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菊花 中药材:菊花中药材:菊花

中药材:菊花

中草药大全

弘扬民主文化传承中药国粹

菊花为常用中药。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商品根据产区的不同,分为毫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黄菊等数种。

别名:

甘菊花、白菊花、黄甘菊、药菊、白茶菊、茶菊、怀菊花、滁菊、毫菊、杭菊、贡菊

来源: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栽培。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140厘米,全体密被白色绒毛。茎基部稍木质化,略带紫红色,幼枝略具棱。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5厘米,宽3~4厘米,先端钝,基部近心形或阔楔形,边缘通常羽状深裂,裂片具粗锯齿或重锯齿,两面密被白绒毛;叶柄有浅槽。头状花序顶生成腋生,直径2.5~5厘米;总苞半球形,苞片3~4层,绿色,被毛,边缘膜质透明,淡棕色,外层苞片较小,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第二层苞片阔卵形,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花托小,凸出,半球形;舌状花雌性,位于边缘,舌片线状长圆形,长可至3厘米,先端钝圆,白色、黄色、淡红色或淡紫色,无雄蕊,雌蕊1,花柱短,柱头2裂;管状花两性,位于中央,黄色,每花外具1卵状膜质鳞片,花冠管长约4毫米,先端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雄蕊5,聚药,花丝极短,分离,雌蕊1,子房下位,矩圆形,花柱线形,柱头2裂。瘦果矩圆形,具4棱,顶端平截,光滑无毛。花期9~11月。果期10~11月。

产地:

全国各地均产并互有引种。

毫菊花:主产于安徽毫县,涡阳及河南商丘;

滁菊花:主产于安徽滁县;

贡菊花:(微菊)主产于安徽歙县;

杭菊花:(白茶菊)主产于浙江桐乡,海宁;

怀菊花:主产于河南沁阳,武陟;

黄菊花:(大小两种)主产于浙江、海宁;

川菊花:主产四川中江。

采收加工:

11月间,当花正盛开时采收。各种菊花加工方法如下:

白菊花:系将花枝割下,捆成小扎,倒挂阴干,然后剪下花头。

滁菊花:系摘取头状花序,经硫磺熏过,晒成6成干时,用筛子筛,使成圆球形,再晒干。

贡菊花:系摘下花后用火烘干。

杭菊、大黄菊:系摘下花后,上蒸笼蒸过晒干;小黄菊则用火烘干。

性状鉴别:

头状花序,外层花瓣(舌状花)多呈扁平单片状。中间有黄色的圆盘状花心(多数管状花聚合而成)基部有绿色花蒂,由3~4层叶状物(总苞片)组成。气清香,味甘微苦。由于产区和加工方法不同(实际品种不一),各地产品略有差异。

1、毫菊花:花大足壮,花瓣长而紧密,长约1~2厘米。将花冠捋齐与蒂粗细相等。色白。

2、滁菊花:形状与毫菊类似,惟花朵较小。多皱缩呈绒球状,花心较松。

3、贡菊花:花朵小,花瓣密而短,色白。蒂绿而鲜艳,花心金黄色。

4、杭菊花:因加工蒸过而呈压迭状。朵大瓣阔而疏,色白微黄,花心较大,深黄色。蒸过的大黄菊与其相似,只瓣为黄色。

5、怀菊花和川菊花:花大瓣长。约1~2厘米,多为黄白色,带有浅红色或棕红花的花瓣。花心细小,浅棕色,质松而柔软。

6、小黄菊(烘黄菊):为黄菊花小的头状花序或未开放的花蕾。

白菊花均以白色,花完整,不散瓣,香气浓,无梗叶者为佳。黄菊花则以色黄者为佳。

主要成分:

含腺嘌呤、水苏硷、胆硷等,并含挥发油。

药理作用

①抗病原体作用

菊花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β-溶血性链球菌)、人型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其水浸剂(1:4)对某些常见皮肤致病性真菌亦有些抑制作用。高浓度在体外还有抗病毒(PB8株)及抗螺旋体作用。

②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

菊花提取物刚、鼠腹腔注射,可使皮内注射组织胺之局部台盼蓝之扩散较小,显示其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有抗炎作用。其提取物10毫克相当芦丁2.5毫克之效力。

炮制:

菊花:拣净叶梗、花柄及泥屑杂质。菊花炭:取拣净的菊花,置锅沟炒至焦褐黄色,但须存快,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性味:

甘、苦、微寒。

归经:

入肺、肝经。

功能:

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

主治:

主外感风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临床应用:

各种菊花都有不同程度的清散风热、解热、解毒(消炎)、明目等作用,但各有所长。

甘菊花(白菊花)养肝明目的功效较好,常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目暗。滁菊花为白菊花的一种,功用相同,其品质较优,镇痛镇静的作用较好。

杭菊花(黄菊花)疏散风热的能力较好,常用于外感风热,头痛、目赤。

野菊花清热解毒的能力较强,擅长治疗疔疮肿毒(详见下条)。

具体用途如下:

1、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杭菊花配桑叶、薄荷等。

2、用于治风热眼痛(结膜炎)。杭菊花配白蒺藜、木贼,水煎服,也可用其热蒸气熏眼。

3、用于治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相当于高血压病早期的头痛)。甘菊花配夏枯草,钩藤等。

4、用于治肝肾不足(如慢性肝炎、视神经炎时)引起的头晕眼花。甘菊花配杞子,方如杞菊地黄丸(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泡茶。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

《本草汇言》:气虚胃寒,食少泄泻之病,宜少用之。凡阳虚或头痛而恶寒者均忌用。

菊花的功效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有镇静、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菌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并增加血流量。可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菊甙有降压作用。用于感冒风热,发热头昏;肝经有热;目赤多泪,或肝肾阴虚,眼目昏花;肝阳上亢,眩晕头痛;疮疡肿痛。现代又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

菊花的作用

1、菊花山楂茶:取菊花10克,加山楂、金银花各10克,代茶饮用,能化淤消脂,清凉降压降压、减肥轻身,适用于肥胖症、高血脂症和高血压患者。

2、三花茶:菊花,金银花,茉莉花均少许,泡水作茶饮,可清热解毒,适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疮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宁神静思的效用。

3、菊花蜜饮:菊花50克,加水20毫升,稍煮后保温30分钟,过滤后加入适量蜂蜜,搅匀之后饮用。具有养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脑、润肠等作用。由白菊茶和上等乌龙茶制成的菊花茶,是每天接触电子污染的办公一族必备的一种茶。因为此茶具有去毒的作用,对体内积存的有害性的化学和放射性物质、都有抵抗、排除的疗效。

4、取菊花10克,茶叶3克,一并冲泡,可防治早期高血压。

5、取菊花10克,桑叶、枇杷叶各5克,研成粗末,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可防秋澡,适于因秋燥犯肺引起的发热、咽干唇燥、咳嗽等病症后食用。本方尚有预防流感、流脑、乙脑、腮腺炎、水痘等作用。

6、甘菊,其味甘甜,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同煎代茶饮用,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效。

7、餐后,用五、六朵杭菊花冲泡饮服,能解渴生津。

8、八宝菊花茶:金银花10克、陈皮5克、胖大海一个(可不要,因为它可引起食欲不振、上吐下泻)、少许冰糖、少许山楂、5克有机绿茶、两个红枣,用沸水泡至5分钟既可食用,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菊花的食用方法

1、沙苑白菊饮

组成:炒苑子10~15克,白菊花10~15克。

用法:加水500毫升,煎煮成150毫升。

功效:平补肝肾、降低血脂、降压明目的作用。

2、降肝火代茶饮

组成:菊花10克、决明子10克,一天用量。

用法:反复泡茶。

功效:降肝火。肝火过旺的人可以用菊花搭配决明子代茶饮,菊花搭配决明子清热泻火效果更好。决明子这在里起到协同菊花的作用,菊花有清的作用,决明子有泻的作用,二者配合有清热泻火的作用。

3、枸杞菊花膏

材料:枸杞、杭白菊5~10克、白糖、琼脂(又叫洋粉)。

做法:

(1)琼脂要用等量的水浸泡透。

(2)锅中放入半斤左右的水,放入杭白菊,开火煎煮出菊花水。

(3)开锅后放入琼脂,并用筷子不断地搅动。

(4)再次开锅后捞出菊花,然后根据自己的品味加入白糖。

(5)白糖溶化后盛出倒入小碗中,放入煮过的菊花瓣,撒入几粒的枸杞。

(6)晾至常温时,放到0~4度的保鲜箱中冷冻一下即可。

4、菊花胡萝卜汤

原料:菊花6克、胡萝卜100克、葱花少许。

做法:胡萝卜煮水,软烂前放入菊花煮两分钏,加葱花、盐、味精、香油调叶。

功效:滋阴、养血、明目。

5、枸杞菊花茶

原料:干菊花数朵,枸杞一小把。

做法:将菊花以热水冲泡,加入枸杞,静待1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枸杞有滋补肝肾、明目的作用,菊花有清肝明目的作用。枸杞起来补的作用,菊花起来清的作用,做到补而不上火。

6、玫瑰菊花红茶

原料:玫瑰花3克、菊花3克、橘红3克。

做法:水煎代茶饮。

功效:提神醒脑,疏肝理气。

出处:健康之路20151025过用生百病(中)

菊花的使用方法

1、缓解头晕的代茶饮-桑菊茶:杭白菊5~6朵,桑叶2克左右。倒入开水放置十分钟左右即可。

2、缓解慈禧太后头晕的菊花延龄膏:把菊花煎汤取汁,用炼蜜收膏(收膏:越熬越稠的过程)。

3、降肝火菊花饮:菊花3克(杭白菊或贡菊)、生甘草5克、栀子5克、或栀子花3朵,开水冲泡代茶饮。可起到降肝火,缓解眼睛发红的上火症状的作用。

菊花的选方

1、治风热头痛: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为末。每服一钱半,茶调下。(《简便单方》)

2、治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苦桔梗二钱,甘草八分,苇根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三服。(《温病条辨》桑菊饮)

3、治风眩:甘菊花暴干。作末,以米馈中,蒸作酒服。(徐嗣伯·菊花酒)

4、治热毒风上攻,目赤头旋,眼花面肿:菊花(焙)、排风子(焙)、甘草(炮)各一两。上三味,捣罗为散。夜卧时温水调下三钱匕。(《圣济总录》菊花散)

5、治眼目昏暗诸疾: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一斤半捣罗取末)一斤,甘菊花(末)一斤。上二味和匀,取肥地黄十五斤,切,捣研,绞取汁八、九斗许,将前药末拌浸,令匀,暴稍干,入盘中,摊暴三、四日内取干,候得所即止,勿令大燥,入炼蜜二斤,同捣数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日午,热水下。(《圣济总录》夜光丸)

6、治肝肾不足,虚火上炎,目赤肿痛,久视昏暗,迎风流泪,怕日羞明,头晕盗汗,潮热足软:枸杞子、甘菊花、熟地黄、山萸肉、怀山药、白茯苓、牡丹皮、泽泻。炼蜜为丸。(《医级》杞菊地黄丸)

7、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甘菊花四两,巴戟(去心)一两,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二两,枸杞子三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温酒或盐汤下,空心食前服。(《局方》菊睛丸)

8、治病后生翳:白菊花、蝉蜕等分。为散。每用二、三钱,入蜜少许,水煎服。(《救急方》)

9、治疔:白菊花四两,甘草四钱。水煎,顿服,渣再煎服。(《外科十法》菊花甘草汤)

10、治膝风:陈艾、菊花。作护膝,久用。(《扶寿精方》)

菊花的注意事项

1、菊花为凉性,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合长期用菊花泡水。

2、菊花性凉,月经前的女性不适合喝菊花茶,月经前喝容易导致宫寒。

菊花的禁忌

1、《本草经集注》:"术、枸杞根、桑根白皮为之使。"

2、《本草汇言》:"气虚胃寒,食少泄泻之病,宜少用之。"

处方举例:

杞菊地黄汤(《医级》):杞子12g,甘菊花9g,熟地15g,茯苓9g,淮山12g,泽泻9g,山萸肉9g,丹皮6g,水煎服。

上述几种菊花,均为药用之甘菊,但以毫菊,怀菊为主,习惯认为毫菊优于怀菊。杭菊:原为茶行经营,多做茶用,故名茶菊。滁菊:香气浓郁而幽雅,为菊花中之珍品(过去多在加工时洒上绿豆粉)。贡菊:京津及福均称之“滁菊”,京多做茶用。黄菊:京津习用大黄菊。在应用上各随大夫处方。在功效上,疏风散热多用杭菊、黄菊;平肝明目,多用白菊滁菊(贡菊)。

菊花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风热,目疼欲脱,泪出,养目去盲,作枕明目。

2、《本经》: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3、《别录》: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

4、《本草衍义》:近世有二十余种,惟单叶花小而黄,绿叶色深小而薄,应候而开者是也。

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源于网络)

温馨提示:

想要了解更多病症中医用药,病症小偏方吗?

想要了解更多中药知识和食用方法吗?

只需关注后回复病症/中药名即可!已收录百种病症及300种常见中药功效及用法!如回复‘三七’、‘高血压’、‘月经不调’等。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想要了解更多中药材知识,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即可查询!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