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点一下上方的蓝字就能关注我们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

目录:

一、节气解说

二、气候特征

三、养生原则

四、起居养生

五、饮食养生

六、运动养生

七、情志养生

八、防病养生

九、常见病保健法

一、节气解说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一般是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中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二、气候特征

1.全国温度大幅下降。

小寒的“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中国隆冬最冷的地区是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在可达零下4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小寒时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极端最低温度在-15℃以下;东北北部地区,这时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低达-50℃以下,午后最高气温平均也不过-20℃。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以北的地区及藏北高原,平均气温在-20℃上下。到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则在0℃左右,此线以南已经没有季节性的冻土,冬作物也没有明显的越冬期。这时的江南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虽然田野里仍是充满生机,但亦时有冷空气南下,造成一定危害。

2.南方常有冰冻

中国南方地区冬暖显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冻,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而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华南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华南冬季最低气温不低,有利于生产,也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柑桔,生长一般要求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5℃、年温高于15℃,华南内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满足,副热带植物也几乎应有尽有。只所以如此,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应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

3.处于“三九天”期间

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少数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不过天气并不完全靠节气掌控,小寒冷不冷,关键还要看冷空气的声势大不大。小寒节气,人们还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的预报,预防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对春运的影响,注意防寒防冻。

三、养身原则

小寒节气,养生重在养阳气,养肾气。寒为阴邪,易伤人阳气,而阳气是人体的根本,所以小寒时节的“养阳”就很重要。阳气对于生命活动非常重要。“冬至—阳生”,冬至到小寒虽然阳气逐渐增长,但与春夏相比仍属微弱。而寒盛可以伤阳气,因此小寒应养阳,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作概率。小寒处在三九隆冬的时候,正是关节痛、颈椎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由于人体阳气根源于肾,所以寒邪最易中伤肾阳,肾的阳气一伤,便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等病症随之而生。可见,数九严冬若欲御寒,首当养肾。

四、起居养生

1.注意保暖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此时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天气寒冷,则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对于老年人,则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出门时,头部保暖非常重要。戴顶帽子可有效防止身体的热量从头部散失,即使是顶单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2.热水泡脚

脚离心脏最远,供血少,所以脚的温度很低,脚部受凉可引起人体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活动缓慢,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诱发感冒、心脑血管病、气管炎等。因此,小寒时节一定要注意脚部保暖。除了要穿保暖的鞋子外,对付脚凉,最好的办法就是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脚心。俗话说“寒从脚下生”,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搓搓脚心,能在防寒保暖的同时解除疲劳、促进睡眠。专家建议晚9点泡脚最能养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体内血液循环。

3.早睡晚起

小寒后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此时养生应早睡晚起,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肾精,同时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并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此时节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每天多睡一小时,可以使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滋养脏腑,增加身体的强壮程度。上班族中午尽量休息20-30分钟。

五、饮食养生

进入小寒节气,也就进入数九寒天,饮食以冬季进补为主。冬季干冷的时候,医学专家提醒人们注意冬日养生,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养肾防寒”:要补血、补气、补阴、补阳。民谚也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足见冬日养生进补的重要性。

1.食宜温

冬季,是吃羊肉、鸡肉等温热品的好时候,特别是对于偏于阳虚体质者的人:偏于阴气不足的食补以鸭肉、鹅肉为好。饮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而冬季喝热粥也非常适合,如羊肉粥,以温补阳气:麦片粥,养心除烦;核桃粥,养阴固精;红薯粥,滋补肝肾;大枣粥,可使人感觉周身温暖,精力倍增;山药粥,大米烧开之后,放入2两山药,十几颗大枣,有养肾补血的功效。

2.食宜杂

即食物要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冬天人们有偏嗜高蛋白、高脂和高糖的食物,不吃或少吃粗粮、蔬菜、瓜果的倾向。这不但容易使人患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症、便秘、口角炎、牙龈出血等症。

3.食宜苦

小寒气候寒冷,是“上火”的旺季。这时的饮食应减咸增苦,苦味食物可助心阳,减少过亢的肾水,起到养肾的功效。中医认为,苦味食品可入心经而降泄心火,小寒寒冷干燥,多吃苦瓜、陈皮、莲子心、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助心阳。

养生食谱推荐:

1.小寒养生菜:素炒三丝:

【材料】干冬菇1.5两,青椒2个,胡萝卜1根,植物油、白糖、黄酒、味精、盐、水淀粉、鲜汤麻油适量。

【做法】冬菇水发洗净,挤干水分,切成细条,胡萝卜、青椒洗净切丝。锅内放油烧热,将三丝入锅煸炒后,放黄酒、糖、再煸炒,然后加鲜汤、盐,待汤烧开后加味精,用淀粉勾芡,淋上麻油,盛入盘内即可。

【功效】健脾化滞,润燥。

【饮食禁忌】狗肉忌与绿豆,杏仁,菱角同食。患有顽固性皮肤瘙痒症者忌食香菇。

2.小寒养生粥:丝瓜西红柿粥

【材料】丝瓜500克,西红柿3个,粳米100克,葱姜末、盐、味精适量。

【做法】丝瓜洗净去皮,切小片西红柿洗净切小块备用。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置火上煮沸,改文火煮至八成熟,放入丝瓜、葱姜末、盐煮至粥熟,放西红柿、味精稍炖即成。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生津除烦。(患有痤疮的人可长期食用)

3.小寒养生汤:山药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山药150克,姜、葱、胡椒、绍酒、食盐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姜葱洗净用刀拍破备用;淮山片清水浸透与羊肉一起置于锅中,放入适量清水,将其它配料一同投入锅中,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至熟烂即可食之。

【功效】补脾胃,益肺肾。

六、运动养生

中医学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民谚亦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善于养生的人,在小寒节气更要坚持体育锻炼,以取得养肝补肾,舒经活络,畅通气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之功效。

1.运动时机

俗话说“冬炼三九”,到了小寒,也是一个锻炼的好时机,但此时运动应在日出后才开始体育锻炼,在阳光下的适当体育锻炼,能强身健体、增强御寒能力。在运动前要做好准备运动,待身体暖和后再脱掉厚重的冬衣进行体育锻炼。小寒节气要注意运动调养,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有御寒的作用,对于促进代谢是有好处的。

2.运动方式

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早晨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可以选择瑜伽、太极拳、散步、打拳、做操、练拳舞剑等,都是适合冬季锻炼的项目。

3.运动注意事项

要在日出后才开始锻炼。准备运动不可马虎,应待身体暖和后再脱衣锻炼。运动要适度,拒绝剧烈运动,以养胃气,莫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七、情志养生

调畅达情志慎忧思。中医认为,肾者,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与冬令之气相应。小寒之时,应调肾固本,以保精养神。小寒时节,阴雪纷纷,易扰乱人体阳气,使人萎靡不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冬天日照减少,易引发抑郁症,使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少言懒动。此时应调节自己的心态,注意精神的调养,保持乐观,节喜制怒。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注意合理用脑,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寻找事业的精神支柱。

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工作、学习之余多听音乐,它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注意仪容仪表,不同的场合装束要得体,心态年轻化,以振奋精神,增添生活乐趣。可以多听听音乐,让美妙的旋律为生活增添乐趣。尽量到外面多晒太阳,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并注意动静结合。

八、防病养身

1.小寒进补,来年健康

中医上讲寒为阴邪,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应本着“因人施膳”的原则,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补。一般说来,青年人机体代谢旺盛,所需蛋白质和热量较老年人多,而热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粮食之中,故青年人应保证足够的饭量,注意粗细粮的比例搭配,并摄入适量的脂肪。

2,“冬练三九”增强体质好时机

俗语讲‘冬练三九’,此时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大好时机。冬日养生最重要的还是加强锻炼,锻炼方式以选择有氧运动为佳,不适宜进行强烈运动。室外气温过低时,体表血管遇冷收缩,流速减慢,肌肉的黏滞性增加,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柔韧性降低,马上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极易造成运动损伤。因此建议室外运动前要做一些准备活动,慢跑、擦面、拍打全身肌肉等。

3.每晚热水泡脚必不可少

百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小寒后,随着寒潮来袭,许多人都有脚凉心紧的感觉。足部受寒后抗病能力降低,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诱发感冒或支气管炎等,还可引发胃痛、妇女痛经等多种疾病。因此要谨防“寒从脚下生”。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15~30分钟。泡脚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人体血液循环,防御各种毒素对人体的侵害。

4.温性进补,适当“吃苦”

小寒时节,饮食方面需要少吃一些生冷和辛辣刺激的食物,以防消化不良以及给身体造成负担。这个时节,可以多吃些牛羊肉、生姜、西红柿等温性食物。另外,可以适量吃一些苦菊这样的苦物来帮助身体清热解毒。

九、常见病保健法防胃病

小寒节气,已进入隆冬季节,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机体抗病力及适应性也随之降低,故有胃病的老年人冬季就容易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冬季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饮食宜选温软、淡素及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好,并做到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戒除烟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减少胃病发病机会。

1.防感冒

老人感冒是寒冬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说起来该症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据报道,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死亡率高达36%。故在寒冬季节,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调理好饮食,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力,防止感冒发生。

2.防中风

据资料报道,约70%中风患者多在冬季发病,故被专家称为“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为什么冬季好发生中风呢?这是因为冬季气温低,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促进血栓形成,导致中风发生。中风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故在寒冬季节要切实做好中风的预防工作。防中风首先要做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原发病的治疗,其次是注意及时发现先兆症状,如突发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遇此症状应速送医院诊疗。

3.防心梗

寒冬是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这是因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管收缩,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在寒冬季节要加强户外体育锻炼,重视防寒保暖,室温最好控制在15℃~18℃,以防寒邪侵袭,诱发新病。亦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溶栓降脂、扩血管和防治心肌缺血缺氧的药物。

4.防瘙痒

老年人皮肤退行性萎缩,皮脂腺机能减退,遇寒冷干燥气候极易产生皮肤瘙痒,该症往往夜间加重,常使人难以入眠。因此,老年人寒冬季节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禁食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亦可选用养血益气、润肤止痒的中药治疗,如黑芝麻、六味地黄丸及枸杞地黄丸等。

小结: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节气养生,重在养阳气,养肾气。小寒养生保健从起居、饮食、运动、情志、防病养生、常见病保健法六大方面概括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