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糖尿病的原理和治疗原则
王正龙先生讲述
耿创新整理
糖尿病就是营养在血液里边不能渗透出去。营养还没送到目的地,就被排除掉了。所以血液里边营养也就是糖高。营养送不到目的地,就被过滤到膀胱,从小便排除了,所以尿糖也高。营养高还得不到应用,所以血糖高还没精神,没劲儿。为什么呢?因为
”(渗透)的功能没得到发挥。
身体还没发挥“
”的功能呢,就直接奔肾过滤去了,提前被“
”。说白了就是“
”。由于长期误下,导致错误的习惯的形成。病人长期不运动,不是通过运动或者锻炼把肌肉的能量消耗出去(没通过“津”的功能,“腠理发泄,汗出溱溱”)再补充上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正常途径。本来不锻炼,又吃得很好,肌肉里的油儿(肌肉里所存的精)出不去,就“自我消耗”。自己回到血液中被排出去了。
营养停在肌肉中不能被利用排除,这就叫“肾寒”。
肾主藏,藏不是藏在解剖学的“肾”里。身体里凡是吸收的水谷精微要在身体里藏一下,身体各部分都有“藏一下”的功能,这个位置这个功能就叫“肾”。藏那儿又不能及时利用,就叫“肾寒”。
怎么证明呢?比如,你身体有时候被磕青了一块儿,肌肉里边有瘀血了,肿了,黑了一块儿。它不会泛出皮肤来,会被慢慢吸收。推而广之,肌肉里存的那些精长期不用,就成瘀了,就是寒邪。寒就是不动,就会被自我吸收掉。变成垃圾到血液里,再从肾排出,而不走运动往外发泄变成能被利用掉的正常途径。(就是所谓“误下”,也就是提前下之。一方面相对锻炼少,一方面由于情绪压抑,还有就是过服“下之”的寒凉药。)
”的功能还没有发挥,直接到“
”了。本来是该“
(升华的功能/过程)
(运化的功能/过程)
(渗透的功能/过程)
(滋养的功能/过程)”(春/气/生/青龙/木---夏/血/长/朱雀/火---秋/津/收/白虎/金---冬/液/藏/玄武/水),这个顺序。而现在刚“
气,血
”,然后就到“
”了。四气的顺序被僭越了。必须“
胃实而肠虚,肠实而胃虚
。”必须是这么个过程。打个比方,现在就好像小肠那儿被堵住了,营养就从胃直接通到大肠被排除了。少了一个过程。(按:“气、血、津、液”的概念,不是四种物质,而是人体的四大过程,以及过程中的功能。有关此概念,请参考笔者
《略论<内经>体系》
【请点击文后链接查阅】。笔者后期也会专门论述“气、血、津、液”的概念。)
这就是糖尿病的原理。
怎么治疗呢?
一,吃药或者用重灸法恢复“
”的功能。(也就是去肾寒,通经脉)
二,锻炼让肌肉活动起来,把肌肉里存的大量的用不掉的精消耗掉。同时还得多吃饭,吃五谷杂粮(多糖)。吃饭吸收了往肌肉里存。再去加强锻炼,把肌肉里存的精通过热量从皮肤往外散。恢复原来的通道和顺序。
这样,过去错误的被误下的通道就容易被废弃了。身体的运行就恢复到原来正常的通道上来了。(按:一定是在重灸法或者吃回阳救逆类药物,并且能够坚持锻炼的前提下,才能多吃饭。如果没有这个前提,经脉没有被疏通而硬多吃饭,可是要加重病情的。)
三,保持良好愉快的心情,让气机经常能生起来。
四,治疗期间,禁止房事和房欲。
这是治疗糖尿病的原则方法。
如果只吃药不锻炼,永远也好不了,而且还会加重。
因为药的力量非常薄弱。所以说
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保持舒畅的心情),大杖重履而步(坚持适度的锻炼)
必须强迫自己多吃饭来生长肌肉,让肌肉的营养多。肌肉营养多了再去锻炼,才会有一些耐力(身体的有形的精血才会得到积累)。你已经消耗得很严重了,稍微一活动就累。因为肌肉里能正常利用的营养很少,所以就得多吃饭,吃馒头米饭等淀粉多的食物,能吸收得快(少吃大鱼大肉等营养特别高的食物,加重脾胃的负担。瘦肉也属于肥甘厚味。)。再去消耗来通经脉,耐力才会增长一些。所以灸法治疗之后第一步,多吃饭,然后锻炼。就是
强食生肉,大杖重履而步
。同时,
缓带披发
。绝对不能郁闷生气,什么都不管,放开了,不讲那么多礼节
”,过去披发就是疯子,不行人间礼节了。“
”,腰带也不系。但是“
广步于庭
”,在自己家,不去公共场合。
图表1为什么非要通过运动或者锻炼的方式,把好不容易吃进来的能量发泄出去?道理很简单,我们人类不管在狩猎采集时代还是农业时代,都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劳动,人类的身体就适应了这种运作方式(阴阳互根,或者西方现代医学说的新陈代谢)。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人类忽然不用劳动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营养,而各种压力却比以前有增无减。而人类的身体还没有大的变化,还需要通过运动的方式才能保持良好的耐力。于是,各种现代文明病就随之而来了。(图片来源于网络致谢)
在治疗的同时,要有具体的方法来疏导自己的情志。或者养成一个真正的业余爱好,或者学习践行三教的理论,或者找专业的正规的心理咨询师等。总之,要有具体的方法,真正去践行。生活捋顺了,气机舒畅了,身体才能真正走向正轨。否则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压制气机,总是被“误下”,表就总是不足,那肌肉就总不能彻底发泄,垃圾总是不能彻底排除。即便吃药,锻炼,病情也不能痊愈。
耿创新注
恩师在此论述的“糖尿病”,主要属于未发生并发症时的“2型糖尿病”。
经典中医学是从宏观上,从系统上认识人体和人体的疾病。人体最大的系统就是阴阳。也就是说,我们治疗“糖尿病”的最终目标,还是通过疏通经脉,恢复人体的阴阳互根。(是动态的,相互交通的阴阳;不是静态的,分别独立的阴阳。所以“阴阳互根”要比“阴阳平衡”更准确。请参考笔者《上攻治病十全九·下》)换句话说,我们不以降血糖值为最终目的。这一点,和西方现代医学是不同的。(经典中医学:《黄帝内经》、《伤寒论》直接临床的中医。)
西方现代医学,是从微观上,主要从解剖学和生化的物质层面认识人体。西医学认识
型糖尿病,主要是从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胰岛素分泌
不足”(这一点,其实和经典中医讲的,营养不能“津”(渗透)到组织细胞,供组织细胞利用,是部分统一的。
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西医学治疗糖尿病的最终目标,就在控制血糖指标。如果西医学能够检查患者细胞中糖的指标,或许就不会一味追求“降糖”了(所谓“一味追求降糖”,比如硬限制饮食,或者用阿卡波糖类限制肠道吸收葡糖糖的药物)。因为所谓的糖尿病,不是患者体内的糖的绝对值高了,而是患者身体内部不能交通,血液系统糖高,组织细胞缺糖,是糖在患者身上分布不平衡了。
二者互有利弊。现代西医学从微观上分析糖尿病的原理,实现了客观化,标准化,能够在全球普及,而且避免了一些严重的不良事件的发生。这一点,中医是望尘莫及的。西医的很多诊断和治疗,其实是在
HOLD
住底线。(如果不承认这一点,请想象一下,如果世界没有了西方现代医学,会是什么样子)。但是,西医忽略了整个人体各大系统的相互协调,也就忽略了患者的整体的生活质量和远期效果。经典中医学在宏观上综合治疗糖尿病,难以把握,难以有客观的证据,也就难以普及。
接下来,就大家最关心的降糖来说:早中期糖尿病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话,可以通过单纯的经典中医的治疗,达到降糖的效果(“津”的功能恢复之后的自然结果)。这方面笔者有很多病例。中后期糖尿病患者,尤其上年纪的,已经精亏血少,经脉不能完全疏通,“津”的功能不能完全恢复,血糖也就不可能降到正常值了。但是通过保养,患者虽然血糖值高,生活中精力充沛能吃,能玩,能睡,远期来看不容易发生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都是末梢长期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发生的变性或者坏死。恢复“津”(渗透)的功能,就能最大限度地防治并发症。单纯通过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指标会被控制很好,但是生活质量不会很高,也并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致谢
需要说明的是,中医界内部,经典中医之外的流派,有些也是以“降糖”为最终目标而忽略了患者本身的元气,忽略了患者本身各系统的配合。用各种能够“降糖”的中药,让患者节食,达到最终“降糖”的治疗目的(不管患者身体的综合水平,也就是不管气机虚实)。应用这些不是为了交通阴阳,恢复“津”的功能的药物,而是现代研究发现有些中药中含有降糖的成分。这样用会有相对应的副作用。但是这种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用含有降糖成分的中药来降糖,还不如用纯西药,虽然西药也有副作用。因为含降糖成分的中药中,除了能够“降糖”的成分,还有很多其他成分。而中药是有“寒热温凉”的性质的。糖尿病患者服用的中药中,“降糖”成分之外的其他成分,会起副作用。)
致歉:有人看完上面的论述会有一种感觉: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要用回阳救逆的方法。这是我的疏忽。鉴于此,笔者在前文基础上,添加了如下内容:
注意:所有的病人,所有的疾病都要六经辨证。
恩师此段论述其实发生在一堂临床课上,是针对一个糖尿病病人的具体论述。这个病人,属于恩师论述的这种情况。因为当时恩师并不是专门完整地论述“糖尿病”这个大话题,属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用恩师此段话作为整个糖尿病原理和治则论述,并不全面。(但是我后文做的“注”,也没有补充完整。这是我的责任。)
当然,现在我们能见到的
型糖尿病,尤其在没有发生并发症的时候,(初中期的糖尿病)确实绝大部分属于此类少阴阴寒的病情。这种情况下,要用回阳救逆药物,或者用重灸法治疗肾寒,以恢复“津”的功能,也就是让“气”能生发起来。恩师的分析,正是针对这大部分的(初中期)糖尿病病情。但并非百分之百的患者都是如此。
比如少部分患者(尤其后期的糖尿病患者)可能病至厥阴,“气”生发过度,收敛不足时,要用“乌梅丸”。如果收敛过度,要用“当归四逆汤”(视情况加吴茱萸生姜白酒)。而其他经的血糖高,也不是没有可能。
甚至有些糖尿病夹杂了一些其他的证候,比如“内有干血,肌肤甲错”,或者兼有其他证候,在治疗的时候,甚至要用上《金匮要略》的理论和方子。这类糖尿病患者,多半是后来出现了并发症的情况下,出现的一些复杂的情况。不过不管哪一经的“糖尿病”,都是营养不能渗透到组织细胞中去发挥作用的环节出现了问题。
经典中医学和西方现代医学认识人体和疾病的角度不同,所以用经典中医的理论来分析西医学的疾病,本身就很难论述圆满。我们现在的水平,顶多在临床上做到适度的“中西医合作”,还不能达到理论上全面的“中西结合”。此类论述,只是提示一些思路。
总之,中医临床,是要在“天人合一”、“整体观念”下的辨“证”论治。也就是说,不管我们面对什么样的西医病名,真正的诊断,还是完全依靠望闻问切(西医学的检查指标,顶多作为次要的参考)。而临床的治疗,主要以扎针、艾灸、中药,适当的推拿为主。很必要的时候,在完全懂得西医学治疗的原理,并能用经典中医的理论融通的基础上,可以加上西医的治疗。比如必要的手术,输血,紧急情况下的降压等等。最重要的,是要弄清其中的原理。只要真正对病人有利,我们是不应该存在门户之见的。(有关中西医的论述,请参考笔者《梁漱溟“东西文化观”下的中西医学》
【请点击文后链接查阅】
2009
月王正龙先生讲述
2012
月学生耿创新整理
2019
日重修并加按语
原发表于笔者网易博客
参考文章
链接入口
直接点阅
耿创新:略论《内经》体系2-1
略论《内经》体系2-2
梁漱溟“东西文化观”下的中西医学(3-1)
梁漱溟“东西文化观”下的中西医学(3-2)
梁漱溟“东西文化观”下的中西医学(3-3)
耿创新
王正龙先生入室弟子
临床之余,致力于《黄帝内经》、
《伤寒论》的传播
欢迎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作者对所发文章保留版权,盗版必追
本期编辑:陈墨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友情集结号(均已链接,请点阅)
学习梁漱溟
梁漱溟
点击“阅读原文”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4-03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