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炎热夏天的清凉
蒋华良
2016年7月31日晚
今年夏天全国高温,长三角地区的温度尤其高,最高温度40℃以上的天数超过了半个月。现如今,除了空调,已经没有别的办法降温了。不由想起了儿时的夏日,既有炎热,也有清凉,那炎热中夏天的清凉才是真正的清凉。
记忆中儿时的夏天没有现在热,超过35℃的天气没有几日,超过40℃的天气几乎没有遇到过。但当年的夏天也很热,因为没有空调,一切靠自然手段降温---凉水(井水)、蒲扇、自然的穿堂风,最多有电风扇,那已经是十分奢侈的家用电器了。长期在30℃以上的环境下度日,也够人受的。正因为如此,那时夏天的清凉才显得宝贵,至今记忆犹新。
三伏天,热浪翻腾,是农村最忙的季节,每年这时要“双抢”。即使在农村,现在的小青年也不一定知道何为“双抢”。1970年代至1980年代,为增加粮食产量,南方种两季水稻。五月小麦收割后种早稻,七月早稻成熟,收割后得立即耕田插秧,在立秋前将晚稻秧苗插下。水稻插下后得六十多天才能成熟,八月插下十月收割。如果晚了季节,收成大减,甚至绝收。“双抢”的意思就是七月份抢收抢种水稻。
那时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体劳动。每年的七月,每个生产队就像一个连队进入了紧急战斗状态。为了避开酷热的中午,社员们充分利用早上的清凉。每天早上五点不到,便下地干活,男劳力犁/理地,女劳力拔秧。农村有一种拔秧的专用板凳,老家人称之为秧凳,上下两块木板,固定在两至四根小木柱上。秧凳下面木板的功能是以免板凳在泥泞的水畦中下陷,上面的木板坐人,拔秧苗时人常常要向前和左右移动,人体处于半蹲半坐状态,故凳面一般较小。双抢季节,学校要放忙假,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停课半月,回到所属生产队帮助父母劳动。小一点的孩子在家里烧饭,父母干活回家后可以吃上现成饭,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饭后,立即返回地里干活。大一点的孩子跟父母到地里干活,按年龄从小到大,发配的农活也从轻到重。拔秧是一种劳动强度不大的轻活,我从小就干。但拔秧是一种苦活。早上五点不到,我拿把秧凳去拔秧。下秧苗田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再热也要穿上长衣长裤,头发上洒满驱蚊药水(不管有无毒副作用),再用毛巾或布包起来,几乎只裸露眼睛。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防止一种我老家称之为蒙虱子的小蚊子,即使在这样的严密保护措施下,还有少量的蒙虱子占到你头发里面,咬你的头皮吸血。被蒙虱子咬过的头皮,奇痒难忍,手不由自主地去抓头皮。这样一边拔秧,一边不断地挠痒,头发和脸上沾满泥水,包头的毛巾也散掉了,更多的蒙虱子占到头发中,头皮更痒,挠痒的频率不断增加,以至于无法拔秧,用抓狂形容这时的情景最恰当。忙假里,每天早上醒来,希望生产队不要派拔秧的活给我,每想到拔秧,我的头皮会不由自主地发痒。
除了拔秧,插秧(老家叫莳秧)也是一种苦活,还是累活。早上拔的秧用稻草一把把地扎好,吃完早饭后,专门有人挑到水田边,再一把把均匀地甩到水田里。长方形的水田用两头固定在田埂上的尼龙绳划成宽1.5米左右的长条,1.5米宽刚好是人站在长条的中央,弯腰时不走动能左右插秧的最佳范围。插秧是一门技术活,左手握秧,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出一小撮秧苗,插到水面下的烂泥里,三根手指要再次协动,用周边的一些烂泥围住秧苗,把秧苗固定住。初学插秧者(如当年插队的知青)往往掌握不了这一关键“技术”,一会儿,他们插好的秧全都浮在了水面上。插秧时最“危险”的事情是被蚂蟥叮咬,水田里蚂蟥(学名水蛭)很多,刚开始咬在你腿上时,没有感觉,它不断吸你的血,等腿有痛痒的感觉时,为时已晚,蚂蟥的整个头部已经钻进了你的血管。这时千万别用硬拉的方法把蚂蟥拉掉,这样蚂蟥会断成两截,蚂蟥断成两截,那怕剁成几块,依然能成活,咬住你腿的蚂蟥由于体积变小,会很容易地整个钻入你的血管中,这时必须到医院开刀取出蚂蟥。通常用盐敷在蚂蟥周围,一会蚂蟥便松嘴脱落,再将整个蚂蟥放在事先准备的盐罐头中将其腌死。被蚂蟥咬后的伤口流血不止,比通常的伤口(例如刀伤)流血时间长。到上海药物所读博士后,才知道原因。我博士论文有一部分是做凝血酶抑制剂,蚂蟥中含有水蛭素,是很强的凝血酶抑制剂。被蚂蟥叮咬后,水蛭素进入你的血液中,凝血酶失去活性,伤口便流血不止。
插秧最难受的是腰,几排秧插下来,腰酸得不行,如果不间断地插一天秧,你肯定不知道腰到哪里了。我很怕插秧,插不到五分钟就要站起来休息,大人问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干活,我说腰酸,他们往往会骂一句:“胡说八道,小孩子哪里来的腰?”另一痛苦要命的时候是下午插秧,下面田里的水已经晒的发烫,太阳还直射你的身背,上晒下蒸,奇热难熬。因为插秧一直弯着腰很费力,天又热,社员们用唱山歌的方式解除疲劳,人群中会有人领唱,高亢嘹亮,其他人跟着应和。
夏日炎炎酷暑添,秧苗青青插水田。
低头看见水中天,退步原来是向前。
每年双抢季节总有很多人中暑。为了防止社员中暑,大队的赤脚医生总要准备防暑中药,如金银花、甘草、薄荷等,分发给每个生产队,有专人熬制成药茶,放于田间,社员根据需要饮用。赤脚医生也专门为生产队准备了一种称为“十滴水”的中药,如有人中暑,有头晕、恶心、呕吐的感觉,服下一调羹,立马好转。我小时候被这种神奇的药水吸引,一直想搞清楚是用什么做的,那赤脚医生可能怕我抢了他的饭碗,就是不告诉我。现在我知道了,是由大黄、薄荷油、肉桂、小茴香、干姜、辣椒、樟脑、桉油等中药辅以酒精制成。当年,赤脚医生或老中医用此药治病时每次让病人服用十滴(约5毫升左右),因此得名十滴水。现在还能买到十滴水,但早已做成方便服用的口服液了。
当年最能降温防暑的还是要算大麦茶。只要有人干活的地头田间,就有一个大木桶,木桶里盛满了大麦茶。每日早上,有专人准备大麦茶。将大麦放在一大铁锅中焙炒。小火炒至大麦焦黄,倒入凉水,烧开后煮数分钟,舀入大木桶中冷却,上午十点和下午一点左右将大麦茶挑到田间供社员解渴防暑。大麦茶具有独特的清凉解暑的功效,且清香可口,社员们都喜欢喝。一般每个生产队每天要消耗掉十几桶(每桶50斤左右)大麦茶,起到了积极的降温防暑作用。酷热的夏日,在地里干活浑身流汗、口渴难熬时,走到田头,舀一瓢冷透的大麦茶,一口气喝下去,清凉通过每根汗毛孔从身体里面渗到外面,那种爽快无法用言语形容。
与大麦有关的另一种防暑降温的“冷饮”是大麦粥。我问过很多人,几乎没有多少人吃过甚至知道大麦粥。大麦粥做法不是很复杂,这里顺便介绍一下。先用平时的方法淘米煮稀饭,但要比平时多加些水;等煮到七成熟时,加入用凉水调均匀的大麦粉,一边加大麦粉一边用锅铲搅拌,然后加入少量的食用碱水,烧至稀饭粘熟,放在一边冷却。早上烧一大锅,一家人早中晚饭、甚至不是饭点都可以吃喝。讲究一点的人家,将大麦粥放在铁桶里,再将铁桶吊放在井里,用深井的低温冷却,大麦粥降温效果更好。无论是中午还是晚上,干完活回家,酷暑难忍,喝一碗大麦粥,一股凉气从心底透出,这是真正的透心凉,任何冷饮都达不到这样凉爽的效果。大麦粥在我老家广受欢迎,那时的夏日,家家都烧大麦粥。晚上的主食也大多是大麦粥,由于放碱量的不同,烧出的大麦粥有淡绿色、绿色、甚至红色。那时每家晚饭都在屋外吃,桌子或门板上各种颜色的大麦粥飘着特有的清香,闻着这股香味,人的心情会一下子凉快下来。
离我老家不远一个叫丹阳的地方,硬要说大麦粥是他们的地方特色小吃,还编了一个典故,顺便也说给大家听听。
丹阳是座江南小城,位于常州和镇江之间。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因此早年水运也颇发达。乾隆每次下江南,总要从丹阳城经过,但总也不下船到丹阳城里转悠。为什么呢?丹阳是个穷地方,没有什么可招待的,江苏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安排乾隆在江苏境内的行程时故意不安排丹阳上岸,安排比较富庶而读书人多的常州、苏州上岸看看。无锡虽然很富,但文人墨客少,故而乾隆爷几乎没有到过无锡。有人说乾隆到过宜兴,宜兴属于无锡,君不知,宜兴在清朝属于常州府。
一年夏天,而且是大伏天,乾隆带着文武百官,乘着龙船浩荡荡地又沿着京杭大运河南巡。一路经过大小州县,各级抚台县官们无不拿出当地最好吃的美味佳肴迎驾。又经过丹阳了,乾隆心血来潮,想知道丹阳是个什么地方,便吩咐停船上岸。县太爷知道后,激动万分,热泪盈眶。以往每当乾隆下江南经过丹阳,他总是希望王恩浩荡,乾隆爷能上岸考察,他本人有机会向皇帝汇报工作,如得恩宠,也有个升迁的机会。只是次次看着乾隆的船队经过,没有与皇帝谋面的机会。后来知道了原因,是因为丹阳穷,没有什么可以招待皇帝,因而江苏巡抚不安排乾隆在丹阳上岸。丹阳县令心想,巡抚大人真是无知,穷地方不一定没有好吃的,现在大热天,怎样招待乾隆就看我的了。
丹阳县令一大早就派人烧了一大锅大麦粥,放在井里冷却,这是天下第一冷饮,不怕你乾隆不喜欢。乾隆上岸后,乘官轿至县衙,虽不足三里路程,然天太热,坐在轿子里就好比坐在桑拿浴室。到县衙下轿,乾隆衣衫全湿,热得喘不过气来。县太爷一边派人为乾隆扇风,一边叫人盛来一大碗大麦粥,配以下粥酱菜。乾隆一尝,浑身凉爽,龙颜大悦,说道:此粥不但麦香浓浓,十分可口,而且有降温奇效。于是下令赏赐百官,并破例在这个江南小城多停留三日。这些苦了随行官员了。吃多了大鱼大肉,偶尔尝到这样清香爽口的大麦粥,当然惊为天物。但要是三天顿顿都吃大麦粥(丹阳穷,可能没有比大麦粥更好的食物了),随员梦受不了,乾隆也受不了。到了第二日,大家就已是饥肠辘辘。只是皇帝金口玉言难改,不能出尔反尔。于是,乾隆与大臣们只能喝了三天三夜的大麦粥。临走,乾隆颇为感慨地发出一句话:丹阳,可真难过啊!这句话后来传到民间,传来传去,竟成了:丹阳人可都是大麦粥命啊!我们老家大人骂孩子没有出息也有一句类似的话:你是喝大麦粥长大的。
江南好多人家有井。江南水乡不缺水,打井一是为了用水方便,免于到河滩挑水之苦,二是井水冬暖夏凉,冬天洗刷不冻手,也能给夏天带来清凉。那时没有冰箱,吃剩的饭菜放在竹篮里,吊挂在井里,不会瘦掉。如若将西瓜放在网兜里,用麻绳系好后沉于井水中,半天后拿出来吃,味道是今天的任何冰镇西瓜不能比的。
另外值得一说的清凉物件是竹制品。江南遍地是毛竹,毛竹成材后可制成竹床、竹榻、竹椅、竹席(俗称凉席),无论哪一件,躺在上面或坐在上面,总有清凉的感觉。中午时分,搬一竹榻到一弄堂里,光着膀子躺在上面,下面透着竹子的凉气,上面穿堂风拂身而过,于清凉中午睡是何等的美事。不时从柳树上有蝉鸣声传来,这样的感觉实在是太好的,我称之为闻声赏柳(见我《闻声赏柳》一文)。
在外面乘凉是江南一景。夏天晚上,家里闷热,睡觉前都在户外活动。太阳下山后,先用井水浇门前的场地,驱散热气,为晚上活动准备。用两张长凳架一张竹床,如家里没有竹床,便把两扇门卸下来架在板凳上。再把桌子搬出去,将饭菜端出去放置在桌子上。人或坐在竹床或门板上,或坐在竹椅板凳上,一边吃晚饭,一边聊着家常。聊家常多半是在爷爷奶奶和父母与坐在不远处的隔壁邻居间进行,小孩们一般不插嘴。老家村上的房子是一家挨着一家,两家之间最多有很窄的弄堂间隔。夏天吃饭东家可以看到西家吃什么,也会相互品尝饭菜,特别是某家吃馄饨或冷面之类不是经常吃的食品时,总会给离得近的邻居家送一些共享。这是炎热夏天的另一种清凉。
晚饭后,大人总是给孩子先洗澡,洗完澡后将他们抱到门外的竹床上,洒上痱子粉和花露水,顿时感到清凉无比。村子周边是万顷良田和湖泊河流,蛙声伴随着稻花香传来,热意全无。奶奶一边为孙子摇着蒲扇,一边讲着牛郎织女的故事,孙子仰望天空,数着闪光的星星……。稍大一点的孩子们围着一位会说书的老爷爷,听他讲《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榜》,一些古典名著首先是在这样炎热的夏天晚上纳凉时听来的。这种和谐美满的风景显然给炎热的夏日带来了清凉,这样的清凉当今已无处寻觅。
除了门外和弄堂前,运河上的桥背是另一个纳凉的佳处。那时江南的桥多半是石拱桥,桥面高出水面很多,无论多热的天,其他地方无一丝风,桥面上总是有很大的风。抢占桥面乘凉的地方必须赶早,晚了就没有地方了。凉爽的风从水面吹到桥面,昏热的大脑清醒了许多。不时有运输船穿桥而过,咿呀的橹声在桥洞回荡。偶尔有几个胆大的来桥面练习跳水,或鱼跃或翻滚地扎入水里,溅起阵阵浪花。这是炎热夏天里又一种清凉。
儿时的夏天是炎热的,但炎热中有许多清凉,而这种清凉多半是自然的。如今,这种炎热中的清凉已经很难享受到了。几日前,回老家办事,又去了我喜欢的媳妇岭。岭里清水塘的水更清澈了,看了就想下去游泳。我又如小时候的父老乡亲一样,穿着短裤,赤着脚,光着膀子,自由地行走在房前屋后。用湿毛巾搭在肩膀上,一边烧菜一边擦汗。灶台的高温,使我大汗淋漓,每烧完一个菜,便跑到池塘边的码头,一个猛子扎入深水处,塘底水温很低,喝一口冷水再浮出水面,浑身被清凉包裹着,顿时有一种回到儿时夏日的感觉,这种感觉促使我要写这篇文章。文章框架是我在媳妇岭清水塘游泳,仰躺在水面构思的,今晚整理成文。
文:蒋华良,男,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图:转自网络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24
03-08
03-08
03-08
04-12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