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是湖北省恩施州面积最大
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有着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其中还有不少的美食
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想知道在利川
有哪些美食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利川红茶
利川红茶制作主要在毛坝镇
属传统的手工红茶
利川红茶制作技艺已传承近300年,主要加工工序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红茶制作过程不经杀青,而是直接萎凋、揉捻,然后进行完整发酵,使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为茶红素,因而形成红茶所特有暗红色茶叶、红汤。
位于毛坝镇的飞强茶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鲜茶叶收购、出口精制工夫红茶与中国名优工夫红茶的加工销售,经过近17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出口红茶的主要生产厂商之一成为恩施八宝、利川八宝之一,畅销欧盟、美国、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雾洞绿峰茶
雾洞茶产自利川市忠路镇雾洞坡一带,其茶色泽翠绿,锋苗显露,故名“雾洞绿峰”。此地以“云雾山中出好茶”自称,种茶历史有3700余年。
忠路种茶始于唐朝,明代成为朝廷贡品,据考证,”雾洞茶”因明成祖朱棣受贡亲赐:“此茶生来出雾洞,弟兄结拜在虚空。今夜茗茶同饮后,品居满园辅朝忠”而得名。自此“雾洞茶”享有“雾浮雾洞托彩霞,云归洞口产佳茶”之美誉。
雾洞绿峰茶制作工序都十分讲究气候、火候、温度、时间及艺人的实践经验,制作出来的茶叶品质特征为:外形条索紧细有锋苗,色泽翠绿油润,内质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匀齐、明亮。
雾洞茶系列产品色绿、形美、香高、味爽“四绝”著称,曾多次参加省、地茶叶鉴评并获奖,并亮相中央电视台。产品常年销往武汉、河南、北京、上海、广州等省市,还出口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受到国内外消费者和客商的好评。
柏杨豆干
柏杨豆干有着300多年的历史
且一度成为上送朝廷的贡品
清朝康熙皇帝曾御赐“深山奇食”金匾
柏杨豆干以其色泽金黄、质地细腻、美味绵醇,且制作不用石膏而闻名遐迩。生产过程主要以优质大豆、柏杨坝龙洞湾富硒泉水和30余种天然香料为原料,经过淘洗、浸泡、碾磨、烧煮、过滤、游浆、包扎、压榨、卤制、烘烤等十几道传统手工加工而成。
豆干制作传统工艺沿袭几百年传承至今
成为人们喜爱的地方风味小吃
现在在各大超市、餐厅酒店
菜市场以及淘宝等网络购物软件上都有售卖
切面是利川市传统面食之一
有数百年历史
切面的制作是选用优质面粉,加入适量的水和鸡蛋,糅成面团,用多种擀面工具,较长时间的反复碾、压,使面团成为长宽如布帛的面皮,薄如纸片,然后规则重叠,切成面条。
食用时
用开水稍煮放入佐料
其口感柔软细腻,味美无比
柏杨坝镇居民沈祥林,继承祖传5代人切面技艺,工艺娴熟,加工制作的切面在柏杨坝镇有口皆碑,成为地方美食一绝。
建南咸菜
建南咸菜是产于
建南镇一带的传统蔬菜食品
生吃,可焖、熬汤
各具特色
咸菜内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硒、钾、铁等微量元素,有健胃、消食等保健功效。
咸菜原材料主要是俗称“疙瘩菜”或“瓜儿菜”的大青菜。制作过程是首先将新鲜青菜挂晾待茎叶蔫软后用清水洗净,再挂晾三至五日。在竹簸箕里将青菜切开,把各种佐料撒布在青菜上,裹扎后放入坛中压紧,每压一层需再撒布少许佐料,然后封坛月余即可食用。储放时间越长,味道越香。
目前,位于建南镇的利川市民宝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菜巴佬”建南咸菜,畅销省内外,供不应求。
谋道腐乳
谋道腐乳是谋道镇传统特色绿色食品
俗称“霉豆腐”
杉王腐乳的传统手工工序是:把大豆浸泡后,用石磨带水碾细,煮沸滤浆,加入石膏使其凝固,经压榨成为豆腐;将豆腐切成小块,利用当地冬季低温时的自然条件,将豆腐块与经处理过的干稻草层层叠放,让其自然发酵生霉;待30天左右毛霉即将脱落时,将豆腐块四周粘上佐料,再包上经阴干的青菜叶,放入陶瓷坛中,密封三月后食用。
目前位于谋道镇的“湖北利川市开味泡菜加工厂”生产的“杉王豆腐乳”畅销不衰。
汪营泡粑
汪营泡粑是产于汪营镇的传统食品
汪营泡粑制作历史悠久
技艺流传较广
在本市民间较为普及
汪营泡粑的原料有粘米粉、干酵母、白糖、发粉、清水等。其做法是先将白糖倒入粘米粉内搅匀,加入清水调合均匀成粉浆水。将粉浆水倒入锅内用小火煮成糊状,边煮边搅拌,防止结块粘底。接着将煮好的糊过滤冷却,加入干酵母和发粉拌匀,盖上保鲜膜,根据天气温度,发酵6小时左右即可。
建南粉丝
建南镇黄金村3组村民李可贤,现年65岁,继承祖辈、父辈从事豌豆粉丝生产,掌握和传承着一套娴熟的豌豆粉丝制作技艺。
其制作工序大体是:利用优质豌豆,浸泡48小时左右,淘洗去杂,碾磨成浆,沉淀,过滤,自然风吹干,切成块状,刀砍成粉状,掺和熟芡,用90度开水搅成糊状,加入干粉,搅匀,加入热水,用手拌揉,经漏孔工具漏出进入开水锅,再进入冷水池,经漂洗,晾干。
根粑凉粉
利川根粑凉粉是利川民间一道传统美食
原材料选自极易繁殖生长的野生蕨类植物
纯天然,无污染,无添加剂
营养价值极高
且纯手工制作
想要制作根粑凉粉,第一步需要做的是将野生蕨根洗净捣碎成泥状,放入缸中过滤沉淀,使之成为淀粉,待干后做成圆球状,民间称之为“根粑”;然后将根粑揉搓至粉状,用一部分干粉和开水调合成熟芡,再掺合干粉揉捻成糊状,用特制的漏瓢,使之成粉丝状漏入开水锅中,熟透后用清水漂洗冷却,放入调料即成为凉爽可口的消暑佳品。
利川根粑凉粉目前影响很大
在恩施州内各县、市及重庆地区
常有商家仿效制作、售卖
杨氏烧鸡公
毛坝镇杉木村6组村民杨秀志,继承三代祖传“烧鸡公”制作技艺,在毛坝镇新店子集镇经营“杨氏烧鸡公”20余年,产品除在当地畅销外,对慕名求购和定购者应接不暇。
烹饪烧鸡公,要将自养或购买的土公鸡,宰杀后去除内脏,内外涂以精心调配的佐料,外面裹以菜叶或芭蕉叶,放入专制的铁丝笼内,外面涂以1.5厘米左右厚的黄泥,放入柴火中烧烤。烧烤时不时翻动,使受火均匀,两小时后取出,去泥掰开铁笼即可享用。杨氏烧鸡公色香味俱佳,令人馋涎欲滴,是地道绝佳特色美食。
文斗阴米
文斗乡境内
传承着一种传统休闲食品阴米
它在文斗乡及全市流传很广
历史悠久
酿造阴米要用本地优质糯米,洗净,浸泡,蒸熟,阴干,将一部分用食品颜料染上红色或绿色,使红、绿、白相间,再与经桐油煅制的沙粒爆炒,冷却后装坛封闭,防止回潮。
食用时
取适量于碗中
加入红糖,开水浸泡
色、香、味俱佳
利川莼菜被誉为“世界珍奇”、“中国一绝”
是湖北省利川市特产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据测定,每100克鲜莼菜,含蛋白质745毫克,并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胶质,以及氨基酸等。国外研究表明,莼菜叶背分泌的一种类似琼脂的黏液,含大量的多糖,能显著强化机体的免疫系统,加强免疫功效,达到防治癌症的目的。莼菜又被称为“人类的免疫促进剂”。
莼菜的产出季节性很强。利川莼菜的采摘期是5—9月,其间每天平均约有数十吨新鲜莼菜需要及时进行加工处理,因为新鲜莼菜在常温下只能保存15—20小时,所以对莼菜加工工艺进行研究,是利川莼菜走向市场的基础性工作。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
利川莼菜加工工艺规程被不断改进
目前形成的加工工艺较好地
满足了莼菜的防腐性
对其脆度的要求和对其果胶的保护
已达国内一流水平
利川麻糖
“叮叮当,叮叮当”
相信这种以榔头击打铁錾的清脆旋律
曾经回响在很多人的童年里
麻糖制作是利川民间古老的传统技艺
传承历史悠久
麻糖也是深受利川民众喜爱的食品
制作利川麻糖的原材料主要是包谷、谷芽或麦芽。麻糖没有任何添加剂,香甜可口,老少咸宜。特别是卖糖者,挑着四方形的小竹篓,敲打着叮当响的铁器,沿街吆喝,别具风格。
红薯糖
红薯糖制作是流传在本市民间的一种传统技艺,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按传统工序精心熬制出来的糖,无任何添加剂,色泽深褐,清香,味美甜醇,民间称之为“苕麻糖”。
《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本草纲目拾遗》上说,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
汪营镇香树村5组村民易波,自2015年以来,利用祖传技艺,扩建作坊,增添设备,生产红薯糖,传承传统技艺,形成重要产业。
洋芋酱
在柏杨坝镇,流传着洋芋酱制作技艺,即以当地所产洋芋为主要材料,制作成酱品。
这种酱属香辣口味
回味悠长
是一种别具一格的传统食品
制作洋芋酱一般在端午节前后
制作出来的酱又叫“端午酱”
洋芋酱制作工序复杂、精细,柏杨坝镇年仅32岁的年轻人向恩清,继承祖传技艺,从事专业洋芋酱制作。2015年成立利川市土奇农业加工厂,后又成立利川市九龙种植业专业合作社,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该洋芋酱现主要销往上海、北京、江苏等地,销售商主要为特产站、商超、电商平台等。
忠路豆筋
忠路豆筋以其香醇可口
营养丰富而远近闻名
其传统制作工艺源远流长
忠路豆筋的制作,首先是选本地上等黄豆浸泡后打渣、滤浆、加热、冷却、揭筋、点膏、压榨等,每道工序都很精细。做出上等忠路豆筋诀窍在于掌握“火候”,揭豆筋的张数最为关键,稍加多揭就会影响豆筋的香醇和豆腐的质量。
忠路豆筋的传统制作方式产量低,比较现代生产工艺工序繁琐、成本高。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忠路豆筋大多是批量生产的机制产品。随着老一代制作人的逐渐老去,豆筋传统制作技艺也逐步消逝,所以有必要加以保护和扶持。
忠路豆皮
忠路豆皮是利川一道传统美食
传承历史悠久
忠路豆皮所用材料是大米、绿豆和洋芋。
制作工艺:
一是碾浆。将浸泡好的大米和绿豆用石磨碾成浆;将洋芋洗净、去皮,剁碎,用磨碾成浆后过滤、去渣,取粉。将大米和绿豆浆及洋芋粉搅拌均匀。或将大米、绿豆、洋芋去皮,一起粉碎成浆,搅匀。
二是摊皮。把搅拌均匀的大米、绿豆、洋芋粉混合浆,在烧热的铸铁锅中摊成薄皮浆粉皮,待粉皮被热锅快烫熟时很快捞出,放在专制的竹笼上冷却。将冷却好的粉皮叠放整齐,切成条状。或用专门漏斗,将大米、绿豆、洋芋混合浆倒入漏斗,沿着烧热的铁锅,一圈一圈螺旋式滴入锅内,热烫成条形后快速取出即成成品。
三是烹饪。汤煮,把豆皮放入烧开的水中稍加烫煮,加入佐料,成为美食。炒豆皮,用鸡蛋、肉丝、泡菜等材料加佐料,炒出来的炒豆皮,风味独特。
长乐豆腐皮
在南坪乡长乐村
有一种传统豆制品很受乡民喜欢
这就是在当地很有名气的豆腐皮
有的地方叫“千张”
豆腐皮性平味甘,有清热润肺、止咳消痰、养胃、解毒、止汗等功效。豆腐皮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据现代科学测定,还有铁、钙、钼等人体所必需的18种微量元素。
豆豉是利川民间流传很久而且面广的一种食品
在过去
农村几乎家家都会做
豆豉制作工序主要是选择优质黄豆,洗净、浸泡;煮熟;发酵,用稻草做成窝具,用野生蕨枝叶(豆豉叶)覆盖。发酵时保持适当温度。将发酵好的豆豉进一步加工,可以分别加入佐料做成水豆豉、湿豆豉;豆豉出窝晒干后,还可以加入佐料做成干豆豉。干豆豉还可以配上鱼、肉等材料,加入佐料,制作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豆豉是利川民间优秀传统保留食品,数百年流传不衰,深受人们喜爱。其制作工艺是操作时把握好气候、火候、温度、环境以及艺人长期的实践经验,值得总结、挖掘、提升和传承。
竹筒酒
神秘的北纬30º,世界硒都,中国的硒谷,国家自然保护区——星斗山。这里是利咸古盐道上的要塞之地,是喜松坡鲜竹酒的发源之地。
每年清明节前后,艺人们精挑细选楠竹幼竹,将窖藏多年的纯粮白酒(苞谷酒或高粱酒)采用微创高压灌注技术,注入幼竹竹腔中,酒在竹腔中释放有害的甲醇和杂醇,与活竹一起生长,充分吸收竹中各种营养成分,历经10个月左右,一款会“呼吸”的原生态鲜竹酒便酿成了。
位于利川市都亭街道办事处教场村5组的湖北省北斗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王广奎,利用本市毛坝镇盛产楠竹的有利条件和毛坝镇有关竹筒酒的美妙传说,精心研究、制作竹筒酒,创立“喜松坡鲜竹酒”品牌,成为地方颇有规模的民族产业。
野生刺梨酒
刺梨是一种野生的植物果实,由于果皮上生出不少小肉刺而被称为“刺梨”。刺梨中的花青素对于降低血糖和血液粘稠度具有很好的功效,还可以帮助维持内分泌的正常代谢,修复胰岛功能,激活胰岛细胞的再生,有效地治疗糖尿病。
刺梨中含有一种叫做SOD的活性物质
对于治疗风湿关节炎
和皮肌炎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刺梨酒酿造技艺主要是:将野生刺梨经选择后冲洗,切块,去籽;装入瓦缸,放曲,发酵7天;放入专用木器具“大揭口”中蒸馏2小时后,气水冷却即成成品。忠路镇八圣村村民石明鑫,利用本地盛产刺梨的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开办酒厂,用传统的方法酿造刺梨酒。不添加任何有害物质,不追求出酒率,保证了酒的良好品质和口感,产品供不应求。
利川包谷酒
利川民间包谷酒酿造技艺传承广泛
酿造技艺历史悠久、工艺复杂
成品酒的度数在五十度上下
色白、气香、味醇
是亟待保护、传承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利川市团堡镇大洞工作站高岩村的宋正平一家世世代代专注于包谷酒的酿造,宋史家族现拥有大型酿酒厂房和大型洞藏基地,年产酒量在五万斤左右。
利川传统包谷酒酿造过程分为如下步骤:首先,将精选包谷清洗出去渣滓;然后将清洗干净的包谷用山泉水浸泡后水煮至包谷八成开花,接下来将煮好的玉米包谷放入接口蒸三个小时,然后将蒸好的包谷按一定比例加入曲药进行根霉菌发酵,再将玉米进缸封闭进行酵母菌发酵后蒸馏。
怎么样
这么多的美食都被列为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没有令你眼花缭乱呢
以上的这些美食你都吃过哪些
又有哪些是你没有吃过的呢
一起留言讨论吧
利川市疫情通报
(第二百四十七号)
一、本地疫情
2020年10月25日0-24时,利川市无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截至2020年10月25日24时,利川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58例。累计治愈出院57例,死亡1例。
二、境外输入疫情
2020年10月25日0-24时,利川市无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报告。
三、无症状感染者
2020年10月25日0-24时,利川市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报告。
四、发热患者情况
2020年10月25日0-24时,利川市发热门诊共接诊70人,其中留观37人,发热门诊病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利川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0年10月26日
编辑|瞿琪审核|冉春平审签|傅小棠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