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我们将陆续介绍中医名家刘纯创立的
三分治七分养
治疗各类疾病的具体方法。这套方法安全可靠,适合病人自己动手自治疾病。
图:刘氏家族珍藏的刘纯12本医书
刘氏家族是中国金朝医学家刘完素的后裔,也是明朝永乐太医刘纯的后裔;更是中国少见的历史悠久的太医家族。刘纯创立的养生之道、三分治七分养、病是自家生、是药三分毒的学说,至今是全世界华人的口头语;也是中医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的理论。
本文作者刘弘章、字金星,生于
1946
年,是中国刘姓河间支刘完素家族的第
代族长,也是明朝永乐太医刘纯的第
代承袭人;是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生
撰写了本书的大部分。
本文作者刘浡,生于
1977
年,是刘弘章之子。
刘家太祖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河北省河间人,是
元四大家之首。
他提出的观点:
“人乃纯阳之体。而油脂细粮乃生热之物。故健者食之病也。病者食之甚也。”也就是说,人类不要吃高脂肪、高淀粉的食物;这个观点为后世的养生之道奠定了基础。他发明的使用沙鱼胆治疗乳岩、军功散治疗外伤、铁布衫止痛等方法,使得后世受益无穷。他的遗训:“但做好事。莫问前程。”是刘家的座右铭。
刘家高祖刘纯,字景厚,号养正老人;湖北省咸宁人。是刘完素的九世孙,明朝永乐太医;他奉旨以囚试医,带领医官经过六十六年的努力,总结出一套预防疾病的养生十条,和治疗疾病的生饥、食疗、心疗、体疗、节欲、慎用药的三分治七分养方法;使得后世受益无穷,被明清两朝太医院尊为太医保护神。他的遗训:
“人无胃气不治。药不亲尝不发。”以及“宁可饿死。切勿毒死。宁可傻死。切勿气死。宁可累死。切勿闲死。”也是刘家的座右铭。
话说西医发展到
年代,已经在防疫、诊断、手术、抢救等四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世界卫生组织突然发表声明,说西医有不足之处,需要自然医学去补充;并且敦促联合国大会在
1980
年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要求各国政府研究使用自然疗法。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许多中医,认为补充疗法就是克服西医治疗的付作用。于是他们跑到国外去卖药;不料,他们不是被禁止卖药,就是卖药之后被罚款;于是他们又百思不解地回到中国。
那么西医究竟需要补充什么呢?原来,世界卫生组织要求西医补充自然医学的预防疾病的方法,以及治疗慢性病的方法;而不是让自然医学配合西医的疗法,也不是克服西医治疗的付作用,更不是滥用药物。因为西医的早期诊断,是发现疾病的方法,而不是预防疾病的方法;而且西医治疗慢性病的方法,制造出的医源性疾病,已经上升到人类全部疾病的
%以上。为什么让自然医学去补充呢?因为自然医学在预防疾病和治疗慢性病的方面,具有安全有效的历史经验。
应当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太医,是真正的中医。
我们汉族的自然医学叫中医;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中医分为两个阶层,一个是为少数贵族服务的太医和医官,另一个阶层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民间医生和走方郎中。
太医害怕贵族有病;因为只要在治疗中出现医源性疾病,那么太医就要被革职、打板子、流放、杀头,甚至被灭三族。因此太医强调预防为主;并且在治疗中,尽量多地使用生饥、食疗的方法,而少量使用药物;当然更不能使用有毒的药物。
但是老百姓没有专人去指导预防疾病,因此他们不懂得养生之道;有病之后只能接受民间医生的治疗。而民间医生往往使用速效的方法,去迎合老百姓希望迅速痊愈的焦急心理;由于许多药物是有毒的,因此老百姓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质量和自然寿命。
可见,两个阶层的病人,由于文化素质、治疗目的、经济条件的不同;造就了两个学派的中医,而且是长期并存。遗憾的是,太医学派的人数很少,而民间学派的人数很多;于是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社会法则,中医的民间学派就被奉为主流。更糟糕的是,许多外行的翻译家,把民间学派的治疗方法翻译成外国语言;这就使得外国人错误地认为中医就是卖药的医生。
但是早在
1947
年,刘氏养生和三分治七分养,就被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先生,称作生饥疗法,而介绍给了美国公众;不仅受到了一些美国公众的喜爱,被认定是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首选疗法;也得到了一些美国首脑人物的高度评价,被认定是人性疗法;并且一些美国同行,也认真地研究了这种方法的机理。本书引用的许多资料,都是美国同行提供的。在此谨致敬意。
是的,有病是痛苦的,谁也不会因为有病而快乐;因此只要身体不舒服就去找医生。而民间学派就会故意说一些难懂的名词,弄得他们很害怕。是药三分毒,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是他们在无知之中,就乖乖地掏出血汗钱来,买了毒害自己的药。因此他们被民间学派玩弄于指掌之中。而他们的气愤和无可奈何,仅仅因为他们是医盲。而医盲仅仅是一层窗户纸;捅开这层窗户纸,他们就会发现医学不是什么大道理。
那么怎样区分这两派中医呢?
很简单。你看病去了,如果这个中医说不要紧,他仔细询问你的生活习惯,然后指出你的错误;可能开一点儿很廉价的小药,也可能不开药;那么你就碰到了
太医学派
反过来,如果这个中医说你的病很危险,这叫肝肾两虚,还有脾肾不足;幸亏你碰见他,不然再晚点儿就没命了;然后问你带多少钱来,并且提笔开出一大堆贵重药物,还可能十分热心地帮助你交钱取药;那么就算你倒霉,碰到了
民间学派
。这就是民间学派的一吓二唬三要钱的惯用伎俩。因此医生太热情,我们要躲着点儿。
应当指出,太医的高明是被逼出来的。
一个民间医生卖药治病,出了医疗事故,可以私下了结;或者被官府罚点儿银子;甚至可以逃跑了事。而太医不行。封建社会选拔太医有严格的程序。一个民间医生要被地方官推荐,才能当医官;当了医官就要填表,写上父族、母族、妻族的姓名、地址;地方官就是保人。一个医官要被贵族推荐,才能当太医;当了太医还要填写以上的表格。为什么又填表,又找保人?因为一个太医只要防治不力,就会遭到革职、责打、流放、杀头、灭三族的处罚。
贵族是不听太医辩解的,什么先天疾病,什么不治之症,什么药物反应;你治不好就是欺君之罪。不但杀你,而且还要把你的三族灭了;甚至把保人都责打一顿。这就叫伴君如伴虎。
从历史来看,有许多太医都受到了极其严厉的惩罚。我的高祖刘纯,也是因为治死了永乐皇后而受到了革职处分。
太医怎么办呢?在杀头和赏赐之间,太医唯一的选择是让贵族不病。因此刘纯没有辞职回老家,而是振奋精神通过以囚试医,摸索到预防为主的办法,让贵族不得病,这就免去了太医的许多麻烦事;同时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尽量多地使用生饥、食疗的方法,而少量使用药物;这样就避免了医源性疾病。
刘纯在《误治余论》中说:
“人染疾病。先用开胃汤服之。喝肉汤以补之。或曰七分养也。待其脏腑调和。形体渐安。再以猛药治之。则病根渐去。或曰三分治也。如此应手愈之。若不待脏腑调和。医者投以猛药攻补。病家欲求全生乎。然则九死一生矣”。
刘纯在《误治余论》里还说:
“治者。以无情之草石。矫治有情之身。养者。以自然之物。还养自然之身。痼疾。内虚致邪。宜三分治。七分养。是治养不可偏废之。然则。业医不知者众矣。庸医杀人也。病家不知者众矣。求死之道也”。
三分治就是治疗。七分养就是升提胃气与食疗。然而三分治七分养,不是随便治疗,也不是随便升提胃气与食疗。治疗必需在升提胃气和食疗的基础上,才能把疾病根除。而且每一种疾病,都有该病应当使用的药物。由于治疗依赖于升提胃气与食疗,因此治疗只是占了三分。而升提胃气与食疗必需有针对性。每一种疾病,都有应当喝的开胃汤,每一种疾病都有应当喝的肉汤。这种针对性地升提胃气与食疗,必需保住病人的性命,必需控制疾病的发展,必需为治疗打基础。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因此升提胃气与食疗竟然占七分。
七分养是三分治的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治疗;而不是不去治疗。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建筑的一半材料是用于地基。又像磨刀不误砍柴功一样,砍柴的一半功夫是用于磨刀。还像家常便饭一样,做饭的一半时间是用于买菜。七分养就是地基,七分养就是磨刀,七分养就是买菜。因此治病不打好基础,就要徒劳无益。因此三分治七分养是十分谨慎的方法,绝对不是轻率的口号!也正是因为谨慎,因此这个方法反复研究了漫长的六十六年。
为什么叫七分养呢?要知道,明朝的吏部每两年就用十条标准去考核官员;达到八条就升官,达到七条就留任,达到六条就降职。因此七分养的含义,就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病人认真做到了养生,那么就可以在人间继续生存。
事实证明,刘纯以后的太医,采取这种养生之道去预防疾病,以及三分治七分养的方法去治疗疾病;不仅没有把皇宫变成大病房,而且确实保护了太医自己的身家性命;当然也能升官发财。因此明朝、清朝的太医院都供奉刘纯的画像,把他当成了太医的保护神。
遗憾的是,刘纯的养生之道和三分治七分养学说,长期以来被民间医生讳而不谈。甚至在我们中国人清除封建主义的时候,也把刘纯的学说扔到垃圾堆里了。现在我把它整理出来,使之为人类服务,依然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贵遗产。
病人是相信医生的;但是如果庸医杀人,那么病人就会人财两空。世界上没有一个病人,认为自己使用的治疗方法是错误的。任何一个病人,都是胜劵在握,才去进行治疗。但是为什么有些时候,事与愿违呢?比如,高血压的病人,认为吃降压药是胜劵在握。可是血压正常了,为什么会出现心肌梗塞呢?又如,糖尿病的病人,认为吃降糖药是胜劵在握。可是血糖正常了,为什么会出现脑血栓呢?再如,癌症病人,认为手术放疗化疗是胜劵在握。可是肿块消失了,为什么会死亡呢?因此应当如何治疗自己的疾病,是每一个病人必需冷静思考的问题。
应当指出,在历史上,民间学派长期受到政府的打击。在封建社会,在民国时代,在新中国刚成立的候都受到打击。只是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一根针一把草的口号,才把民间学派捧上了天;然而民间学派几乎毁灭了中医。因此现在滥用药物的民间学派,依然被许多外国政府宣布是不受欢迎的人。不过,民间学派至今占据中医的主导地位,因此他们至今是毁坏中医名声的人。
中医历来强调预防疾病
——养生之道;养生是太医的核心问题。
在世界医学史上,只有中医有一套悠久而完善的预防疾病的方法
——养生之道。这种养生经验,强调生活方式要朴素,饮食结构要简单;它不仅让无病的人使用之后,能够保障生存质量和自然寿命;而且让不遵守养生之道而有病的人使用之后,也能够保障生存质量和自然寿命。因此强调养生,是中医至今不衰败的原因;也是中医与西医的根本区别。
在公元前
世纪,中医经典著作《内经》就把中医分为两种:“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也就是说,有一种高明的医生强调养生,还有一种庸俗的医生卖药为生。
在公元
世纪,我的太祖刘完素又提出了一个重要医学观点:“人类的许多疾病,都是摄入过多热量造成的;因此要注意清热问题”。这个观点至今被医学界奉为真理。
到了公元
世纪,我的高祖刘纯奉旨从
1409
年——
1475
年以囚试医。他率领
300
多个医官,历经六十六年,通过几千名死囚犯的人体试验,提出了三分治七分养的学说。就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强调养生。
这本书向你说明,中医的养生方法很多;但是太医养生方法,从明朝以来最受推崇。这是因为太医养生十条简单易行,而且安全有效。它是根据中医经典著作《内经》的三条基本原理创造出来的:
①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③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这个方法告诉你,从早晨起床开始的每天的生活步骤;因此公众非常容易学习掌握,也非常接近现代保健理论。实际上,许多疾病是吃出来的,是气出来的,是闲出来的;而太医养生正是让公众避免了这些问题。因此这个养生方法至今运用不衰,许多中外人士对此津津乐道。
实践证明,世界上有千百万人使用太医养生,他们的身体健康无病,他们的精神和体力是充沛的;他们节约了医药费,他们避免了生病的痛苦,他们没有给家庭带来麻烦。他们的健康状态,说明一个人是可以不生传染病的,说明一个人是可以不生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病的,说明一个人到了老年是可以继续当官员、企业家、科学家的。因此太医养生方法,被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又被世界各地的华人,传播给外国人。
隔行如隔山,但是隔行不隔理。水灾是可怕的;谁也不希望大水淹没了家乡,而再建家园。火灾是可怕的;谁也不希望烈火烧毁了财产,而从新致富。同样的道理,疾病是可怕的;谁也不希望自己得了疾病,而找医生治疗。因此预防为主是许多行业的宗旨。
因此我们要强调升提胃气,强调排泄毒素,强调负重锻炼身体;强调三高一低的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低热量。虽然刘氏养生不能使人永生,但是一个人学习刘氏养生,才能预防疾病。我们人类太迷信医生的治疗作用了。其实,医生的天职是防病,其次才是治疗方法的高明;而且治疗方法不是万能。
养生不仅是健康人预防疾病的方法,也是没有使用养生而有病之人的基础治疗方法。
这本书向你说明,有病就去治病的道理似乎是正确的,而实际是片面的。因为医生是给活人治病;而活人的特点是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因此医生必需在升提病人胃气的前提下,再考虑治病。否则,医生的努力是徒劳的。例如:癌病人已经不能喝水吃饭了,如果医生还给他做放疗化疗,那么就会加速他的死亡。因此每一个病人,都有应当喝的开胃汤。
这本书又向你说明,医生不仅要求病人有胃气,还要考虑许多疾病是缺乏某种营养物质造成的,而这不是药物能够完全纠正的。因此如果病人认为只有药物才能治病,那么就是太无知了。例如:癌病人缺乏硬蛋白,因此应当补充牛蹄筋;高血压病人缺乏角蛋白,因此应当补充肉皮;贫血病人缺乏铁蛋白,因此应当补充牛肝。因此每一个病人,都有应当补充的营养物质。
这本书还向你说明,医生不仅要求病人有胃气,要求病人补充某种缺乏的营养物质;还要考虑病人的错误的生活方式能够制造疾病、破坏疗效、复发疾病。因为一个人的各种生活方式,都有药理作用;而不仅仅是药物具有药理作用。甚至违反生活方式十分严重的病人,是极难救治的。因此每一个病人,都应当纠正错误的生活方式。
临床实践证明,对于慢性病来说,首先进行七分养不会延误病情;因为七分养就是促使病情稳定的基础治疗,只有把活动的病情控制了,再进行专科治疗才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在癌症的治疗上,只有使用七分养把癌块紧紧地包裹住,再使用控岩散才能发挥关门打狗的疗效。应当指出,许多轻症病人使用七分养就能够治愈疾病,而不必用药。
可见,针对性的养生
——升提胃气、补充某些营养物质、纠正错误的生活方式;是最关键的问题。因此治病只是占了三分,而养生占了七分。
应当指出,只有使用养生,保住病人的性命,控制疾病的发展,才能考虑治病。然而目前许多临床的失败,恰恰是忽略了养生。当然,在治疗急性病和慢性病的时候,三分治和七分养有不同的配合使用方法。在治疗急性病的过程中,三分治和七分养要同时配合进行。而治疗慢性病首先需要七分养,然后再配合三分治;并且七分养要贯彻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之中。
纵观临床历史,一些疾病的难于治疗,正是因为医患双方忽视了养生问题;因此制造了大量的临床失败;也因此制造了许多不治之症的神话。是的,如果我们现在依然忽视养生问题,那么大量的临床失败还要继续到永远。因此这本书让你自己动手七分养;自己开处方去买开胃汤;自己去买食疗用品,自己去纠正错误的生活方式。首先把自己的性命保住,然后再去治病。也正是因为让病人自己动手,因此切断了许多民间医生的财源;因此三分治七分养才遭到民间医生的抵制。
应当指出,从历史来看,推广使用三分治七分养的难点,是三分治的药物难寻。这本书把刘纯的试验过程告诉公众,那么细心的公众就能根据试验过程,找到三分治的思路;就能自己寻找当地市场的适用的中成药,去消除病灶。那么三分治七分养就能普及了。而且三分治只是画龙点睛;然而不点睛的龙,不是一条小毛虫。
在强调七分养是基础治疗的同时,不能忽视消除病灶的三分治的重要性。但是三分治必需具有安全有效性。
医生把能够吃饭的人变成厌食的人,把瞎子变成聋子,把活人变成死人;这就叫医源性疾病。但是它不是医疗差错,也不是医疗意外,更不是医疗事故;而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合法制造的新疾病。医源性疾病大约占人类所有疾病的
%,其中大约有
%的病人发生死亡。治疗方法的滥用或者过度使用,损害了许多人;真的不如不用,反而会好一些。许多人,尤其是糊涂人特别喜欢药物,认为药物能够带来迅速的疗效。
许多民间学派的药物确实有效,但是疗效与寿命是两码事。为了取得迅速的疗效而缩短寿命,这是非常悲惨的。比如:鸦片确实有迅速止痛的效果,但是使用鸦片就会危害人的寿命。又如:砒霜确实能够杀死癌细胞,但是能够造成癌病人的死亡。再如:木通确实能够利尿,但是能够造成病人的尿毒症。因此我们要重视养生而谨慎用药。
是的,三分治七分养的方法很简单,甚至简单得令人怀疑。其实,中医奉为宝典的书籍《内经》指出,人类的证候群只有病机十九条,我的太祖刘完素又增加一条;我的高祖刘纯使之简化为十六条,这说明古人的研究态度是非常严谨的。然而这些极其简单的方法,是经过几百年的临床考验。但是现代中国的中医,把证候群分为千万条;这些繁多的条款不仅让中国学生极难记忆,也让外国学生望之生畏。
多少年来,我们刘家就是使用十六个类型的三分治七分养,去给人看病。这就是我们刘家的公开秘密。
因此中医教科书不必故弄玄虚。我们每个人看了这一套书,都可以无师自通。
在当前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各种各样的神奇广告满天飞,医疗费是天价的时候;这本书告诉你,疾病本来不可怕。之所以可怕,是因为病人放弃了养生,而听任某些医生的摆布。因此被医生吓死了、被医生毒死了、被医生饿死了。而且现在的世界,养生的营养物质已经很丰富了;为什么有些人还要吃昂贵的毒药?真是莫名其妙。
一个人有病了,与我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防治疾病的方式。尽管一个人总是要死的,但是人的自然寿命大约是
120
岁,可是绝大多数人因病夭折了;而且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折腾死了。生命就在你心中,希望你善待自己的性命。这就是我的呼吁。
这本书的撰写,采取了漫谈的形式。但是,我无意指责某些医生的收费热情;因为某些医院已经从公益事业变成了收费站。我也无意指责有些病人的医盲;因为病人不必精通医学。而且宣传三分治七分养,不会砸了西医的饭碗;因为防疫、诊断、手术、抢救还要依靠西医。而且宣传三分治七分养,也不会砸了民间学派的饭碗;因为民间学派在治疗骨伤科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高明。
不过,治疗方法再好,还是不病最好;因为医生不是万能的。
刘纯在《短命条辨》里说:
“夫病家乃自误之人。”又说:“其深误而病入膏肓者。医工辞不治矣。”也就是说病人,尤其是慢性病人就是犯了错误的人。由于中医接诊的病人大多是病入膏肓的人、或者是拒绝改正生活方式错误的人、以及是同时接受其它疗法的人;因此对于七分养一个月之后,不能控制病情的人;我们医生应当辞谢不治。
不过,三分治七分养真的不是万能,它只是一种治疗慢性病的方法。我们刘氏家族从事中医已经
800
多年了,历代有许多人当太医,又被称作瘤科世医;但是从来不敢骄傲自满。因为面对癌症的许多症状,诸如疼痛、失眠、胸水、腹水、心包积液、脑水肿、精神失常、颠痫、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截瘫等问题,我是无能为力的。而且实际上,许多垂危病人已经没有起死回生的可能,也只能使用七分养的方法去延长生命。况且目前的空气、水源、营养物质、自然药物的严重污染,也降低了这种疗法的预期疗效。
这本书就是通过刘纯的一个一个的人体试验,告诉你,应当怎样三分治?应当怎样七分养?这是保障生存质量和自然寿命的重要手段。医学是人类生活的历史经验;现代人不能抛弃历史经验,而相信道听途说。因此让你重温古人的经验,去思考一些貌似胜劵在握,而实际是事与愿违的事情;可能是必要的。
这本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你正确认识许多真假难辨的现像,从而走出许多似是而非的误区和陷井。在当前各种疾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各种各样的宣传广告满天飞,医疗费是天价的时候;这本书告诉你,疾病本来是不可怕的。之所以可怕,是因为病人放弃了自救能力,而听任医生的摆布。因此提醒你,别让医生杀了你!这就是我们的呼吁。
每个人出生之后,都会死亡;但是死于疾病,尤其死于药物中毒是无谓的牺牲;
可是一个人为什么要选择死亡之路呢?面对许多被医生残害而奄奄一息的病人,我只能劝告他使用七分养延长生命,这是一个医生无奈的痛苦选择。
我们要记住太医养生的基本概念。
有人认为太医养生是我胡编乱造的。错了,如此精辟的论述,并非任何一个现代人几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况且我是西医大学的毕业生。
现在时髦个人创造发明,我完全可以说,三分治七分养是我经过几十年的刻苦钻研、自学成才、临床经验,甚至累得吐了血,终于得出了结论,这样我个人就可以出大名啦。
现在时髦个人发财致富,我完全可以开一家私人医院,故弄玄虚地使用加味开胃汤,并且加入佐料熬各种肉汤,说这叫
汤,这样我个人就可以发大财啦。
现在时髦以药养医,我完全可以花钱买几个国药准字,制造大量的伪劣控岩散、变疰散、奉水散等,在全国各地医院、药舖去卖,这样就能让中国市场繁荣。
这些邪念虽然貌似合法,但是天理不容;而且我也害怕家族的严惩。为什么中国
375
万医务工作者不能精辟论述养生之道,而我能呢?因为太医养生不是我的发明,而是明朝太医刘纯的成果;这个成果是奉旨以囚试医,探索总结出来的,按现在的说法可以算作职务发明。这个发明是我们同胞的共同财富,所以要让我们的同胞共同享用;我不过是继承而已!让病人自己购买太医养生的用品,不搞愚民政策,是我的一惯主张;我甚至还公开了市场替代药物。
我之所以公布太医养生的部分内容,是因为中国有太多的人认为古人都是大傻子,这个奇怪的印象是万恶满清造成的;是因为中国有太多的人打着科学的旗号杀害我的同胞,是因为中国有太多的糊涂虫因为无知而人财两空。
其实,古代的太医与太监、宫女一样,是贵族的奴仆,而且他们的地位远不如太监、宫女;他们动不动就被贵族像猪狗一样地宰杀,而不必通过官府审判。
应当指出,一个家族出了一个太医,并不能指望他养活这个家族,因为太医的薪水很低,所以家族里还有其他人行医、作官、经商;这种家族生存状况在电视剧《大宅门》里已经叙述得很清楚了。
也就是说,太医的低工资与高风险的特别处境,决定了他们以预防为主、以治疗为辅而作为自保的方法,因此太医文化是血泪文化;而在客观上,这种方法正是我们今天应当研究的内容。实际上,高明的医生在于预防,而不在于治病。
太医养生是一种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四个基本的特性:
第一是区域性。它或者属于一个民族,或者属于一个国家,或者属于一个地区。
第二是历史性。它是这些民族、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自身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经历过和积淀起的自觉意识。作为一种传统的精神意识,文化形成之后又反过来深深地影响、推动和规范着这一民族、国家或地区的未来发展过程。
第三是社会整体性。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之所以能成为该民族、国家或地区,就是因为他们的人民有着自己赖以相处和生存的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文化把独立的个人和家庭联结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共同的民族、国家或地区社会。
第四是社会广泛性。作为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精神意识,文化所涉及和影响的是该民族、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其所使用的共同的语言和文字、所拥有的知识体系、所建立起来的共同的制度、所喜欢的生活方式等等。
由于太医养生具备以上四个基本的特性,因此我们称太医养生是中国的一种文化。
太医养生是讲什么呢?
太医养生没有谈论政治、军事问题,而是讲述了如何防治慢性病的方法:
①太医养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以预防为主、以治疗为辅的,代代相传、不断创新的医学。
②太医养生的基本思想是强调病是自家生,因此要求公众采用正确的生活方式去防治疾病。
③太医养生分为养生之道与三分治七分养两部分。预防疾病是使用生饥、食疗、体疗、心疗、节欲的养生之道;在发生疾病之后,要使用三分治七分养的方法,也就是使用养生之道作为基础治疗,再配合无毒的口服药物、以及无害的外治疗法。
④太医养生的基本作用是防治慢性病;治疗慢性病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病人的生存质量和自然寿命。
⑤太医养生的产生是由于明朝永乐皇帝对于太医的医疗差错、医疗过失、医疗事故的残酷打击,以致于发生了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血腥镇压的典故;这就迫使太医改变了单纯的治疗观点,而强调了预防为主。
⑥太医养生的形成是明朝永乐太医刘纯,因为在
1407
年治死了永乐皇后徐仪华,而被永乐皇帝革职之后,以待罪之身发配到诏狱,奉旨以囚试医;经过
年的医药试验,总结出了养生之道与三分治七分养的方法。
⑦太医养生的基础是人体试验,医学是一门实用技术,即然是用于人,那么就必需通过人体试验的确认;这与古代其它民族医学在实践中摸索不同,也与西医强调细胞、动物、受试者的有效率不同。
⑧太医养生的历史效果是在明清两朝的太医院、中央机关的良医所、军队的医官所、州府的官医局等官府医院使用,这种方法不但防治了大小官员的慢性病,也为朝廷的公费医疗节约了费用。
⑨太医养生在中国的沉没是因为打倒满清之后,许多中国人误认为太医养生是万恶满清的腐朽文化;又由于强调单纯治疗观点的西医盛行,因此太医养生被踩在脚下。
⑩太医养生的现代临床使用,证明养生之道不仅能够克服肥胖等亚健康状态、三分治七分养对于癌症、冠心病、糖尿病、肝炎、风湿病等慢性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且防治费用也明显低于西医、现代中医。
请注意,养生之道只在官府医院实行,并不是把老百姓视为草芥;因为官府要给官员立规矩,而这些规矩不能强加于老百姓。
例如,明清两朝的妓院是官府批准设立的,但是官府严禁官员进去嫖娼,并且专门设立巡城御使去抓捕嫖娼的官员;官员嫖娼的结局是什么呢?开除公职!为什么官员嫖娼犯法,而老百姓嫖娼合法?官府就是这么规定!
再如,明清两朝的官府,严禁官员在公众场合听艺人唱曲;而老百姓是可以的。为什么官员如此是犯法,而老百姓如此是合法?官府就是这么规定!
又如,明清两朝的官府严禁官员拦轿喊冤,甚至不准下级揭发上级;但是老百姓可以拦轿喊冤。可以揭发官员的恶行。为什么?官府就是这么规定!
同样的道理,明清两朝的官员必需遵守养生之道。为什么?官府就是这么规定!由于养生之道剥夺了人们胡吃海塞、享受安逸、七情六欲、饱食终日、性事解放的自由;因此不能作为官民的统一准绳,只能作为官员的规矩。
实际上,明清两朝的吏部考核官员有一个面试,如果应试者肥胖,那么就面临不被录用或者开除公职的危险;这就迫使应试者必需采取养生之道,而老百姓不想当官,自然不必使用养生之道。
可见官员不能混同于老百姓,官员是依靠纳税人养活;因此官员除了有严格的纪律,还有许多特别的规定。
但是推广太医养生的现代困难,就是食疗中极其重要的牛蹄筋,由于取自一年生的牛,其质量已经不如过去五年以上的耕牛;因此如果不能大量生产硬蛋白,那么太医养生就会陷入危机。
请注意,我们在此主要谈论了太医养生治疗慢性病的内容,但是太医养生还包涵了治疗急性病的方法;由于西医比其高明,因此我们不再赘述。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古代医官不会麻醉止痛、不会处理战伤、外伤、烧烫伤,不会拔牙;甚至古代医官使用痔漏栓,去治疗痔疮、肛瘘也比西医高明。
太医养生并不与西医对立。
西医的防疫、诊断、手术、抢救等方法为太医养生应用,提供着从前期到后期的全程保障。
实际上,从事当代太医养生的工作,需要的是既懂中医又懂西医的人才,我们只有用现代医学的理论去解释太医文化的内容,才能让太医养生得到公众的理解和信任。
同时,养生之道也能大力提高西医的治疗质量,因为它能够为患者提供体质方面的保障。即使是危重的急性病人,采取治疗结合养生的方法,其效果也远比单纯治疗的成功率高得多。
太医养生也不与现代中医对立。
治疗急性病不是现代中医的强项,治疗慢性病的患者也不找现代中医,因此现代中医在中国亟待振兴。
如果中医院强调防治慢性病,那么现代中医就与西医明确了差异和定位。现代中医会不会由此而得到公众更为广泛的拥护,会不会改变自己目前尴尬的处境呢?
在太医养生辩证施治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具有临床经验的现代中医;如果现代中医在治疗中加上了养生之道,那么疗效就会如虎添翼。而外治方法,诸如正骨、推拿、指针、刮痧等操作,更是离不开现代中医。
总之,中国如今能够在世界上扬眉吐气的东西,只有孔孟之道、孙子兵法、太医养生;因为健康是人类的主题,而中国的太医养生能够让人类健康。
中国,包括世界各国的医疗改革,无论怎么改,如果不把预防为主放在第一位,让医生明白医疗技术不能包治百病,让病人明白病是自家生,那么其前途只能是屡败屡改;而这种徒劳的医疗改革的后果是伤亡人数远远大于世界大战,就像指挥官命令士兵向敌人的机枪冲锋一样,士兵一批一批地倒下了。这就是如今病人的悲壮,然而无人被追认为烈士。
这本书的原稿是我爷爷写的。
应当指出,三分治七分养是我们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华人的口头语;这说明中医养生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本《三分治七分养》的原稿,是我爷爷
——中华民国总统府侍从医官刘凤池,在
1931
年给当时的北平国医学院撰写的国医入门讲义《漫谈三分治七分养》。据说很受师生的欢迎,其手抄本,至今在世界各地流行。
2001
月,我随中国卫生部专家代表团,去泰国考察艾滋病。听说曼谷中医院有个老中医很有名,于是前去拜访。原来,多少年来,他就是给病人使用各种加味开胃汤去治病,很受病人欢迎。听说我是刘凤池的孙子,于是他就拿出手抄本,令我很感动。
这本书告诉你,医学的最高技术是使人不病,而不是治病方法的高明。一个人能够一辈子不得大病吗?是的,使用养生之道就能。一个人能够一辈子头脑灵活吗?是的,使用养生之道就能。一个人能够一辈子精力充沛吗?是的,使用养生之道就能。因此认为人老珠黄,必定生病,只是不懂养生之道。但是学习养生之道,不是一件容易事情;而且养生之道不能使人永生,只能使人无疾而终。但是一个人必需居安思危,平常主动预防疾病,才能避免无妄之灾。倘若你使用三分治七分养,能够健康平安地生活到一百岁。这就是作者的宣传成功。
这本书的撰写,采取了漫谈的形式。既然是漫谈,就要从明朝、清朝、民国,谈到新中国。既然是漫谈,就要从中国,谈到美国。既然是漫谈,就要嬉笑怒骂皆文章,天灾人祸不思想;就要揭露时弊。既然是漫谈,就要叙说许多病人的错误经历;就要叙说许多病人的不幸死亡;就要叙说许多病人的九死一生。倘若叙说的一些事情,引起有关人士的不快,也是纯属偶然。在此谨致歉意。
这本书通俗易懂地讲解了刘氏养生和三分治七分养的详细操作方法,虽然增添了许多现代内容,但是仍然以《三分治七分养》命名;就是为了记念,曾经被中国通
——原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先生,称作中国治癌第一人的我爷爷。
守真之后金星谨识
2007
日修订于中国天津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