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本文献给所有在连福兰一生中关心和爱护她的朋友和家人,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
文末有她写的自传链接。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她的一生,通过她的自传理解这一代人的不易和坚强。
2021年4月4日,星期日,清明节。
早上六点多,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太阳温柔地从天边冉冉升起,天空呈现出淡淡的蓝色,微风中透着些许寒意。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的一个小区,疆疆和红红抱着妈妈连福兰的骨灰和遗像上了等候在门口的一辆越野车。她们的父亲老苏还有两个从北京赶来的舅舅由亲属陪伴,上了另两辆车,车辆缓缓的向查干淖尔湖驶去。
3月6日,与癌症抗争7年多的北京知青连福兰,在锡林浩特市家中去逝,享年69岁。
连福兰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8年响应国家号召,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查干淖尔插队。从此扎根草原,直至去逝,是名副其实的草原之女。
【来自北京的草原之女】
五一出生在北京,美丽大方个子高;
六八插队赴北疆,吃苦耐劳牧羊女;
七三成家在公社,家里家外女强人;
八二转干当会计,爱打算盘和乒乓;
八八调岗任法官,为民服务孺子牛;
零三退休在锡市,现学电脑写自传;
零八看娃回北京,不辞辛苦当姥姥;
一三患癌做手术,坚强乐观战病魔;
一四痊愈归草原,重新生活热情高;
一七再患胰腺癌,勇敢面对创奇迹;
二一走完人生路,英魂永留在草原。
连福兰在得知自己癌症扩散将不久于人世后,就对自己的后事进行了安排:“一是
不做过多的抢救
,顺其自然,这些年病痛的苦我都经受过了,不想再继续承受没必要的痛苦了。
不留骨灰
,把骨灰在适当的时候撒到我插队的草原上,了却我扎根草原的决心。”
日常聊天的时候她还宽慰亲人们说:“我能给小草当肥料,就算发挥我最后的作用了。你们要是想我了,就到查干淖尔去看我,顺便也去草原度假了。”
不留骨灰不留墓碑
清风为伴绿草相依
在传统的入土为安思想影响下长大的连福兰,最终选择这种自然葬的方式,体现了她性情的开明豁达和
对草原的热爱、对家人的怜爱
。对草原的热爱还体现在她对自己去世后的衣着选择上,她特意嘱咐女儿:“我火化的时候就穿我最喜欢的那件蒙古袍。”一个都市里长大的丫头,在草原生活多年后,彻底融入了当地的生活,连自己去往天国的服装都选择的是草原人民最爱穿的蒙古袍。
车辆缓缓驶入查干淖尔镇,北京赶来的知青和当地的一些朋友早早等候在路旁。大家都神情肃穆,默默的互相握手和拥抱。
简单的互相问候后,车队向查干淖尔湖驶去。早春的查干淖尔湖,平静、祥和,湖面的寒冰还没有完全融化,却早已是候鸟的天堂,成群的天鹅、大雁、鸿雁、野鸭、灰鹤、苍鹭、鸥类、鹬类、鸬鹚等二、三十种候鸟在此中转休息。
查干淖尔”蒙语意为“白色的湖”,1968年,连福兰来这里插队的时候,查干淖尔湖是一个如同大海般浩瀚的美丽湖泊,一望无际,水天一色,时而像大海一样,浪涛滚滚,时而如宝石一样,波光粼粼。这里位于浑善达克沙地边缘,是草原与沙漠的中间地带,有着神奇的自然景观。湖水分为一大一小两个湖面,大湖是咸水湖,没有鱼类生长;小湖是淡水湖,是当地的渔场。
也许是自然规律使然,也许是生态的过度开发利用,2002年,一望无际的查干淖尔咸水湖彻底干涸,只剩下一个小湖。干涸的大湖湖底白茫茫一片,全是盐碱粉尘,寸草不生,甚至波及到周边的草原。这一现象深深震动了曾在这里插过队的北京知青郑柏峪。他用十几年的时间,治碱还绿拯救查干淖尔,历经坎坷,终于在干湖盆地上成功种植了10公里长、4公里宽的碱蓬带。
在碱蓬带边缘有一块【2010年中国荒漠化防治——查干淖尔项目】纪念碑,2011年连福兰夫妇随郑柏峪重回查干淖尔时,曾在这里拍照留念。
连福兰对郑柏峪的治碱还绿拯救查干淖尔的举动佩服不已,在她病重期间多次明确表示:“我个人能力有限,不能像柏峪那样为查干淖尔做大事,我死后,把我的骨灰撒到碱蓬地里去当肥料,也算尽我绵薄之力了。”按照连福兰的遗愿,老苏和孩子们选择了纪念碑旁的碱蓬种植带作为她骨灰的安放地。
车队在在纪念碑旁停下,碱蓬地还是一片荒芜,前几天的几场雨虽然已经打湿了地表,但气温还是很低,碱蓬还没有冒芽。纪念碑屹立在碱蓬种植带边,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变化。
纪念碑旁不远处的草原,临时支起了一个简单的折叠桌,桌上面朝碱蓬种植带摆放着连福兰的骨灰和遗像,旁边放满花束。
到场的每个人都手捧菊花围在遗像旁,跟逝者做最后的告别。现场异常安静,大家都强忍悲痛,沉默着,思念着……
远处的查干淖尔湖波光粼粼,水鸟云集;近处的草原,清脆的百灵鸟叫声此起彼伏。
在场的亲人和朋友把怀念变成文字,表达着对连福兰的追思之情。就在知青代表刘奇发言时,原本安静的湖边突然喧闹起来,一群群的水鸟振翅高飞,场面颇为壮观,仿佛欢迎英魂归来。
一只苍鹰从远方飞来,在人群上空盘旋一周后离去。疆疆和红红看着这难得一见的雄鹰,心中感慨万千,难道是妈妈来看我们了?
疆疆强忍着眼泪,想起自己在得知妈妈重病后,时常忍不住哭泣,妈妈却从未哭过,她反而劝慰孩子们说:
“别哭,人早晚有这么一天,有你们这两个孝顺女儿,我没有遗憾。”
“虽然我的身体遭受了很大的痛苦,但是我的精神不苦。在我病后,你们一家也从北京回来生活,一大家子人常常聚在一起,多开心呀!”
在临终前,又说:“我真舍不得你们。”
是啊,连福兰的病很凶险、很痛苦,若不是如此坚强和勇敢,如何与癌症抗争了七年,甚至再患胰腺癌后仍然没有被病魔击垮,又坚持了三年多,堪称奇迹。后期给她治疗的医生都佩服不已,说她全靠她的精气神活着呢!她用她的乐观和坚强一点点完成着她自己的心愿,她走的很安详,对她热爱的这个世界
只有不舍,没有遗憾
追思结束后,大家共同向连福兰的遗像鞠躬,带着对逝者的思念和敬重,深切默哀。
在连福兰干女儿青格为她录制的【班咂达日】祈祷歌声中,骨灰安放正式开始。首先由连福兰的丈夫老苏将圣水和祭品洒向草原,随后她的女儿疆疆和红红把骨灰撒在圣水洗涤过的草原上。大家将手中的鲜花插在草原上,并将带来的饼干,果干,点心,奶食,白酒等食物撒在骨灰旁。为了确保不给草原留下不可降解的垃圾,两个女婿拿着专门带来的垃圾桶和垃圾袋,把所有的包装盒、塑料纸、玻璃瓶等一一收走。
老苏看着这一切,想起之前讨论骨灰安放仪式时的一件事。
老苏是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人,按照老苏家乡蒙古族的习俗,骨灰和祭品要用附近捡来的干柳条进行火化,让风把燃烧后的灰烬带走。但是现在骨灰安放的碱蓬地情况特殊,又恰逢草原防火季,如果点火恐怕会点燃干燥的碱蓬。正在大家纠结的时候,红红说:“妈妈那么爱草原,如果妈妈面临现在的选择,她会怎么选?”
老苏豁然释怀了,是啊,老伴儿那么爱草原,如果知道她的后事可能会对草原带来伤害,她一定会以草原为大。
于是大家达成共识,
按照自然的方式进行骨灰安放,不点火,不留垃圾
。祭品随骨灰撒向草原,给草原生灵送去食物,感谢它们在未来的岁月里替我们陪伴连福兰。
骨灰安放仪式庄严肃穆,最后所有人绕骨灰安放地三周,鞠躬告别。从此连福兰的骨灰永驻在这片草原。
她会随着风儿飘荡,每一阵微微的清风,都有她的谆谆叮咛;
她会跟着小草看太阳,每一颗小草的叶尖,都有她的绚烂笑容;
她会见证着草原的兴衰际遇,与草原生灵一起,继续守护草原。
当地牧民伊德尔贡和
碱蓬项目志愿者阿生在纪念碑旁立起祈福柱,到场的人按照蒙古族的习俗把哈达系在了柱子上,为逝者祈福,更是为这片草原祈福。
系完哈达,大家再次凝望撒有连福兰骨灰的草原,在心中默默告别,依依不舍地上车离去。车队刚离开纪念碑不远,一阵清风袭来,祈福柱上的哈达随风飘起,远远望去仿佛向每个人招手告别。
回去的路上,疆疆和红红不禁感慨:“妈妈好伟大,一生奉献给了草原。”
伟大不一定是丰功伟绩,也不是豪言壮语,像连福兰这样人格高尚、品性善良,不求回报地奉献,直至生命尽头,也是一种伟大。
相思一曲化悲情,哀思遍野泪长盈。
姐妹俩约好,以后会经常来看望妈妈,也向妈妈一样,尽力为这片草原做些有益的事情,帮助妈妈保护好这片草原。
【全文完】
感谢于立平为整个骨灰安放仪式摄影
2017年,连福兰女儿写的文章
给我的母亲贴几个标签!
(可点击阅读)
连福兰退休后写的个人传记
【我的路】---一个扎根草原的北京知青的真实经历
(对她的人生经历感兴趣的可点击阅读)
【我的路】一书2019年3月由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需要购买的可点击文后的阅读原文。
附一:北京知青刘奇的追思文
当年我们同福兰一起来到草原,一起生活、工作在查干淖尔这个美丽的地方。那时的福兰是一个天真烂漫,爱说爱笑,人见人夸的好青年。她认认真真地向牧民学习,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工作。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不管在哪儿只要她在,总能听到爽朗愉快的笑声。
她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坚持党一贯倡导的扎根基层、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作风,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她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有意义的一生。正像她在回忆录《我的路》中说的:作为一名北京知青,她扎根边疆,呕心沥血,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她热爱的这片草原。她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她无论走到哪儿,无论干什么工作,无论职位高低,都不忘本,不违背自己所坚持的理想和追求。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人,是她多年来为人处世的准则。就是这条准则,使她事业有成,生活美满,使自己的生命在平凡中绽放出光彩,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自己。
连福兰同志正直、阳光、充满正能量。在工作和学习上,她得到了牧民和同志们的喜爱和帮助。她热爱生活,善待朋友,成家立业之后,一心一意把自己真诚的爱奉献给了家庭。她的一生走了一条自己的路。这是一条幸福的路,也是一条艰辛的路。艰辛并不一定体现在物质生活上,也体现在勇于冲破旧理念的束缚,不向世俗低头,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上。
今天,我们相聚在查干淖尔,共同护送连福兰同志重回故里。在这悲伤的时刻,我们更要感恩草原和草原上的人民。是草原人民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们,哺育了我们成长;是辽阔无际的草原锻炼了我们,使我们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
转眼间,53年过去了,那时我们一起来,今天我们却送她走。虽说福兰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她的音容笑貌好像还在我们眼前,大家在心里都很想念她。
附二:北京知青宋新华的祭文
姐卫兵,与吾同年同月同日生,年七十而殁,乡藉北京,京都滿族旗人。十七岁抛却故土,远走茫茫草原,萱椿终不相守,却作草原之人。
思其容则高雅端妆,堪比玉环武曌;思其度则勇敢顽强,敢与男儿比高低;量其才则道韫掷笔,宋玉神疏;念其尊则金玉陋俗,珠翠粗鄙。禄蠹看官惭颜,世俗孺媪威仰。其为洁冰莹雪尚有微尘,其为昆仑巍峨尚在足下,其为节劲翠竹可同比肩,其为青德松柏堪誉深长。持家以宽克众,德美淡奭清一。
孰料晴日蒙蔽乌云,姣兰偏逢狂飚,浊雾迷掩清灵,碧空泼染浓墨,遂使明妍褪尽罔屈,佳思沦为幽沉,飞龙陷于曲沼,遗恨无穷无尽。蒹葭似闻冤啼,匝地疑有悲声,悲呼恍出荆棘,愤怨如聚蓬榛!
姐仙逝一月,初登莲花,地疏人生,愿在彼处多多保重,泉下有知,应能收到兄弟此信!
呜呼!
弟新华泣血叩拜
附三:北京知青周学工和袁泊赋诗
一首小诗
是祝福你的
送你远行
只为说一声
你写的《路》
流年似水
一幕幕
青青湖边
有你心系的
离离原上
有你住过的
一路走来
蒙古语伴你
不觉间
年轻的脚步
渐蹒跚
“草原情深
青春无悔
人生无悔”
怀揣着
绿色的缱绻
浅唱在
字里行间
看着你
远去的背影
默默地
泪已潸然
你的路
也是我们的路
此去虽远
但无忧怨
有一天
草原上的风
化了冰霜
绿了原野
四月的春天
我们在天边
附四:北京知青微信留言节选
【凌毓侬】
老连与病痛奋战了三年有余,至今,她在医院住院时我们去看她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每年夏天回锡盟去看她时,虽然消瘦,但精气神都不减当年。她是一个坚强乐观,挚爱草原,聪明贤良,集很多优秀品质于一身的人。如今老连走了,不再受病痛的折磨,望她在天堂一切安好,老苏大哥与全家节哀顺变!
【于宁】
惊闻小连不幸病逝,甚为痛惜!她人虽去了,但她那乐观、坚强的形象,她那爽朗、动人的笑声,她对草原、对知青、对生活深深的爱恋,将永远活在阿巴嘎草原上!痛失如此好的伴侣,其痛楚可想而知。愿苏德思勤老弟忍痛节哀,多多保重!
【闫泰祥】
知青中最开朗热情的人就是老连!哪里有你哪里就有一片笑声。想起欢聚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你却离我们而去,想起来就觉得心痛!你克服病痛的折磨,永远把最美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2018年插队50周年纪念时,你特意从医院回到家,和我们见面……。你还拖着病体和老苏将第二故乡的纪念石碑重新图饰了一遍,你对知青,对草原的深情令人感动!如今你走了,愿你在天堂开心,安好!也愿老苏大哥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葛耀民】
你是那样的坚强、几次在生死线上闯荡;你是那样的荣光、半个世纪把靑春和热血洒在草原上,言谈笑语、带着草原女儿豪气;心有灵犀、谁能比得上你女工漂亮!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在茫茫雪原上,你们几个女生骑着骆驼,你头上戴的红围巾在雪原飘扬……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4-07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