的目光寻找着当年的记忆。深圳变了,变得面貌全非了,从一只长满了大海故事的扁舟变成了一艘傲然中国海的东方巨轮。10年,深圳的变化太大了;10年,自己的失去的太多了。望着眼前的五光十色,他心底涌起一股被时代遗弃的苍凉。

享受,不属于他,跑遍了全城他找了一家最便宜的旅店。深圳,举目无亲,像一个无头的苍蝇他四处碰撞。都说深圳人有钱,可他整整跑了一个星期,竟然没遇到一个人为此而慷慨解囊。是这里的人不懂艺术,还是经济和文化在这里发生的冲撞?他不死心,像一个急需得到布施的僧人,沿街挨门逐户地觅羹。

“同志,请问你找谁?”走进《深圳法制报》大门,他被门卫拦住问。

“找总编。”他掏出了介绍信。

“找我什么事?”总编陈恩樵望着罗军直接了当地问。

“我想办一个展览,找一个主办单位?”

“办展览到展览中心去联系,我们这里是报社,你走错了庙门。”

“总编,我这里有一盘录音带,一盘录相带,上面有关于我和我的艺术作品的介绍,你看了以后也许会感兴趣。”

凭着新闻记者的敏感,陈总编听了罗军的汇报,看了他提供的音像带。

“办展览,你有赞助单位吗?”总编果真对此发生了兴趣,关切地问。

“没有,来深圳,我人地两生,两手空空,不过,只要你们愿意承办,我可以去拉赞助?”

“你人地两生靠什么去拉赞助?”

“我会唱歌,唱我的囚歌。总编,我唱给你听听好吗?就唱一首,不耽误你太多的时间。这首歌叫《人生路》。”

童年时爸爸对我讲,世上只有走路最简单

尽管我摇摇晃晃,尽管我蹒蹒跚跚

我绕着家门口打转转

我的好爸爸啊--

你将我左手儿扶,妈妈将我右手儿牵

年轻时爸爸对我讲,他说世上只有行路最艰难

人生路坎坎坷坷,人生路曲曲弯弯

我曾在风雨中去复还

我的老爸爸啊--

你盼我闯雄关,你盼我去登高山

如今我已不再年轻,走过多少人生车站

梦想着一步步登上生命的高山

翻过了九道梁,越过了十八盘

走上了宽广路平平坦坦

谁知大路人挤车撞,人会失足车会翻

如今我也成了爸爸

如何对我的孩子把人生的道路谈

孩子啊孩子--

行路也简单,行路也艰难

你可要记住我走过的那条路啊

路上留给你一个明天

罗军的歌唱完了,陈总编当即拍板:这个展览我们主办!

经与有关部门协商,大墙人艺术展定于8月28日开展。为了扩大宣传,罗军赶制了40张海报,连夜贴遍了深圳街头。

麻烦来了,第二天,市容管理部门找上门来,以未经批准张贴宣传品为由处以罚款。天哪,自己身无分文,正在为画展集资而日夜奔走,哪里还交得起罚款?蹲了6年监狱,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他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市容管理部门,真的不知道贴海报还要接受罚款。

我是一名刚刚出狱的犯人,我……

他向来人讲了自己的身世,讲了自己的打算,讲了自己的种种苦衷。

不知之不怪之,市容管理部门的同志深为他的痴心和真情所感动,不但免了罚金,而且向他提出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建议:

你可以通过主办单位,争取深圳政法委的支持。他们会给你一个理想的宣传场地。

罗军和主办单位的同志一起来到政法委,汇报了他本人的经历和他举办这次画展的创意。出人意料的是,深圳市政法委不但答应提供宣传场地,而且表示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参与这次画展的组织和筹划。

一辆流动宣传车出现在深圳市街头,走进公园,走进学校,走进机关,走进合资企业的大楼。宣传车是政法委提供的,车身的周围挂满了罗军的作品,大喇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他的歌曲和录音,他还在指定的4个场所向听众演讲人生,报纸、电台跟踪报道,一时间,大墙人艺术展在深圳市搞得沸沸扬扬。

8月28日开展那天,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来了,市美协、市文联的领导来了,面对记者们的摄像机镜头,面对热心观众的理解和各级领导的支持,罗军感慨万端,泪流满面。他不讳言自己的失足,讲他的人生,讲他的作品,时而如泣如诉地吟诵,时而泪雨飞扬地忏悔,时而引亢高歌一曲。他俨然像一个天才的指挥家,引导观众不由自主地走进他的作品,随着作品的喜怒哀乐而起伏跌宕。

大墙人艺术展在深圳引起轰动效应。新华社发了专稿,香港报纸发了消息,新闻媒体掀起的

大墙热

。原计划展出一周,应广大观众的要求,连续两次延展,

19天的展出创造了深圳个人举办画展最高记录。

画展结束了,有眼力的商人们相继找上门来,有内商,也有外商。有人建议他办学校,有人表示愿意和他一起办工厂,有人相邀他出国办展览,也有人重金收买他的作品。那幅用自己的头挥泪创作的发丝画《慈母心》,一位外商当场出价两万五千美金。

不,这些作品不再属于我自己,我要让更多的人看到它,从中受到启发。罗军的确需要一笔钱,可他最终没为金钱所动,他有自己的打算,他想在首都办一次画展,那是他跌倒过的地方,在跌倒过的地方站起来,这是他终生的夙愿和期望。

带着成功的喜悦罗军来山西。这里不是他的故土,可这里有他日思夜盼的妻子和女儿。他对不起妻子和女儿,是他迁累了她们母女。自己出事后,妻子带着怨恨,带着失落,带着宁折不弯的风骨,带着令人不解地执著,回到了她的第二故乡山西,同从军多年一家会合。丈夫犯罪入监是他罪有应得,可作为妻子是否也有过错?她是一名医生,医生只能给病人解除痛苦,但却无法医治心灵的创伤。从丈夫的失足犯罪中,她突然意识到法律的神圣和法盲的可悲。从此,她立志改行,自学法律,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山西大学法律系的考试,当了法院的一名审判员。

6年了,说不清她受了多少委屈,也说不清她受了多少磨难,她从不在外人面前流泪,用一个女人柔弱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白天,她站在庄严的国徽下行使共和国法律的权力,晚上回到家,她要尽一个妻子的责任,给远方服刑的丈夫寄去温暖希望和期待。

罗军,我对你的期望值不是太高,只要你无愧我心,努力改造,无论刑期长短,回来的那天,我都会捧给你一杯自酿的美酒。

多么博大的爱!多少深厚的情!这是当年妻子给他的许诺。妻子每月给罗军写一封信,从妻子的信中,罗军蒙蒙胧胧的感知到妻女们那个家的存在:篱笆院,泥巴墙,看家狗,院中的小菜园里种一垅红高粱,那高粱是用来酿酒的,她每年都在不停地酿,把自酿的酒埋在地下,等待着那个回归的日子。

归来吧,浪子!我会为你敞开整个胸膛。走在回家的路上,罗军似乎听到一种声音在召唤。是家乡的声音?是妻子女儿的声音?那么亲切,那么熟悉。

天上一轮残月,地上一层冷霜,时值晚秋,他的心境同样是一片苍凉。

曾停留风里看着多少的晚秋,如何能跟你说别潇洒地远走,含愁凝望你,要分手是时候,那心中多少泪水未让流。何时能解开心中多少苦和忧,何时能解开心中空处的藉口。情迷困住我,你此际又回眸,问情怀可永久相拥有。

他默默地走进《晚秋》,寻找歌中那种相离又相聚的感受。

夜深深地睡去了,醒着的只有几颗和那轮残月相伴相随的寒星。家在哪里?走进市井深处,无人指点迷津,他毕竟是头一回走近这个家,怯生生不敢贸然敲门问话。村头的狗叫了,叫得那样狂,他听不懂这是欢迎他回归的表示,还是对他表示不欢迎的警告。听到狗的叫声,他突然一阵惊喜,像一个迷途者发现了路标,循声向那个院落走去。妻子在信中说,家里养了一条看家狗,这狗无疑是辨认家门的一个标志。

走近那个院落,蒙胧的一切突然变得格外清晰:篱笆院,泥巴墙,还有那看家狗。找到了!这就是家!特别是院中那几株挺拔的红高粱,让他自信判断无疑。

他轻轻地叩门,生怕惊醒了主人的残梦。

少许,门开了。淡淡的月光下出现一个憔悴的身影。

是她!没错!身上披着的还是那件结婚时穿过的丝棉袄。

你回来了,进屋吧!

妻说。语调轻轻的,幽幽的。

不知为什么,他的双腿有点不听使唤,久久地站在篱笆墙外,老半天没有动弹。

没有久别重逢的激动,没有悲天尤人的哀怨。这里的一切都很平静,平静地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两个人面对面地坐着,久久地泪眼相望。蓦然间,妻子掩泪进了小厨房,良久,端出了几道丈夫爱吃的几道小菜,摆满了小桌,接着又走进里屋,从床下搬出一个酒坛,满满地斟了一碗,递到他的面前。

喝了吧,这是我自己酿的酒。是为你酿的酒,这酒……

妻子哽咽了。

罗军接过酒碗,泪如雨落。这一碗酿了6年的苦酒啊,它融进了多少泪,多少汗,多少情,多少爱,罗军似乎感到托不住这份珍重的情,不敢看一眼映在酒中那张变形的脸。喝下去吧!这里面有冰、有火,有苦、有甜。罗军一饮而尽,一并咽下酒里他浑浊的泪水。

妻子在轻轻慢慢地给他讲酿酒的故事,他回报给妻子的是伴着那碗醇酒即兴创作的歌,一首献给妻子的歌--《小院醉悠悠》:

一条垅沟转悠悠

曲曲弯弯绕着小院走

从春到秋犁不够

种下了瓜,种下了豆

种下了甜瓜苦瓜,种下了绿豆红豆

多少泪水汗水把小院浇透

多少期待等待盼果实丰收

睡梦中小苗漫垅沟

眼望着瓜秧绕墙头

多少回顺着藤儿抚摸着金秋

忘了痛苦忘了忧愁

噢,不再痛苦,不用忍受

总有收获的时候

多少秋实已经成熟

酿成一杯迎亲的酒

捧给我归来的亲人你尝一口

满院的笑声瓜一样甜豆一样圆

让小小庭院醉悠悠……

他说不清从哪里突然来了灵感,也说不清从哪里来了音乐的天赋,他用岩浆爆发般的激情谱写了这支心灵的歌,唱给妻子。

罗军醉了,妻子也醉了,他们紧紧地相拥着坐在一起,一任泪水纷飞。

兰,今天我刑满释放了,可在你面前我永远是一名罪人,我欠你和孩子的太多了,永生永世无法偿还。

站起来,就别再趴下。过去的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我不需要你偿还什么,只希望你无愧我心。看看它吧,这是我的日记,也是我敬给你的第二碗酒。

罗军轻轻地展开妻子的日记,打开扉页,上面是摘抄的一首汉代民谣: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日记的第二页,也是一篇摘文,工工整整地抄录了郭沫若先生的《凤凰涅磐》。罗军读懂了妻子的心。涅磐,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凤凰拔光了自己漂亮的羽毛,在火中完成了生命的涅磐,死而后生。这不正是自己的追求吗?自己已经脱得赤条条了,勇敢地走过去吧,走进那焚身的烈火中,烧死过去的我,走出新生的我。他默默地向妻子保证:以未衰之心存未竟之志,以未竭之力遂未偿之愿。

妻子,相濡以沫的妻子理解了他,接纳了他,女儿呢?她还在甜甜的睡梦中。

她明天早上醒来,能否接收他个爸爸?她毕竟还是个孩子,是个心灵受过伤害的孩子,允许她有过急的或荒唐的举动,对她不能太苛求。

女儿怔怔地望着他,始终未张口叫声爸爸。在她的心目中,爸爸已变得十分陌生,或者说已经死去。在她的入学登记表上,在同学和老师的询问中,她一如既往地说,她没有爸爸,爸爸已经死亡。这个爸爸的突然出现,她该怎样自圆其说?

他带女儿一起上街,女儿从来不坐他的车,既便是走路也和他保持着一段长长的距离。他理解女儿的心情,自责是自己的罪过给这颗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太重的伤害。很久很久以后,他偶然看到女儿写给同学的一封信:……我是有爸爸的,不过他当年是PRISONER,其实,他是个好人,是个能人,他会重新开始,妈妈和我都相信他。谢天谢地,女儿终于理解了他。

在所有的流行歌曲中,罗军格外钟情于《一无所有》这支歌: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总是笑我,一无所有。我要给你我所追求,还有我的自由,这时你的手在颤抖,这时你的泪在流,莫非你正在告诉我,你爱我一无所有。

这不正是自己的心灵写照吗?从狱中出来,的确是一无所有,经过十数年努力,精心包装自我的军人、记者、党员、干部……,这一顶顶闪耀着荣誉光环的外衣和桂冠,被无情的法律剥蚀殆尽,剩下的只有一个赤裸裸的再生的本体。一切从头开始,一切从零起步,这就是他面对的现实。

跌倒了,站起来!这是母亲对他的期望。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妻子,深明大义的妻子支持他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到北京办画展,并拿出自己含辛茹苦的积蓄。在妻子的支持下,罗军进入了创作的兴奋期,他用当年自己用过的手套、水壶、竹席、鞋垫、军裤等进行创作,完成了一个军营系列,接着他把艺术的触角伸展到家庭生活,把妻子种的瓜、豆、叶、秧采集起来,构思制作了一个家庭系列。

温情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磨难赋予他创作的灵感。他把理解、支持、温情、鼓励凝于笔端,创作了一批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

这是他当年穿过的一双军鞋,虽已是千孔百疮,他从垃圾堆里把它找出来,制作了一幅取名《千里行》的鞋画,并由感而发写上词话:千里行,脚下是鞋,脚下是路,脚下是归程。路遥结深情,鞋知我心,路知我心,山高水长两知音。啊,千里行,昨日艰辛,今日艰辛,哪怕明日更艰辛。啊,千里行,道路艰辛,岁月艰辛,哪怕人生尽艰辛。我有我鞋,我有我路,踏着艰辛千里行。画作好了,他意犹未尽,又提笔在画上写下这样一段说明:岁在庚午,吾人辗转22载,皈依湘土如昨兮,憾人肺腑,唯浪子脚下鞋辈穷酸残破,目不忍睹,嗟乎!我行千里,幸有鞋们为伍,倘它年苦尽甘来,岂能将伊弃之一隅?因诗因画,对鞋儿以千里志相许,期以终年,谁个笑我迂腐!

这是他当年用过的一双手套,手套已体无完肤,可它毕竟参加过创造。他巧妙地赋予破手套魂灵,创作了贴画《手套》。画稿完成了,他在上面写下了内心独白:不要说这是廉价的胡闹,我只是不忍心扔下这副手套,因为它留存着我满手的茧花,珍藏着我掌心的斑斑血泡。十指连心啊!心儿教我用双手创造,于是我造成了苦难,又造就出征服痛楚时的欢笑。

一张竹编凉席,不堪再用,可上面有血、有泪、有梦、有幻,他捉刀走笔,在上面刻下了《狱中怨》。好一个现代警世恒言!

古有醒世言,今有警世篇,斑斑驳驳满竹廉。竹廉伴我度寒暑,竹廉与我共熬煎一廉凄切一廉怨,幽幽怨兮几欲言,刀笔刻就劝世篇,刻就劝世廉。我劝世人莫失足,常言道,失足铸成千古怨,纵然回头若千金,然而此怨如渊永难填……

从这些作品中,不难兰出他内心凄苦酸楚的隐痛,更多的则是他藉着累累伤痕向着他自己和他艺术的新生命呐喊、高歌,如狂飙突起,去感染和激励与他经历相似或各不相同的人们。

1991年3月24日,罗军带着亲人的嘱托,带着沉甸甸的希望,踏上了动东去的列车,走进了他离别了6年的京城。

历史的巧合常让人发出惊叹。3月24日,一个多么普通又多么奇特的日子:1968年3月24日,刚刚穿上军装的罗军路过北京走进东北的军营;1974年3月24日,他从东北某部调来北京工作;1984年3月24日,他走上审判台;1991年3月24日,他来北京举办画展。4次进京,4次不同的经历,4次不同的感受,每一次,都是人生命运的诀择和改变。此次进京,是喜,是忧,还是有奇迹出现?这3月24日,竟然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请问,你是不是姓罗?

刚上火车,临座的一位军人前来搭话问。

罗军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军人,一时想不起曾在哪里结缘。

不认识我了?我是看守所的班长呀。回家探亲后归队。

你也是湖南人?

是啊,我们是老乡,其实我早就认识你,也早知道我们是老乡,你当编辑时,我是一个小兵,不敢高攀你这个老乡;后来你进了看守所,成了我看管的犯人,我不敢认你这个老乡……

走了一路,两人聊了一路,从聊天中罗军得知当年的这位班长老乡如今成了看守所长。

走出北京火车站,热心的班长老乡执意用前来接站的车子送罗军一程。盛情难却,走近车前,罗军大为惊讶,这前来接站的吉普车正是他当年坐过的囚车。他最终谢绝了这位老乡的好意,悄悄地走了,因为他不愿意再让联想勾起那段痛苦的回忆。

重返京诚,已无立椎之地。幸而画家王立平、陈建民和一位红学家慷而慨之,把他安顿在京西黑山户的一所宅院里安身。又幸得友人一辆

(无牌、无铃、无锁)单车,安车代步。无奈

囊中存米清可数

,他和弟子每日清汤寡水,苦度时日。迫于生计,他在房后种菜三分,菜秧刚刚泛绿,画展有了眉目。

在北京办展览的准备工作还算顺利,在战友和朋友的帮助下,找到北京市崇文区文化馆馆长马浩流,马馆长听了罗军的经历,看了他的作品,决定开先例免费承办这次展览,并和罗军签定了协议。定于6月6日开展,展期一周。6月6日开展,取

六六大顺

之吉利,这并非是罗军的本意,但这个日子的确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选定的。因为他的一生总是和

有缘:上了6年学,当了6年工人,当了16年兵,坐了6年牢。但愿这

能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再给他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大墙人艺术展

依照惯例在5月底组织了新闻发布会。请柬发出去了,有政府机关,有新闻单位,有战友朋友。罗军精心布置完展厅,满怀信心地等待着那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岂料新闻发布会的前一天,先后传来4道查封令。

大墙人艺术展

?立即停展,将此人逐出京城!6月4日,罗军接到某上级机关的驱逐令,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他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这当头一棒,击碎了他的梦,也击碎了他的心。一位好心的朋友告诉他,你选择的这个日子不好,现在正是北京的

敏感期

,过了这段时间,就不会有人干预了。天哪!干吗要选这么一个倒霉的日子,他暗暗自责,叫苦不迭。

政令不可违,收回请帖已经是不可能了,新闻记者们来了该如何向他们交代?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们事实真相?还是掩盖真相将他们支走?思来虑去,还是后一着棋为妙。事不宜迟,说干就干。罗军在展厅的大门口挂出一块小黑板:敬告各位前来参观画展的领导和朋友,因展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故障,部分展品需要修复,因故延展,切切见谅!

参观者一批批来了,又一批批无可奈何地走了。就这样完了?谁能使这次流产的画展死而复生?万般无奈中,罗军突然眼睛一亮,他想起一个人--司法部副部长金鉴。金副部长当年在长沙监狱里看过他的画展,接见过他,并留下赠言。贸然找这么大的领导合适吗?金副部长还能记起他当年接见过的这个犯人吗?这个忙他会帮吗?带着疑虑,带着期望,带着无可奈何地试探,罗军用颤抖的手拨通了金副部长办公室的电话。令他十分欣慰的是,金副部长不但还记着罗军这个名字,而且听完了他的汇报,更令他感动的是金副部长答应了他的请求,当第一名观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放下电话,罗军感到由衷地欣慰。

金副部长来了,他认真地看完了所有展品,并询问了展览的筹备情况。当金副部长得知该展览是由朋友私人赞助时,表示说:

这个展览很有教育意义,应该以司法部关心下一代协会的名义主办,现在美国政府在攻击中国的劳改政策,你的成功本身就是对美国政府有力地抨击。

由司法部出面主办,某上级机关很快解除了对他的查封令,画展定于6月18日开展。

开展那天,司法部领导剪彩,北京市和中央新闻单位60多名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第二天,首都各家报纸纷纷登载消息,报道了大墙人艺术展。《中国日报》以半个版的篇幅发表了题为

从死亡边缘回来的艺术

的长篇通讯,并配发了罗军的照片。北京市美协主席刘迅看过展览,在留言簿上题写了

严峻的考验

,并邀请罗军到他创办的国际艺苑就职。中央美院的一对夫妇两次前来看展览,在留言本上写道:读懂你,是一种幸福,虽则艰涩。一位法国客人看过展览,对照目录,提出买下其中25件展品。闭馆的那天,正值罗军43岁生日,一位不知名的朋友给他送来一个生日蛋糕,他用这份真情给43岁的年轮画了一个精美的句号。

展览结束了,一位战友找上门来。

罗军,你今后有何打算?

继续搞创作,再现我的艺术生命。

罗军直言相告。

那好,我支持你,我现在在劳动服务公司当经理,由我给你提供住房和资金,办一个工艺美术厂,你看怎么样?

两人一拍即合,当即签定了协作意向书。

哈罗美术社

应运而生了,罗军任社长,手下是30名新招来的学员。他们中间有待业青年、残疾青年,有劳改释放人员。罗军提出社训:学艺自强,执艺互爱。全社人员戮力同心,艰苦创业,不久,第一批工艺品投放市场。市场反馈信息表明,木画倍受垂青。

为自强至爱而学艺执艺,罗军不收学费,他把自己苦心研究的木画、鱼骨画等技艺无私地传授给学员。高速出人才、出作品的消息很快出现在首都的新闻节目中。这年春节,国家劳动部和市、区有关领导亲临条件简陋的美术社问寒问暖,罗军被评为该系统的先进工作者。

立足北京,走向全国。哈罗美术社渐渐地为人们所熟识。

1992年初,海南省举办首届椰子节,组委会向哈罗美术社发来了邀请函,恳请他们携带展品为椰子节助兴添彩。为了给椰子节献上一份厚礼,罗军带领学员苦干两个月,把木画发展成大系列,创造了木丝画、木绣画、木织画。罗军用烫、雕、染、叠、粘、贴等工艺手段制作的精品《妈祖像》,使木画的创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艺术境界。椰子节期间,罗军创作的大型木画《河山魂》悬挂在中央展厅的显赫位置,标上了24万人民币的高价。他的另一幅作品《妈祖像》作价6万美金,被专程送往福建湄洲妈祖庙开光。中央电视台拍摄了

罗军和他的画

的专题片在华夏一奇的栏目中播出,北京电视台不甘其后,制作了艺术片

罗军作品赏析

。新加坡的一位记者看了罗军的作品,以

大陆的垃圾艺术大师

为题作了报道。那篇报道说:

不拘形式,不拘材料,以强烈的艺术和人生的感受赋万物以生命,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神奇的艺术之羽就这样丰满了他神奇的人生,他知道,一只羽翼丰满的火凤凰抚摇直上的日子来临了。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造。艺术大师们在艺苑里各领风骚,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齐白石的虾……他们各自把中国的绘画艺术推向了艺术圣殿的金字塔,如果在艺术大师的身后亦步亦趋地模仿,即使能模仿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充其量也不过是大师们一个没有名分的弟子,永远无法将他们超越。

美并不是一种昂贵的装饰,社会需要美,生活需要美,家庭需要美,人人需要美,让美和美的表现形式走入寻常百姓家,这是社会、生活、家庭和人的需求,也是艺术家们的时代责任。

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使当代人不但能看到美的形式,而且能看到美的创作过程。这无疑是现代人耗巨资营造艺术舞台的真谛。从层出不穷的艺术新品种、新材料、新手法、新风格的问世,从传统艺术门类乃至用具向现代化、科学化、高档化、兼容化、强劲化的改良,从现代传播媒体的飞速发展,从流行歌曲和卡拉OK的风靡,罗军发现了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新表现主义。他给他的新表现主义赋予以下的定义:融汇一切传统艺术和新潮艺术形式、材料、手法、风格,赋予各种传播媒体,全方位地以艺术沟通社会、沟通生活、沟通大众。最大可能地将最具有艺术冲击力的作品和最具有艺术个性的创作过程一并展现给大众,以期最大可能地引起交流和共鸣,从而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罗军凭着独特的人生、艺术和哲学敏感度,凭他侧身高墙内外观察世界形成的强反差,不仅洞察20世纪文化进程,预感到下一个世纪文化艺术的新走向,而且围绕他的这一玄想,进行了长达10年的思考和艺术实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展览中的部分作品,即充分展示了这一探索。

倒笔书法和绘画是罗军的绝活。这是他新表现主义的代表作,是经过艺术思考和沉淀后走出传统的书法和绘画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说起倒笔书法和绘画,的确有一段难言的经历。在监狱那阵子,政治学习时间多,时间长,为了打发时间,罗军常以腿作纸,以手代笔,不停地在腿上写字作画。每作一字一画,总是生出诸多的联想和感慨。

字,这是中国字中最最简单也最最易写的一个字了,可这个最简单的汉字却有着最深刻的内函:一生,一世,一步登天,一尘不染,一帆风顺,一鸣惊人,一日千里,一事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把文字浓缩到最小单位,让想象力延伸到极至,这是他当年用来打发时间的一种遁世哲学。

,同样是一个简单的汉字,从

字的结构、造型到

字的内函,罗军不知琢磨了多少遍。做人难,做坏人变好人更难,做坏人变好人被好人认为是好人难上加难。面对这个简单的

字他不知发过多少次感慨。有一天,他偶然发现这

字站着像一座山,倒下来呈

形像山谷。多么奇妙的发现,把这种颠倒的感觉告诉人们,不也是寻求理解的一种方式吗?

一半是阴,一半是阳构成宇宙;一半是正,一半是倒构成世界。倒本身就是一种美,杂技大师因倒立倒悬而赢得观众;印度一青年集资行善常年倒行而名扬天下;古人熟读典籍以倒背如流为奇谈;游人隔水看山常以水中倒影所倾倒。倒挂金钟,倒垂扬柳,倒挂飞瀑,倒拔钟乳,在人类的生活中,有多少以

为美?

颠倒一支笔,颠倒一下自我,把端正留给观众,这不正是自己追求的新表现主义吗?倒笔书画,需逆向运笔,初练时常招人讥讽,让人费解。罗军明了

法无定法,然后只非法法也

之理,自信苦练数载终有一鸣惊人之日。

1993年7月,在一浪高一浪的神州盼奥运的大涛声中,罗军爬上了20米高的楼顶,倒笔书写了

神州盼奥运

的10米条幅,中央电视台作了现场转播。1994年,在国际儿童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和专场文艺晚会上,罗军倒笔书写了:以地球妈妈的名义祝福所有的儿女们。他即兴书写的诗词:捧出山一样的情,画出海一般的爱,以地球妈妈的名义,祝福所有的男孩女孩。成为本届国际儿童节的主题歌词。由青春歌星江涛、李殊登台演唱。

熟能生巧,巧能生奇。起初,罗军以右手食指研磨倒笔书画,接下来连中指、练拇指、练小指、练无名指,右手练熟了,练左手,直练得十指运用自如。看他的倒笔书画,的确是一种美的享受,只见他十指套上笔头,饱蘸水墨,十指时分时合,时急时缓,气如龙蛇飞舞,势如霹雳闪电。令观者无不拍案惊奇

法国驻华大使马腾先生离任,应邀出席离任酒会的罗军即兴为马腾先生倒笔书写了:

万马奔腾

相赠。马先生视为珍品收藏。

1994年圣诞节,美国、英国、爱尔兰等国的外交官合办圣诞晚会,罗军即兴用英文倒书

圣诞快乐

,给外交官们的圣诞晚会平添一分惊奇。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北京蓝岛大厦的门前,悬挂着一幅令人注目的巨型布贴画。这幅高6米宽2米献给世妇会的宣传画,正是出自罗军之手。为了制作这幅巨画,罗军采用5种不同颜色的绸布,征集中外妇女上万人的签名,把签了名的绸布剪开,组合成一个色彩斑斓的地球作背景,这前景,用蓝岛大厦经营的各种布料剪贴成一个中国妇女的主体形象和一群世界妇女的群像,她们张开双臂,伸手蓝天,去迎接一对象征和平和友谊的男女小天使。画面上有上万名中外妇女的签名,象征着人人参与,心弦共鸣,既有强烈的艺术感,又有浓厚的表现感。艺术是对生命和生活的提炼和表现。如果说二十世纪的艺术是泛表现主义,那么,二十一世纪的艺术无疑将进入到新表现主义。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文化背景,新的艺术形式不再是单一的纯美主义,而是将工艺、技巧、科技、科学融一炉的表现形式。单调的二胡独奏听久了也许觉得乏味,可加入电声乐队伴奏,就会给人全新的感觉。唱卡拉OK,不但使人有了参与感,而且能使人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也是一种对美的寻求和体验。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需要更多的美,更加简捷明快的美,蒙蒙胧胧似美非美的美。这些美在哪里?罗军在苦苦地寻找,苦苦地创造。

在新表现主义中,如果说

是一种表现形式,那么研究

则是一项任务。

几乎所有的艺术家们都在研究美学,而罗军却在实实在在地研究

。美和丑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创造美、研究美首先要从认识丑、研究丑开始,研究丑,改造丑,从丑中发现美、创造美,这是罗军的新思维。从丑中发现美使罗军找到了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

把赤裸裸的自己展现给观众,那肮脏的灵魂,那肮脏的肉体,那流着血的伤口,还有那在绝望中痛苦挣扎的嘴脸。美乎?丑乎?用画笔把一个丑恶的灵魂展现出来,使人在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中得到一种启示,不也是一种美育吗?于是,他执意地在垃圾中寻找,在那些和美无缘的丑类们中间寻找,头发丝、火柴棒、人们吐出来的鱼刺,睡破了的竹席,穿破了的鞋袜……在美与丑的相互印证和相互转化中,赋万物以生命,让丑们堂而皇之地登上高雅的艺术殿堂,这是罗军的宏愿。

在一篇日记里,罗军这样写道:堆积垃圾的地方,也许下面是最肥沃的土壤。谁不期望谋一块洁净的地皮安身,但是命运往往把你带到肮脏龌龊的地方,那就勇敢地驻足此间吧,如果你有犁,就开垦脚下的沃土,如果你有一双手,也要扒开垃圾,在下面扒出生命的垅沟。请记住,世上本无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财富。

从丑中发现美,用垃圾表现美,这是罗军艺术创作的不同凡响之处。在狱中,他创作了《百丑图》、《衣冠冢》、《狱中怨》、《大风歌》、《葬我于高山》,他的的确确从丑中找到了美,并找到了表现美的最佳形式和路径。

如果说新表现主义的路径是颠倒的逆向思维,它的任务是研究对象是

,那么它的精髓应当是爱。伊斯兰教追求的是真,佛教追求的善,基督教追求的是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在追求真善美。真善美是人类行为的终极吗?过早地告诉癌症病人真情会加速他的死亡,对恶人行善是对善人作恶,对现代美的追求是对原始美破坏。在大千世界里,真善美像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它们之间还有共同点吗?罗军像解一道几何题那样,从真善美三个点出发,各引一条线让它们相互交叉。望着出现在眼前的图形,他猛然一惊:这张图不正是金字塔吗?它的基座是真善美,而塔尖的那个点正是爱心。他找到了,找到了真善美的精髓--爱的金字塔。爱是人类至高无上的追求,爱自己,爱人类,爱科学,爱地球……爱可以超越国界,跨越时空,有什么比爱更博大精深呢?基于此,他产生了新的艺术构思:集不同人种、不同颜色的秀发于一画,把人间千千万万的情,千丝万缕的爱连接起来,创作一幅得以真正与后世共赏共存共鸣的发丝画--爱的圣殿。

在罗军蹒蹒跚跚走上新生之路的旅途上,在他苦苦地追求真善美的迷惘中,他像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终于走进了著名社会活动家、年逾八旬的费路路妈妈的爱心殿堂。

罗军的大墙人艺术展在北京展出,费老应邀与司法部长一起剪彩的那天,她被罗军的作品所感动,她被这个回头浪子的真情所感染,先后5次落泪。临别,费老拉住罗军的手动情地说:

我们的命运不相同,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的的确确如此,罗军被判了15年徒刑,费老被错划了22年右派,他们有着共同的坎坷经历。不同的是,费老是从假的误会中追求真,罗军是从自己导致的错误中寻找真;费老是面对社会丑恶对她的伤害而保持一种善,罗军是从丑恶的自我中走来寻找善;费老是从美到美,罗军是从丑到美。他们分别从事物的两端走到了一起。

为了同一个目标,他们走到一起来了。4年多来,罗军积极协助费老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策划设立了以临终关怀为主旨的

夕阳工程

,以挽救失足青少年为主的

半路之家

。今年以来,受费老之托,罗军又在筹划一个更大的工程--费路路爱心工程。在所有的艺术中,还有什么能比表现全方位的爱更伟大的呢?为了爱这个无比伟大的事业,还有什么名利不能抛弃呢?从爱心事业中,罗军获得了心的最高和谐与平衡。费老80诞辰,罗军应邀前去作客。罗军给费老送来了一件特殊的生日礼物--补丁花。

这是一束精美绝伦的花,它包含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爱心的故事。不久前,罗军来费老家探望,猛然间发现老人穿着一件补了多处补丁的褪了颜色的毛线衣。从费老口中得知,这件毛衣是她当年结婚时爱人赠送的,至今已经穿了整整57年。57年!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半个世纪的坎坎坷坷,毛衣上出现了一层层的补丁。这补丁是费老在牛棚、在监狱里亲手补就的。

听这费老的介绍,看着这件布满补丁的毛衣,罗军眼前突然闪射出一种耀眼的光华,透过这大大小小的补丁,他看到了一种美,一种旷世的大美,一种心灵的独美。这是普普通通的补丁吗?不,它既是人生的补丁,又是社会的补丁,是用爱心缝合起来的伟大的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费老,把这件毛衣脱下来送我好吗?

罗军怀着巨大的心灵激动向费老提出请求。

你要它做什么?

费老不解地问。

我知道这件毛衣是你老的心爱之物,我可以放心地告诉你,是为了更好地保管它。

费老没有拒绝,可她还是不明白,他要去这件破毛衣究竟何用?

费老,这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它来之于斯,还之于斯。

直到这一刻,费老方恍然大悟。那件旧毛衣,现如今已经成了一件独具匠心的艺术品--补丁花。

大小补丁,新旧补丁

缝了一针,又缝一针

缝合坎坎坷坷崎路

展现坦坦荡荡爱心

啊!费妈妈

经历了数十年风风雨雨

你穿着它抵御苦寒艰辛

凭着千针万线般刚韧

展现千丝万缕般爱心

人生就该这样轰轰烈烈

任厄运焚征衣

灵肉更坚贞,信念更坚定

每个补丁赫然是明证

你用补丁紧紧地裹住流血的伤口

只给人以温馨

因此,一切才这样美这样善这样真

纵然是真实的人生不会太完美

美好的生活不能缺补丁

有你教我们飞针走线

我缝一片理想,她缝一片憧憬

何惧劫难骤临,撕成弥天大洞

我们会缝,后代会缝

缝出千磨万劫不变的爱心

报答你这位能重新缝合命运的好母亲

啊!妈妈

正由于这一切

将有无数儿女感谢你

因而铭记你亲手培育的补丁花

铭记你从不曾补也无须补的慈母心

静静地听着作者动情的吟诵,费老满含热泪接受了这件非同寻常的生日礼物。从此,她把罗军视为自己的儿子,并赠给儿子一个英语名字:HELLO。她多么期待更多的人理解这血肉之躯的儿子,帮助这死而后生用血与火铸造的火凤凰般的儿子。是的,

,全世界尽人皆知的单词,一个属于世界、属于艺术、属于爱心事业的儿子……

近年来,置身于文化、经济之间的罗军还参与过电视文艺晚会总策划、广告设计、MTV制作、杂志编辑,他广交新老朋友,显示出过人的才华和精力。他生性平和谦恭,具有死而后生的豁达,秉承着独创的一言难尽的

筷子哲学

为人处事,开着自己那辆撞过、烧过的

火凤凰

一般的夏利汽车满城奔波。闲来聚三五知已,却难觅一醉。罗军酷爱流行歌曲,他的嗓音不错,他的舞姿更佳。他精力充沛,能连续三天三夜作画。他说他很年轻,他只有12岁。从1983年那个永朽、永垂的那一刻算起,颠倒着走过了起伏颠簸的21年,然而,正是

令他化腐朽为神奇;正是

令他从颠倒学、丑学走向人类之爱的金字塔。

大墙人

大强人

是否也是你的新表现主义呢?结束采访时,笔者向他提出最后一问。

我想世上最难雕塑的作品只有一件--自我。这不仅需要本人毕生的雕琢,还需要时代的陶冶和社会的磨砺。我只想告诉所有理解和帮助我的老友新朋,过去的罗军已不复存在,现在的我和我的艺术名字叫--哈罗!

作者:郝敬堂,江苏沛县人。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1970年入伍,历任文工团员、秘书、干事等职。1983年调入《人民武警》报社,任记者、编辑、主任编辑。1999年调《中国武警》杂志,历任总编辑,副编审、编审。198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发表报告文学集十余部,计有《海南剿匪大捷》、《爱的金字塔》、《天路迢迢》、《军嫂情》、《大海盗》、《一个永远的童话》、《正步走过春天》、《厕所革命》等,另有报告文学十余部。曾获大红鹰杯文学奖、北京文学奖、中国人口文化奖、解放军新作品奖。

获奖作品:

原作《大巴山的女儿》改编同名电影《大巴山的女儿》,原作获“五个一”工程奖;

原作《小岗之子》改编电影《第一书记》,电影获“五个一”工程奖;

《好大一个家》获全国优秀短篇报告文学奖;

《兵法死亡谷》获第12届中国人口文化奖;

《都市寻梦人》获第14届中国人口文化奖;

《海南剿匪大捷》获中国作家大红鹰杯文学奖;

《西风烈》获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

《军嫂情》获全军新作品奖。

©版权声明: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底部点大拇指来个

(欢迎转载、转发和引用,文章转载和引用请注明出自“

华人兄弟

”微信公众平台。)

华人兄弟为商标注册品牌,旗下华人兄弟文化和华人兄弟影业,是打造

华人兄弟影视平台和华人头条、华人关注、华人文化

等华人系

唯一公众号,

持续更新完善中,

敬请关注赐教!竭诚

欢迎各界人士踊跃

投稿,直接回复华人兄弟公众号或发邮件至

hrxdwhcm@hrxdtv.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期盼并诚邀您的加盟,让我们携手开启划时代的文化、影视之华人盛宴!如需要了解最新咨询,请长按二维码即可订阅关注!

推荐阅读郝敬堂专辑作品:

华人头条母亲节来临之际,《白发亲娘》祝福天下母亲永远安康幸福!

华人头条文化扶贫与扶贫文化

华人头条无字的丰碑——记101中学特级教师王寿生

华人头条郝敬堂专辑作品:兵是娘的儿

华人头条来自伏尔加河畔的异国情缘

华人头条中国第五大发明——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华人头条我也说句心里话——记空政歌舞团创作员、著名词作家石顺义

华人头条天堂里的“鹊桥会”

华人头条天池的眼睛

华人头条爱心串成同心圆

华人头条不忘初心(经典好文)

华人头条好大一个家——阿尼帕妈妈的爱心故事(上)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好大一个家——阿尼帕妈妈的爱心故事(下)

华人关注【评论篇】当爱与生命同行——论郝敬堂报告文学

华人关注【八一篇】从军谣

华人关注【军事篇】灿灿灼其华——记警察部队体工队运动员任灿灿

华人关注【党建篇】信为何物(以文化的名义献礼建党97周年)

华人关注【党建篇】《为人民服务》诞生记——一次跨越世纪的寻找(以文化的名义献礼建党97周年)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红月亮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给春天发个请柬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梁家河的记忆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国旗谱(深度好文)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鸟巢赋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榕树下(小说)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怒江行(散文)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筷子哲学(经典)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爱的诺亚方舟(上)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爱的诺亚方舟(下)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灯下呓语:屁事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门外天下门内家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一户人家的村庄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雅鲁藏布江的呼唤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我心中的“上地”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月光下的妈妈(小说)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糊涂是福(并非牢骚)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反扒武警“刘大侠”的传奇故事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香烟知道我(深度好文)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走进“离婚餐厅”(深度好文)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鞋和脚踩出的文明(深度好文)

华人关注【日修德识】一路故事一路歌——陈虹部长印象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郝敬堂专辑作品:刻在拐杖上的爱情故事(上)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郝敬堂专辑作品:刻在拐杖上的爱情故事(下)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连云港,蔚蓝色的记忆——“一带一路”奏鸣曲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郝敬堂专辑作品: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石文化探访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从“形影不离”说开去(灯下呓语/以文化的名义献礼建党97周年)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郝敬堂、张红樱作品:厕所革命——献给1119世界厕所日(上)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郝敬堂、张红樱作品:厕所革命——献给1119世界厕所日(下)

华人文化【日修德识】郝敬堂“三听”作品——《海宁寺听禅》、《黄果树听涛》、《武夷山听茶》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