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食含毒的食物所引起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统称为食物中毒。
一、食物中毒的分类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的绝大多数。
(二)有毒动植物中毒
(三)有毒化学物质中毒
(四)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
二、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食物中毒多因食物被污染所致,食品从生产、加工一直到销售的过程中,均可能使食品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如: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受到各种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动植物组织本身含有有毒物质;某些有毒化学物质,其性状与一些食品加工原料类似(砷化物、亚硝酸盐等),偶有误当食盐或食碱等加入食品之中而引起中毒。
三、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
食物中毒,一般潜伏期短,发病急。若为集体爆发,所有病人均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发病范围局限于食用该种有毒食物的食品的人群,患者均有在相同时间内食用过同一种食物的经历。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6~9月呈现高峰。野菜中毒和农药中毒多发生于农村和市郊。
四、常见的食物中毒
(一)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这是较常见的一种细菌性食物中毒。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有奶油、含奶糕点、黄油、奶酪等乳制品,禽肉、兽肉的熟制品和火腿、香肠等。葡萄球菌在空气、灰尘、土壤和水中普遍存在,食物被葡萄球菌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的喉咽、皮肤、头发等处所带的细菌。特别是从事食品制作的人,患有手或咽喉化脓感染,最容易污染食品。
该病的潜伏期在数小时之内,发病快为其特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轻者可无腹泻)、不发热或仅微热;恢复快,经及时治疗,1~2日可治愈。
预防措施:
食品从业人员、炊事员有化脓性皮肤病或化脓性咽喉炎应离开工作岗位,待治愈后再恢复工作。平时注意个人卫生,注意乳制品的制作、保存及出售过程中的卫生,装入用具要勤清洗、勤消毒。
(二)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这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可在多种动物肠道内繁殖,带菌患病的家禽、家畜的肉食和内脏均有大量活菌。病禽病畜是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蛋类、鱼及牛羊乳等。
该病潜伏期一般6~24小时,发病即有高热,腹痛,呕吐,腹泻,大便为黄绿色水样便,有恶臭,病中有黏液、脓血。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预防措施:
加强家禽家畜的饲养管理,预防传染病。对肉食企业、饮食行业、食堂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带菌检查。对集体儿童机构的厨房应严格按照一定的卫生要求进行检查监督,保证食品卫生。
(三)致病大肠杆菌中毒
大肠杆菌是人体寄生菌,一般情况下不治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进食被大量大肠杆菌污染的食品,可发生食物中毒。常因熟肉、点心、乳制品等被污染,或炊事员、食品企业工作人员患急性腹泻,脏手接触食品所致。
这类中毒潜伏期短,一般为10~24小时,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腹泻、呕吐、大便水样。经及时治疗,可在一周内恢复健康。
预防措施:
不采购病禽病畜的肉及内脏。炊事员、食品企业工作人员患急性腹泻时,应及时治疗,在治愈前不可以从事接触食品的工作。酸牛奶、酱油、点心、凉拌菜等,在使用前不再加热,需严格防止污染。
(四)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引起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食品,因各国各地区饮食习惯不同而有所区别。在我国主要以家庭自制发酵豆制食品为主,如臭豆腐。因食物经密封、缺氧下储存,肉毒杆菌会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摄入后引起中毒。
该病潜伏期长达1~2天,甚至数日。潜伏期长短主要取决于摄入毒素的量和毒力的大小。中毒症状与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明显不同,不发热,很少有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发病初期有头晕、头痛、乏力、走路不稳,眼睑下垂、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言语不清,不能吞咽,失音,以致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病死率在50%以上。
预防措施: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结合不同地区与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有关的饮食习惯,改进食品制作和食用方法,对易引起的这类食物的食品,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若罐头顶部鼓起,表示食品已变质,不可再食用。
(五)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人体摄入过量的亚硝酸盐可引起中毒,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某些蔬菜如莴苣、萝卜、甜菜、菠菜、韭菜、芹菜、卷心菜等可从土壤中蓄积大量的硝酸盐,蔬菜腐烂变质时,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食用已腐烂的蔬菜或变质的剩菜,可引起亚硝酸盐中毒。腌咸菜盐水浓度淡、腌制时间短,所含亚硝酸盐较多,易中毒。
亚硝酸盐被吸收入血,作用于红细胞,使正常血红蛋白(含二价铁)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含三价铁),失去携带和转运氧的能力,引起组织缺氧,造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轻者主要是皮肤粘膜青紫,尤以口唇、口周、甲床明显;重者青紫加重,头晕乏力,嗜睡,呼吸急促;更重时可发生昏迷、惊厥、血压下降,若未及时抢救,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预防措施:
加强蔬菜运输、贮存过程的卫生管理,存放点应阴凉、通风,防止日晒、雨淋。不吃变质的蔬菜,为婴儿制作菜泥,现做现吃,保持新鲜。不用含硝酸盐过多的水烧煮饭菜;腌咸菜用盐浓度不能太低,至少腌半个月后再食用。
(六)毒蕈食物中毒
蕈,俗称蘑菇,属高等真菌。毒菌中毒多发生于高温多雨的夏秋季,多因采摘野生鲜蕈,误食毒蕈中毒。
中毒的症状依种类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急性胃肠道症状
(2)神经精神症状
(3)溶血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
(4)肝脏损害
发生误食毒蕈,应及时洗胃,迅速排出尚未吸收的毒素。
预防措施:
采蕈、选蕈要在有经验的采蕈者的指导下进行。一般,毒蕈有以下特点:色彩鲜艳,伞盖和茎上有斑点、疣点、奇形怪状、采后容易变色,夜间发磷光等。
(七)发芽马铃薯食物中毒
马铃薯的发绿或发芽部分,含有可达中毒量的龙葵素。中毒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发病,因进食量而异。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呕血可导致脱水,血压下降,严重者可有发热、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因呼吸衰竭死亡。
预防措施:
马铃薯应存放于干燥、通风、低温之处,避免暴露在日光下,以免发绿或生芽。不吃已发芽的马铃薯。
(八)四季豆食物中毒
四季豆又名芸角豆、扁豆、刀豆,菜豆角等,内含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毒物质。皂素是植物中的一种甙类物质,对消化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溶血作用。上述两种有毒物质需在100度以上才能被破坏食物,未熟透的四季豆可致中毒。
该病主要为胃肠道症状,食后不久多数为2~4小时即可发生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治脱水,酸中毒。体温一般正常。经及时治疗,可于1~2日内恢复健康。
预防措施:
食用前将四季豆用清水浸泡,然后烧熟煮透,吃时无生味和苦硬感,所含毒素即已破坏。
(九)黄曲霉素食物中毒
黄曲霉素对食物的污染,以长江沿岸及长江以南地区较多,其中玉米和花生易被污染;在食用植物油中,花生油易被污染;某些发酵食物,如酱豆腐、黄酱、甜面酱等也易受黄曲霉素污染。
黄曲霉素急性中毒,主要造成肝、肾损害,病势凶险,病死率较高。慢性中毒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预防措施:
防止食物霉变。
(十)甘蔗食物中毒
由于食用保存不当而霉变的甘蔗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
霉变甘蔗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5分钟到30分钟,但最长者可达到1~2日。发病初期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重者有阵发性抽搐、瞳孔散大、进而昏迷以至死亡。
预防措施:
霉变的甘蔗,外皮失去正常光泽、质软、髓质部呈灰黑、棕褐色或浅黄色,有酒味、酸味或霉味。
(十一)烂白薯中毒
又称白薯黑斑病中毒。白薯储存不当可致腐烂变黑。白薯黑斑病的病菌及其毒素,耐高热、水煮、蒸、烤都不能破坏其毒性。人生吃或熟吃烂白薯都可引起中毒。一般于食用24小时内发病,有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中毒严重者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肌肉痉挛,瞳孔散大,可致死亡。
预防措施:
不吃烂白薯。即便挖去黑的部分,也有中毒的危险。
(十二)曼陀罗及莨菪中毒
曼陀罗又叫洋金花,多是野生。全株有毒,以种子含毒量最高。小儿误服3~8粒种子即可中毒。莨菪其叶、根、花及种子均有毒,小儿误以其根茎为“野萝卜”食用,采食可中毒。曼陀罗及莨菪所含有毒物质主要为生物碱。
该病一般在食曼陀罗果实或莨菪数小时内发作。最初为干渴,皮肤及颜面发红、干燥无汗,继之惊恐、烦躁或嗜睡,渐出现谵妄、幻听、幻视。经及时抢救或中毒较轻者,上述症状可逐渐消失,但瞳孔散大经数日后方可恢复正常。
预防措施:
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懂得曼陀罗有毒,不要采摘误食。
(十三)白果中毒
白果又称银杏,小儿生食5~10粒即可引起中毒。
该病轻者表现乏力,食欲不振,很快可恢复;稍重者则有呕吐、腹泻、发热、昏睡,经一到两日可好转;重者有剧烈呕吐及阵发性痉挛,肢体先强直而后松弛,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可致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亡。
预防措施:
白果不能生吃。熟食不宜过量,食时应去除绿色的胚。
(十四)蓖麻子中毒
蓖麻子俗称大麻子,是蓖麻的果实,其有毒成分为蓖麻毒素及蓖麻碱。小儿误服生蓖麻子4~6颗可致死。
该病一般于食后24小时之内出现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中常可见蓖麻子外皮的碎屑,尿少或无尿,严重者出现头痛、惊厥、昏迷以致死亡。
预防措施:
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不要采食蓖麻子。
(十五)含氰苷果仁中毒
桃、杏、枇杷、李子、杨梅、樱桃的核仁含有苦杏仁甙和杏仁甙酶。苦杏仁甙遇水,在苦杏仁甙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氢氰酸等物质,可致中毒。苦的桃仁、杏仁比甜的毒性高10倍,生食数粒即可中毒。
该病一般于食后2~6小时发生症状。轻者有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乏力、烦躁不安等症状,重者昏迷、惊厥、体温降低、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瞳孔散大,可死于呼吸麻痹。
预防措施:
告诉儿童上述果仁有毒,不可取食。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