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氤氲声影迷离有味道有情怀的官微平台|
生存指南――你不了解的“食物中毒”
春已归去,初夏来临。天气渐渐炎热,街边的各种美食小吃逐渐多了起来,各位吃货朋友们难免嘴馋,忍不住去品尝一番。但我们所食用的食物是否安全?我们该如何辨认食物中毒?如何及时治疗食物中毒呢?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的胡敏予教授来为我们解答疑惑。
胡敏予:医学博士,中南大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
,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营养与慢性病的预防/食品安全;主要社会兼职:湖南省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三区”科技人才;国家、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等;主讲的《食物营养与食品安全》获国家在线教育精品课程;个人获得教育部在线教育“先锋教师”称号;中国营养学会授予“百名精英”、“营养科学十大传播之星”称号。
(图为采访胡教授)
食物中毒
有哪些分类呢?能分别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一般按发病原因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指的是因摄入被致病性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是最常见的食物中毒,发病率高,但病死率则因致病菌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是指食用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发生主要由被真菌污染的食品引起,用一般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
有毒动植物中毒
是指一些动植物本身含有某种天然有毒成分或由于储存条件不当形成某种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后所引起的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是指由于食用了被有毒有害化学物污染的食品、被误认为是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的有毒有害物质、添加了非食品的或伪造的或禁止食用的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食品、超量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或营养素发生了化学变化的食品(如油脂酸败)等所引起的食物中毒。其发生期数和中毒人数相对微生物食物中毒较少,但病死率较高。
食物中毒的起因是什么?是突发疾病还是长期积累导致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叫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是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是突发的,而不是积累的。
有种情况是长期微量摄入某种有害物质之后也会导致中毒类的反应,那这种是属于什么呢?
这种就叫做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是有一个专门的定义的,两者不是一回事。比如长期摄入过量某种营养素,可能也会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比如投毒,就是投入化学性物质。开始吃的时候就不会有事情,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
投毒要看投的是什么,而当涉及到人的时候,也与人的摄入量有关。毒物,也就是一些化学物质,是随食物一起进入人体的,这个属于食源性疾病;如果摄入的量小,毒物的毒性也小,就可能出现长期慢性中毒的现象,也可以用蓄积性中毒来解释;而摄入量足够,毒物的毒性够强,就不是用时间长短来解答这个问题了。
食物中毒可能出现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食物中毒,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它是随食物吃进去的。而食物进入的地方,我们统称为消化道。
所以首先出现的就是消化道的反应。如恶心,呕吐这类症状。
根据食物中毒的类型,以及引起中毒的物质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如果身边有人突发食物中毒的症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不能简单的判断一个同学出现上面讲的症状就是食物中毒,因为食物中毒的诊断不是随便就可以完成的,对于医生来说也需要慎重再慎重。大多数食物中毒都不是只有一个人发病,如果在我们同学中发生了食物中毒,一般也不会是个例。可能由于个体的差异,会有同学先发病,其他人可能随后会出现同样的症状,这就与大家摄入的食物有关。
很少个体发病的原因是,只要是吃了可引起中毒的食物,就会发生食物中毒。可能有些同学先出现症状,比如拉肚子,呕吐,胃痛等,如果症状比较重,就应该去医院看病。如果有同学陆续出现同样的病症,我们就要考虑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同时应该向老师报告。
如果发生集体食物中毒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是食物中毒,我们个人能采取的行动是很少的,因为食物在生长,运输,加工过程中,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受到了什么污染,我们是很难知道的。如果发生食物中毒,我们能做的是向学校领导汇报,由学校向卫生部门和食药部门报告。食物中毒不是一件小事,需要引起高度注意。
国家在食物中毒方面,有无相关监管的法律法规呢?
当然有,食物中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里统称为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是一个很大的概念,那么对于食源性疾病,特别是对这种食源性的突发的状况,我们国家有相关的应急预案,比如出现在什么样的范围之内,要怎么样控制,这不仅需要国家有,地方上也有。我们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管理非常严格,《食品安全法》中严格规定了由谁来监督,谁来评估,我们老百姓应该做什么,食品生产企业,或者说销售者应该做什么。
能否举一些食物相克的例子?(或者是危险食物)
首先,
食物是不会发生“相克”的。
划重点!!
)相克,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只有化学物质才能发生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的环境中,食物之间是不会发生对人体有害化学反应,进而产生所谓的“毒物”的。比如吃沙拉,虽然很多种食材混在一起,但它们并不“相克”。那么在胃里也基本上是不会发生这种化学反应的,即使有极小量的反应发生,我们人体自身也可以调节。其次,有些东西人们认为有害的,其实不一定有害。比如微量元素,并没有好坏之分。在一定的剂量下,对人体都有正面影响,但是一旦过量,即使人们认为它是有益的物质,它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锌”和“硒”都被看作是有益的元素,一旦过量,会对人体产生毒性反应。
大家可以参考“膳食参考摄入量”,从食物中获得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在网上看到的一些食物相克的例子是有科学依据的吗?
今年的
日,中央电视台专门讲了食物相克的问题,有营养学家来辟谣,食物是不相克的。网上
有些东西都是不科学的,可以说是迷信,是迷惑广大消费者的,希望你们要善于辨别,不要信,也不要传。希望你们能多看一些正能量的东西
有什么有危险的,吃了对身体不好的食物吗?
没有危险的食物,因为食物是我们人类的创造,我们的食物都是我们的老祖先用自身做的人体实验,把野外的东西变成我们现在能吃的,千百年来对人体都没有危害,所以我们吃的食物是安全的。那么为什么会有不安全的现象呢,就是因为被污染了。有的食物也确实是有毒素的,只是含量的多少而已,我们人类并不是不能接受任何有毒有害物质,人类皮肤的表面就有不少微生物,我们可不是无菌人,不是说一个致病菌都不能碰,只是需要达到一定的量,才会造成危害。
在日常生活及饮食方面,我们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首先要接受相关的科学知识,特别是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的知识。再就是防止食物在生产制作、运输、储存、销售等过程中产生和添加有毒有害的物质。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食物在被我们吃进去之前要加热、热透,这样即使食物被污染了,也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把一些微生物杀死,
所以建议大家少吃生的,最好是吃熟的。
非常感谢胡敏予教授的耐心讲解,我们对食物中毒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懂得了相关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及治疗方法。最近天气炎热,美食渐多,同学们在享受的同时也要注意食物是否安全,做好预防措施,预防食物中毒。如果出现了食物中毒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中毒加重
•end•
采访对象/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胡敏予
记者/杨禹陶王婷苇周了然王瑞喆
编辑/王凤娇
责编/田淇百
审核/钱龙、肖铂洋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4-02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