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现代临床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应读者的要求,给大家讲讲慢性胃痛。
胃痛,中医来看,原因很多。我的一篇粗劣文字,不可能概括全貌。
这一次,我给你讲讲痰湿中阻、胃阳不运导致的胃痛。
我还是给你举例说明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71岁。
这个人啊,胃疼都十年了,一直按照胃炎治疗,效果一般。
十年来,她只要一胃疼,就用两手按压胃部,这样会好受些。胃疼的同时,她还嗳气、吞酸。
最近这半年来,出现了其他毛病,这就是腹胀、胃里头满闷,什么都吃不下,一吃东西就想吐。全身困重乏力,嘴里头一点味都没有,黏黏糊糊的,大便也不成形。
由于胃胀、吃东西想吐,她一下子就想到了胃癌。但是经过反复检查,没发现肿瘤。
那这是怎么回事啊?患者最后想到求中医治疗。
刻诊,见舌淡,苔白腻,脉象沉缓而濡。患者的形体,也是相对肥胖。
面对这么一种情况,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非常简单,才九味药。但见——
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陈皮3克,半夏4.5克,枳壳9克,厚朴9克,生姜6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
患者之前从未用过中药。但是,恰是这第一次喝汤药,却取得了明显效果。六剂药下去以后,腹部胀满之感减轻,有胃口吃饭了。接着,再服十六剂,胃痛大大缓解,其他症候也基本消失。
这以后,医家嘱咐患者用相关成药来善后调养,持续半年之久。患者状态良好,胃痛一直没有复发。
十多年的胃疼啊,用九味药的方子,实现了长期稳定的控制。老患者对此喜出望外,觉得自己有了第二次生命。这是1984年《陕西中医》上刊发的医案,在我的本子上,它被压了很多年。
而且,不瞒你说,我就抄这个方子,帮助了很多人。适用的指标,主要就是苔白腻,脉沉濡,胃疼胃胀,喜欢两手按压。
我来给你讲讲吧。
实际上,这个人的胃疼,中医看就源于痰湿中阻。
你看,她舌淡苔白腻,这是不是标准的痰湿之舌?形体肥胖、便溏,是不是痰湿困脾、运化失常之象?脾胃为痰湿所困,气血生化乏源,无法濡养四肢,再加上四肢为湿气所困,故而乏力重着,脉象沉细而濡。痰湿上泛于口,则口腔无味。痰湿困阻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所以胃胀、吃不下东西、欲呕。
痰湿困阻,为什么会导致疼痛啊?因为痰湿作为阴邪,会阻遏阳气的温运。阳气温运不足,气血运行受阻,所以患者就胃痛。古人说:“寒饮停聚胃中,胃阳闭塞,中脘作痛”,就是这个道理。
正因为痰湿阻滞阳气导致胃痛,所以患者才喜欢用手来按压。因为用手这么一按,有助于阳气的温运、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
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再看看医案里的方子,就一目了然了——
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陈皮3克,半夏4.5克,枳壳9克,厚朴9克,生姜6克。
这里头,其实是六君子汤的化裁。
什么是六君子汤?就是在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的基础上,加入陈皮和半夏。六味药,成了六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利水除湿。陈皮,行气除湿、消胀化痰。半夏,燥湿降逆、理气止呕。所以,这六味药配合在一起,就成了以健脾益气、除湿化痰为主,兼能理气消胀、降逆止呕的方子。
在这个基础上,加厚朴和枳壳来进一步行气消胀,再加生姜来温运脾胃阳气。这就可以让疗效更好了。
所以说,这就是用六君子汤加味,来治疗痰湿中阻所致胃痛的例子。
其实啊,针对同样的病机,别的方子也能用。比如说胃苓汤加减、二陈汤加减等,都可以用。六君子汤加减,只是方法之一。
医案很简单,思路也很简单。关键问题是,咱们应该对痰湿中阻导致的胃痛,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现在,我们中国是胃病大国。成人里头,有点轻微的浅表性胃炎什么的,很正常。动不动就胃疼的人,比较多见。我建议这样的朋友,你伸出舌头看看,自己是不是舌苔白腻,舌质偏淡。你再想想,胃疼的时候,是否喜欢按压。与此同时,你是不是四肢倦怠或浮肿、便溏、胃胀、吃不下饭,嘴里头黏而无味。如果是这样,可能就得从痰湿中阻的角度来考虑一下了。我劝你啊,早点看中医,早日得到一个准确的辩证结论。文中所述的配伍,的确有一定借鉴意义,可以在辩证准确的前提下,借鉴应用。只不过,这个辨证的过程,需要仔细、谨慎。
另外,从中我们也能看到,要想避免胃痛,三件事儿少碰,或者不碰。一是多吃,二是贪凉,三是不动。因为这三件事儿,都会让我们内生痰湿。你把这三个事儿规避了,你的胃会对你十分感谢的。
好了,关于痰湿困阻导致胃痛的事儿,我就给你说这么多。希望你从中能明白些什么。
全文完。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4-02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