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厌倦游戏的网红方法,亲测有效 让孩子厌倦游戏的网红方法,亲测有效让孩子厌倦游戏的网红方法,亲测有效

让孩子厌倦游戏的网红方法,亲测有效

疫情上网课期间,关于#孩子上网课偷偷玩游戏#的新闻可没少见。

最近,知乎上有个妈妈询问:

十四岁的孩子说出「我不要洗碗,因为这是很低贱的事情」这种话,我要如何回应?

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为什么会说出“洗碗很低贱”这种话,从而将母亲震惊到无所适从?

其中,有个评论一语中的↓

截图来源于知乎

的确,每个孩子身上,都映射着父母的影子。翻看评论,不少大人都跟这个14岁的孩子持类似看法:

在他们认为,如果洗碗是用来谋生的,那就是低贱的,连带说清洁工作、摆摊卖东西等等都是低贱的工作。

还有许多人认为,洗碗是低贱的,但人不是,要区分开来;还有人怪社会教育,社会风气。

可见,在职业观教育这个问题上,乐妈确实很有必要跟各位家长们好好聊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家长想玩双标,孩子可不一定会配合

很多人都赞同上面论洗碗目的的评论,认为洗碗作为家务,是无可厚非的,是值得家长去鼓励孩子做的,目的是帮助父母分担;而如果洗碗是作为职业,那就是低贱。

这样逻辑、界限都不清晰明确的双重标准,其实很容易让孩子糊涂。

细想,如果孩子看到的是,爸妈在外看不起洗碗的工作,看不起洗碗的服务员;在家,因为推脱洗碗而吵架争执,父母再怎么告诉、鼓励他:在家洗碗是高尚的,他会听吗?

于他而言,父母对洗碗的轻视,连带对这个活儿的轻视,都会深深扎根于他的心里。大人想要玩的双重标准,孩子可不见得会配合演出。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也有不少人认为,洗碗这个工作是低贱的,但洗碗的人不低贱。

他们也赞扬凌晨就开始打扫的清洁工;

为外卖/快递风里来雨里去的小哥小姐姐;

为了养活家庭而辛苦劳累的苦力工作者,他们同情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但是,心里却仍然看不上这些工作。

这样的教育是不成熟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婴儿时期的抓周开始,家长就把自己对各种职业的看法,一点一点渗入进孩子的思想里。

许多家长期盼孩子读书好,就是认为读书好就可以选择做科学家、医生、老师等高尚的工作,他们也一定曾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

“如果你成绩不好,以后就是个扫大街的/洗碗的/干苦力的……”

“只有没用的人,才会去做那些苦力活……”

这样的话一多,孩子自然会认为,因为读书成绩不好才做的事情都是低等的,甚至是低贱的。

有个读者曾经跟乐妈倾诉:

女儿在作文《我想像妈妈一样……》里写:我不要像妈妈,我要像爸爸,因为我爸爸的工作好,坐办公室,妈妈只是个服务员。

她说老师告诉她的时候,心里先是震惊,然后是失望、难过。自己辛苦抚育的孩子看不起自己,气愤又心痛。

我问她:“你有么有跟你孩子说过,要好好读书,将来跟爸爸一样,有好工作……或者,好好读书,将来不要像妈妈一样……类似的话?”

她沉默了一会:“我那不是为了激励她,让她以后有出息嘛!”

我回:“你每天辛苦工作,用自己的双手为她撑起一小片天,为什么就叫没有出息呢?”

乐妈明白,那是为人父母,为孩子好的一点期盼,期盼孩子能过得比自己好,过上体面的好生活,但是孩子,不一定能明白。他们接收到的讯息就是,那个被爸妈嫌弃的工作就不是好工作,是不值得去做的。

那些看不起父母职业的孩子,大多数,都有个看不起自己职业的父母。

上面的孩子未必是不爱妈妈,只是不喜欢妈妈的工作;说洗碗低贱的孩子也未必会轻视洗碗的人,只是轻视洗碗的工作,就是因为家长在教育中,并没有告诉孩子:

不仅工作的人不分贵贱,工作也是不分贵贱的。

一份工作哪怕收入再微薄,内容再辛苦,也是供人生存的收入来源,是整个社会顺利运转不可缺少的一环,是被人被社会所需要的,也是没有贵贱之分的。

正因为工作本身不分贵贱,所以,工作的人也是不分贵贱,不管做这类工作的是我们的家人还是陌生人,都一样值得尊重。

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看待不同职业?

乐妈知道,肯定有朋友会说:难道你愿意你的孩子长大去做洗碗工吗?你不想你的孩子有好工作吗?就算工作没有贵贱之分,也是分等级的,谁不想往上走。

是啊,所有工种都是有价值的,是不分什么贵贱的。但是,乐妈承认,工作是有分层级的,这个层级是根据工作的价值大小、所得多小、社会地位等等,被大众认知所划分的。

那些收入多的,地位高的好工作自然人人都想要,这是肯定的。

但是,我们作为家长,也不能像上面那样去教孩子,而是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孩子。

看过下面这个故事,你就能看出谁是会教孩子的家长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有3对母子,都看到了清洁工在马路边捡垃圾。

第1个妈妈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好好读书,以后也要像他一样,在路边捡垃圾。孩子听完,害怕地缩了缩。

第2个妈妈对孩子说,谁都不喜欢捡垃圾,但不是谁可以不去捡。如果你读书好,将来就有很多工作可以选择。孩子听完,目光里似乎有了方向。

第3个妈妈对孩子说,你觉得他很辛苦是不是?那你要好好读书,长大后才能帮助到他们更轻松的工作,也帮助到更多的人。孩子听完,很高兴的应声:嗯。

生活中,很多父母就是第1个妈妈的做法,这种恐吓式的教育,不仅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还会让孩子养成对该职业/工种的轻视;

第2个妈妈的做法相对客观、理智、正确很多,然而依然没有给孩子传达更好的职业观,难以促成孩子更上层楼;

而第3个妈妈的话,不仅给孩子做了很好的正面引导,让孩子知道捡垃圾工作很辛苦,但没有任何贬义,不会让孩子去轻视这些工作,而且还借此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目标,让孩子能主动积极的去读好书,去成为那个帮助别人的人。

对孩子今后做事做人,都有很好的正面影响。像生活中,越是愿意帮助人的人,往往越是能成功的人。

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职业观,是非常必要的,可也是很多家长在忽略的。

要知道,所有人读书学习都是为了进入社会后的工作、赚钱,让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职业观,更能帮助他成为我们期盼的人才。

退一步说,万一孩子无法从事我们追求的那种好工作,因为有着正确的职业观,也可以让孩子更轻松、快乐的生活。

最后,不想孩子成为那个戴着有色眼镜的、不讨喜的人,先摆正家长自身的看法,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方式。

再正确引导教育孩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都有价值,只是选择不同罢了。

一个不想吃的苹果引发的2个家庭悲剧,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和叹息。

2018年3月,11岁女童因为不想吃一个苹果,将苹果扔下阳台,将楼下经过的3个月大女婴砸伤至瘫痪。今年3月31日上午,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认为女童监护人应该负起责任,一审判女童家赔偿女婴家185万元。

1个苹果,2个悲剧!

对女婴而言,如果未能治愈而瘫痪了,迎接她的,将会是漫长的、痛苦的、煎熬的一生。她的家人,也会因此被折磨甚至拖垮。这185万,在一家人的人生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对女童而言,这次扔苹果犯下的错误,应该足可让她一生铭记,或许还会伴随一生的内疚。对女童的家长而言,酿成大祸了才知道,教育孩子不要乱扔东西是多么重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突如其来的“天灾”,我们防不胜防的,但是像“高空抛物伤人”这样的事,就是直接的人为悲剧。

近年来,这样的人为悲剧真的太多太多了!

贵阳某小区,一个两岁的孩子把玩具从高空一件一件扔了下来,将楼下停着的一辆价值160万元的奔驰天窗砸了个洞。

看到这洞,不敢想,如果被砸到的不是车而是人……

深圳,一住宅楼20层玻璃窗坠落,砸中楼下路过的一名男童,后因抢救无效离世。

男子在路边聊天,被坠落玻璃砸到,直接瘫倒……

高空下落物体的杀伤力有多强?

哪怕是一个空的易拉罐,如果从25楼掉下,也可以直接令人死亡。高空掉落的物体杀伤力甚至比子弹还强。

目前,法律已经对“高空坠物”和“高空抛物”有了明确的处理惩罚规定,对于“高空抛物”,可以根据具体情形判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

然而,法律只是制裁,要从源头上减少、避免这样的悲剧,责任就在每个家长的安全教育上了。

安全教育:不要让孩子成为“施害者”

很多家长都越来越重视起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教孩子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跟陌生人走,以防被拐卖;教孩子怎么安全过马路;教孩子遇到任何侵犯、欺负要及时告知家长等等;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这些安全教育都在教孩子避免去成为“受害者”,却忘了教孩子不要去成为那个“施害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果那个11岁女童不想吃的苹果是被她丢进垃圾桶,那么这场悲剧就可以避免;如果那个扔玩具的孩子再不被好好教育,那么下次可能还会再有大祸。

所谓“安全教育”,不是只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更要教会孩子如何不去伤害别人的安全。

试想,如果每个孩子都懂得不去伤害,那么也就不需要孩子学会保护自己了。

不要等到出大事才意识到危害

永远不要低估孩子可能造成的危害,永远不要对高危险的事情存侥幸心理。

许多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能翻什么浪。殊不知,就是因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分辨事情的风险指数,随性而为的结果是,一不小心就可能酿成大祸。

像上面说的往下丢玩具的孩子,可能只是好玩,但是却可能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或者人员伤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乐妈见过不少家长对孩子往下丢东西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反正下面又没人。或者对孩子这样的行为稍加呵斥了事。要知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能保证下面永远没有人吗?

今天可能砸坏一点东西,明天就可能砸伤一个人啊。

对于“高空抛物”,无数个血淋淋的新闻事件向我们证明了高空抛物的巨大伤害性,这样高危险的事情,家长们理当高度重视起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育禁止乱扔东西,禁止抛物,将危险的苗头扼杀在萌芽中。

不要成为一个长大了的“熊孩子”

永远不要觉得孩子小就可以随心所欲,永远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

没有孩子天生下来就是个不懂规矩、不守规则的熊孩子,所有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不重视规矩教育的“熊家长”。

教孩子懂规矩不是给孩子设定限制自由的条条框框,也不是为了家长便利强行让孩子遵守的加法,而是教会孩子怎么去遵纪守法、懂礼貌、懂尊重人、和善/友好的待人处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教孩子拿东西要轻拿轻放,不能乱扔东西,不能往楼下丢东西……

生活的许多地方,都依照规矩办事,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

平时不立规矩,出事了才来教育,这是很多家长都在犯的毛病。可是,不是每个家长都有“亡羊补牢”的机会,因为有时候,一件小事,可能会让家长后悔终身。

教会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电视剧《武林外传》里小郭曾说,她小时候撺掇同学逃学,结果被她爹拉着挨家挨户告知以及道歉,后面再也没有孩子会跟她一起逃学了。

乐妈小时候也有这样的经历,5岁的时候跟着一个邻居家的哥哥玩丢沙包,不小心砸落了旁边一户人家阳台的花盆,花盆碎了一地,还好没有伤到人。

我妈妈知道后,先把我揍了一顿,然后带着我去给人家道歉,赔偿花的钱从我零花钱里扣,我还在妈妈帮助监督下,把楼下的花盆碎片和泥土都打扫干净。

自此,我再也不敢乱丢东西了。

不要因为孩子小,就去帮孩子承担其过错的结果,这样孩子永远无法长记性,只有让他切身体会到什么叫“代价”,他才能清醒的知道,那件事不该做,那个错误以后不要再犯。

教育的缺失或者过失,是很多孩子犯错的主要原因。不要等到酿成悲剧了再来后悔莫及,从此刻开始,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近来,一个令人既难过又气愤的新闻成为热点,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新闻:13岁男孩儿残忍杀害邻居10岁女孩儿。

10岁女孩被连捅7刀杀害,凶手是13岁的邻居男孩,随着警方调查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案件细节被揭露出来。原来10岁女孩小琪被杀害是有原因的,而这个原因却让我们不寒而栗,13岁的男孩竟然对年仅10岁的小妹妹起了色心,因为性侵未遂,于是心生怒意,连续捅了7刀。

此案后,舆论和专家围绕未满14周岁儿童犯罪是否应被列入刑事案件范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网上所能看到的讨论大多是要严惩这个孩子,降低定罪年龄,而对如何预防此类悲剧的发生却少有提及。

我试图通过多渠道的新闻了解事件前后,特别是男孩家庭和家庭教育情况,随着调查的深入,也越发觉得痛心和惋惜。一个“小恶魔”的养成非一日之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让这样的悲剧一再发生。我不想再去阐述这个血淋漓的案子的详细,只想谈谈由这个案子所想到的。

首先,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当下所有学校和家庭都要重视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很多父母都疲于工作、赚钱等,对孩子的教育,更多地关注的是成绩。对于孩子的性格教育,一般也只有当孩子出现一些“状况”后才开始“手忙脚乱”。家长们愿意投资几万甚至十几万去教授孩子知识、培养孩子兴趣,却很少有家长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如何科学育儿。每次这类悲剧发生后,也有很多声音会讲到要重视孩子的人格教育,要重视家庭教育,可究竟该怎样做,路途还很漫长。

其次,除了成绩,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值得马上关注和重视。目前教育的现状就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3岁、4岁的孩子就开始学习认字、数学加减法、英语等很多学科知识,周末疲于奔走于各大学习场所。而父母“没有时间”走进孩子的内心,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关注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孩子沟通在成长中需要的理解和支持。知识真的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吗?还是父母把孩子交给各科老师、给孩子报各种类型的辅导班,就是对于孩子最好的爱?心理健康,不是一句口号,更是父母,也必须由父母完成的教育,不可被代替。

熊孩子和少年犯之间,

只有一个科学育儿的家长的距离。

当然,如何做好父母,这是一门学问,需要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在发生变化,大多数家庭的物质生活得以保障,而现代儿童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的需求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儿童对于精神成长的需求也在增强。

很少会有父母专门去学习如何做“父母”,更多的都是延续自己父母对于自己的教育模式,这样就会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如何才是好的父母教育?

孩子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是父母教育的呈现,当你开始改变你的教育方式,更多地科学育儿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学习的过程中正向变化是非常明显的:熊孩子不再是顽皮捣蛋,你会看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礼貌、友善。

上下滑动布局

工具条上可以设置滑动高度

设置滑动序列:选中里面一项,再点击左边模板/收藏/图片,

会插入到选中内容的后面。

也可以直接用拖动来插入内容和调整顺序。

除了在你推门的瞬间把游戏页面切换回网课页面的骚操作,瞒着父母偷偷给游戏充值巨款的孩子更是让人气到肝疼。

近日,一位日本父亲面对自己沉迷游戏的孩子,想出了一套“

不阻止孩子玩游戏,也能让孩子厌倦游戏的方法

态度认真:背要挺直端正做好,不许迟早早退;

目标明确:几天升一个级别、什么时候拿到宝箱等。

没完成要责骂:为什么别人能做到,为什么你做不到,是不是傻、不努力等语言攻击;

家长指点:在孩子玩游戏时,不停地在背后说“你这里跳得不对,那里要……”,一直挑毛病。

感染人数不断上升,最小新型肺炎确诊病例从2岁变成了9个月大,这些数字的刷新,无不牵动着宝妈奶爸们的心。比起自己,这届家长们更焦虑、更担心的,是害怕孩子受到这次疫情的影响。

为此,除了做好官方渠道的预防指引,不少家长对孩子免疫能力的巩固也十分关注。身体的免疫力是抵御病毒的重要防线,我们在家可以如何提升孩子的免疫力呢?以下的要点缺一不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摄入均衡营养

对于6个月内的婴儿,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妈妈坚持纯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物,不仅能够“智能”地根据成长变化,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同时还富含免疫活性物质,如乳铁蛋白、溶菌酶等等,帮助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对于7-24个月婴幼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保持轻口味饮食。每天需摄入适量的肉类、禽蛋类、鱼类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并从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以谷物为主食。为孩子准备食物,在保持保持合理饮食结构的同时,还有重视食材的多样性,粗细搭配,荤素适当。

适量补充以下6种免疫加分营养,有利于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优质蛋白质

代表食物:牛奶、鸡蛋、奶酪、鸡肉、鱼肉等

·维生素A

代表食物:胡萝卜、西兰花、南瓜、菠菜、动物肝脏等

·维生素C

代表食物:猕猴桃、橙子、圣女果、草莓、大白菜等

·维生素E

代表食物:植物油、坚果、豆类、谷类等

代表食物:鱼肉、牛肉、菌菇类等

代表食物: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动物肝脏、动物血等

此外,家长还要保证孩子足够的液体补充。无论是母乳还是混合喂养,6个月以内孩子一般不需要额外喝水,正常的奶摄入就能满足孩子水分的获得。对于6个月以后的婴幼儿,家长如果观察到孩子嘴唇干,尿量偏少偏黄,眼泪偏少,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适当补充水分。

婴幼儿膳食特别叮嘱:

食物需彻底煮熟,并且保证卫生品质。

不要盲目听信偏方、食疗可预防或治疗新型肺炎。

(二)坚持规律运动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朋友,加强锻炼都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办法。“不串门不外出不给社会添乱”,已经是很多家庭的共识了,那么,小朋友留在室内,可以做什么运动呢?

·适合0-6个月宝宝的运动

建议每天给小宝宝做一套被动操。婴儿被动操是一项简单且科学的婴儿健康保健运动,有利于宝宝肌肉体格发育、动作协调能力提升,还对宝宝早期智力发展、增强亲子关系有一定的良好作用。

·适合6-12个月宝宝的运动

这个阶段的宝宝比较适合做主动操。每天坚持做婴儿主动操,可以使宝宝的肌肉更发达,动作更灵敏。伴随着音乐做操,还有利于促进宝宝的智力发育。

·适合幼儿的运动

鼓励多运动,家长可以主动带领孩子在室内快步走、做广播体操、跟着律动的儿歌跳舞等,建议每天运动至少60-180分钟。

(三)保证睡眠充足

缺少睡眠会导致免疫力下降,陪伴孩子留在家中自得其乐,还要留意休息的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0岁~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表明:从3个月~5个月起,儿童睡眠逐渐规律,宜固定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00,但也不提倡过早上床。节假日保持固定、规律的睡眠作息。

以下是《指南》推荐的0岁~5岁儿童睡眠时间,宝妈奶爸们可以用于参考。

·0个月-3个月——13-18小时

·4个月-11个月——12-16小时

·1岁-2岁——11-14小时

·3岁-5岁——10-13小时

(四)注意卫生防护

除了饮食、锻炼、睡眠,卫生问题也需要重视起来。

为避免孩子与病原体接触,无特殊情况应不带孩子外出,不去人员密集场所。若家庭成员外出,需做好手部清洁、更换干净衣物后再与孩子接触。

同时,也要重视孩子的手部卫生,在外出回家、饭前便后,家长必须帮孩子清洁双手,流动清水+普通肥皂/洗手液,用“七步洗手法”清洗半分钟。注意冲洗干净泡沫后,及时给孩子擦干。

新冠肺炎流行,宝爸宝妈严格遵照钟南山院士的指示:减少外出!减少聚会!不要到处跑!眼看着疫情还没过去,但是宝宝的疫苗接种时间就又到了。尤其是婴幼儿,市面上几乎没有适合2岁以内儿童的专用防护口罩,宝宝出门不戴口罩,宝妈更是不敢带宝宝出门。

在这个特殊时期,关于疫苗接种的那些事,小编梳理了宝妈比较关心的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Q1:能不能延迟疫苗接种?

如无特殊情况,婴幼儿应该按期注射疫苗。如果当地预防接种门诊正常开放,宝妈做好预防措施,是可以带宝宝接种。但是由于疫情防控形势,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到人群聚集地方。

只要宝宝不是属于“没有严格时间要求的疫苗”、“在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的儿童”、“已被要求居家隔离”这3种情况的任意一种,可以适当暂缓接种。

注意: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有特殊接种时限要求的疫苗,如乙肝表面抗原阳,不详母亲所生新生儿、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乙肝疫等。

部分疫苗有接种年龄限制,如进口五价轮状病毒疫苗、五联疫苗、13价肺炎球菌疫苗、手足口病疫苗等,超过年龄范围可能会不能接种,一旦疫情放缓,必须尽快接种。

Q2:延迟疫苗接种会不会影响效果?

原则上,疫苗接种推迟是不会影响其免疫效果,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补种即可。但得到保护的时间可能会相应推迟,推迟接种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所以,在疫情解除后,应尽早补种。

补种之后,产生抗体的效果和按时接种是一样的,但是推迟接种可能会使获得保护的时间相应推迟,增加感染的风险,所以也不能因为没有最长间隔时间而放心地推迟接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Q3:如果需要接种疫苗,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在出发预防接种中心/门诊前,可以先打电话咨询是否正常开放、是否有苗。需要提早预约的地区,更是要确保自己是否预约成功。出行时,尽量选择私家车出行,避免公共交通。

最重要的一点: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宝妈佩戴好口罩,宝宝太小无法佩戴口罩,应尽可能护住宝宝的口鼻避免飞沫喷溅。

如果接种门诊有专用通道,就从专用通道进入,避免经过发热门诊、急诊等;配合工作人员的指引和安排,例如大多接种门诊要求大家接受体温检测、说明有无湖北地区旅居史、新冠病人接触史和可疑症状等。

接种后,请在医院人员稀少的清洁区域留观30分钟,但不要远离接种门诊。

Q4:接种了肺炎疫苗,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吗?

不能!不能!不能!重要的话说三遍!

13价(23价)肺炎疫苗、Hib疫苗、流感疫苗、麻疹疫苗等都可以预防相关病原体导致的肺炎或相关并发症,但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无效,因此并不是接种过“肺炎疫苗”就可以放心。最好的预防措施还是少出门、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

在特殊时期,建议宝妈根据宝宝所需接种疫苗的急迫性和必要性,决定是否外出接种。该及时接种的疫苗,不要拖延;如果不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有特殊接种时限要求,建议还是疫情解除后再补种,毕竟在现阶段,预防新冠肺炎是重中之重!。

前天,朋友打电话提醒我,赶紧储备点近段时间的日常用品,尤其是食物储备,否则就很快卖光了。

我匆忙戴上口罩出门,转了两家超市,买足了米面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回来,心里才稍稍安定了些。

或许是听到了我和朋友的对话,又看到了我抢购回的一大堆生活用品,在家宅了近一个月的孩子,开始焦虑起来。他追着我不停地问:

“妈妈,什么时候外面的传染病才会消失?什么时候我才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什么时候我才能去超市买新的玩具和图书?”

我正忙着放置买回来的东西,听到他问,随口答道:“不知道,可能一周,也可能十天或者更久。”

孩子听了,哇的一声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们再也不能出门了吗?是不是我们都会被传染啊?我受不了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这才意识到,原来这段时间,受疫情影响的不止是大人,还有孩子。

在大人觉得宅家宅得烦躁不安时,孩子的心也在不安中煎熬。

疫情之下,孩子也有负面情绪

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又心疼又无奈。

一个小孩子在家里憋得发慌,到阳台上放风时,忍不住大声喊道:“我想出去玩。”

没想到,这一嗓子竟然得到了回应。邻居家的小孩子奶声奶气地接茬:“出去玩会死人的啊!”

孩子或许并不太懂这场疫情是怎么回事,但他们却明白,疫情很严重,严重到会影响生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他们渴望到阳光下奔跑,到草地上撒欢,和小朋友在一起快乐地做游戏。

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把孩子关在了家里,窗外是阳光明媚的春天,窗内是天天在家消毒的父母。

孩子向往窗外的世界,却只能呆在窗内等待疫情结束。

平时的生活一直是无忧无虑的,突然遇到大规模的疫情发生,不得不每天宅在家。

这种情况下,孩子产生恐惧与焦虑等负面情绪,也是在所难免的。

小区妈妈群里,有个宝妈说,孩子明明可以自己吃饭了,这几天却不愿意自己动手了,非要妈妈喂。

还有宝妈说,孩子明明几个月前就不尿床了,最近却频繁尿床,而且很怕黑,非要开着灯睡。

也有宝妈说,昨天带孩子去买生活用品,虽然去的时候母子俩都戴了口罩,回来后还用消毒液洗了手,孩子还是反复问:“妈妈,我们会被感染吗?”

这些看似幼稚的行为里,隐藏的是孩子内心的惶恐。

电视、手机、大人们的言论,无不充斥着疫情的相关信息,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无异于世界末日般的灾难,他们幼小的心灵很难承受这一切。

让孩子正确认识疫情

年幼的孩子并不懂得,这场疫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不知道新型冠状病毒为什么可怕,不知道什么叫飞沫传播,更不知道什么是气溶胶。

他们只知道,过春节时,父母没有带他们去走亲戚,姥姥、姥爷、舅舅、舅妈给的压岁钱都是用微信红包转来的。

小区封闭了,父母下楼扔垃圾都要全副武装,口罩、一次性手套装备齐全,回到家后还要用消毒液反复洗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常来往的邻居之间不再串门,有事都是电话联系。要好的小伙伴不能来家里玩……

这种紧张的气氛,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心理学家认为:反复接触的信息,也是一种应激来源。反复接触负面信息,会让孩子的心理受到间接创伤,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使孩子陷入恐惧、焦虑之中。

恐惧来源于未知。

如果家长能通过孩子熟悉的事物来解释疫情,让孩子的认识不至于太片面,孩子就不会过于害怕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山东济南一名幼儿教师,用手绘漫画的形式,给小朋友讲述疫情的相关知识。帮助小朋友们认识病毒的来源、传播途径及自我防护方法。

这种方法,家长也可以拿来借鉴。比如,对年龄小的孩子,可以把病毒比做小怪兽,对年龄稍大点的孩子,可以把病毒比做暴风雨。

用讲故事的方式,通俗易懂,孩子更容易理解相关知识。如果家长不善于编故事,也可以从网上搜索相关的绘本故事,讲给孩子听。

同时,通过网上相关信息,让孩子客观地了解疫情的源头,防控及治疗的方法及效果。

当孩子对疫情有了正确的认知后,情绪就很容易缓和下来。

提升孩子情绪免疫力

《孩子们的诗》中,7岁的姜二嫚曾写过:“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

非常时期,父母的正确做法就是那盏灯,给孩子光亮与温暖,让孩子的情绪免疫力强大起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何避免孩子的情绪崩溃,我们可以这样做:

1、疏导孩子的情绪

想要疏导孩子的情绪,就要善于进入孩子的世界。

当孩子说出内心的担忧时,其实就是在向父母发出求救的信号。此时,父母千万不要随便安慰两句作罢,更不能指责孩子多虑胆小什么的。

父母要做的是,耐心地倾听,认可孩子的体验,并和孩子一起探讨影响情绪的原因,了解孩子所担心的问题,从而帮助孩子认清现状。

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情绪的理解与接纳,孩子才能从父母那里吸收到力量,从而解决情绪问题。

2、适当隔离疫情信息

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就很容易产生恐慌心理。

此时,过多的关注疫情信息,看着变幻的数字,感觉着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容易让人焦虑。

成年人如此,小孩更是如此。

父母可以适当忽略疫情信息,一天中只在特定的时间段刷手机,对疫情做适当地了解。

在孩子面前尽量说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新闻故事,让孩子感受到即使在这种特殊时期,我们也要心存温暖与善良。

3、高质量陪伴

有些父母认为,每天和孩子一起呆在家,就是陪伴孩子。其实不然。

如果你和孩子呆在一起,却一直在忙着做家务,追剧,看手机,聊微信,跟孩子几乎没有任何交流与互动,顶多只能算是身体陪伴。

你的身体和孩子在一起,而你的精神却在四处游走,丝毫没有注意到孩子。这样的陪伴,聊胜于无。

孩子虽小,却最擅长读家长的心。父母有没有用心陪伴,他是能感受得到的。

真正关心孩子的心理世界,回答孩子千奇百怪的小问题,和孩子一起画画、做手工、做游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和孩子一起笑一起闹,用心去陪伴孩子,而不只是用身体去陪伴孩子,这才是高质量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病毒固然可怕,但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父母用心的陪伴,孩子心中就如同吃了定心丸,不至于再心烦意乱。

非常时期,对孩子多点真切的关注与高质量陪伴,就是对孩子情绪的最好呵护。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似乎不能接受男孩子的哭,认为一个坚强的男孩就不应该有眼泪。

之前,一位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33岁父亲JamesTipene,就因儿子哭闹而做出了不理智的行为,并给孩子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时间回到一年半前,墨尔本某街区医院接到求救,一个5周大的男婴突然失去意识。

经诊断,这名男婴出现脑出血、癫痫发作、缺氧、脊椎受伤、眼睛受伤等症状。

原来,Tipene在睡梦中被宝宝的哭声吵醒后非常生气。

他不仅没有安抚,反而愤怒地抓着宝宝使劲摇晃,直到孩子的声音渐渐微弱,最后失去了意识。

宝宝经抢救虽然捡回一条命,却在18个月大的时候被确诊患有脑瘫。

小男孩的人生才刚刚起步,却被亲生父亲的荒唐行为和错误引导笼罩上绝望的色彩。

孩子爸爸承认曾多次对儿子有暴力行为,只因儿子“不够man”。

他说:“我听到他哭泣时非常愤怒。男人不该哭泣,他必须要像一个战士,一个真正的男人。”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很容易接纳女孩的哭,而男孩的哭则很容易被贴上“羸弱”、“胆小”的标签。男孩应该坚强,必须做一个勇敢的男子汉。

但在他们学会勇敢之前,父母给予的安慰、保护和鼓励,才是男孩安全感的核心,勇气的基石。

对男孩来说,真正的坚强从来不是“不能哭”。

允许男孩偶有脆弱

年前,和闺蜜出来小聚。她快生二胎了,却拗不过3岁儿子的软磨硬泡,只好把他也带了出来。

孩子吃饭的时候,一会儿歪坐着,一会儿站在椅子上,偶尔还趴在桌子上。闺蜜不时提醒他坐坐好。

小家伙还是一直扭来扭去。突然,只听见“咣”的一声,他打翻了餐盘,碎了一地。

闺蜜气得对孩子大声吼道:“叫你坐好了,不要乱动,怎么不听话!”

孩子委屈地哭了起来:“妈妈,不是的,我……”

看见孩子哭,闺蜜更生气了:“哭什么哭,男子汉怎么成天就知道哭!”

孩子只好紧闭小嘴,委屈地趴在桌子上,身体一抽一抽地,真让人心疼。

事后,我才知道孩子那天肚子不舒服,所以才坐不住。妈妈真的冤枉他了。

“你是男孩子,所以要勇敢、坚强!”

“你是男孩,男儿有泪不轻弹,所以把眼泪擦干,不能哭!”

“你看你,别别扭扭的,真不像个男孩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男孩哭会被训斥,害怕会被看不起,懦弱会被嘲笑……周遭总是想尽办法禁止男孩们拥有“脆弱的情绪”。

其实,男孩不能哭,是这个世界对男孩最大的误解。

哭,是每个孩子的权利。

他们和成年人一样,有情绪需要宣泄,有委屈想要传达,而哭恰恰是表达内心诉求、发泄情绪最直接的方式,男孩也不例外。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遗著《爱哭鬼小隼》中,讲述了一个爱哭的小男孩小隼。

小隼很爱哭,为此他很难为情。但妈妈告诉他:“小隼,真正悲伤的时候,男孩子也可以哭的呀!”

小男孩偶尔的哭泣,是想寻找一个可以宣泄情绪的通道,如果这个情绪出口被阻塞,不良的情绪就会换一种形式发泄出来。

对于男孩子而言,最直接的发泄方式就是暴力,比如打架、摔东西等。

强撑的坚强,只是暂时性的把坏情绪压抑住,但它终归还是会以别的形式爆发。

脆弱并不是羞耻的事情,父母要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脆弱。一个敢于面对“脆弱”的孩子,才有爱和归属感。

别让童年的委屈限制男孩的一生

在加拿大全国反欺凌日,一部名为《BoysDon’tCry》的短片,在Youtube上引起广泛关注。

短片仅仅三分钟,带领观众经历了一个男孩从出生到成年的关键时刻。

镜头之外,一个7岁男孩被叮嘱“男孩不可以哭,男孩不可以羸弱,男孩不可以胆小”的画外音,展现了消极且错误的教育方式,是如何引发暴力甚至性侵等一系列霸凌问题的。

该片执行总监JosephBonnici说:

“这是一个男孩的故事,但他的某些片段,却是大部分男孩经历的缩影。我们尝试以小见大的映射方法,让更多人认识到消极的男子气概认知,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何其之大。”

男孩不能哭,是对男子气概的错误引导。会不会哭,并不是评价一个男孩是不是真正男子汉的标准。

一个从小情绪被接纳的男孩,才更容易长成一个阳光开朗的男人。反之则不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幸福三重奏》中,汪小菲坦言自己从小受“男孩不许哭”的教育长大。他在教育自己儿子时也强调:“女孩子摔倒了可以哭,但男孩子不可以。”

节目中和大S一起坐缆车时,汪小菲明明恐高,紧张得抓住栏杆不肯松手,却还在嘴硬:“我不怕,没有怕。”

他不愿承认自己的软弱,也不懂得如何接纳别人的脆弱,包括自己的妻子。

大S看电影哭了,汪小菲却愣愣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然后独自离开。他说:“当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会处理这样的事情。”

男孩本就不如女孩善言辞,若是从小被要求掩盖自己的脆弱,压抑负面的情绪,成年后的他们也很难顺畅地与伴侣进行情感沟通。许多家庭矛盾和误会,往往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著作《男孩不该走的路》中指出:传统文化对男性的刻板观念,阻止了男孩承认本身的情绪,也妨碍了男孩未来的发展。

在男孩偶有脆弱的年纪,不要强求他故作坚强。

因为总有一天,他会懂得用讪讪的笑容隐藏自己的悲伤,到那时,他将承担起作为男人的责任和义务。

男孩也需要被温柔以待

几米在《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中写道:

“为什么风可以那么温柔,而你却永远学不会对我温柔地说话呢?”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被温柔以待的男孩,也将继续温柔待人。

男孩同女孩一样,需要父母和风细雨的爱。面对男孩的委屈和哭泣,父母应该学会如何引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接纳孩子的脆弱

在《爸爸去哪儿》中,杜江和霍思燕的儿子嗯哼,是有名的爱哭鬼,一言不合就嚎啕大哭。跟爸爸分开会哭,玩具被拿走也会哭。

但爸爸妈妈从来不会因为嗯哼哭泣就指责他,而是会温柔地抱抱他,等他哭完再好好沟通,解决问题。

父母要放下“男孩不能哭”的心理包袱,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害怕、抗拒和不满,尊重孩子的情绪,再教会他勇敢。

真正的勇敢,不是打针不哭,也不是摔疼了强忍着,而是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担当。

男孩的脆弱,在很多成长的关键点,考验着父母的耐心。我们要给他们积极的力量和无限的信任,让他们不要在慌乱和迷茫中错过成长,最终成长为最真、最好的自己。

2.学会示弱,让男孩成为男人

看过这样一则新闻。南京派出所接到一名二年级的男孩报警,报警理由竟是不服妈妈检查数学作业的结果。

小男孩站在一边泪水涟涟。妈妈却坚定地说:“他做错了,还非说自己没错。”

最后民警拿出纸笔解答,证明确实是妈妈错了。

孩子虽小,委屈甚大。妈妈连忙给孩子道歉,孩子紧锁的小眉头才渐渐舒展开来。

生活中,父母有时做错了事却不愿向孩子道歉。长此以往,会增加孩子的挫败感。其实,只要一个诚恳的道歉,孩子就能瞬间释然。

父母要学会示弱,这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高级的智慧。父母学会示弱,孩子才会变得强大。

养育孩子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家有男孩,更要多一些耐心和包容。

面对一个哭泣不止的男孩,不要指责,不要嘲笑。请你静下心来,在他脆弱时接纳他,在他失败时鼓励他,在他挑战自己时向他示弱。

父母都希望儿子长大后,能有毅力和勇气面对一切困难,做个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那么,趁他还是小男孩的时候,把哭的权利还给他,帮他在哭泣中学会勇敢,在悲伤中学会坚强。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心中五味杂陈。

某父母说:“养孩子不如养条狗,狗还知道谁是主人,知道看家,孩子?哼,有个屁用。”

他们家孩子还在上小学,叛逆、不听话、不爱学习。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娇惯任性,和父母一点儿也不亲近,还经常顶撞他们。

题主问:“如何看待某父母的这种说法?”

有答主说:

“有这样的父母,在心理上,孩子真的会变成狗。”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家长身上,都‘人不如狗’了,可想而知,家庭环境怎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而我则从某父母的话里,看到了赤裸裸的功利心。

养孩子,就要对父母“有用”,这样的孩子,不过是被父母养大用来收割的。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出于对生命自身的渴望所诞生的孩子!”

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棋子,不是筹码,更不是父母的附属物。

只想让孩子对自己“有用”的父母,有一颗自私少爱的心,很难养出优秀的孩子。

缺席了孩子的成长,就别怪他太疏离

有些父母为了生计,甚至是为了自己轻松,把孩子丢给老人养。想看了就回去看看,不想看就一年半载不见孩子的面。

他们不知道,任何人的爱都代替不了父母的爱。

孩子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很大机率上会受到老人的溺爱,但那种爱并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他们身边有爷爷奶奶,但他们依然要独自面对成长的烦恼,对父母的想念只能悄悄埋藏在心底最深处。

曾经,有两个留守的孩子,趁人不备藏身于班车底支架上,只为了能跟车到达父母打工的地方,和他们见上一面。

孩子对父母的需要,就像鲜花对阳光的需要。没有了阳光,鲜花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与爱,孩子的成长无人引导,悲欢无人诉说,久而久之,堆积在心中的情绪就会畸形发展。

感情的缺失,造成他们对父母的疏离。叛逆的背后,其实是对爱的呼唤。

谁不想做个成绩优异、性格阳光、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呢?可是,孩子也有孩子的迷茫。

孩子的人生路刚刚开始,他最信赖的父母就把他扔给了爷爷奶奶,老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有限,难以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学习需求。

而那些长年见不到父母的孩子,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往往都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指导。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问题。

也有些老人身体状况和文化素养都很好,但完全把孩子托付给他们,也很容易影响亲子关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同事的公婆都是退休的高中老师,同事一心要在工作上做出点成绩,孩子从小就由爷爷奶奶带。

同事和公婆不在一个城市生活,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回去看一次孩子。

孩子被公婆教育得很好,成绩优异、懂礼貌,还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是个品行兼优的好孩子。

孩子对同事也很尊敬,但同事却从孩子的尊敬与礼貌里,感受到了淡淡的疏离。仿佛,她不是孩子的妈妈,只是一个时常走动的亲戚。

很多父母对孩子疏于陪伴,可是孩子的童年稍纵即逝,等父母忙完,孩子也长大了。

龙应台说:“父母的陪伴是有有效期的,错过了有效期,再怎么努力也难有效。”

小时候,孩子若得不到父母的陪伴,长大后,就很难和父母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此时,父母再多的关心也弥补不了之前的缺失。

功利的父母,总想让孩子“还债”

有些父母觉得自己给了孩子生命,孩子就应该竭尽所能地回报他们。

一位网友说,他小时候就是父母的受气筒。父母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把怨气撒到他身上,为了逃避父母的打骂,他经常躲到外面不敢回家。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当他需要花钱买学习用品时,父母经常是一边给钱一边抱怨:“孩子就是讨债鬼。”

在网友的记忆中,似乎只有每次考试考出了好成绩,才能看到父母的笑脸,听到父母夸他争气。

其余的时间,他就是父母的负担。

现在,父母要求他每个月给他们生活费,逢年过节要给一个大红包,否则就骂他是个没孝心的白眼狼。

网友说,他和父母待在一块时,总觉得气氛压抑,只想逃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未被父母真正爱过的孩子,无法发自内心地去爱父母。

在很多父母看来,养孩子的意义就是“养儿防老”。这种放债的心理,其实就是对孩子的伤害。

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批评过这种现象: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再来一次的机会。

《小欢喜》中的宋倩对女儿说:“你是我的女儿,你是我最重要的人,咱们俩的人生理想应该是一样的呀!”

自己的人生遗憾,希望孩子去填补。这是很多父母的心态。

在这些父母的心目中,孩子经由父母来到这个世界,就要用自己的人生来还父母的债。至于孩子想要的是什么,他们根本不考虑。

网上曾流传过一则笑话:

孩子因成绩不好,被妈妈骂笨鸟,孩子不服气地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

妈妈问:“那第三种呢?”

孩子说:“这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让下一代使劲飞的。”

很多父母就像第三种笨鸟一样,希望孩子满足自己的期待。如果孩子满足不了,就成了“没用的”。

养孩子,是欣赏与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

高晓松有一段流传甚广的言论:

“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我不入流,这不要紧。我每一天开心,这才是重要的。”

高晓松的母亲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朋友,当做上天送她的最宝贵的礼物,从小陪伴他们,却从不要求他们听她的话。

这个智慧的母亲,给了孩子充足的爱与自由,却从不要求他们“还债”。她守护着他们,却从不束缚他们。

遇到这样的父母,是孩子的幸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海的金枝玉叶》里,谢家四小姐黛西为了陪伴孩子,每天晚上都从农场往家赶,凌晨四五点钟再启程赶回农场。

那种辛苦,不亲历的人根本无法感同身受。

她年老的时候,有人采访她,问及要不要孩子们养老,她说:“我不要他们的钱。他们给我钱,或者回来看我,都是情份,不是他们理所当然应该这样做的。”

生孩子,养孩子,爱孩子,只因为“愿意”。而不是为了向孩子索求回报,这样的父母活得通透而骄傲。

关于养孩子的意义,有一段令人感动的话是这样说的:

“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参与意味着付出与欣赏。孩子不求完美,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同行一段。”

付出、欣赏、参与,这才是养孩子的真正意义。

愿每个父母都不缺席孩子的成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童年的温暖,被父母温柔以待。

网友大呼“绝了”,特别是最后一点,任何一个酷爱玩游戏的孩子都无法忍受一个像唐僧一样的人在自己耳旁念来念去。

但反过来思考一下,这种办法真的能完全解决孩子与游戏的关系问题吗?

通过游戏的本质

看清孩子的需求

“这不就是和我们平常念叨孩子学习的态度一模一样吗!”

对于日本父亲的“厌倦游戏法”,很快就有人发现了背后玄机。

这种做法近似于心理学上的“冲击疗法”,通过让孩子在玩游戏时接受多次重复的单一、枯燥的刺激,唤起焦虑情绪。

只要焦虑情绪长期得不到缓解,孩子就会对打游戏这一行为产生厌恶,从而达到远离的目的。

但这种刺激性的疗法只是唤起了孩子的焦虑,并没有触及到孩子沉迷游戏的内核。

有一位游戏设计师坦言:

游戏为什么让人沉迷?因为游戏的很多玩法设计,本就源于生活、来自于人性。

只不过设计者将规则设计得比现实更清晰、反馈更明确罢了。

罗振宇谈游戏的“反馈机制”

游戏让人在玩耍的过程中获得爽、满足、实现的快感,这是很多人在现实中难以获得的。

说实话,如果不弄明白游戏上瘾的真实原因,父母会发现自己在“争夺孩子”这方面,和游戏公司的战斗力真的不是一个量级的。

有一个孩子叫欢欢,跟他的名字一样,他天生热情,活泼好动。每天从幼儿园到回家的路上,他总是和班上的一些男孩子一路跑跑跳跳。但是现在的路上汽车那么多,人多又拥挤,父母整天总是在担心出事而提心吊胆。

此外,他还经常和邻居的孩子们打架。孩子们不知轻重,有时磕磕碰碰就会出些小伤,怪不好的,可是跟他讲又不听。

如何教育孩子?

孩子喜欢疯跑打闹,在很多人眼里似乎是一个缺点,往往是“令行禁止”。然而,当你明白了孩子的特点,就会对他们的行为给予理解。

3-6岁的孩子,活泼,积极,喜欢与同伴玩,这是孩子进行正常运动,游戏,接触的需要。这个年龄的孩子,往往神经系统兴奋性强于抑制,所以当他兴奋时,很难平静下来听成人的建议。欢欢这个孩子确实充满活力,活泼,喜欢与同龄人玩。

最初它是一件好事,但由于儿童年龄过小,缺乏生活经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往往开心了就去做,不会考虑场合、时间以及周围的安全因素,所以容易发生事故,确实令人担忧。

在这里,我们给家长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引导孩子进行有益的体育游戏

儿童本身充满活力,具有良好的运动特性,父母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个相对较大的长度,场地要平坦,安全,易于运动,让孩子们知道,这是为了确保安全的需要。

每一周或者每一天设定一定的时间,让孩子约上一,两个孩子去玩游戏,以满足身体运动和交际的需要。父母可以在事前为孩子说明活动的范围,并将安全须知、以及和孩子玩游戏的要求给孩子提出来,让孩子们自行挑选他们喜欢的一些活动,让他们享受自由的运动。

当然,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那面会发生一些不可预知的局面,孩子可能会摔跤、碰撞。在这一点上,父母不要太紧张,只要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应该鼓励他勇敢地面对。

经常运动会提高孩子身体的敏感性,在进行奔跑、躲闪和身体的协调能力等方面都会得到增强。只要在作为孩子游戏的旁观者,观察孩子是否在按要求玩游戏,并引导他们的游戏方式就可以了。

同时,在适当的时候,父母应该试着和孩子们玩,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玩耍需求,还能够加强亲子情感,还可以锻炼家长的身体,对健康有好处,一举数得,为什么不呢?

2、教孩子在运动中学会保护自己

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是每个家长的首要职责。然而,光是让孩子在家长的庇护下成长,这是远远不够的,“健康和安全”不能依靠等待和给予,而应让孩子主动积极地去得到。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运动过程中,父母可以借助身边的正反事例,让孩子得到相关经验来提高安全意识,知道如何来保护自己才能以防自己受伤。

例如,当孩子从电视上看到交通事故,父母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教育他们的孩子,让他知道哪里是人行道,不允许追跑打闹。让孩子明白并能主动遵守公共秩序,并告诉他如果想要玩追逐的游戏必须应该在操场上或平坦、宽阔的场地上面,以免影响他人,也能够方便自己的游戏。

当孩子准备玩体育游戏之时,父母不仅应该提醒他们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还要让他知道,运行时来时刻注意道路有没有障碍,注意观察和多开过路人以及追逐的同伴;了解跟朋友玩耍的时候不能够击打和碰撞玩伴的头部以及脸部,不可以从后面猛推同伴等等,还要依据一些偶然的事情,及时帮助孩子总结经验和教训等。

免疫力对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宝宝免疫力低的3大信号要注意,要是宝宝的免疫力下降,将会遇到很多问题,会很容易引发感冒,生病等症状,对宝宝身体健康发育有一定的影响,新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时刻注意,懂得照顾好自己的宝宝,在日常生活动,应该怎么样才能看出宝宝的免疫力是否降低了?现在就来听听专家怎么说吧。

专家说:免疫力是人体自身具有的防御及与各种病原菌做斗争的能力,一般0-3岁的宝宝,身体各个系统的器官组织还没有发育成熟,抵抗外来致病性微生物的能力比较弱。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宝宝们是比较容易感染疾病的。

宝宝免疫力低的3大信号要注意

1、症状表现:宝宝每次得病较重,并且持续时间也较长;患病为败血病、恶性肿瘤等;有家族遗传史。这些情况,家长们一定要熟知,做好防范工作。

假如是先天性遗传,是由于先天性免疫低下多由基因突变引起,因此具有遗传性。先天性免疫低下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措施,一般治疗较困难,治疗也是长久的,治疗的过程需要家长耐心的呵护。

2、症状表现:宝宝由于感染、药物、营养不良等,导致免疫力低下。这些属于后天发现的,属于病态的感冒,需要进行治疗。专家建议:可以根据每个小孩子的体质,进行药物的选择,当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宝宝反复感冒的情况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3、症状表现:主要是上呼吸道,如感冒等,而不是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目前大多数地区,天气的变化十分的强大,有时候很热,也会突然地降温,容易发生感冒的情况,这属于类型:生理性免疫低下,属于正常的现象,不会严重的一般不需要治疗。

以上介绍的几大信号,希望家长们在生活中都能够注意到,宝宝免疫力低的加强是需要时间的维持,平时应该让宝宝多进行户外活动,早睡早起,呼吸新鲜的空气,让宝宝两成健康的良好习惯。在饮食上懂得控制,不会挑食。家长们在选购的菜系上,也应该以营养丰盛会饮食均衡点,不要太过油腻或者过于清淡。

孩子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在幼儿园临回家之前吃过的一顿只是加餐,如果间隔时间和大人一样的场,孩子就不会感到太饿,隔太长时间胃是无法承受的。而对于孩子的晚餐,很多家长们都存在着以下的四大误区:

1、孩子每天都要吃肉

这是错误的。素食者的饮食会使身体更加的健康,只要注意补充铁锌和各类维生素,是每个阶段都适用的方法,甚至是包括了孕妇和儿童。当然孩子不一定是完全不吃肉,每周其实吃2-3次就可以了,而且研究表明肉食爱好者患结肠癌的概率是呈上升趋势的。

2、汤泡饭好消化

这是错误的。有的孩子不喜欢吃菜,但是却很喜欢用汤水泡饭吃,这样却会导致很多饭粒还没有嚼就会咽下去的。对于孩子的饮食应该尽量做到多样化,保证荤素搭配和每日足够的蛋白质、糖类、矿物质、脂肪和维生素。

3、晚餐孩子要少吃

这是错误的。对于成年人和老年人来说,晚餐要少吃是正确的,但是少年儿童就应该应当别论。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管是身体还是大脑都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进行补充。晚餐和次日早餐的时间间隔会有12小时左右,虽然说睡眠时间是无需补充食物的,但是孩子的发育却是一刻不停止的,夜间也是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的。

如果孩子的晚餐吃得太少,就没有办法满足这种需求,长时间下去就会影响孩子的发育。所以孩子的晚餐不仅不能少吃,还应该吃饱。当然如果孩子的体重已经开始发胖,就应该减少晚餐的热量。

4、晚餐吃得饱会影响睡眠

这是错误的。只要孩子在睡觉前1小时前吃东西,就不会影响孩子的睡眠。

孩子从幼儿园回家之后的也是要吃饭的,这才是他的晚餐。如果回家之后,家长没有很好的为孩子准备晚餐,孩子就会得不到充足的营养,长期下去就会对成长产生影响。

最近,很多家长们为学龄前宝宝的异常行为而烦恼。对于学龄前儿童存在“攻击性”的行为,专家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遗传因素,比如父母脾气暴躁,子女往往也出现暴躁脾气;另一个因素则是大人过分宠爱孩子导致。

儿童心理学研究者们在临床中发现,大部分的年轻父母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知识比较欠缺,部分甚至存在空白,一旦孩子出现“攻击性”等异常行为时,家长往往束手无策。

学龄前儿童的情绪、情感虽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皮层下中枢的活动仍占优势,所以,学龄前儿童的情绪易激动、不稳定,常会发生一些异常举动,常见的有:

1、攻击行为

儿童已经开始独立并且知道自己的需求,但还不知道如何表达感受,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就采取毁坏物品或者大吵大闹的行动,常表现为赖在地上、踢腿、挥舞手臂、大声哭闹,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

专家建议,不能随意惩罚这种闹情绪的幼儿,要尽可能转移孩子注意力,事后给予安抚。并告诉他们这样的行为是对的。

2、反抗行为

宝宝对家长提出的要求总回答“不”,这种行为是自我意识独立的一种表达方式,属于正常发展的表现。家长应予理解和尊重,适时地进行引导,这一阶段会很快度过。

3、遗尿,咬指甲和吮手指

5岁以下的孩子还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对于经常有遗尿现象的孩子应耐心寻找原因,努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咬指甲和吮手指的行为,是婴儿与生俱来的反应,它能给孩子带来安全和满足感。吮指和咬指甲多在安静、寂寞、饥饿、睡眠、身体疲倦而自寻安慰时出现,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对于孩子好的行为,家长要鼓励孩子;对于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家长要采取一些惩罚措施,但避免打骂孩子。因为打骂孩子往往是家长自己在发脾气,打骂过头之后,孩子可能不但不会改正错误行为,甚至可能变成一个不怕任何打骂的“皮小孩”。惩罚措施最好是能触动孩子的心灵,才为有效。

教育孩子的第一步就是愿意聆听孩子的心声,在跟孩子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的明白孩子的的所思所想,然后有针对性给予关心和帮助,这样子既可以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还有利于亲子关系的经营。

愿意跟父母倾诉的孩子心理上会更加积极,因为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他们都愿意跟父母分享,积极的情绪有利于变革现实,而消极情绪如果能够及早的化解,不会对健康心理的建立造成影响,也有利于顺利的实施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

那么如何正确的对待孩子们的倾诉呢,以下几个小技巧希望年轻的父母都能够了解。

第一、善于引导孩子的倾诉

当我们细微的感受到孩子情绪变化的时候,其实要做的是事情就是引导孩子们能够将内心的感受倾诉出来而不是急于哄他们开心却忽略了孩子不开心的根本,凡事不能够憋在心里面,因为孩子们还没有长大,他们可能无法很好地排解掉负面的心理情绪。

第二、耐心的倾听孩子诉说

当孩子能够愿意跟父母倾诉的时候,其实父母是应该感到开心的,因为说明孩子是信任自己的,而我们不能够辜负这份信任,当孩子在倾诉的时候父母要做好一名好听众,不要表露出任何不耐烦的情绪,因为孩子能够很敏感的感受到父母心不在焉或是其他等等。

第三、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

孩子们其实不太懂得掩藏情绪,只要细心的观察就能够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动作等方面都可以了解其内心情绪的变化,当孩子跟父母体倾诉的时候,父母要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这样子孩子是会感觉很安慰的,之后再给他们进行开解,效果会事半功倍。

总结:为了让孩子能够有倾诉的习惯,爸爸妈妈们也要注意多给孩子一些互动,给孩子保持一个亲密,信任的亲子关系,如此才可以让孩子愿意跟父母倾诉。

上下滑动布局

工具条上可以设置滑动高度

设置滑动序列:选中里面一项,再点击左边模板/收藏/图片,

会插入到选中内容的后面。

也可以直接用拖动来插入内容和调整顺序。

游戏设计师@氪金曾在《一个游戏策划师的自白》中提出了一个玩家供需理论公式:H=N*a*b%(H=快乐happy,N=需求need,a=需求放大倍数,而b=满足效率。)

他坦白游戏让人上瘾的方式,就是通过:

1.挖掘玩家需求甚至创造需求

游戏中的需求是无限的,而现实中的需求是有限的。(不懂孩子为什么沉迷游戏,是因为不懂孩子在现实中有哪些需求)

2.吊胃口效应

让你看得见却无法马上拿到的目标,或者N+1(或者套装属性)的素材收集模式,让你的需求滚雪球一样扩大。

(给人一种良性循环的感知,让人越玩越有趣)

3.设置满足效率临界点

通过量变(如免费游戏只要玩家花费时间即可)或者质变(升级后有的新的外型、技能等),让玩家有“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的成就感,无形中产生吸引。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愿意花24小时打游戏,因为学生党有的是时间!

而最关键的是,一个成功的游戏绝对不是“结果”导向的。游戏中的道具装备本身(结果)并非重点,获得道具装备的过程才是快乐产生的根源!

所以对于真正对游戏内容与规则着迷的孩子来说,那位日本父亲的“厌倦游戏”法可能根本起不了作用。

不懂孩子的需求,就只是隔靴搔痒地将孩子进行“隔离”。

用游戏规则

来设置学习规则

如果游戏能让孩子着迷,我们为什么不“师夷长技以制夷”,反过来利用游戏的原理呢?

1.从游戏入手,找准孩子的真实需求。

比如这次疫情宅家期间,我为了全家人能锻炼身体,购入了日本任天堂switch来玩体感健身游戏。

可是我6岁的儿子却显然对游戏机里内置的《超级玛丽》更着迷。而且他要求我们必须陪他一起玩,屡次禁止无用,一关游戏机就哭,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样?

游戏通过贴标签来寻找“客户群”,比如“组队更好玩”、“规则简单易上手”等,让我发现其实孩子的需求是:

同伴需求——宅家没有同学朋友,所以他要求别人陪他一起组队。

自尊心需求——游戏技能为零的他闯几次都能过关。

比起全家只有他一人要写作业,和上网课做不出题目哭鼻子的学习场景,他当然更爱游戏。

同样,有一些初高中孩子喜欢玩王者荣耀一类,其中不乏一些平时成绩挺不错的孩子。

除了喜欢游戏内容,他们还有“爱漂亮”、“有谈资”等标签,可以知道孩子玩游戏很可能是为了交友,甚至是虚荣心。

从游戏开始读懂孩子的真实需求,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2.像游戏吊胃口一样,让孩子爱上学习

游戏之所以让这么多人沉迷,首先是因为它“容易上手”。

心理学里的“沉锚效应”就被很好的应用到了游戏上:

免费+起步容易+第一个目标容易达到。

那不如这样给孩子画一个“游戏任务地图”:用《超级玛丽》地图来设置学习关卡。

孩子想买一个奥特曼模型,可以设置成月度小目标,孩子想去迪士尼,则可以设置为半年度(或年度)大boss。然后进行积分任务制。

每天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积1分

一周积分完成

兑换小目标奖励1次

半年度目标完成

则打败大boss奖励去迪士尼

若某阶段积分未完成,可以继续顺延

真正吸引人的游戏永远不会因为你战斗失败而惩罚你退回原级,而只会因为你的努力战斗而给予奖励。

这就是我们最值得借鉴的“升级奖励原则”:

弄明白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然后从易到难设置关卡,鼓励孩子逐步挑战。

哪怕孩子真正想要的东西在你眼中一文不值,也请尊重他的选择,因为这不是一个破铜烂铁,而是孩子为了达成目标付出的努力。

洞悉孩子需求的父母

才是引路人

一款游戏之所以让孩子着迷,是因为它犀利地洞悉了孩子的需求,让孩子觉得:只要努力,我就是游戏里的王。

所以任何漠视孩子需求本质的惩罚与禁止,都是隔靴搔痒。

如果我们愿意观察孩子所爱,然后通过目标拆解让孩子尝到“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成就感。终有一天,孩子对努力过程的愉悦体验感会超过奖品的吸引力。

归根结底,与其期待外部因素能改变孩子,不如摘下自己的有色眼镜,看清楚孩子的真实需求,然后与他一起前行。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用作学术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作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