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的话题太大了,品类繁多、茶俗各异,我所知甚少,能说清的也不多。这里就勉强说些我知道一点的,与大家分享,各位茶友如有指教之处,我这里先行谢过!
对于乌龙茶的产生问题,有人说起于宋代,这个说法,传说与故事新编比较多。靠谱一点的说出现于清代初期,以程启坤先生为代表的学者通常会引用陆廷灿的《续茶经》和王草堂的《茶说》来证明。
广东乌龙茶里有宋种一说,说是宋末帝昺逃亡时路过这里喝过的茶,迄今有900年的历史。但这一说法没有任何资料佐证,且按传说的情况,当时是从树上采的叶子现煮的,估计没什么工艺讲究,即使实有其事,也与今天的广东乌龙茶没有关系。这个传说与晋惠帝逃亡中饮茶的故事很像,模仿的痕迹很明显。
陆廷灿的《续茶经》和王草堂的《茶说》的资料是真实的。但是程先生等先贤的说法却似有些不严谨。程启坤先生认为《茶说》成书于清朝初年,因而乌龙茶也出现在清朝初年。但事实并非如此。
陆廷灿的《续茶经》一书引用了王草堂的《茶说》,但这两人生活的年代相差并不远。陆廷灿字扶照,是清代名士王士祯的门人,在康熙五十六年到雍正元年其间为福建崇安县令,这段时间他和王草堂一起校订武夷山志,其《续茶经》一书也可能成书于这之后的一段时间。这段时期,其实已经不能算是清初了。
另外,文字资料的记载总是滞后于生产的,康熙晚期的记载,其生产实践很可能在明朝末年就开始了。明末荷兰人在福建采买茶叶,对这些茶叶总称武夷茶,是不同于绿茶的发酵茶类,应该是包括全发酵的红茶与半发酵的乌龙茶的。后来更明确地选择了其中的有烟熏味的红茶,音译为拉普山小种,意思是烟小种。至此荷兰人才把乌龙茶排除在主要的进口茶之外。
相对于不发酵的绿茶来说,乌龙茶与红茶的茶汤都是红黄的,因此有一段时期,人们把两者统称为红茶。但乌龙茶的叶底又是半青半红的,所以也有青茶的叫法。当时武夷山红茶与乌龙茶的主要生产人员可能是来自江西的民工。
清朝江西劳工采茶歌
清明过了谷雨边,背起包袱走福建。
想起福建无走头,三更半夜爬上楼。
三捆稻草搭张铺,两根杉木做枕头。
想起崇安真可怜,半碗腌菜半碗盐。
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赛过鸡。
采茶可怜真可怜,三夜没有两夜眠。
茶树底下冷饭吃,灯火旁边算工钱。
武夷山上九条龙,十个包头九个穷。
年轻穷了靠双手,老来穷了背竹筒。
从这首民歌里唱的青茶来看,应该就是乌龙茶了。乌龙茶与小种红茶的原产地很可能都是星村镇,这里在深山里,聚集了一些做走私茶的。因为是走私,请不起年轻的采茶女,就找了一些江西的农民工过来。这些男人采茶很野蛮的,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反正做出来的黑乎乎的茶是卖给外国人的,而外国人又喜欢这些重口味的茶。只可惜,相对于烟小种来说,乌龙茶还是小清新了一些,最终被欧洲人抛弃了。
推测一下,乌龙茶最早出现应该是朱
元璋废团用散之后。武夷山里那群原本属于院士级别的茶叶技师一下子懵了,这么大的芽可怎么跟江浙的小茶芽比呢?从现在福建茶叶的生产来看,江浙绿茶的生产工艺似乎不太适合福建的茶树。于是当地茶工经过艰辛探索,终于摸索出了红茶与乌龙茶两类茶叶。广东的茶叶生产情况与福建的情况应该差不多,而且更糟一些。
1992
年出版的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一书中,广东乌龙茶仅收录了凤凰水仙一种。
乌龙茶的生产工艺中,焙火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后天去上课的时候,我会带不同焙火程度的茶样去跟大家分享。我个人的品尝体验,不太喜欢足火,也不喜欢轻火。大家可以尝尝看自己的口味有多重。20年前,台湾的乌龙茶在大陆卖的时候,不焙火的冻顶乌龙要800多一斤,而焙火的只要200左右。这样的价格比是否可以让我们理解了一点焙火的性质呢?
对于江浙地区的消费者来说,很长时间对乌龙茶抱着一种猎奇的心态。袁枚在品了乌龙茶之后写了一首诗:
道人作色夸茶好,
瓷壶袖出弹丸小。
一杯啜尽一杯添,
笑煞饮人如饮鸟。
这完全就是一段有趣的经历啊。袁大才子的这个感觉与今天很多初次接触工夫茶的人是一样的,表示新奇以后,一转身喝的还是绿茶。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23
10-2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