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节日,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代代承袭,约定俗成。兰州地区历史上曾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过渡带,由于历史、地理、民族文化和气候环境等诸多因素,民间四季习俗,在内容和形势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神
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农历小年。老兰州人传统民俗中,二十三这天要打发灶爷上天,老兰州人把灶君称做灶爷。比较注重民俗习惯的老兰州人对这事非常重视,一般几天前就已经买好了送灶爷用的灶马子。
下午6时,天还很亮,村里就响起了炮声,一些心急的人早早地打发灶爷了,按照老习惯,要等天黑时才打发灶爷。晚7时左右,天变黑了,准备上祭品来到厨房里,整理灶王龛、摆好灶饼子、点灯、燃香……一切准备停当,就开始诵灶君赞:东厨司命赐福府君……善恶奏分明……赐吉降祥祝寿永康宁。然后燃黄表纸,诵《灶经》,“天流雨、地留金,人留的子孙、草留的根,报天地之恩,报父母之恩,报灶君之恩。”
接着,要给灶爷嘴上抹糖,嘱咐: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剪开灶马子,将印有一匹马的那半张引燃,放鞭炮送灶爷上天。另一半印有人和马的,留在灶王龛上,等大年初一接灶爷回来时用。“现在比原先简单多了。”老人们说,以前是专门烙灶饼子,要用糖瓜子(饴糖)。据了解,这是老百姓的一种生活习惯,也是祈求平安吉祥的方式。
除夕之夜(三十晚上)——贴春联、守夜等
除夕,指的是农历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民间俗称“三十晚上”。除夕夜是春节最重要的一部分。所谓除夕,就是“岁除之夕”,这里的“除”是“去”的意思,“爆竹声中一岁除”,新旧岁交替为“岁除”。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清扫院落,撒上清水,寓意清除一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到来,接着就是贴窗花,贴春联。
天色将晚时,家中男主人在家中主房正对门桌上供放所信奉的神仙和先祖牌位,摆放供品和神钱纸扎之类,点燃香烛,进行祭拜。然后,燃放鞭炮,迎接各路神仙。晚饭过后,在厨房神龛处,把新的灶神像供上去—接灶神,点灯上香叩头放鞭炮,迎接灶神“下凡降吉祥”。祭灶之前要先供上“灶盘”和“灶糖”。
天完全黑下来后,家中大人孩子出门烧纸祭奠先人,感谢祖先的荫庇。通常,先在户外选一块干净空地,全家人朝祖坟方向围跪成半圆形。家长在地上画一个圆圈,大家在圈中“烧纸”家长“通说”新的一年全家的期盼和祝愿等,同时抛洒祭品,最后叩头。
在兰州有一种“天涯望哭”的风俗,主要是因为兰州人大部分是从山西或者南方移民而来,远离祖籍,不能到宗祠家庙祭祀以表达对已逝亲人的思念。
老兰州人的习俗是三十晚上吃臊子面,也叫“长面”,象征着阖家团圆、健康长寿、天长地久。臊子面就是在煮熟的手工面上浇上猪肉臊子、黄花菜、木耳、鸡蛋、豆腐、蒜苗调制的臊子汤,香味浓郁,蕴含着一年来生活甜美、艰辛、幸运和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憧憬。近年来也有随北方大部分地方的年俗,年夜饭吃饺子。吃面时,第一碗面要献给祖先,叫做“献面”。
祭拜家神后,即开始“守岁”。小辈们要给长辈磕头拜年,老人给小孩们散发“年钱”。守岁之夜,全家老幼通宵不睡觉,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直到天亮,故又称“守夜”、“敖寿”。
夜深时,开始“打醋坛”,男主人手持大铁勺,勺内盛满陈醋,将烧的通红的鸡卵石,用火钳加入醋勺中,醋受热散发出浓烈的气味。“打醋坛”者左手端醋勺,右手执脱籽的高粱穗蘸醋抖洒,一次洒遍每个居室、厨房、厕所、牛羊马圈的各个角落,为的是一扫因冬日封闭而积存的不洁之气。
待子时一过,各家各户纷纷行动,燃放鞭炮,迎接新年。鞭炮声告诉人们旧岁已辞,新年来临。
正月初一至初三——拜年、出新
兰州人过年的习俗是正月初一天刚亮,家中男主人先祭各路神仙,再祭家神,后去庙上祭祀。永登县河桥、连城一带有的人家也去祭祀“额巴爷”,以祈求保佑他们衣食不缺,健康平安。拜完诸神,回家吃饭。
初一早晨一般吃饺子,有的地方吃长面。早饭过后,族内的孩子们依次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则将预先准备好的核桃、枣子、糖果、钱币等,赏给前来拜年的孩子们。村上的年轻人也要去给同村的高龄老人拜年,家中人以茶酒果点答谢招待。早饭后,还举办“出新”活动,即将村里的马、牛、驴聚到麦场上,然后焚香化表,燃放爆竹,让牲畜受惊而四散奔逃,人们堵赶牲畜按照当年当日的喜神方向跑出去,名曰“出新”,以祈驱邪避灾,来年牛肥马壮、六畜兴旺。过年三天,讲究家里不动菜刀和擀杖,所以,初一之前,主妇必须准备好三天的饮食。三天年的早晨,家主人都要到堂屋(主房)点灯烧香祭拜,到初三晚上,便将神位前所供的钱表焚烧。
正月初五——破五
正月初五,又称“破五”。这天,各商号开始营业。旧俗初一到初四,一般是不干活的,到了初五,骡马牛羊圈里粪便成泥,需要垫干土清洁卫生,于是有了破土的来历。破土时要先给土地爷献祭焚香,然后放鞭炮取土。
初五吃搅团、馓饭或者疙瘩,谓之“填穷坑”。意思是这类饭吃饱后耐饿,初五吃了这类饭,今年全年都不挨饿。初五过后,意味着“社火”也就开始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节”,兰州人有“小年大十五”之说法,意为明正月十五比大年初一还要热闹。
兰州的元宵节有四大主题,一是吃元宵;二是逛灯会、猜灯谜;三是放烟花、爆竹;四是闹社火。核心是一个“闹”字和一个“圆”字,要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热闹完了,一年的劳作也开始了。
吃元宵十五之夜,家家必食元宵,取合家团圆、家庭和睦之意,表达在新的一年里,全家幸福康乐、甜甜蜜蜜、诸事圆满的心愿。兰州元宵以桂花、冰糖、核桃仁馅的居多,有自家制作的,也有从甜食店购买的。店家为了招徕顾客,特用棉花团成元宵,点上状元红,在方盘里码成金字塔形,挂在店铺门口吸引顾客。元宵除了自家食用,还可作为礼品馈赠亲友。
耍火把兰州南郊阿干镇和榆中兴隆山沿山一带,除了跨火堆,重头戏莫过于“耍火把”。兰州的火把不同于西南的松明火把,而是用麦草或棘棘草捆扎在木棍或粗壮的向日葵秆上制成。最讲究的是用棘棘草,当地人叫“棘棘胡”,这就是唐诗“北风卷地白革折”的白草,用白草扎火把比麦草好,火光明亮烟气小而燃烧时间久。用棘棘草扎成的火把高两三米。由小伙子秉持,大人先烧黄表纸,然后用表纸点燃火把。性急的小伙子直接在麦草火堆上点着,燃后在堂屋、厢房、厨房、茅房、牲口圈各处伸进火把燎一燎,然后倒拖火把出村上山,如顺拿火把,就会烟火熏眼呛鼻燎衣服。此时月华初露,各家火把蜂拥而出,火光烛天,烟气弥漫,一片火树银花,照耀四野,耍火把的小伙子们齐声嗷嗷乱叫,行进在曲折弯弯的山路上,行成“之”字形,最后齐集山顶,挥舞呐喊。若是巧遇“正月十五雪打灯”之时,则火光映雪,白里透红,蔚为壮观。耍火把是祭祀昊天上帝,烟火升腾,上达天神,火把燃烧污秽腥臊妖魔邪怪,烧尽枯草,来年百草萌生,除旧布新。
送灯添丁这是元宵节的旧俗。每到正月里,玩社火不仅讲究造型、锣鼓,还讲究各种灯火装饰。社火队伍的前面有“牌灯”照明领路,后面有“竹马灯”照明断后,旱船的前后也挂有灯笼。家里没有子女的人,索要灯笼,祈望生有一儿半女,玩社火者将灯送于求灯者,叫“送灯添丁”。
元宵节之夜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和总结。十五一过,春节活动就算到此结束,开始春耕备种了。
正月十六——燎疳
过去,兰州人有正月十六晚上跳火堆、送瘟神的风俗,后来多在正月十五晚上。跳火堆是古代“燎疳”(“疳积”是一种小儿易得的消化不良疾病)习俗的演变,意在祛邪除病,祈祥求福。正月十六晚饭后,家家户户在自家的大门外用麦草点燃火堆,一般是五堆或七堆不等,全家人按辈分大小、年岁长幼逐个从熊熊火堆上跳过,欲让熊熊烈火,驱走邪魔疾病,以求平安。
农村跳完火堆后,就开始送瘟神了。送瘟神的队伍,前边有社火锣鼓开道,后边有镇邪除恶的百兽之王——狮子殿后,号角声声,麻鞭作响,充满了神圣庄严的气氛,锣鼓震天,沿着大街小巷,一路驱赶“瘟神”,一些多病多灾的人家,还要请狮子进入自家宅院,镇邪降福。
转完全村之后,大家将“瘟神”送至河岸边,这时锣鼓齐鸣,在众人的呐喊声巾,点火烧纸,送走“瘟神”。“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就是此番情景的真实写照。
送走了瘟神,要悄悄回村,不再敲击锣鼓,也不能大声喧哗。至此,一年一度的社火偃旗息鼓,春节也就结束了。
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二月二”,也叫“中和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之一。
";二月二”这个节日,一般在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前后,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万物复苏,春季来临,新一年的农忙季节到来了。在兰州永登苦水地区,每年二月二也有社火。有诗云:
正月里来正月正,
元宵节里闹花灯。
二月里来龙抬头,
苦水社火正当头。
非遗文化甲天下,
苦水高跷四海扬。
过去有“二月二,剃光头”的说法。这天,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剃头理发,修整边幅。寓意是“人”、“龙”从此口起都要抬头,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好的开端。
“二月二,吃豆子”,也是这天的一个民俗。各家各户在这一天都炒小麦、麻籽、小豆、扁豆之类,寓意是“吃豆得豆”,讨个口彩,图个吉利,实则是人们在新的一年里,期盼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城里人在二月二还用炒熟的大豆,招待客人,以示富有和吉祥。
清明节——上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春分过后,清明节前,是祭祖扫墓的日子,远方的亲人一般都要回家祭祖扫墓,缅怀先祖。没有过三年的新坟,在春分过后一周内扫墓,而时过三年的坟,称之为老坟,则一般在清明前一周内扫墓。扫墓时,在坟头上添土,压上黄纸,在墓地燃香焚纸,以茶果、酒肉、糕点为祭品,表达对祖先的追念。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在每年的四月四日至六日,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节,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捂了一冬的人们趁外出扫墓之机,一家老少在山间野外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其乐融融。过去,妇女平日很少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放松机会,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因此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清明前后,大地回暖,春雨潇潇,万物复苏,此时栽植树木,成活率最高,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因此国家将每年的三月十二日定为植树节。
另外,清明节也是放风筝的最佳时期。天朗气清,春风和煦,男女老幼纷纷出门,广场、河滩,田野、山冈,人人争相放飞自制的风筝,一时间,天空是纸鸢纷飞,五彩斑斓。夜里在风筝上挂上一串串小红灯笼,放飞之后,夜幕上繁星点点,煞是壮观,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春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可以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端午节——插柳、吃甜醅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而且还是一个祛邪除病、祈福佑安的卫生节,节俗中体现着讲卫生、求健康的主题。
端午插杨柳是兰州人独特的民俗。过去兰州市郊区的西固、红古、永登等区县的广大农村,过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己的家门和房檐上插上杨柳以纪念和庆祝。
有一首兰州地区流行的民歌中唱道:“五月里来五端阳,杨柳插在房檐上,雄黄酒儿你就闹端阳呀,闹端阳呀……”唱得就是兰州人端午插杨柳的节景。五月端午插杨柳的习俗,可谓是源远流长。至今在兰州市郊区广大农村盛兴不已。那些依依杨柳,不仅是兰州地区别具一格的景观,而且也很好地营造出一个端午节庆的人文内涵。
端午节,兰州人要新衣服、戴荷包,拴上花花绳儿
过去,过端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除尘洒水,农历五月初四傍晚时分,人们卫生打扫完毕,就将选来的杨柳梢儿插在大门和房檐上。插上了杨柳,孩子们就开始穿新衣服、戴荷包,拴上花花绳儿。既有装饰和避邪的作用,同时又庆祝了端午节。
端午节,兰州人最应景的小吃甜醅子
再者说,老兰州人的端午食俗,亦和江南有别。过去兰州及市郊广大农村,端午节很少有人自家包粽子。因为兰州地处内陆,既不产糯米,也不产棕叶。在加上交通不便,所以老兰州人多数人家都不会包粽子。端午节只是买几只粽子,或自家品尝或追节送礼。
兰州人的端午节应景食品都是甜醅子。过去端午节时,市郊广大农村,家家都要酿制甜醅子。它的原料可以是小麦,也可以是青稞、玉麦子等。从端午节前三天开始,家庭主妇们就开始买甜醅子曲子,煮麦子酿制甜醅子,准备在端午节这天食用。酿好的甜醅子,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之间还互相赠送品尝。这种自家酿制的甜醅子虽然比不上买来的醇香甘甜,但是吃起来也是有滋有味。
兰州人端午节吃甜醅子的习俗,源与我国古代用米酒敬神、祭祖的旧俗。它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端午节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更蕴涵着民俗文化的信息。
中元节——放河灯
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鬼节”。《道经》中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故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关于中元节的起源,道家认为地官会在七月十五这天下降凡间,定人间善恶,所以在此日作斋蘸荐福。佛教进入中国后,在七月十五这天举行“盂兰盆会”,佛教徒用丰盛的祭品供奉“三宝”(指佛宝、法宝、僧宝),以解先人倒悬之苦。受佛、道两教的影响,七月十五遂逐渐演变成了民间的祭祖节日。人们在这天以供奉祭品、烧纸烛、放河灯等形式,追忆逝去的先人,普度无主的孤魂野鬼,故民间也称其为“鬼节”。
兰州地区中元节的祭祖仪式比较简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准备好丰盛的晚餐,日暮之时,带上备好的食物和纸钱、香烛,来到大路口,在地上画个圈,然后在圈内摆放祭品,点燃香烛、焚烧纸钱,最后行叩拜之礼,祭祀即告结束。
放河灯是兰州“中元节”的又一景观。河灯的制作十分讲究:底座是一块长一尺有余、宽约七寸的木板,在木板的四角和正中处,各钻一个孔眼,在四角的孔眼中,各插一束用纸做的莲花,中间孔中插一支蜡烛,或放置一盏用面捏成的“立灯儿”。放河灯时,在黄河岸边设起灵堂,阴阳道士吹吹打打,诵经超度,将河灯点燃后,一一轻放在水面上,任其随波漂流。漂在水中的河灯,犹如亭亭玉立的莲花,烛光闪闪,带着亲人的哀思和寄托,漂向远方。如遇风平浪静之时,茫茫夜色中,河灯可漂流十几公里,星星点点,隐约可见。
中秋节——吃月饼
农历八月十五的巾秋节,是中华民族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此时,正值中秋时节,天高气爽,环宇澄澈,十五之夜,明月高照,银辉遍地,是赏月的绝佳时机。因此,中秋节就是“月亮节”,节俗内容都与月亮有关;又因阑月象征团圆,中秋节又是民问的团圆节。
兰州一带在此日都有蒸月饼的习俗,圆圆的大月饼用来晚上“献月亮”。八月十五晚上,待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家家户户开始祭月。在自家的院子里设置香案,摆上月饼、葡萄、大红枣、梨、西瓜等圆形的食品、瓜果,燃香敬月,全家老幼朝着月亮拈香叩拜,祈求健康、平安,妇女们还会在祭拜时向月亮默许自己的愿望。然后,一家人围坐一起,赏明月,吃月饼,听长辈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故事;文人雅士则举杯邀月,吟诗作赋,使中秋之夜更显温馨浪漫与诗情画意。
兰州人自制月饼,大小视蒸笼而定,笼有多大,饼就有多大,一般都大如锅盖,最大的直径约50厘米,形似满月。兰州月饼采用“千层饼”的形式,里面涂抹上胡麻油,卷上红曲、姜黄、苦豆子和玫瑰花,上面用各种面花点缀,层次清晰,别具特色。中秋之夜,拜月结束后,就可切开吃。第二天,亲戚、邻里之间互相赠送月饼,传递友情。
十月一——送寒衣
农历十月一日,是民间祭祖、送寒衣的节日,叫做“十月一”。届时,家家都要用纸剪黏一些衣物,烧给过世的祖先们;晚上吃长面(臊子面),第一碗成为“泼汤”,留到晚上烧纸时祭洒于地,意为给祖先们送衣食。
腊八——腊八粥
农历的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民间视为春节的开始。这天,家家户户清早起床,要吃用米、芝麻、豆类、红枣、花生、葡萄、核桃仁等八种辅食混合熬煮的腊八粥,也叫“福寿粥”,兰州人认为,吃了腊八粥能增福增寿。第一碗腊八粥要糊抹在墙壁和大门框上,称作“糊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腊八过后,家家就开始磨面、做干面,拆洗衣被,打扫房屋,杀猪宰羊,置办年货了。
过去,腊八节还有一种观冰的习俗。这一天的早晨,天蒙蒙亮,村民们就到河边去刨冰块,背到自家的地头和房屋中央。待到天明日出,再观察冰块上纹理的变化,如果冰块上的冰纹多,就预示着来年庄家茂盛,五谷丰登,反之,则预兆来年的收成欠佳。
冬至——吃饺子
冬至吃麻腐包子或吃饺子是兰州人的习俗。根据旧历,冬至是“交九”,一九生阳。冬至开始,白昼慢慢加长,阳气渐渐回升。老兰州人在冬至前用石磨磨好麻籽,用石膏点麻腐,做成麻腐包子。后随外地移民风俗,冬至多以吃饺子为主,谚云“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饺”。冬至这天晚饭后,人们还要到院外烧纸烛,祭奠过世的祖先和亲人。
来源: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帖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3-09
03-09
03-09
04-16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