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美丽”,更要活得漂亮。给自己贴几个标签:女生;狮子座;向日葵;心理学;研究生;残疾人。女生是生理属性,狮子座是性格特点,向日葵是一种生活信仰,心理学是价值所在而研究生是当下的职业状态。把残疾人放在最后并不是回避什么,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讲前面的都是定语,是修饰成份,残疾人是定语中心语,修饰成分可以随意变换,而中心语通常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自从我有记忆以来,只要是一外出,无论坐车,去公园,去吃饭,总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这姑娘长的真俊,这是咋的了,真是可惜了唉~~~~~~~(后面是长长的叹息)”小小的我只是听到了前半句,也不会去想后半句的含义。直到后来一次一次的治疗没有大的转机,上学一次一次的被拒绝就在我同龄的伙伴都走进学校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有个阿姨又说了这样一句我才听到后面长长的叹息。是呢,怎么办呢,这样的我是不是真的就可惜了………还好家里有哥哥姐姐给的书,有爸爸给买的各种手工折出一只纸船也会觉得无比有意义。九岁破格直接进入了三年级,又和我的那些小伙伴在一起一上就是九年,这九年和同学在一起很快乐,在一起的奋斗,一起考进最好的班级……我在追逐着和别人一样的路,也似乎一切真的和别人都一样,除了妈妈的搀扶,除了比别人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考入大学,离开家乡,去适应新的生活,在大学的校园里穿过,我又听到了那句话:“这姑娘长的还挺好看,真是可惜了,唉………”刚上大学的我满眼都是希望,听到这样的话多少会有些反感,于是叛逆心做祟我便会回上一句“不可惜,我挺好的,在上大学,学的是心理学”。心理却在拒绝着这份同情和怜悯,之后说话的人就会投来惊讶与赞誉,于是可怜的自尊心假装的满足了一下。尽管这样的声音一直存在,我也不会把自己藏在家里,春去秋来我会和同学去学校看美景拍照片,拄着拐杖,大地铿锵作响,我会找机会站上舞台,不能起舞,便用诗歌述说梦想。我知道落在我身上的目光就如穿过生命裂缝的阳光缝隙的形状不同,阳光的样子也就不同。但只要是阳光,都会让你成长。时至今日,这样的声音依然存在,有一次和同学一起坐电梯,门口保洁的阿姨又如此说“这姑娘长的还不错,就是这腿………”阿姨没有说完电梯的门关住了,把那长长的叹息挡在了门外。今天的我再听到这样的说法不会和它一起悲伤,更不会满是叛逆,而是感谢说话人,毕竟在这个匆忙的社会,他她们没有选择冷漠总是好的。而且自己的生活不是别人说说就会改变的。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哪怕它并不伟大,但你可以全心全意的为它,那么你就可以活得很漂亮。其实我也不是真的美丽,一副拐杖撑起了笑脸,别人觉得舒服而已,活得漂亮才是硬道理。
最近有个事儿闹的挺大,27路公交车司机被打事件。环球时报和澎湃新闻也相继转发。继高速躺的妹子之后,舟山又一次以负面新闻出名。
这事儿本来挺简单一个事儿。结果本地论坛上某知名网红开始为打人者洗地。声称是司机歧视残疾人在先,先说了一句什么话导致打人者被刺激愤而动手。话里话外莫非表达的是被打的不是什么好人,打人者身为残疾人应该被更多的呵护。就差高喊打的好了。
我们先不讨论打人者到底是不是残疾人这个问题。先说是,后来又说不是。先假设打人者是残疾人。因为洗地的最主要的观点是残疾人的话打人就情有可原。谁让司机先说了一句什么哪。(坊间传闻,司机说了句你眼睛白我干嘛。结果打人者是眼睛残疾,上去就打了,真实性有待考证)。
那么,如果赋予打人者一个残疾人身份。他就可以打人了?说一句什么不重要。如果有出现侮辱或者嘲讽的味道,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这种事情。我相信公交车公司或者文明办都会有解决方案。但是仗着身体有缺陷,你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动手了?幸好公交车还没启动,要是行驶过程中这一车人的安全和马路上的车辆行人的安全都不重要,都没一句让你不爽的话来的要紧。重庆公交车事件的教训不够深刻吗?漠视他人的生命安全,这是一种恶。大恶。一个心灵健全的成年人。一个对事件有正确判断的成年人。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做出这种事情。更糟糕的是,在司机没有还手之下,连续五个耳光。一个耳光,还能强辩说是激愤之下。连续五个,这是心灵扭曲了吧。
而居然还有观点说因为他是残疾人,所以需要更多关爱,打人也情有可原按照这个逻辑,精神病人拿着精神病证明杀人免死,拿本残疾证是不是也可以打人无罪了。
是的,你们身体有缺陷,应该得到关爱,但是这不是你心灵扭曲的理由。更不是可以打人的理由。确实,生理的缺陷在很多时候会影响到心理,但是,这都不是可以随便打人的理由。这都不是可以危害公共安全的理由!
相对于正常人来说,残疾人是弱者,但是不能因为你顶个弱者的名头就可以肆意妄为。你弱你有理?他人和社会并不欠你什么。某些弱者一面高喊着我弱我需要同情,一面以更恶毒的手段欺凌着比他们更弱的群体。在本事件里,公交车司机就是更弱方,他不能反抗,不能还手。在工作岗位上,有工作纪律。那个打人的有本事倒是去他家打一下看看嘛。看看别人打不打的过你。
这个社会需要对残疾人更多关爱,我们都很赞同,这是善,大善。但这绝对不是可以成为违法乱纪的理由。不要让表面上的弱成为可以霸凌别人的理由。这个世界不欠你什么。
精神上的怎么说呢?以前我在的一个单位有个老师傅患有精神疾病,单位领导考虑单位员工安全,让他回家,只发生活费。他本来有老婆,老婆因为结婚之前不知道他有精神疾病,结婚后才发现他有精神疾病,和他离婚,还好他有好几个亲姐姐,那几个亲姐姐商量了后,为了不影响社会,她们轮流照看。万万没想到,其中有个姐姐遭遇不幸,那天晚上,那个老师傅的精神疾病突然发作,想去外面,那个姐姐死活不同意,那个师傅的精神疾病突发,哪能认出眼前的是自己的亲姐姐,自己的两只大手伸向他亲姐姐的脖子,把自己亲姐姐活活掐死。这个过程是我以前一个单位的同事到看守所看那个师傅时,那个师傅在清醒状态下诉说,我以前一个单位的同事把这个过程转诉给我们单位愿意听那件事的同事们
不是每个残疾人都值得被用心帮助
在开始说我的故事之前我想先跟大家确认一个共识,在现实或者电视里每个人都有能识别人工嗲和天真萌的能力吧,p出来的或者是真放在眼珠子上的美瞳与小孩子明眸善睐的瞳仁区别度还是很大的吧。就是这种显而易见的几乎每个人可以识别出的信号,这些给身体带来的真实的感受,先约定一下,我们不去否认它,然后再以它的存在来立个规矩。我们帮助那些愿意自助的人,而不是无条件要求我们全盘接管的人。我们接受生命的多样化,但只平等地欣赏,对于那些自轻自贱过度到让人心生尴尬的,我们的不适有权让我们选择收回我们的援手。义务和帮助不是同义词。按回合讲述。第一回合:见面之前,她在电话里问我会不会化妆,都可以化哪些妆。我说我不是专业学过化妆的,但简单的面部妆容应该可以搞定。她接着说是否可以做发型,我说这个我不会,可以到会场和其他志愿者沟通看是否有能帮助你做一个差不多的。她说,那你帮我做吧。我说,我不会,你要上台表演的话漂亮点更好,找一个能帮你弄得好看点的吧。她说,那你能帮我做发型吗?几乎是类似的对话,她都像听不懂我的意思一样反复说同一句话,我最后实在被磨得耐心尽失,就回复说:到现场再说吧。第二回合:我先到达了现场,外面冰天雪地,道略滑,地铁口和表演会场四百米左右距离。她在电话里问我是否可以去接她,我心想我只负责化妆,组织里没有要求我接人,于是我回绝不能去。她似乎才反应过来,就迟钝地说,哦,那我再问问主办方吧。十分钟以后电话再次被拨通,我说喂你好?一抬头看见一张望向我这边的面无表情的脸。我快步走到她身边,她五官端正,神情淡漠,有种不够专业的演员的神态若隐若现,我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因为初次见面的印象也确实被后来的相处过程给我的感觉一一印证。再次强调一遍,这只是一个残疾人表演晚会,所有过来帮忙的志愿者也都是怀着一颗热情的心来尽可能温暖每一颗残疾人渴望被关爱的心。每个人都愿意尽心去做,但不一定做得到专业水准。毕竟真正专业的化妆师可能也没有时间和闲心去在这种场合付出精力。她看到我过来,我也打量她一番,觉得并没有哪里和普通人不一样,直到她开口说话,一股傲气扑面而来。她说,我还没吃饭呢。我在想这句话有什么可接,甚至在等待她询问我是否也没吃饭作为聊天的衔接,但她并没有继续聊天的意思。我说主办方给你们安排晚餐了,你可以去找他们要。她很随便地回复我说,那你帮我去要吧。她站起身脱下棉袄,我看到了她的假肢,才显出一种我印象里真正的残疾人的样子。既然如此,我也内心升腾出一股助人为乐的精神,去干了本不属于我该干的事儿。去要她的晚饭。要完,回到座位上,她说她要占座,一会表演她要坐前排,并示意我她吃饭的这段时间让我帮她在座位上坐着给她占着。在没问过我吃没吃饭要不要吃的情况下给我安排这么一水儿的活儿,而且使唤得毫不客气,我只能用她是残疾人,她需要被照顾,她没有腿这么悲惨的事实说服我自己再挤出一些同情心。直到她回来了,我饿着肚子帮她化妆,在隔间里。第三回合:给她打完底妆,她觉得自己的脸还是有点干,就抓过我的化妆包,打开后丝毫没有生疏,一个一个过问每个化妆品和工具的作用。直到问到一小管妆前乳,我说那是打底用的,她马上急冲冲问我,怎么没给她用这个?这不是打底的么?还没等我解释那是用光了的,她的一句这是你平时自己用的吧?故意不给我用?为什么不给我用?这个用了就肯定不会干!就是没用这个的原因我的脸才干!应该用这个的!现场一度很尴尬,我突然词穷到不知道该如何解释,甚至失去了解释的欲望,我开始反省,我好像从一个志愿者被她放在一个她的奴隶的位置上被她随意不尊重地诋毁差遣。但这还没让我爆发,直到我继续给他画眼影,一套全新的我从来没用过的意大利眼影,她任性地问,你怎么不用?没用过?是不是不好用啊?特地给我用?这东西很贵吗?我说一百八,还可以吧,还有几千的眼影呢,这也不算什么。她开始声情并茂地说自己在工厂每个月赚四百块钱。她买不起几千块的眼影。我没说那东西也没必要非得买。她爱说什么我就那么一听。接着她说话的表情和神态让我一度开始怀疑她的心智,似乎才十几岁,但她跟我介绍她的成长经历的时候告诉我她26了。最让我接受不了并起了疑心的是她在诉说她曾经的被拐卖经历的时候眼睛里没有任何情绪的起伏,就像在说别人的故事,一连串记叙文的语气。有的人智识不够只是纯粹的不够,但经她之前对我的一系列腹诽和多疑让我觉得她不仅蠢还让人真是没法发自内心去体谅她。她说,我十六岁那年被骗了,我真的好蠢,来到xx市,乞讨,被xx救了,真的很感谢她,她信基督教,我也信。你信吗?我收回眼影刷沾了一下深色眼影,并琢磨着该如何回答她的时候,她似乎并没有知道我答案的兴趣,就说,干嘛用深色的?我喜欢这个浅色的!我说深色的舞台上才能显得出来。不,你不觉得浅色好看吗?我就要用浅色!给我用浅色!我实在懒得跟这个什么都听不进去的自以为是的人争辩,给她换了浅色。结果在眼睑上并不明显。她就像忘了刚才那个坚定要用浅色眼影的人一样,自然切换道,那我勉强用深色吧。结果发现深色蛮好看,但也没有对我的建议表示赞赏,可我已经不求赞赏了,只希望她少说几句,老实让我化完。可是到了口红她又抓走口红盘,认真比对,研究,最后选了一个最不上色的,她已然无法学会举一反三,把刚才眼影的经历抛诸脑后。我已经懒得再张嘴。直到我发现假睫毛的胶水干了,她说那就画真睫毛吧,我说舞台妆都要用假睫毛才好看。她就是不同意,并且带着一种她仿佛更专业的样子说,我不用戴,我就画,我的真睫毛肯定比假的好看。然后她用了我的睫毛膏,怎么画都不明显,因为她本身也没长多少睫毛。她终于放弃了,说那就用假的吧,粘上以后她各种矫情眼皮痒,我给她撕的时候她又各种躲,就是十分不配合,给一个成年人化妆比带熊孩子还累,我真的有点怒了,就一屁股坐在一边把头别了过去。她见状,马上有点服软的意思,让我给她撕掉,可我的手还没碰到她的眼睛的时候她就又开始躲。我才意识到她这种不信任和大惊小怪真是一种心病,比她的腿疾还重。终于好不容易化完了,我到了最不适的巅峰。因为她拿出一个塑料盒子,里面是那种两元店的廉价金属玻璃首饰,边在身上比划边问我哪个更配她的演出服。接着,她那假面一样的脸硬挤出自以为很天真的笑脸,说道,我觉得这个镶钻的闪闪的更配吧!我想她是不是在刻意表现出一些与自己残疾人身份相符的表情和知足个性?但她就是给人一种十分不熟练的感觉。正是见过孩童的稚嫩的审美观的真实就更能感受到她是一种自卑扭曲下的刻意知足的表演。我就在这全程被她嫌弃我的化妆水平的氛围里结束了与她的近距离相处,我反思我为什么久久都挥之不去这种沉重的复杂的感受。也许最开始我把她放在一个需要被人帮助的角色上,把自己能帮助她的志愿者功能自诩得更高大了些?当她表现出和一个普通人甚至比一个普通人还没礼貌的接洽态度时,我才受到了一种和自己想象差距甚远的落差。可能残疾人也可以不把别人的帮助放在眼里啊!残疾人也可以有权挑剔你不够专业啊!而且,残疾人也可以为了符合外界主流对他们的印象而特意演出一些敷衍正常人的残疾戏码来平衡彼此的不同啊。可是这些人工做出的痕迹不仅毁了正常人对他们最初的热心,也让他们的身份多了一种不够纯粹的尴尬。但也是经历这次志愿者活动,让我明白残疾不止有躯体,更可能延伸到身心,最重要的是接纳,接纳自己,也接纳除自己以外的真实多样的世界。上台表演之前,她让我帮她录像,用我的手机,我录完以后,跟她说我去吃饭,八点多了,我有点饿。她才冷漠地说,哦对哦,你还没吃饭啊。搞得她像失忆了一样。活动结束之后,她要求我送她到地铁站,四百米我们也打了一辆出租车,她象征性地说她要掏钱,我说不用了,我拿吧,她那仿佛早就藏好了的冷笑和她之前的迟钝不同,快速在我眼角一闪而过。我关上车门,送她过去以后,狠狠转身想要脱离这个让我觉得比现实黑暗还可怕的深渊。并暗暗告诉自己,身体的残缺,这既定的事实本来可以成为别人主动想要帮助你的原因,但你不要把它变成要挟所有人都该帮助你的筹码,也不要让人被你道德绑架的窒息感的外露,成为你鄙视和愤恨普通人没有同情心的自私。是的,身体的残疾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更虚假的残疾人,他们不值得任何同情,做多少都无法平衡他们扭曲的人格。也或许我对他们要求太高,我对他们的理解也不够深。后来我把这个残疾人的联系方式删了,在发送给她她的表演视频以后。但我不后悔参与了这次活动,也洗刷了一些世界观,也许人和人没什么不同,也许人和人也可以很不同。原来残疾人的不礼貌可以这么让人心寒,我为自己不该预设残疾人的感恩而自省,但我也承认我确实对这种人群中高傲的一类无能为力。也或者,如果我们都能互相把彼此放在正常的位置上,没有任何预设也没有任何要求,共同度过一段相处的时间,也许还会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但现实是应该没可能了,单纯的自卑可以鼓励,单纯的知足值得褒奖,可是因为自卑而拗出的无能为力的知足,对和强迫别人因自己的残缺而必须满足于她的随意差遣,对接受世界好意过程中的挑拣和间接的排斥,我承认我解决不了,我只能选择离开,把真心送给其他愿意互尊平等的灵魂。
自《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以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进入高校深造,成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但是由于自身存在生理上的缺陷,导致他们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何解决其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协调发展成为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加强对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势在必行。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科学心理学产生以后,心理学有三个使命:治疗心理疾病、让所有人的生活更有意义以及鉴别和培养天才①。随后在很长一段时期,三者均衡发展,让更多的人接受来自心理学的福祉。然而,二战以后这种平衡逐渐被打破,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成为社会的主流并蓬勃发展,这就意味着心理学成为服务于少数具有心理问题或者心理障碍的人的科学。
针对这种现象,1998年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塞利伯格曼,发起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倡导了解人的积极方面,并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发表了名为《积极心理学导论》的文章,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②。随后,世界各地的学者纷纷开始关注并深入研究积极心理学。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主观层次的积极体验的研究、个人层次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层次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③。
二、残疾大学生的特点
我们通常认为的残疾是指人体某部分因疾病等原因造成缺损或生理功能障碍,在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影响正常生活,不能发挥正常功能④。残疾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残疾人群体,其身心发展有明显的群体特征。
(一)生理上缺陷或障碍
一般情况下,残疾大学生可以分为五种类型: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和语言残疾。可以说,生理上的缺陷或障碍是残疾大学生的首要特征,为此,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要面临诸多问题,如行动不便、沟通障碍、人际关系、学业问题、就业问题等。
(二)心理状况及特点
相对于正常大学生而言,作为弱势群体的残疾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形成群体心理特征。
1.自卑心理
自卑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做出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并因此悲观失望、惭愧、羞涩甚至畏缩不前,这是自我评价的一种重要体现。自卑心理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我评价、生理状况、人格因素、能力高低、经济条件、外在环境等。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比较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残疾大学生因身体上的残疾,加之对自我的认识存在偏差,经常会进行自我否定,进而产生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会反作用于个体的行为模式,在行为上表现出自我逃避、行动迟缓、防御攻击等,不良的行为模式会加重残疾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形成自卑心理严重的特点。
2.焦虑心理
残疾大学生向往正常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交等,希望获得与之同样的权利和机会,但是由于残疾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或障碍,使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受到某种歧视或者不公正的待遇,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对周围的人或事物产生怀疑。在高校校园内,由于教师的关怀、同学和朋友的关爱,这种负面影响相对较小,但出了校门走向社会这种不良影响会被明显放大,使得残疾大学生难以承受。残疾大学生终究是要走出校园面对社会生活,这就使他们很容易产生对未来生活的焦虑和不安,对个人将来的前景和生存担忧。
3.孤独心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良好个性的塑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残疾大学生渴望與老师和同学们正常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但是由于自身生理上的缺陷及心理上的自卑感,使得他们不能客观地正视自己,在实际交往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勇气,表现出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不会交往等现象,导致其交往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展,进而会产生自我封闭行为与心理。在缺乏正常人际交往而同时又得不到老师和同学关爱的情况下,残疾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孤独的心理状态,更有甚者会产生社交恐惧症,严重影响残疾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4.抑郁心理
残疾大学生由于存在自卑心理往往比正常大学生更加敏感,常常以猜疑的心理对待周围的人或事,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同时,他们更倾向于对身边发生的事件以负性的解释,从而产生负性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大学生的交往是相互的,如果在交往过程中,残疾大学生带给他人总是负面的情绪和信息,周围的人便会有意无意地疏远他们,导致残疾大学生无法很好的融入集体的生活之中,进而会使他们产生自我压抑的情绪,甚至是负罪感和危机感。如果这种不良现象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抑郁心理。
三、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增强人文关怀
残疾大学生属于弱势群体,因此,高校针对该群体开展工作时应当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首先,树立人文关怀理念。残疾大学生是小众群体,高校在制定政策、校规等方面更多的是考虑正常大学生群体,而忽视残疾大学生群体的存在,因此高校应当树立照顾各种群体利益的意识,植入为残疾大学生提供更好服务和加强人文关怀的理念。
其次,为残疾大学生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便利。由于残疾大学生身体上存在缺陷,因此需要在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上为他们提供方便,如在教室和校园设置专门的座椅等。
最后,教师和同学提供心灵上的关爱。朝夕相处的教师和同学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能够让残疾大学生内心更加温暖,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提供发展指导
摆在残疾大学生面前比较现实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发挥自身的价值,其中就业与择业是残疾大学生走向社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高校残疾大学生的就业与择业工作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未雨绸缪,需要在残疾大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学业规划与指导。在残疾大学生入学时可以建立残疾大学生的学业档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业生涯规划,在学业帮扶和指导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残疾大学生的潜能,为他们提供成长的机会和条件。只有通过大学期间的不断积累,才能为他们顺利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心理辅导
残疾大学生存在群体心理特征,尤其是一些典型心理问题,因此要针对这一群体给予专门的心理辅导。
首先,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使他们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規律,为他们应对各种生活事件提供心理健康保障。
其次,建立残疾大学生心理档案,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再次,对于产生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残疾大学生,由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给予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更加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最后,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或者心理沙龙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四)积极自我调节
外因是需要通过内因来发挥作用的,因此应当积极鼓励残疾大学生开展自我心理调节,培养健康的心态,提高生活、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残疾大学生要做好自我调节:
首先,需要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有明确的定位,为良好的人际沟通打下基础。
其次,要学会接纳自我,除了欣赏自己的优点以外,还应当接纳自己的不足,因为只有真正接纳自己才能在生活和学习上更加的独立和自信,建立强大的内心世界。
最后,要找准方向和目标,将时间和精力用于发展自我、提高自我,使自己更有能力面对世界。
四、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对残疾人的重视不断加强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发展,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它对残疾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校既有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又有服务大学生的义务,因此,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当为残疾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积极探索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新途径,促进其成长成才。
残疾人工作看似普通平凡,却关乎民生、连着民心。作为残疾人工作者,只有心怀残疾人,才能为残疾人创造一个平等、有尊严的温暖世界;只有用真心、爱心、细心、耐心,才能真正以行动实践扶残助残的坚定诺言。
要有“真心”
近年来,党和政府全力实施惠残民生工程,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
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做到知实情、做实事。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将走村入户下基层作为经常性工作,掌握第一手残疾人基本资料,建立“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同时核实救助对象信息的真实性,杜绝虚报、漏报和错报,了解残疾人的所思、所想、所盼。要以解决残疾人的实际困难为唯一标准,全面完成惠残助残民生工程。“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项目”要做到应保尽保,使每一位贫困残疾人都能够实现温饱。“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项目”,把当年通过医学筛查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全部实施复明手术,争创“白内障无障碍示范市(县、区)”。“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使贫困精神病患者能够住得了院、看得起病,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项目”,为聋儿、智障、孤独症、脑瘫和肢体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康复训练。
要有“爱心”
作为“折翼的天使”,残疾人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融入社会的艰难。
要心怀尊重,残疾人有人格、有尊严,需要党和政府的关心、社会的呵护,维护他们正当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他们生存权利不受侵害。要组织残疾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引导他们自信、自尊、自爱、自强,不受少数利益团伙利用干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维护广大残疾人的整体形象。要为残疾人的重新起飞修跑道、建平台、指方向,解决他们的生计之难、生活之困。实施残疾人就业培训和招聘工程,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创造自身价值;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做到应征尽征,为残疾人就业和救助提供保障;实施淮南市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为全市14万残疾人的康复训练、就业服务、职业培训、法律援助和文体活动等提供平台,推动残疾人自我发展的条件逐步完善,使残疾人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明显提高。
要有“细心”
新时期,残疾人工作要“细心”,为残疾人提供优质高效的个性化服务,必须将政府的各项惠残政策措施,同充分发挥残疾人自身潜能以及同每个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和个体需求进行有效对接,从而为广大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可行的服务。个性化服务的硬件基础是残疾人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开发和运用,将信息化手段作为服务的重要技术支撑;个性化服务的软件基础则是残疾人工作者对残疾人的细心服务。如在开展辅助器具适配项目时,市残联通过残疾人基本信息数据库,提前掌握残疾人的实际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对于行动不便和家住偏远地区的残疾人,要组织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残疾人适配辅具和假肢。
贯彻落实涵盖康复、教育、生活等一系列扶残助残的优惠政策,结合淮南实际情况相关实施细则,切实减少残疾人康复和教育支出,减轻其生活负担。如在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中,要根据患儿的身体情况及其家庭经济状况,科学而有针对性地向患儿家长推荐康复机构,使患儿既能获得最佳康复效果,同时最大化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
要有“耐心”
残疾人困难多、需求多、烦事多,他们来解决问题,有的可能提些过分的要求,说些不好听的话,甚至发脾气。但是,我们要考虑到残疾人身心的特殊性,多理解对方的不冷静,耐心细致地为残疾人服务,能解决的尽量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化解对方心中的不满情绪。
为培养残疾人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残疾人之间的交流,提高残疾人的内在素养。由新站高新区社会事业局主办,瑶海社区管委会承办的主题为“品味书香照亮心灵”的残疾人读书分享会于8月31日在瑶海社区世纪荣廷悦书房如期开展。
在悦书房这样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来自新站高新区50位残疾人欢聚一堂,品味着书香,聆听着大家的励志故事和读书心得。
为了营造书香气息氛围,悦书房的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参观了悦书房的借阅区、沙龙活动室和小剧场,并表示欢迎各位朋友以后可以常来悦书房阅读和免费借阅,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
分享会中,分别来自新站高新区五个社区的残疾人分享了他们在读书中的快乐、在快乐中读书的读书经历和成果,向大家展现出他们坚强乐观的精神面貌。肢体残疾人徐光芳在谈到自己的人生故事时,她借莎士比亚的话告知大家:“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是读书让她重新振作,不向命运低头,丰富了人生,实现了人生价值。整个读书分享会,他们的故事感动和影响着听众,掌声不断,让大家享受了一次精神盛宴。
活动最后还为每位残疾人送上一本好书供回去阅读。此次残疾人读书分享会的开展,让更多的残疾人走进书香世界,鼓励多读书,在阅读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养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同时一个个励志故事给他们心灵上带来了抚慰和正能量,帮助残疾人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价值观,鼓励残疾人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残疾人和正常人永远不是同一个空间的人
中国有13亿多人口,但有8000万多残疾人,在这12亿多人里面对残疾人的想法各有不同,有的用鄙视的眼光看他/她们、有的用好的语言安慰他/她们、有的甚至不去追求自己理想的幸福而是愿意选择一个残疾人和他/她结婚,愿意照顾他/她一辈子…
曾经一个正常人对一个残疾人说:我这样过的好痛苦、活的好累,其实他她/们并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痛苦?什么才是累?什么才是难受?手和腿脚不能动的人才是真正的痛苦。不管怎么付出,得到的却是失望,那才是真正的累。当别人说你是残疾人时,那才是心里真正的难受,当别人用鄙视的眼光看你、瞧不起你时,那时的你甚至会偷偷的哭泣。其实残疾人的心里就像一个石头压硬着,感觉好承重好承重,正常人永远都不会理解残疾人心里所承受的痛苦。
不管是先天性的残疾还是后天性的残疾,往往都是被人看不起的,曾经一个真常人这样说残疾人:你简直就像是祸害、一颗灾星。请问你,你这样说她你心里就好受吗?你说她之前你想过别人的感受吗?如果这样的事出现在你身上,别人这样说你,你的心里又是什么感觉呢?请你说话之前先考虑别人的感受在说吧!一个残疾人却实是家里的一个累赘,他/她来到这个世界上了,命运让他/她变成了残疾,还能怎么办呢?现实是这样就无法去改变了。
不能动的残疾人每天出了坐和躺着,就没其它办法了,渴望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吸收新鲜空气,靠自己的力量都难以实现,人世间很多人相信老天,其它老天都是不公平的,如果公平就不会让人来到人间受折磨,上天往往就是把一个健康的人送到了人间,然后中途收回了她/他的所有,留下躯壳,像个花瓶成为饰品摆放在人间的每个角落
不管是先天残疾还是后天残疾都会遇到爱情,有的先天残疾遇到了她/他的爱情,对方却对他/她不离不弃,照顾她/他。而很多后天的残疾,她/他的另一半却选择了离婚。
在正常人的眼里觉得残疾人没有爱情,其实你们想错了,残疾人也希望自己有爱情,当一个残疾人真正遇到了自己的爱情后,会遭到家人的反对,在他们的话语里只有三个字形容,因为你是「残疾人」,难道残疾人在正常人的眼里就是低一等吗?请问那些正常人,难道正因为我们是残疾人什么都不能拥有的权力吗?比如,张海迪、董明……等等,很多残疾人,可她们做的很多事情,很多正常人都无法去做。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各个行业中,不管是国家行政部门、还是私人企业单位,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了。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更加注重道德、才智、人才等方面。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单位中,都招聘那些学历高、有专业技能、有创新才智、有管理才能。在那些学历低、无专业技能、无创新才智、人才差的人、无管理才能、就被拒之门外。就算被录用,也是**粗活、卖苦力,最不幸的就是我们残疾人了…
虽然社会各界都在关注残疾人的事业发展,学习、就业、生活等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不过,这只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对于贫困农村来说:就不会那么幸运了。
有些地方经济发展十分活跃,只是政府领导不重视,对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不关心。有些地方,政府领导利用职权,来谋取私利,把国家扶助残疾人的金费给挪用等因素,造成残疾人的生活困难。
不管在社会上、还是家庭中,仍然在歧视残疾人的发生。尤其是在比较多的公共场所和繁华的街道,残疾人就成了人们的焦点。
在谋些人眼里,他她/们认为自己才是强者,国家的栋梁。而我们残疾人呢?难道真的是社会上的垃圾,国家的累赘吗?也许,这就是他/她们就不尊重残疾人,就轻视残疾人。
有些家庭,残疾人仍然被家人看不起,有时候还被亲人辱骂、或者殴打,甚至被遗弃,你们了解残疾人的悲哀吗?如果你们也是残疾人会拿什么心态来面对这社会?只要你们愿意,去试着装一天的残疾人,你就会了解我们的无助。
或许你们曾经可怜过我们,但我们不需要你们的可怜,不想要你们用另外的眼光来看我们,我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让世人把我们当正常人看。可见,残疾人在现实的社会中,所遭受的歧视和污辱,对一个残疾人来说:那是多么的不公平啊!我真心希望世上的每个人都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尽你们的所能帮助残疾人解决一轻切困难。让残疾人感觉到社会的关怀,来面对自己不幸的人生。“扶弱贫穷”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与责任,只有消除歧视,寻求平等,才能建设一个文明、幸福、美好的和谐社会。
残疾人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心中埋藏太多的痛苦无奈和委屈,虽然渴望被更多的人了解,但是就是没有人会了解,不懂残疾人心里的痛苦,所以一直倔强的把很多东西埋藏在心底,因为说出来也没人理解,所以残疾人什么都不想说,什么痛苦都放在心里,残疾人敏感,不管是家人还是亲戚都无法体会残疾人的心。没有结婚的残疾人渴望有一个家,可是当一个正常人和正常人结婚了,另外一方残疾了,还是会离开对方,残疾了说什么都是我的错,连我上网也是说我上网学坏了,一个残疾人现实没有朋友不能说心里话,也只能在网上说心里话也是错了,那只能天天坐着发呆变成傻子,就什么都没有错了,所以说残疾人没有结婚也是痛苦,就算结婚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一起更痛苦,本来自己是残疾人就已经好痛苦,接受一个没有感情的婚姻让残疾人怎么活啊!那样天天心里流着血在活着。
如果家人和亲人在语言或者其它方面排斥自己,那对于一个残疾人是最大的痛苦,是正常人无法想像的。或许这个残疾人没有勇气活下去,没勇气去面对自己的家人,更没有勇气去面对社会,没有勇气去面对这残酷的生活,对于每个残疾人家人的看法与支持大过一起,所以没有多少家人梦体会残疾人,尤其是女的残疾人,家人巴不得嫁出去,只要有人要,不管是什么人马上就答应,也不会问残疾人同不同意,家人就做主把她嫁出去了,不问问那个人是傻子还是有什么?所以残疾人根本没有爱情,只有心里的痛苦,一天一天的过。
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真正能懂我们残疾人内心的痛苦、委屈和苦闷,每个人都是特立独行的,想要彼此真正了解,真的太难了,更何况我们这些残疾人呢!我们在成长路上不会缺陷亲情和友情、还有同情,但是我们似乎和爱情无缘,爱情对于我们残疾人来说也许是个奢侈品。
就是家人都不了解残疾人想要什么,就是给我们吃饱、喝足、等死,所以好多残疾人在家里都无法待下去,有好多残疾人都会想像出去外面,没有吃过的苦在苦他们都喜欢,因为他们觉得这样自由,不要给家人看不起,不要给家人说三道四,好多家人都看不起残疾人,都说出去回饿死在外面,其实家人这样说一个残疾人,你们知道残疾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吗?残疾人心里想认可自己是可以独立的!。饿死也不愿意在家里给你们看不起,唉…哎………人一辈子真的不要是残疾人就好了,想做什么都可以去做,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出去那里就出去那里,想结婚就结婚,想离婚就离婚,人做健全人就是好,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是健全人就是比残疾人好,残疾人永远没有自己拿主意的权力!
但是他们却一直倔强的把很多东西深藏心底,今天希望通过这段文字能更多的对他们多些了解。每个残疾人都像被搁浅在社会这个“沙滩”上的一只只“船”,他们需要给点推的动力,才能在生活这片“海洋”里扬起自己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据说上帝早就知道:完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他在创造一切万物时都给留下了缺陷,只是每个人的缺陷不同而已。有的比较明显,比如身体缺陷,语言缺陷,精神缺陷等等,这些就是世人所说的残疾人,有的不是那么明显,如心理缺陷,人格缺陷等等,世人明明知道这个世界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和东西,即使太阳它也有黑子,即使是再美的玉也有瑕点,但是大家还是孜孜不倦的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也在力求自己的完美。追求完美本来无可厚非,这是人们普遍善良的想法,也是我们不断完善自我的动力。
有的从小时候第一次意识到和别人的不同时,我们就注定和孤独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常驻说我们这些残疾人有点怪,用这个“怪”字来形容我们是再好不过了。因为我们和常人不同,所以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思想注定在常人眼里的有点怪异的,有点异类的感觉,其实残疾人一般心地都很善良乐观,但是又很敏感,自尊心极强,所以造成了很矛盾的双重性格。当别人无意或有意的伤了我们的自尊时我们都会不由得反唇相讥,来维护自己的那点尊严。我一直想告诉那些认为我们“怪”的人,我们残疾人除了那点自尊还剩下什么呢?当社会上宣扬那些通过自己努力和社会共同帮助而成功的残疾人时,我们本该高兴,可是我们却陷入了难堪之中。因为这种宣扬本来是想激励那些正常人,告诉他们残疾人那么不容易都能成功了,我们没有罩到他们的一点光环,却被笼罩在一片尴尬之中。是的,我们残疾人比正常人有更多时间来专注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说心里话,虽然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在提倡关爱尊重残疾人,我们也在很多时候甚到忘了自己是残疾人,真心全意的想给社会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来回报这个社会,但是有时候别人一句冷不丁的善意或恶意的提醒都会让我们的心中那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一下子被一盆冷水泼灭。有一种电影《天下无贼》里刘德华对刘若英说的那样,“你是贼,不管怎么样,你都是贼,你这辈子是贼,你下辈子也翻不了身”。残疾像烙印一样不仅在我们身上留下了痕迹,也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永远也无法抹去的创伤。
不管怎么样,存在即合理吧。一直以来,很喜欢这样一句名言:“地球表面本求就是坑坑洼洼的,所以我们无权祈求自己脚下的路是平坦的”。竟然上天让我们今生成了残疾人,一定有他的道理。抱怨和消极都是没有用的,《圣经》里说过,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救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像鲁迅笔下的那些真正的猛士那样勇敢的面对我们所遇到的一切,积极乐观的生活!像寓言里跌落在深井里的那头驴那样,把所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挫折、打击、痛苦、屈辱等这些人世间的“尘土”都统统的踩在我们的脚下,让它们成为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阶梯
为什么我们是残疾人?这个答案永远没人能够解释得清楚。是命运,还是基因遗传?
感谢网络让我们在这片虚幻的世界里相遇、相识、相谈、相知,我感到了充实。因为我们冰封的心事,在这片灵感的地带可以一吐为心事,认识了你们,我几乎每天有时间都要上一会网,看看自己的空间有没有留言?也许只有残疾人才能更多的了解残疾人!社会把我们划分为“弱势群体”,是有道理的;因为残疾人本身有好多事是不适合做的!有些人生活还不能自理。“先天残疾”和“后天残疾”是有很大差距的。先天残疾是指一出生就有了残疾,后天残疾是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的。残疾人的性格大多数是怪异的,大多数与外界格格不入!有的心是脆弱的,有的十分的自卑,有的还有轻生的念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我们残疾朋友有些还互相攻击,那些是缺乏教养的人,更别说修养了。请你们不要排斥他(她)们,因为他(她)们可能没有读过什么书,没有上过学!想要走进他(她)们的内心世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其实残疾人可以相互探讨,相互交流一些生活的窍门。请不要把自己的生存方式“怀碧自珍”,知道吗?你的一句话,有可能改变他(她)的一生;相互指一道明道,这是一种心德。我们分别在东南西北中,所倚的地势差距好大!有时也是很难取得相应效果。
例如,南方人不了解不北方的气候,像北方人不了解南方人一样;但依然可以交流自己的观念。其实每个残疾人都不想拖累家里人,但他(她)们却无计可施,他(她)们心里感到迷茫。久而久之,忧郁了,也自卑了。
有此残疾人是非常害怕世人的目光和舆论,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里,何必呢?人是吃五谷杂粮,身体和相貌是完全不同的;何况生命身体是父母给予的。把自己关起来有用吗?难道要父母亲人扶持一辈子吗?关在房里吸不到新鲜空气对身体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都是不幸的,但我们要自强、自立!
请不要悲天悯人,那样你会一辈子都闷闷不乐。无所事事,不但别人给你刀一样的目光,连亲人对你也是绝望透顶。我们要从小做起,失败是成功之母。不经一番寒傲雪,那得梅花扑鼻香?做个快乐的残疾人,做个坚强的残疾人,我相信你们能行的
残疾人为什么感到空虚呢?因为他们脑里一片空白,想得多,尝试得少,“实践才是真理”!找点事做就不会那么空虚了。残疾男孩多数是野心脖脖的,他们都想着一步登天,很想争取早日脱贫致富。于是染上了很多恶习!又是赌,又是抽烟喝酒!因为他们感到前路茫茫,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有些还走上了岐路。请不要这样,这样很快会毁了自己。我很想骂你们,因为我一直就这样的糟蹋自己!
现在终于想明白,什么叫生活。残疾女孩呢?有些受到一点点委屈,就关上房门,偷偷的哭。心想我死算了,我嫁人算了;怎么就那么的不坚强?父母亲有时工作辛苦了,发发劳骚是正常的,不要和家人斤斤计较;回头想想父母是多么的不容易才把我们拉扯大。做人要有理想,首先不要妄想!
不要想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例如爱。也不要企图干一些不容易达成的事,例如赌。我也想过**贩毒,但是这样的路是不会长久的,也会让自己万劫不复,令家人痛哭流涕。你认为自己能做什么?跟家人说说你的意见,尽管他们反对,你也要坚决去干,这才不失有志者的作风。不要中途放弃,这样你永远都是失败。
我们残疾人,有好多辉煌的事迹!我们残疾人有好多自强不息!我们身为残疾人,更要有超人的斗志和决心。石头扔多有块中,现在不是360行了!是720行!相信总会有一行是适合你的。努力吧!我在这里为你们加油、再加油。让我们残疾人手拉手、肩并肩,托起残疾人希望的明天……。
想工作!这是我们残疾人共同的心声,也是最大的心愿。不管是重残还是轻残,男生还是女生,大家都希望可以有一份工作,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给家人减轻一点负担!如果可以给我们一次工作的机会,我们一定会比任何人都要珍惜,都会尽全力的完成好我们的工作,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要想实现起这个目标来却是难上加难!其中最大的一部分阻力就来原于父母!爸爸妈妈总是想要把我们保护的好好的,怕我们受到一点伤害,所以每当我们想要做些什么的时候,父母总是会说不行,你会做什么,或是你干不了。就这样说一这打击的话,把我们刚建立起来的信心打击的一点都不剩了,
可是爸妈,你们知道每到这时的时候我们的心里有多难受吗?我们不是存心想瞎折腾给你们找麻烦,我们只是想给自己找条出路,让我们知道自己也可以做个有用的人,不想做一个只会给你们添麻烦,拖累你们,只能依靠你们的人,我们也想希望自己可以独立坚强点,现在外面有很多工厂愿意招收我们这样的残疾人,愿意给我们一个工作机会。大家知道这个消息后都想去试试,也想给自己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证明我们也是个有用的人,证明我们也可以独立。
爸爸妈妈,我们不想在这么浑浑噩噩的生活下去了,我们想让自己活的有意义一点,但我们需要你们的支持和理解!大家都说过烦了现在的生活,其实是怕了!我们过怕了这样寂寞孤独的生活,怕每天都这么无所事事,没有希望只能靠着玩电脑或看电视玩手机来打发时间,我们更不敢去想自己的未来,因为我们不敢想象自己有没有未来,我们得未来会是什么样!
我们也想多接触点人,多认识一些朋友!我们不想再这么没用的活着了,不想再做一个废人!当我们看到家里有困难,看到你们那么累而我们却帮不上任何忙的时候,我们的心里也会着急自责,怪自己没用!可我们却还是什么也做不了!也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你们冲我们发发脾气,骂我们几句来缓解一下你们的情绪和压力,我们也知道你们骂的那些话都不是有意的,都是因为你们太累了所以才会跟我们发脾气的,但是心里还是会不由自主的难受,虽然我们表面上总是装作满不在乎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可心里却会很痛很痛,我们也曾想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我们没那个勇气,也舍不得,更多的是不甘心!
我们舍不得我们走后你们为我们伤心自责的样子!更不甘心我们的生命就这么没有意义,就这么的短暂,不甘心我们的命运如此悲惨,残疾人虽然腿残、手残,但志不残。这就是所谓的身残志坚吧
身残志坚不只是一个成语,世界上有许多名人、伟人都身有残疾比如享誉世界的作家和演说家海伦·凯勒、音乐大师贝多芬、留下了大量科普文献的科学家高士其等等举不胜举,他们展现在人民面前的是他们最光辉的一面,这些光辉背后需要的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正是他们身上的散发出的光辉掩盖住了他们的身体缺陷,人们更注重的是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冷言他们的身体残疾!
残疾人的心理特点与沟通技巧
一、残疾人的心理特点
心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的反应。人是具有生物和社会两重属性的。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心理形成受先天遗传素质以及身体生理器官成熟度的影响,同时其生活条件、教育环境、社会地位、实践活动、生活经历也起着重要的影响。残疾人与健全人的心理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残疾人,通常有着共性的生理缺陷以及类似的生活经历,因而形成各类残疾人的一些共性的心理特点。
一、视力残疾人的心理特点
健全人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运动觉等途径感知外界的刺激(信息)。其中大约80%的信息通过视觉途径获得。
(一)视力残疾对个体感觉的影响
1、听觉功能有所增强。俗话说“盲人的耳朵特别灵”,实际上并不是他们的听力比健全人好,而是视力残疾人士更加注意获取听觉信息,因而形成较高的听觉注意力;对声音信息的分析更为细致,形成较高的听觉感觉选择能力;常年累月的听觉经验积累,形成较高的听觉记忆力。这些说明视力残疾人的听觉某种程度在代偿视觉过程中补偿了视觉缺陷,促进了听觉功能的提高。
2、触觉感受性高于普通人群。由于视力残疾人士主动积极地利用双手,使得他们的触觉感受性比普通人群要高些。视力残疾人士通常依靠触知觉分辨物体的各种不同属性(如大小、形状、结构、温度、光滑度、硬度、重量、比例、距离、方向等)。
3、依靠视觉以外的信息形成空间知觉。视力残疾人士主要依靠听觉、触觉、嗅觉、运动觉等可以认识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在空间的位臵,形成空间知觉并指导自己的定向运动。有些视力残疾人士虽然看不见,但在行走中遇到障碍物时能主动地回避绕开障碍,好像看见了一样,这是一种对声音回声的辨别技巧。因此,不要随意改变盲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
4、部分或全部地丧失视觉。由于视力残疾人士只能感知部分视觉信息或感知到不太清晰的视觉信息,导致个体视觉经验的缺失或不完整,难以形成完整的视觉表象。如视力残疾人士认识铜,他可以利用触摸来感知铜的硬度、温度,可以敲打铜块,听到铜所发出声音,但他不能感知铜的光泽、颜色,很难对事物形成完整的认知,因此,当别人说“铜色”、“古铜色”时,他就很难理解。
(二)视力残疾对个体注意的影响
1、有意注意增强。视力残疾人的听觉、触觉、嗅觉等有意注意有所加强,其中,视力残疾人对听觉注意更为突出。
2、注意稳定性相对较高。一般对明眼人而言,对方的衣着、服饰、神态等发生变化时,都会使注意受到干扰,而视力残疾人则不受这些视觉方面的刺激,仍旧能够做到凝神定气“洗耳恭听”。
(三)视力残疾对个体记忆的影响
1、一般以听觉记忆和触觉记忆为主。先天盲的视力残疾人完全没有视觉表象,他们对颜色、明暗、空间透视没有概念,对人的表情缺少视知觉表象;后天盲的视力残疾人失明前获得了一些视觉表象,但因得不到强化会逐渐弱化甚至消失。有残余视力的视力残疾人,可获得一定程度的视觉表象。所以,其记忆一般以听觉记忆和触觉记忆为主。
2、机械识记的能力较强。在识记方法上,视力残疾人机械识记的能力较强,短时记忆的广度常优于同龄健全人,并且依靠敏锐的触觉能够分辨和熟记各种常用物品的特征。
(四)视力残疾对个体想象的影响
1、听觉想象丰富。虽然视力残疾人以视觉表象为材料的想象受到限制,可能很难领会“日照香炉生紫烟”、“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境,但是,他们可以形成听觉想象。视力残疾人常常将常人所不注意的声响信息或语词连贯起来,展开丰富的想象。譬如通过对话、音效的倾听,以及专业人士的解说,视力残疾人完全可以欣赏一部电影。
2、以视觉表象为材料的想象受到限制。由于个体的想象是以个体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所以先天或早期视力残疾人士很难产生色彩斑斓、景色如画的想象。
(五)视力残疾对个体思维的影响
1、用语言工具进行思维。视力残疾人士的语言发展通常不会受到视觉缺陷的影响,他们往往善于借助于语言工具进行思维,并且能够进行复杂的逻辑思维。
2、思维受到一定的影响。视力残疾人士在实践的时间、范围和多样性上不可避免受到限制,其内部活动动力也因为视力残疾相对有所减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视力残疾人士的思维发展。如由于缺少视觉表象,对事物的感知受到局限,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就有可能产生错误的判断。
(六)视力残疾人士的语言特点
由于视力残疾人的语言发展一般不会受到视觉缺陷的影响,因此,他们的语言文字能力与常人无异,并且能够进行复杂的逻辑思维。
1、口语发展好。视力残疾人由于听觉功能正常,因而语言表达能力完全可以达到同龄健全人的水平。在书面语方面,全盲人需要使用盲文,有残余视力的人可以凭借助视器阅读印刷体文字。
2、盲文。盲文又称点字,国际通用的点字由6个凸起的圆点为基本结构组成,是专供盲人摸读、书写的文字符号。1829年由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LoulsBraille,1809-1852)发明,国际上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盲文(Braille)。
点字盲字,在纸面上有的凸起,有的不凸起,形成64种变化,即64种符形,在每个符号(单位称“方”)左右两列,每列各三个点,从左边自上而下叫做
1、2、3点,从右边自上而下叫做4、5、6点。
(二)视力残疾对个体个性心理的影响
目盲带给视力残疾人的不仅仅是身体、运动、认知发展的影响,同时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性心理特征——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1.视力残疾人自身对目盲的接纳程度是影响人格建构的内部因素。如果视力残疾人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缺陷,因残疾而封闭自我,主观上不积极地与人交往,客观上受活动不便、活动范围有限的影响,这种隔离于社会的生活方式,将会制约健康人格的形成。
2.社会环境也会影响视力残疾人人格的构建。如果社会对盲人抱有偏见,无知者对他们不公、不善,甚至于歧视的态度;其周围的人缺少与他们的沟通;社会环境中缺少符合盲人需要无障碍设施等;都会对视力残疾人的情绪及对社会的认识产生负面影响。志愿者的热情服务表面上是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实质上是使他们内心得到温暖,人格得到尊重。
二、肢体残疾、脑瘫者的心理特点
肢体残疾人在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方面与常人并无明显的区别,但由于本身形体的损伤,某些能力的丧失和随之而来的社会角色、经济收入等的改变,以及社会上某些不正确的价值观所带来的不公正的态度,使得肢体残疾人在个性特征方面存在着不同于健全人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通过一对对矛盾的过程呈现出来。并且这些特点由于残疾的程度不同、残疾发生的时间不同以及残疾人生活的环境不同而表现出差异。
(一)独立性与依赖性
独立意识是指个体希望摆脱监督和管教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肢体残疾人也希望取得与健全人同等的权利,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的社会资格。他们渴望独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喜欢与同龄人聚在一起探讨问题、交流思想、更新认识,探索人生的奥秘;喜欢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不喜欢别人过多地指责、干扰和控制他们的言行。但是由于行动困难带来的学习、就业问题,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有的人经济上不能独立等问题,使他们需要依赖别人的帮助才能解决某些力不从心的实际问题,但却又不愿让人们看到他们的依赖性。这就体现出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的矛盾。
事实上,只要条件允许,肢体残疾人可以从事许多想从事的工作和活动。
(二)孤独与交往
肢体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渴望与人交往。
肢体残疾人渴望与人交往,需要友谊并被别人理解,他们希望参与各种活动,寻找和建立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求。从心理上讲,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就更重视自己的自我表现,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人际交往是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过程,是通过交往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其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
(三)自尊与自卑
肢体残疾人同样也有尊重需求,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希望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当他们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其内心也会因自己价值的体现而充满自信。不能满足这类需求,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如果别人给予的荣誉不是根据其真才实学,而是徒有虚名,也会对他们的心理构成威胁。
(四)情绪与理智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快乐、愤怒、恐惧、悲哀是情绪最基本的四种表现,人的一切活动无不烙上情绪的印迹。肢体残疾人由于形体上的缺陷,比较容易过多地注意自己,有的人对别人的态度和评论比较敏感,自我保护意识强。另一方面,肢体残疾人虽然行动不便,社会活动有所减少或改变,但大脑是健全的,兴趣广泛、思路清楚,做事稳重认真,待人真诚,能力重建和自立于社会是他们常常思考的问题。
(五)生理补偿与心理补偿
当身体的某一器官产生病变或有缺陷时,另一些器官的功能会相应加强,以弥补其功能的不足,这称之为生理补偿。凡是成对的器官,如果其中之一受到损伤,另一器官就有可能超常发展。一叶肺或一个肾在另一相应器官损伤的情况下,都有进行超常工作的能力和倾向。甚至不同器官也有相互补偿的作用。这是一种生理适应机制。人体固有的补偿功能使一切生理缺陷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偿。
心理学家发现,有残疾的人都有一种补偿缺陷的强烈要求,这种要求是心理补偿的表现,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当然,这种心理补偿在程度上是因人而异的,但其作用往往很强大。例如,残疾运动员为自己确立夺标目标,设计达到目标的途径;为达到目标而刻苦训练、顽强拼搏。这种补偿行为达到极限,可以形成“过度代偿”,使尚保留完好的肢体器官功能得到超水平的发展,比赛时达到超水平发挥。
(六)语言年龄与生理年龄
语言年龄是指一个人的语言发育水平。生理年龄是指一个人的实际年龄。
造成肢体残疾的原因多种多样,如神经系统损伤、肌肉萎缩、关节病损以及意外的肢骨折断、肢体切除等,其中,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个重要原因。一般骨骼(包括关节和骨)的病变导致的肢体残疾,不会出现语言的发育问题,即其语言年龄和生理年龄是一致的。脑瘫是脑部在尚未成熟阶段受到了损害或损伤,形成以运动和姿势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伤残综合征,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听觉、言语行为障碍及智力障碍、癫痫。脑瘫患者的语言障碍是脑损伤所致,70%—80%在言语输入系统与输出系统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其语言年龄明显低于生理年龄。
由于呼吸、共鸣、言语、大脑综合都受到脑损伤的影响,脑瘫患者的语言障碍表现为:⑴呼吸、发音异常:呼吸不规则、呼吸表浅、呼吸调节困难等引起发音声小、无力或爆发性发音、发音困难。⑵构音运动异常:因脑瘫患者不能正确控制口唇、舌、下颌、软腭等构音器官的运动,会出现言语清晰度低下,言语速度缓慢或过快、鼻音过重等。⑶听觉障碍:听力低下,吐字不清等。语言能力的低下阻碍了他们与外界的交流,心里有话说不出,说出来担心不能被人理解。这种语言年龄与生理年龄的矛盾碰撞使得脑瘫患者交流意欲较低,对周围的事物、对他人的关心程度以及向他人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较低,在某些环境中可能容易陷入无能为力状态,从而阻碍了本来具有的潜在能力的发挥。
第二节如何与残疾人进行高效沟通
对待残疾人与对待一般健全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要用正常的心态和平等的态度与他们交往,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不同之处是,对他们要更多一些理解、关心和耐心,并掌握与其沟通的正确、恰当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一、与残疾人沟通的前提
人与人交流与沟通的过程,本质上是自我成长与自我突破的缩影。由于残疾人比健全人在某些方面具有敏感等特征,与残疾人沟通时,除了举止形态、言语谈吐外,还应该把握好沟通的前提条件。
(一)自我局限的突破
在与残疾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自问:是否已经把自己和他区分开?是否感觉不同?认为自己是健全人,面对残疾人有着过多的怜悯与同情,而忽视残疾人的能力?
残疾人往往被误认为是在主流文化以外,所以一般人容易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其实,全世界残疾人数量已经达5亿多,占到总人口8%以上,完全是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志愿者在与残疾人接触时,往往第一个意念就是“他们是弱者”或“他一定需要我的帮助”,这些想法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里,让人们忽略了残疾人的自身能力。过分的区隔,会潜意识地影响到交流的品质,造成沟通的障碍与局限。这是一种心理制约。因此,做好与“残疾人”沟通的第一个前提准备是:不要受自己意识的心理制约,突破自我的局限,平等与他们交流。
(二)积极乐观心态的展现
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沟通的另一个前提条件。人在有安全感或喜悦的时候才愿意敞开心胸,乐于接纳,这个时候的沟通往往才是最有效的。不论是与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沟通,人是可以被感染和引导的。志愿者是正面地看待残疾人的优势还是在他们身体的问题上打转?一个人的心态,会直接影响到交流的品质。当人们打开了欣赏美丽风景的眼睛时,就会看到对方许多的优点,就可以协助对方在乐观积极的心态下不断地自我突破。当人们在开心积极的环境中沟通时,不但可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可以调整整个团队的氛围,他人的情绪也会受感染而愉悦,从而造就沟通的最有效条件,很多头痛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二、与视力残疾人沟通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一)与视力残疾人相处的几个误区
1.视力残疾就是看不见。有些志愿者一听说“视力残疾”马上就联想到“眼前漆黑一片”、“暗无天日”的景象,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两种,低视力有部分视力是毋庸臵疑的。即使在“盲”类中,真正“全盲”的也只是极少数,大多数“盲人”都还有一些剩余视力。
2.困惑。由于许多视力残疾人眼部残疾使得外貌异常,或者在公共场合总是戴一副墨镜,加之行动不便,自己又看不到,有些视力残疾人坐、立、行姿势带有“盲态”。会让少数志愿者对接近视力残疾心存疑虑。
其实视力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并不可怕;相反,他们作为视力有残疾的人
生活在视觉社会里,处处都感到不方便,他们对这个世界也有一种恐惧心理,因此,双方的交流和理解非常重要。
3.过度怜悯。视力残疾人“生活在黑暗之中”,失明导致对环境信息获得的丧失和对环境有效控制能力的丧失,视力残疾人学习不便、生活艰辛、求职不易……,使得视力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更易为人们所怜悯与关注。其实,视力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有自尊心,非常要强,并非处处事事依赖他人。对视力残疾人的同情之心是理解、关心、帮助他们的基础,但志愿者不能出于怜悯,以一种施舍的态度提供帮助,那样将会适得其反。
(二)掌握沟通技巧
1.对盲人避讳“瞎说”、“瞎猜”、“瞎想”、“瞎……”等不文明不尊重的词句,免得刺伤他们的隐痛。
2.第一次见面可以尽量多地告知对方关于你的信息,让他有信任和安全感。
3.来到他们的身边和离开他们的身边一定要有声音或动作示意。
4.对他(她)讲话时先说他(她)的名字,提示正在对他(她)说;并保持正常的语调和语音与他们讲话。
5.指示方位要清楚准确。如“把水杯放在你自己的前面”,而不是“把水杯放在那儿”;“在你左前方一米左右”,而不是“在这里”。
6.别因为他们看不见而有时做些“小动作”——其实他们有可能“看到”,有可能听到,有可能猜到。
7.不断向他(们)解释你所看到的一切或他关心的物品。
8.见到好几个视力残疾人时,宜喊一遍名字都打招呼。
9.让他等待的时候一定要让他有所倚靠,而不是让他觉得“孤苦伶仃”,产生有无依无靠的“广场恐怖症”。
10.鼓励使用剩余视力。
11.志愿者要当他的“眼睛”,而不是做他的“手”——需要的是“借”你的眼并通过嘴翻译给他,而不是替他做他能做的事。
三、与肢体残疾、脑瘫者的沟通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目光与神情
志愿者与肢体残疾、脑瘫者相遇时的目光和神情很重要,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用正常的目光看待,千万不要一看见他们就显示出恐惧、惊讶、甚至想躲避的样子来;二是不能把目光长时间停留在他们的残疾部位,有的人习惯于上下仔细打量残疾人,就等于给他们的伤口上撒一把盐,伤害了他们的心灵。三是不要只以同情的眼神看待他们,即使是四肢扭曲,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的脑瘫患者也会通过眼神悟出志愿者的怜悯心理来。
(二)称呼
在称呼上一定要考虑到服务对象的国籍、民族、宗教等各种社会文化背景,口气、语调要亲切、亲近,做到彬彬有礼。即使是相处得非常熟悉的人,关系非常好,也绝对不能拿残疾人的残疾之处开玩笑,更不能说“跛子”、“瘸子”、“瘫子”之类有损人格的词。
(三)对话
和肢体残疾人对话,除了要特别注意回避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的词语和内容,一般也不要涉及“你是怎样残疾的”、“你家里还有残疾人吗”这类的话题。还要掌握与语言困难者沟通的特殊技能与方法。例如,对伴有语言沟通困难的脑瘫患者,志愿者可以呈现图文对照的交际板或手册,语言困难者指点图或字或拼出单词以表示自己意思。即使严重脑瘫患者不能用手指点,也可用牙咬住一根小棍指点或用眼睛注视所需之图。或者事先对一系列需求信息进行安排,每次提出一个问题,如“要喝水吗”或“要到外面去吗”,语言困难者用预先商定好的信号作答,如以点头或握拳表示同意,摇头或伸开手掌表示不同意。对方听不懂问话时,可以用卡片提问。利用简单明了的手势动作符号进行沟通,如用手做拿杯子喝水的动作,擦汗的动作,语言困难者也能懂得。
四、“我”信息的运用
志愿者在服务时,难免遇到被服务的对象误解,甚至双方会出现不满的言语:“你都不了解我说的话!”;“你都不替别人着想!”;“你知道你的问题出在哪里吗?”……当双方出现误解或沟通障碍时,应如何处理呢?
人们在沟通的时,尤其是情绪发泄(抱怨、愤怒等)状态下,都会表达出指责与不满。当用“你”作为开头时,会把说话者心中的指责意味表露无疑,促使对方急于为自己辩护,自己把沟通大门关闭,从而引发争执。
提到自己感受的时候,如果将“你”调整为“我”作为主语,将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这样会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引起正向注意,让对方不会有被审判的感觉,促使双方开始沟通。
“你”信息
1.指责的意味;
2.使对方急于为自己辩护;
3.沟通大门关起;
4.争执。
“我”信息
1.表达感受、引起正向注意;
2.不会有被审判的感觉;
3.开始沟通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融入表达的技巧:
1.描述对方的行为;
2.你对他行为的想法;
3.你的感觉;
4.对方的行为对你(们)造成的影响。
经过这样的处理,激烈的挑逗意味的话就会调整为温和而合理的语言。“我”信息在实际生活中很实用,因为它能降低防卫心。每个人都能诚实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觉,降低攻击性,打开沟通之门。这也会让志愿者了解到,当服务的对象出现不满的言语时,可以体察他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中,以便更好地理解与帮助他们;同时,志愿者的诚恳态度也容易获得被服务对象的认可。
1.为什么要关心残疾人的心理康复?
人和动物不同,除了维持生命的生理活动以外,还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伤残造成生理活动障碍,必然会相应地影响其心理活动,严重者还会影响到社会功能。不论什么原因造成何种残疾,即使终生不可恢复其致残的生理功能,只要努力矫正其心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社会功能就可代偿部分受损的生理功能,使残疾人残而不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一员,而不是成为累赘。因此,残疾人的心理康复问题,是残疾人和其亲属以及全社会都应关心的问题。
2.残疾怎样分类?
残疾是指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陷,包括躯体残疾和精神残疾两大类。躯体残疾又包括感觉器官残疾(如视力残疾的盲、听力残疾的聋)、运动器官残疾(如肢体残疾、言语器官残疾)和内脏器官残疾(如严重的心、脑疾病)等。精神残疾则包括智力残疾、行为与人相残疾和精神病等。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据此推算,全世界残疾人约5亿。我国于1987年4月进行的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残疾人占总人口的4.90%,据此推算,全国五类残疾人总数约为5164万人,其中约有听力言语残疾者1770万人,智力残疾者1017万人,肢体残疾者755万人,视力残疾者755万人,精神残疾者194万人,综合残疾者673万人。现在全国人口已达12亿多人,按4.90%推算,残疾人也达到了6000多万人,而且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每天都会增加新的残疾人,这些人的心理康复问题也就关系着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3.残疾人是不是残废人?
残疾人不应被认为是残废人。躯体残疾者的思维能力和其他心理功能可以是完好无损的。精神残疾者也还保持着部分正常的心理能力,且躯体通常是完好的。只要受到必要的教育和训练,通过代偿作用,许多人甚至可以成为超越正常人的出类拔草的人物。这种身残志坚终于成为生活强者的例子,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在我国都不胜枚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个小儿麻痹后遗症致残者,每天坐着轮椅上班,但成了美国有史以来淮一的连任四届的总统。我国有下肢瘫痪的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高位截瘫的张海迪以及成千名在各项世界残疾人运动会中为国争光的残疾运动员。在1997年表彰的自强模范中就有靠双拐行走,自学成才,奇迹般地走上讲台的北京林业大学外语系教授李健。只要有健康的心理,残疾人并不等于残废人。
4.残疾人有哪些认知特点?
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与一般人有着共同的心理特点外,还有着其独特的心理表现和认知特点。由于残疾的类别不同,残疾的程度不同,以及致残发生的时间(先天致残或后天致残)不同,其认知特点也不同。
盲人由于视觉丧失,尤其是先天性视力残疾人或幼年致残的人,就缺乏甚至根本没有空间概念,没有视觉形象,没有周围事物的完整图景认识。由于人的外界信息90%是来自视觉通道,因此,盲人的形象思维很不发达。虽然他们的听觉和触觉非常灵敏,但也无法弥补这一损失。不过盲人在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视觉信息的干扰,形成了爱思考、善思考的习惯,相应地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就比较发达。由于他们的言语听觉能力较发达,而且记忆力比较好,所记住的词汇比较丰富,也促成了他们言语能力强的特点。所以许多盲人都给人一种健谈、说话有条理、词汇丰富、语言生动、说理充分的印象。
聋哑人丧失了听力,靠手势语言和别人进行交往,靠视觉器官的直观形式获得信息,并进行交流,因此视觉敏感,形象思维非常发达,而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就相对地差些。
行为和人格偏离者,其认知特点主要是现实性较差,易于离开实际去思考问题,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而且思想方法表现出明显的片面性,还会表现出偏执倾向,严重时可有妄想。
5、残疾人有哪些情感特点?
(1)孤独感:这是残疾人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有某种缺陷(如聋哑人言语障碍、肢残人和盲人行动障碍),在社会上常常受到歧视,活动的场所太少,不得不经常呆在家里,久而久之,孤独感就会产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孤独感的体验会日益增强。
(2)自卑感:这是每个残疾人都有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陷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遇到的困难比普通人多得多,如果从他人甚至亲属那里又搞不到足够的帮助,甚至遭到厌弃或歧视,就会产生自卑情绪。他们在婚恋、家庭和就业等问题上比普通人困难得多,自尊心受到伤害,可能加重自卑的情感体验。
(3)敏感、自尊心强:由于他们身上的残疾容易使自己过多地注意自己,因而对别人的态度和评论都特别地敏感,尤其是容易计较别人对他们不恰当的称呼。如称他们为“残废人”,会引起普遍的反感;盲人反对别人称其为“瞎子”;瘫痪病人忌讳称其为“瘫子”等等。如果别人做出有损于他们自尊心的事情,他们往往难以忍受,甚至会立即产生愤怒情绪,或采取自卫的手段加以报复。
(4)情绪反应强且不稳定:这种特点在许多残疾人身上都相当突出。如聋哑人情绪反应强烈,而且多表现于外,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盲人情绪反应则多隐藏于内,虽然情感体验很激烈,但情绪表现却不十分明显,而且爆发性情感较少。
(5)富有同情心:残疾人对自己的同类有特别深厚的同情心,不是同类的残疾人却很少交流,如盲人很少与聋哑人交流,更少通婚,不是因为其没有同情心,而是因为残疾类型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
6、残疾人有哪些性格特点?
残疾人不仅因身上的残疾而特殊,而且生活环境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来说,交往的圈子比较小,周围社会环境与普通人不同,就形成了某些特殊的性格特征,如孤僻和自卑是各类残疾人共同具有的性格特征。此外,每一类残疾人又有其独具的性格特点。盲人性格比较内向,温文尔雅,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有着丰富的情感,情感体验比较深沉而含蓄,很少爆发式的对外表达;他们喜欢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比较深刻。聋哑人则与盲人相反,他们的性格比较外向,情感反应方式比较强烈,频度高但持续时间短。聋哑人性格豪爽、耿直,“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很少拐弯抹角。聋哑人观察问题,往往只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而不大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有的聋哑人倾向于眼前世界,考虑长远利益少。有的聋哑人偏重于物质世界和情感的直接表达,而不愿意去深入探索知识世界的内涵。他们对生活是通过直接乐趣、具体行动和自己的情感表达来分析的。肢体残疾者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为倔强和自我克制,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可以把一切不平和怨恨忍受下来,只是到了难以忍受的时候才会爆发。行为和人格偏离的患者,由于情绪极不稳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极差,其行为受情绪的影响很大。至于智残患者,他们的整个心理水平都是低下的,因而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特别是严重智残者,只能由生物本能来支配其行为。
7.怎样做好残疾人的心理康复?
残疾人往往不仅仅是躯体伤残,而且同时伴有心理的紊乱,即心理上的残疾,因此,要帮助残疾人进行康复,就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
对残疾人进行诊断、治疗和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目的和意义。诊断就是帮助残疾人及其亲属正确评估自己的残疾程度;治疗就是帮助残疾人医治躯体以及心理机能的创伤;训练就是帮助残疾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使之向着“成为社会的积极的一员”的目标前进。
要做好残疾人的心理康复,应该采取下列各项措施:①广泛宣传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尊重、理解和帮助残疾人。②继续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发展解决残疾人就业的福利事业。③继续抓好残疾人的教育工作,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④积极开展残疾人的医疗、文娱、体育等各种活动。⑤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残疾人办实事,解决住房、婚姻、乘车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③大力开展残疾人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①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调动残疾人自身的积极因素。③鼓励残疾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各项社会活动,以消除孤独感和自卑感,提高自我价值。
一个都市残疾人的内心独白
我叫申徒嘉。很多很多辈子以前,我曾经一表人才,是个贵族子弟,最大的享受就是别人羡慕追随的眼光。但我年轻气盛与人仇杀,犯了罪被砍断了腿。我从一个帅哥变成了没用的残废,所有手脚正常的人都在讥笑我,那个刻骨铭心的痛苦我承受了很多年,以至于每次在世为人,我都常常会梦到这段经历。后来在伯昏无人老师的教诲下,我的生命又恢复了光彩。
这辈子我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也曾经一表人才,跟大家一样,上大学、毕业,在it行业工作、买房、娶妻生子。活在太平盛世的感觉真好,众人陶醉我也陶醉,世人疯魔我也疯魔,尽情的吃喝玩乐享受人生。唯一缺点就是这个时代节奏非常快,心弦总是绷得紧紧的,生怕稍微一放松就被这个时代抛弃。在都市工作压力很大,我经常加班,以至于忽视了身体健康,终于有一天生了一场大病,然后我又残废了,两腿不能走路。
从一个都市精英、白领,变成了一无是处的废人。痛苦挣扎了很多年,我这是前世做了什么孽啊,遭这个罪。在无数个煎熬难眠的夜晚终于有一天我又梦到了很多辈子以前那段经历,想起了伯昏无人老师。
我的心终于又开始变祥和了,经常想起孩童时候无忧无虑的心情,是的,我要找回那颗无忧无虑的心。
这个社会依然以很快的节奏在变化,高科技产品在统治人们的生活,人们现在一刻也离不开手机了。以前可以肆无忌惮的在马路上撒野,现在到处都是摄像头;以前出门要拿着钞票现在到处都是微信付款;家里面很多电器用几年就要扔掉,因为没用了,比如cd唱片机,不能上网的显示器。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我却已经老了而且残废了,难道我也要被抛弃吗?
在资本和网络的冲击下,社会在不断的被挤压、变形。人们曾经苦苦坚持多少代的信念在网络化的裂变中灰飞烟灭。有人炒股亏光了钱跳楼了,有人开公司在商场拼搏输掉所有积蓄后失踪了,有人受不了诱惑干了坏事后家庭破碎了。
是的,我残了,拿不动武器去争名夺利了,但我也变安静了,我安静的看着这个喧嚣的世界。
伯昏无人老师的言传身教经常让我泪流满面,但是我居然想不起来他都说过什么了,只是想起他的时候我会一阵一阵的想哭。
我变成了弱者,随便一个小孩来欺负都不敢反抗那种,但居然在这种状态下,我的心开始变得更柔和,无论是什么人来跟我说话,我只是谦卑的听着,唯恐有冒犯。好像伯昏无人老师就是这样子的。
但我好像又变得更强大了,似乎谁也不能伤害到我,这种自信心,真的比什么财宝或豪宅更加让我舒服。
语言残疾分级:
一级:指只能简单发音而言语能力完全丧失者。
二级:指具有一定的发音能力,语音清晰度在10-30%,言语能力等级测试可通过一级,但不能通过二级测试水平。
三级:指具有发音能力,语音清晰度在31-50%,言语能力等级测试可通过二级,但不能通过三级测试水平。
四级:指具有发音能力,语音清晰度在51-70%,言语能力等级测试可通过三级,但不能通过四级测试水平。
扩展资料:
言语残疾包括:
1.失语:是指由于大脑言语区域以及相关部位损伤所导致的获得性言语功能丧失或受损。
2.运动性构音障碍:是指由于神经肌肉病变导致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不会说话、说话费力、发声和发音不清等。
3.器官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是指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其代表为腭裂以及舌或颌面部术后。主要表现为不能说话、鼻音过重、发音不清等
4.发声障碍(嗓音障碍):是指由于呼吸及喉存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失声、发声困难、声音嘶哑等。
5.儿童言语发育迟滞: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主要表现不会说话、说话晚、发音不清等。
6.听力障碍所致的语言障碍:是指由于听觉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不会说话或者发音不清。
7.口吃:是指言语的流畅性障碍。常表现为在说话的过程中拖长音、重复、语塞并伴有面部及其它行为变化等。
言语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两年者,而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3岁以下不定残)。
言语残疾包括:
1.失语:是指由于大脑言语区域以及相关部位损伤所导致的获得性言语功能丧失或受损。
2.运动性构音障碍:是指由于神经肌肉病变导致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会说话、说话费力、发声和发音不清等。
3.器官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是指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其代表为腭裂以及舌或颌面部术后造成的构音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能说话、鼻音过重、发音不清等。
4.发声障碍(嗓音障碍):是指由于呼吸及喉存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失声、发声困难、声音嘶哑等。
5.儿童言语发育迟滞: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主要表现不会说话、说话晚、发音不清等。
6.听力障碍所致的语言障碍:是指由于听觉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不会说话或者发音不清。
7.口吃:是指言语的流畅性障碍。常表现为在说话的过程中拖长音、重复、语塞并伴有面部及其他行为变化等。
二、言语残疾的分级
言语残疾一级:
无任何言语功能或语音清晰度≤10%,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一级测试水平,不能进行任何言语交流。
言语残疾二级:
具有一定的发声及言语能力。语音清晰度在11%~25%之间,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二级测试水平。
言语残疾三级:
可以进行部分言语交流。语音清晰度在26%~45%之间,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三级测试水平。
言语残疾四级:
能进行简单会话,但用较长句或长篇表达困难。语音清晰度在46%~65%之间,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四级测试水平。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MORE
延伸阅读
向开旅游大巴的师傅致敬!湖南张家界旅游大巴司机一个举动救38人自己却重伤离世~
自己开个摩的还真不走运,被碰瓷了,说做我的摩的把脚烫伤了,要医药费啊~
出轨离婚十年,前妻带着亿万身家再次嫁给了我,轰动了整个朋友圈!
原配与小三的聊天记录,这个小三狠有意思,你学着点啊!
为什么中国的老年人这么爱讹诈人?送你一个字qiong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4-01
03-09
03-09
04-03
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