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要走“心” 夏季养生要走“心”夏季养生要走“心”

夏季养生要走“心”

点击上方

关注我们

Raiders

Hellosummer

夏日养生要“走心”

立夏已过,如今已正值夏季。入夏之后,天气日趋炎热,我们的“养生模式”也应该跟随季节的更替而转变。所谓“夏养心”,今日就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夏季的养生知识。

为什么夏养心?

《黄帝内经》中有:“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中医理论认为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通应的。夏季是万物生长,茂盛发达的季节,此时人体血液循环加剧,心脏负担也随之加重。而心为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仅维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汗液调节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内经同时也指出:“逆之则伤心,秋为疟疾,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意思是如果违背了这种规律,就会损伤心之阳气,到了秋冬季,收藏奉养的能力就会减弱,就易生疟疾、泄泻等疾病,可见夏季养心的重要性。

夏养心措施有哪些?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提出了夏季总体的养生原则。

调节情志:

夏季内应于心,暑湿夹杂,暑为阳邪,易伤津耗气,易扰心神,常常引发神不安宁、急躁易怒等不良情绪。静心投入生活、学习、工作中,保持心态的清静澄明,豁达开朗和淡定从容才能做到“

心静自然凉

”,长久地保存真气,气血顺畅。

起居作息:

立夏后,昼长夜短,此时应顺应大自然阳盛阴虚的时节变化,晚睡早起,同时增加午睡。以养足心气,助解疲劳。居室应保持幽静、清洁、通风并做好防潮防蚊。

适度运动:

中医养生讲究“冬藏夏放”,夏季要清凉避暑,但也不要整日待在空调房内,可以适度地进行运动,如,参加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夏季运动当以汗后神清气爽,不觉疲劳为宜,活动强度、时间依自身实际情况而定,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注重饮食:

立夏后,阳气上升,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因此应坚持“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宜清淡,多补水,少吃油腻、辛辣及上火的发物,以免造成身体内火过盛,引发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

多吃清淡食物,以养心安神,如小枣、莲子、百合等

,这些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同时,夏季湿气盛,脾喜燥恶湿,湿邪困脾,阻碍脾胃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所以

夏季补养还可借助薏苡仁、茯苓、山药、扁豆等药食两用之物以健胃渗湿、和中养胃

,或以藿香、佩兰化湿醒脾,或以麦冬、参须、荷叶等清暑益气、生津止渴、养阴清热、益阴扶阳之药煎水饮之。

此外,气温的攀升导致人们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

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

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

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还需要注意的有,夏季致病微生物极易繁殖,食物极易腐败变质,肠道疾病多有发生。因此,要讲究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

注意防暑:

夏月炎暑之季,暑热当令,侵袭人体以致暑证,以恶热,汗出,口渴喜饮、气短神疲、肢体困倦、小便短黄,舌红、苔黄或白、脉虚数等为常见症状,其甚者还可以导致神昏、惊厥,故应避免长时间地暴露在阳光下并注意加强防护。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设置过低,应保持在26℃~28℃,以免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一旦外出,室外高热袭人,人体无法及时散热而发病。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预防防治疾病中的特色疗法,亦体现春夏养阳的养生理念。对于冬季易发或加重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痹证、体虚易感、颈肩腰腿痛等气虚、阳虚、阴寒盛证,是最佳的防治时机。

冬病夏治就是对冬季气候寒冷时好发及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在夏季气温高和机体阳气旺盛时,给予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从而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阴阳,使达到阴平阳秘,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理疗、按摩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向医生寻求帮助。

Hot

summer

夏季养心

总之,夏季特别要走“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赵承文,李明哲.立夏养心助阳,小满健脾利湿[J].中医健康养生,2018,4(05):28-29.

[2]黄凯,廖华君.夏季宜养心,药膳当先行[J].家庭中医药,2020,27(08):62-64.

[3]刘绍贵.养心护阳,平安度夏[N].健康报,2018-05-09(006).

[4]夏小莉,胡世云.夏季养生,记住“五要点”[N].健康报,2021-05-14(008).

[5]郭军华,何清湖.谈四时养生之夏季养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09):2731-2733.

[6]方雪,王珊,王永生,陈炯华.刍议中医治未病之夏季养生[J].国医论坛,2020,35(04):56-59.

[7]贺颖,王彩霞.论中医夏季养生调摄观[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1):192-194.

[8]姚璠,赵为民.中医治未病四季养生之“夏”养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04):569-570.

[9]谢洋,余学庆.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基础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2840-2841.

END

供稿/马芊辰、马诗瑜

审核/徐培红

编辑/陈汝静

往期推荐

中药配酒,可以有!(“合理用药宣传月”专辑之十五)

碘伏原来可以这样用!(“合理用药宣传月”专辑之十四)

蚊虫叮咬后,来看看这些止痒方法(“合理用药宣传月”专辑之十三)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