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病人得了太阳中风,脉是浮的,头痛、发烧、身体出汗,怕风,就用桂枝汤。
桂枝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大枣12个,每个要剪成五六瓣,掰两瓣是不够的。
生姜切成片,切成丝儿,炙甘草是二两。
刘老师讲剂量:刚开始学的时候取三分之一,一两在东汉时期是15.625克,取整数15克。开始可以一两取5克,如果得了急性病,感冒发烧,发高烧了,可以取三分之二的这个剂量,一两取10克也可以。如果慢性病比较轻,取5-10克。初学者建议取5克,等有经验了,可以增加剂量。
曹颖甫开始用药的时候,剂量也很轻。随着治病时间加长,经验越来越丰富,剂量也在增加。有的时候辨证准了,开的方子也可以,也有疗效,但是总是好的慢,就需要加大剂量,量变产生质变。要想病愈,剂量也是必须要到位。
但是这个剂量也要适度,量太大就过了,要有一个合适的度。桂枝汤,大枣掰成五六半,姜切成丝儿,用1000-1200毫升水,把药材放在水里,我一般是不泡的,大家可以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然后烧开,烧开以后关到小火,中间微微的沸腾就可以了。煮40到50分钟,剩下500毫升到600毫升,分成三份,喝三次。喝药以后,接着喝一碗热粥,就是温的粥,然后再上床盖上被子,等着身体微微的发汗,出毛毛汗,这个病就好了。
太阳中风本来就是自汗出,出汗,有的人平常喜欢出虚汗,这种汗属于病汗。喝药后身体恢复正常了,出的这个汗,喝完出汗身体就好了,感冒就好了,这个属于药汗。如果没有喝热粥,盖被子微微的发汗,有的时候尽管药开的对,病也不容易好。所以伤寒论条文里面的煮药的方法,服用的方法大家还是要看的。我在遇到疑问的时候,直接看伤寒论的原文,看张仲景怎样写的,一般按照医圣讲的方法。刘老师讲一两取5克,或者取十克,这样煮40到50分钟就可以了。提前先泡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比较好。
桂枝汤我这几年吃过的次数不少。我买的药材里面,桂枝白芍炙甘草用的是最快的,买半斤一斤很快就用完了。这个药用的很多,平常一般都会用到。
之前生病的时候,夏天感冒了,出汗流鼻涕,打喷嚏,吃桂枝汤,有时候病比较轻,吃一剂药就好了,我用的是原剂量,一两取15克的。我家孩子有一次夏天感冒了,用的是半量,成人一半的剂量。早晨喝了药就去上学了,放学回来的时候,感冒就好了。
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方--群方之祖,很多方子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减变化来的。讲桂枝汤用的时间不短,大家要把桂枝汤掌握了。后面有很多的方子,在这上面稍微变化一下就可以了。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