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苏式绿豆汤,我真的服了苏州人 喝完苏式绿豆汤,我真的服了苏州人喝完苏式绿豆汤,我真的服了苏州人

喝完苏式绿豆汤,我真的服了苏州人

绿豆汤全国都有,说来并不稀奇。

而每年到了夏日最燥热的时候,就急需一碗绿豆汤来降降温。

这些年,我早已习惯了每年夏天在家煮绿豆汤。

只不过,大部分人煮绿豆汤可能都依赖于电饭煲,豆子泡一段时间,然后丢入电饭煲,加上水,放上冰糖就算大功告成,可以去一旁偷懒了。

我一直也觉得绿豆汤就是寻城的夏日小食,花不了什么功夫,直到看到苏州人的绿豆汤,才知道什么叫做精致生活。

苏州人的小城生活

苏州人真的会生活,一碗苏式面早就诠释了这种态度。

从面条、汤到浇头,都有诸多讲究,汤的基本要求是清冽,鲜美,不见任何杂质,面条要那种细的有面香的,吃起来滑爽有嚼劲,还讲究品相,码在碗里纹丝不乱,呈现出一个好看的观音头、鲤鱼背。

而苏式面的浇头基本就一本苏帮菜的菜谱。

枫镇大面到超级奢侈的秃黄油面再到一年只有十几天能吃的三虾面,让吃不到的我嘴很馋。

至于这碗面的细节吃法,什么红汤、白汤、硬面、烂面、宽汤(多加面汤)、紧汤(少点面汤)、免青(不要葱)、重青(多放葱蒜)、过桥(浇头单放在另外一个盘子里)等等的行话,苏州人那是从小就耳熟能详的。

他们的精致生活,从大清早就开始了。

除了生气蓬勃的面馆,藏在吴趋坊的民居巷弄之中的艺圃里也能窥探到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从水榭南望,山水交融,林木葱茏,颇具山林野趣,为园中主要对景。

两处简洁圆形的洞门交叠呈现,两柱绿植陪伴左右。

艺圃内的茶室延光阁,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水榭。

茶室没有空调,但冬暖夏凉,非常舒服。

早上七八点的艺圃茶馆,很多老苏州随身携收音机,在此聚会,喝茶,聊天。

一方茶室,一池碧荷,一群小鱼,窗户一开,自有凉风扑面,泡一杯碧螺春,听评弹、听昆曲儿……

苏州人的慢生活,叫苏式慢生活,尤其独特的生活方式,网上也能找到详尽的描述。

而古代慢生活叫作‘士大夫生活’,这个‘慢’字并非节奏变慢,而是苏州人懂得享受,追求生活质量。

这种慢生活,是一种文化的生活,诗意的生活。

但我没想到,落到了绿豆汤上,竟然也是这样让普通的消暑饮品,变成一种人人向往的夏日诱惑。

喝了就忘不了的苏式绿豆汤

关于绿豆汤,也有一次南北之争。

同样的绿豆放入水里煮,一部分人煮出了红色,一部分人煮出了绿色,这和南北方的水质相关,但不论是红,还是绿,味道还是差不太多。

老北京人,自认喝绿豆汤是很讲究的,分热饮冷饮两种。

热着喝的绿豆汤更像绿豆粥,以生米和绿豆同熬。

在小贩的吆喝声中,它们借着“绿豆儿水饭”的名号被传到胡同深处。

冷着喝的那就是货真价实的绿豆“汤”了。

绿豆在熬煮到五成熟时经锅勺碾压去掉豆皮。

煮到软烂成沙时再用纱布过滤,去除豆渣,仅留澄澈豆汤。

碧汪汪一碗,冰镇撒糖,趁凉服下,打个激灵,暑意尽消。

广州人喝绿豆汤也很出奇,有的人他们会拿绿豆炖海带吃,不知道是否是真的。

但这些碰到苏式绿豆汤,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一记耳光,拷到里床,里床有只缸,缸里有只蛋,蛋里有只黄,黄里有个小和尚,恩那恩那要吃绿豆汤。

”苏州人的夏天需要绿豆汤的唤醒。

如果你在夏天的时候去到苏州的传统小馆子,点一杯绿豆汤,你一眼就能发现它的与众不同。

汤是盛在刻花玻璃的大啤酒杯里,配料竟多达八九种:

绿豆、糯米、冬瓜糖、蜜枣、红芸豆、白芸豆、葡萄干、红绿丝,浸以清凉的薄荷水。

绿豆和糯米是蒸熟的,所以汤是清清的,一口入腹,“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绿豆和糯米要蒸熟而不是煮熟,薄荷水要用新鲜的薄荷叶熬好后冰镇,最后加入的冬瓜糖更是绿豆汤里面的精髓。

仔细看汤色,它的汤色是纯净的白色。

而配料则在汤色中像是五颜六色的彩虹,简直是绿豆圈的高颜值担当。

但把时光倒退三四十年,苏州最地道的平民版绿豆汤基本是以绿豆、糯米、百合为搭配的形式出现,这样的口味最为家常,抓一小把绿豆、放一些百合煮一大锅,把煮好的绿豆水灌在瓶子里,吊在井里,是很多老苏州儿时夏天最地道的回忆。

以上这种食材丰富的“奢华版”绿豆汤,并不是完全没有,只不过那是有钱人家的做法。

在老法头,这是只有大户人家的小姐才有的吃,普通人家可不会吃得这么精细。

但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讲究的苏州人就把绿豆汤一再升级,从简入奢,当然也有人怀念过去,依旧喜欢最原始的绿豆汤,但不论是哪一种,都要讲究着喝,不愿敷衍。

吃好了,才能有力气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煮一杯苏式绿豆汤

如果你觉得苏式绿豆汤只是像奶茶一样,拼命往里加辅料就错了。

你在全国其他地方看到过苏式绿豆汤吗?

几乎很少,因为制作的工艺讲究,商家并不愿意花怎么大经历来做。

苏式绿豆汤里的配料虽然会有些变化,但主打的三大金刚——糯米、绿豆、薄荷水的地位和重要性,谁都不敢撼动。

为了一碗通透的绿豆汤,老派苏州人家自制绿豆汤不用“煮”而是“蒸”。

将糯米和绿豆浸泡12小时,泡过的绿豆不但容易煮熟,而且也不容易发黄,颜色更为好看。

这也是苏式绿豆汤清澈不浑浊的奥秘所在。

再上屉蒸熟,蒸熟的绿豆糯米一股脑儿加入碗中,抖落几块冰,撒下一勺糖,倒入清水即可。

如此一来,便能确保绿豆糯米软糯开花。

蒸绿豆好比乘风凉,笃定惬意。

大概是不用像煮绿豆那样操心,你不用眼见着豆子上蹿下跳干着急,也无需忧虑不知煮到何时才能水波里开出花来。

而对于薄荷水的处理,也有低配版和高配版两种做法。

低配版的做法就是加薄荷香精,简单便捷,卖相上更加白净透彻,自然会更讨人喜欢,但薄荷味也相对重一些。

高配版的是要用薄荷叶加冰糖特地熬煮出来,这样的薄荷水虽然卖相上稍微偏黄一点,但味道更温和些。

而且这种靠时间和人力煮出来的薄荷水的滋味,完全透着苏州人骨子里对美食的那股执着和追求。

最再加上备好的红枣、葡萄干、冬瓜糖等材料,当然,也有人怀念简单,还是喜好基础款,简单的搭配。

最后以冰冰凉凉的薄荷水冲泡,经历了这么多工序,一碗“像样”的绿豆汤才能摆在桌前,难怪古时候,只有大户人家的小姐才能喝上这般精致的绿豆汤。

出品的成败,汤色很重要。

一绿一白,清爽的配色,才是成功的标准,一旦汤色浑了,这杯绿豆汤就败了。

最后,准备一些冰块,加冰的可乐不能算是可乐,不加冰的绿豆汤也差点意思。

苏州人爱吃冰,喝绿豆汤总要冰凉才能入口。

冰凉的汤水入口,Q弹的绿豆一嚼,散落碗中的冬瓜糖、葡萄干、红丝绿丝等,偶尔被勺起入腹,酸酸甜甜的味道与平淡微甜的绿豆一起在口中奏响乐章,一口一口,层次感丰富。

一碗绿豆汤,就可以拯救被太阳晒到发昏的身体,它也是肥宅快乐的源泉。

如今你在苏州的小店喝绿豆汤,往往绿豆汤不是一小碗,因为料太扎实,你看到的容器都是像啤酒扎壶一样豪迈的存在。

一杯下午,那满足感,都不知道该用什么形容词来描述了。

几十年了,苏州人对绿豆汤的痴迷,丝毫未减。

虽然,如今的年轻人并不会真的自己再亲手做绿豆汤了,但走到街上,找些老店去吃还是可以的。

也只有苏州人的外卖,能点到非常华丽的绿豆汤,讲究的店家通常会分两杯装。

一杯单独装糯米绿豆这些、一杯薄荷水。

这样看起来会多此一举,但这种“干湿分离”的做法完全保证了口感。

所以啊,绿豆汤容易学,但苏式慢生活似乎出了苏州,就不一样了。

叶放说:

“中国历史上文人跟餐饮的关系是特别地渊源深厚,我们在面对古人的食谱的时候,是沉甸甸的传统,”

苏州食物的背后,就是那种让人向往的真正的精致生活,是有人文情怀的,也有浪漫色彩的。

互动:你吃过苏州的绿豆汤吗?

一个从小爱写稿的姑娘

从记者圈跳入财经内容圈

从财经圈又到了传统手艺圈

采访匠人市民生活家/撰写故事财经栏目游记

对写作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好奇从未消失

愿在这条路上死磕到底

很高兴认识你,我是末末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