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份2018年最实用的养生月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每个人都能提早做好防范,远离疾病,为健康做一份长期规划。
【发给你想祝福的人!】
学会个性化进补
每年农历的立冬至立春,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一定要有的放矢。一般四类人需要进补:阴虚者、阳虚者、血虚者、气虚者。
阴虚:
阴虚体质者具有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女白带增多等体征。此类人宜“低温养生”。
1、少穿一件衣,能降低你的体温;此外,居室中空调应该温度低一点,冬天室温一般不超过24℃,以可穿一件毛衣为宜。冷水浴与冬泳也有助于低温养生。
2.吃饭吃个七八分饱,其实就是低温养生的一种表现形式。另外还可以选择凉性食物,有助于身体气息平衡、去除燥热,比如:水鸭、鱼虾等,藕、笋等水生植物,大白菜、萝卜等蔬菜,冬菇、蘑菇等背阴处生长的菇类,都可以起到滋阴润肺的作用。在食物的做法上也可以“低温”,多选择蒸煮的方式避免煎炸烧烤等。
阳虚:
阳虚冬天怕冷者,进补宜选择具有补肾阳作用且温而不燥的助阳之品。可选用鹿茸片、参茸片、参茸补膏等;也可选用鹿茸血片或粉片,每次0.5克,隔水炖服。除服滋补药外,还可吃些狗肉、羊肉、牛骨髓等具有补气助阳,增加防寒作用的食物,这些都是补阳上品,在冬季里可经常食用。
过年吃喝别贪嘴
二月正值农历新年春节,人们外出旅游、走亲访友、聚餐机会增多,饮食不洁、劳累疲惫,人体免疫力直线下降,致使呼吸道、消化道疾病高发。在全家欢度春节的团圆时刻,也要随时警惕节日病来犯,有几类人尤其要注意。
患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
,饮食要清淡。酒肉一类的美味佳肴,或过咸、甜的食物少吃。要注意粗细搭配、荤素相宜、品种多样,保持膳食平衡。同时忌烟少酒。
糖尿病患者
,控制病情与控制饮食息息相关。一定要少食、禁酒。另外,可以多食些苦瓜、蘑菇、南瓜、鸡肉、牛肉等,以补充营养。
换季小心流行病
三月份进入早春季节,气温逐渐回升,天气多变,时寒时暖,雨水逐渐增加。这一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而且春天是一个慢性病多发或加重的时节,因此防患于未然是非常重要的。
防感冒和流感。普通感冒和流感共同的病因均源于病毒,症状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同时伴有腿软无力、发热、鼻塞流涕等,个别体质较差者还可因感冒引发气管炎、肺炎、肾炎、心肌炎等病,因此不可小视感冒。
春暖花开易过敏
每年的四月份,就会迎来皮肤过敏的小高峰,因为这个时候天气暖和、环境潮湿、花朵盛开、昆虫又多,对于过敏体质的人而言,尘螨、花粉、柳絮、虫子、甚至是阳光都能让你的皮肤分分钟亮起红灯,而且
皮肤过敏这一症状不分年龄,无论是老人、儿童、青壮年都有可能患病
谨防懒洋洋的“五月病”
一进入五月,有些人莫名地会感觉到全身乏力、没有食欲,烦躁不安,做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症状有点跟女性更年期差不多。这叫‘五月病’。”
三招防五月病
点揉阑门穴
要是感觉浑身没劲,没有食欲,可以点揉位于肚脐上一寸半的阑门穴。阑门穴可以说是直通脏腑的大门,如果消化不好、胃口不好,这个部位往往会特别硬,意味着这个地方需要打通。仰卧在床的时候,可以用右手中指点揉这个穴位,以感觉通畅为宜。
喝些薄荷水
如果对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妨喝点薄荷水。薄荷不仅有疏散风热、疏肝行气的功效,还是平心静气的“心灵补药”,有助于抚平愤怒、沮丧等负面情绪。做事提不起精神,还可以口含西洋参来提神。各种瓜类和豆类也有健脾祛湿热的效果。
睡好子午觉
入夏后人们的睡眠时间会变短,如果常常感觉到烦躁的话,可以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尤其要睡好“子午觉”。23时至次日1时为子时,11时至13时为午时,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阴阳平衡,各种不适也会消失。如果因为夜晚燥热睡不好,可以喝点百合莲子粥,或用鸭子肉、丝瓜或冬瓜、山药来煲汤,助眠效果也很好。
压力爆棚易烦躁
在中国,全年中大概没有哪个月份如六月这般,承载了太多的选择与重荷,月初时全国高考,月底时大学生毕业签工作,对于青年来说,这些在生命中起着命运转折作用的“关卡”,都赶在了六月。对于巨大的心理压力,人们轻则容易情绪低落、慵懒倦怠、抵触上班,重则引起身体反应,如厌食、头疼、睡眠困难等。
“越是有压力,越不能烦躁不安乱了阵脚。”“
举重若轻”是应对这类心理烦恼的基本原则。
不要把压力看得太重,青少年喜欢聚群,那不妨就约上三五好友,通过购物让心情舒畅,一起运动流汗清爽一下,或者和朋友去喝酒舒缓压力,狂野K歌释放压力等都是解压途径。
盛夏入伏要防暑
7月7日开始,将进入所谓的“三伏天”。三伏天是农历小暑与处暑之间的一段时间,它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气温节节攀高,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因此如何科学地防暑降温,健康度夏成为大家最关注的话题。
炎夏最易干扰心神,引起心烦、心跳加快等,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肺心病的发病率增多。因此,
炎夏养生重在养心。
可按摩劳宫穴
将两手掌重叠(男性左手在里、女性右手在里),内、外劳宫对齐(即将上面手掌中心点的内劳宫与下面掌背的外劳宫穴相对齐),轻按于心前区,并缓缓按摩,以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的规律各按摩20~30次,速度不宜太快,最好是呼吸一次按摩一周。
选择消暑“三子饮”
莲子、扁豆、薏苡仁各30克慢炖30分钟后即饮。莲子补脾止泻,益肾涩清,养心安神;扁豆健脾化湿,消暑清热,解毒消肿;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但偏寒性体质者不宜饮用。
做有氧运动
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季倡做有氧运动,可在
早晚温度相对较低时段
,到户外散步、打太极拳或游泳,让身体适量出汗。切忌过量运动、过度疲劳,以免汗出过多,耗气伤阴。
谨防“秋老虎”出现
8月7日,将迎来立秋。立秋过后天气就不会有那么闷热,再没有湿粘的感觉,身体会变得凉爽。但对于秋季,很多人有这样的说法:多事之秋。立秋之后我们还是谨防“秋老虎”的出现,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注意三点
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马上撤除
。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寒凉饮食要减少
。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
空调不能过长开
。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
开学季关注入学健康
九月份是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随着学校陆续开学,学校师生在短时间内大量聚集,
发生集体性传染病几率和风险增大
。而且,部分学生刚经过暑假,不适应刚开学的状态,
易患“开学综合征”。
幼儿园、小学易出现口足病
手足口病在秋冬季节多见,开学后学校、幼儿园等集体环境可出现小流行。打手足口病疫苗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另外,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孩子们的玩具、餐具、便器等要定期消毒。同时学校还
应该做好晨检,发现孩子的手心、舌头出现红色疱疹,要高度重视,及时送诊
。家有患儿,就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初高中压力大易胃疼
很多中学生因为开学后学习紧张、压力大,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常常在学校里胃疼,犯胃病。对于刚开学的孩子,家长要给予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去适应,避免压力陡然增加。
平时应多吃一些健脾易消化的食物,建议多喝一些营养粥,
帮孩子增强脾胃的“抗压能力”。
10月
当心旅行带来健康困扰
外出旅游要保证充足的水量。
不要太过疲劳,调整好自己的行程。因为身体疲劳,补充水量不够,或者维生素缺乏,或者交叉感染,都易造成感冒。
在这个季节,还很容易引起胃肠道感染。季节交替时要多吃一些暖胃的食物,如生姜、红糖、胡椒、羊肉、荔枝等。
要注意少食多餐,不要加大肠胃负担。
11月
预防呼吸道疾病
11月份进入冬季,气候干燥,这一季节正值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应注意预防。
建议在10时至16时之间锻炼
,此时空气中粉尘会减少。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过敏性鼻炎等基础疾病的人群,
尽量减少外出,
可避免原有疾病加重,如需外出也要在太阳出来后。
外出回家后,应及时洗脸、洗手、漱口,清理鼻腔,
为孩子清理鼻腔可用棉棒。
12月
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高峰的月份。因为骤冷,血压突然升高,使原来硬化脆弱的小动脉承受不了强大的内压而被“引爆”,发生脑出血;且还容易形成小的血栓,造成脑血管堵塞或心肌梗塞。
一旦出现头晕、肢体麻木、气短、胸闷等症状要引起警惕,因为这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前兆。
有心梗高危因素的人
早上起床时坚持“三个三分钟”
醒来后先在床上静躺三分钟。
起床后在床上静坐三分钟。
下床后停三分钟再活动。
此外,
不要突然剧烈跑动,
跑动的氧耗会使血液流速和流量加大,大量血液涌入已收缩的血管很有可能引起堵塞、血栓,甚至发生血管爆裂。
全年养生指南在手,新的一年,我们都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文中出现药物最好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哦~
来源:健康时报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贵阳白云友爱医院
走进友爱无限关爱
关注友爱关注健康
长按二维码关注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24
03-08
03-08
03-08
04-12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