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椒林村扶贫日记(2018年) 驻椒林村扶贫日记(2018年)驻椒林村扶贫日记(2018年)

驻椒林村扶贫日记(2018年)

驻村马上就三年了,闲暇时将工作队写的驻村日记分年度进行整理,这里是2018年的,希望留作有幸参与和见证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的资料,10年、20年后再来看看,也是一种难得的回忆!

2018

年3月14日,晴。

今天,分公司党委为驻洞口椒林村开展三年扶贫攻坚工作的我们举办了隆重的启程仪式,公司领导勉励我们积极工作,为脱贫攻坚事业奉献太保智慧、太保方案。并要求我们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加强学习,做合格党员和优秀驻村队员。全体队员也纷纷表示,随身携带的《中国太保党员手册》,象征着党的重托,太保的重托,一定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勇挑重担,不负重托。为打造有温度的扶贫,出发前我就创办了“醉美椒林”公众号,将记录三年扶贫的点点滴滴。出行之际,队员们写下了豪迈誓言,同事们送上了暖心祝福。声声春雷似战鼓,驻村队员阔步行。春雷阵阵似战鼓催征人,豪情满满迎风雨赴椒林!我在出发前和队员们说了一句话:

再累也要坚持,再苦也要挺住,再难也绝不能当逃兵。

2018

年3月15日,

阳光明媚,春光灿烂。一个令人终生难忘的日子。脱贫攻坚,太保在行动。湖南分公司驻椒林村扶贫工作队正式驻村,开启新征程。分公司资深副总经理吕玉宗同志不辞辛苦,一路长途奔波,把我们护送至村部,深情嘱咐,谆谆寄语,恳切鼓励,让人动容。工作队己入住村支书家,正式开展扶贫工作。晚上,和村支书坐在雪峰山区农村特有的柴火灶前恳谈,初春的椒林夜晚,依旧寒意袭人,熊熊的火苗让我觉得温暖。村支书年轻有为,观念新,信心足,思路明,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负公司厚望,不辱使命,坚决打赢椒林村脱贫攻坚战,为决胜2020全面小康目标贡献汗水。

夜深人静的第一个晚上,躺在陌生的房间,春夜虫子在不停鸣叫,群山在黝黑的天幕中依稀隐约可见,夜空中有明亮的星星在闪烁,山下溪流叮叮咚咚、哗哗啦啦的流水声宛若一支小夜曲,不绝于耳,永不停息,让山村的夜更加寂静,一时无法入睡,这几天的经历如电影般一幕一幕清晰回放眼前,从不失眠的我,没有了任何睡意,心中闪过一丝不可名状的慌乱,我想,出发前说过的“再累也要坚持、再苦也要挺住、再难也绝不当逃兵”的誓言还真不是说说那么容易,直到深夜三点多,才慢慢睡去。

2018

年3月16日,晴。

驻村第一天,和村支书一起开始了上门入户走访,第一站选择了梅子和井家组。迎着晨曦,我们奔走在海拔700多米的椒林山道上。崇山峻岭,林海茫茫,山道弯弯,一步一步,8点多出发,快11点了,还没走到第一户。到中午1:30,共走访了6户,情况各不相同,有因病的,有因无劳动力的,有因家庭条件太差的,不过有一点值得欣慰,还没发现因懒惰的,只要能做事的,哪怕70多岁的老人,都还在山上忙这忙那,不放弃希望。有位90岁的老大爷,在地里锄地,见到我们,一定要为我们倒茶,真是了不起。来到贫困户吴传龙家,两位老人都不在,上山做事去了。老人家有一座木屋,坐落的位置较高,视野开阔,风光无限,对面的山头就是当年雪峰山会战的主战场。另一户贫困家庭,在小路的尽头,人也不在,我看到他家的羊圈里养了30多头山羊,年底应该会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2018

年3月17日,

大雨滂沱,春雷阵阵。清晨,又开始了新一天的走访。目标天台组,一路上风光美不胜收,云雾缭绕。村民淳朴友好,信心满满。天台有一处绝佳的观景处,群山莽莽,层峦叠嶂,天气晴好的时候,可以远眺山门古镇。若是将这里作为一个景点,建一个观景平台,一定会吸引游客驻足吧。天台组情况稍好些,人口不是很多,有四、五座木屋长年没有人居住,都外出打工了,有的破旧了,有的保护的还不错,这样的木屋冬暖夏凉,很有地方特色,如果能开发出来做民宿,应该有市场。

2018

年3月18日,

小雨。上午9:00出发,下午5:30回住地,行程近4万步,入户访问了吴家、望乡、垅涵、高麻4个组,高麻海拔一千多米,只有二户村民在那居住,都是建档贫困户,其中一个还是组长,他也是易地扶贫搬迁户,明年就要入住乡里的集中安置房了,另一户早在2016年就地建好了安置房,由于交通不便,人烟稀少,他长期住在望乡的李太蔚庙里。跋山涉水,爬坡过坎,加上难言之隐发作,一路上可谓步步为艰。途经椒林湘黔千年古商道、日本鬼子坑、相见湾、望乡亭、李太蔚庙、兰春达射击训练场等诸多历史典故地,在村民家见到了70多年前收缴的日本鬼子的子弹厢,不禁感慨,椒林村不但风景绝佳,资源丰富,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真可谓养在深闺人不识啊,更加感觉肩上的担子和责任更重了。特别是溯桃源溪而上,空气好的让人想哭,激流,巨石,古桥,瀑布,密林,修竹,张家界的金鞭溪又那比得上哟,作为工作队工作之便,先睹为快了。

2018

年3月19日,

小雨,有雾。走访南蛇组、报木组,每天的走访,都有新的感动,新的发现,新的希望,这真是一块充满生机活力和极具历史底蕴的土地。一处一景,移步为景,美不胜收。千年古银杏,围径3.5米,二人也无法环抱,历经沧桑,高可入云,遍布当年抗战弹孔的木屋前,就是1945年王耀武部队伏击日本鬼子的地方,年岁大一点的村民都能绘声绘色讲出当年战火烽烟、枪炮隆隆的情景。木屋的主人是一家贫困户,村里已安排他家易地搬迁了。沿着泥泞的弯弯山路,来到报木组长家,访问了相邻的二户贫困家庭和一个五保老人。组长一家十分勤劳,一栋木屋功能齐全,打扫的整洁干净,左边山上的一栋木房子,宽敞亮堂,菜园、禾坪,自成院落,屋对面就是美丽的风景,视野开阔,云雾升腾,小溪环绕,田畴倾碧,桃花盛开,宁静安详,若能一家子在此住上三、五天,白天徒步游玩,晚上围炉夜话,那真是人生最美好最安逸的日子。然而,60刚出头的贫困户老罗,身患重病,瘫痪在床,两个女儿外嫁,儿子在服刑,境况令人担忧。山区农村,保险意识淡漠,保险常识缺乏,极少有人购买保险,特别是重疾险,往往一人得病,全家崩溃。入职太保10多年,第一次深切的感受到有一份保险保障是多么的重要。可是村民对保险的认识、看法和侥幸的心理,让他们远离了保险。我在思考,保险行业有必要开发一些针对农村市场、保费低、保额高、专保重疾的产品,这也是一份社会责任。

2018

年3月20日,

小雨。通过连续几天的边走访边思考,椒林村的全景图基本在我脑海中形成,利用晚上时间,我起草出了《2018-2020年椒林村“一溪三路”脱贫攻坚工作规划》,并做成了PPT。今天村两委和我们工作队全体成员在村部召开会议,商讨这个脱贫攻坚工作规划。这是村里第一次用投影、用PPT的方式开会,投影设备是我们从公司带过来的,村干部们还是有些新鲜感。规划经讨论得到一致通过,我们的扶贫总体思路“立足脱贫攻坚,放眼乡村振兴。党建强村、产业富村、文化兴村、环境美村”得到大家认同。目的是充分利用椒林村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攻坚工作方案,通过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带动、帮助贫困户实现总体脱贫,带动全村百姓致富奔小康。接下来还要在党员组长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

2018

年3月21日,睛。

多日的雨天终于放晴了。迎着朝阳,攀爬着林间弯弯山道,满眼茫茫群峰,竹海杉林,油菜花,桃花,李花,野生樱花肆意绽放点缀,一股股清新,清香,清甜的山林独有的气息扑鼻而来,让人沉醉。今天,我们工作队和村支书一道,主要考察椒林村的桃源溪,溯溪徒步、漂流和山泉水厂项目。这条溪流本来名字,我们来了后我建议取名桃源溪。溪流贯穿整个椒林村,村庄依溪而筑,潺潺溪水终日叮叮咚咚,哗哗流淌,清冽甘甜,小桥,流水,激流,险滩,瀑布,巨石,美不能言。今天徒步溯溪的这一段,十多公里无人烟,全部在峡谷之中穿行,两边是高耸的山林,走在沿溪的快要被杂树杂草淹没的山道上,累了渴了,掬一口山泉,顿时沁入心脾,神精气爽。一路上,耳边只有溪流的哗啦声,瀑布倾泻而下的震耳之声,和鸟鸣声,更觉得宁静和幽深。瀑布,激流,一个接着一个,风光绝美,真是溯溪圣地。看到这一切,我心中更有底了,信心更足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啊。

2018

年3月23日

,晴。回长沙办事、参加培训。早上7:00出发坐大巴,到自己的家中已是下午2:00了。稍事休息后,到公司组织部汇报一星期来的扶贫工作和设想,并请求支持解决工作队办公的一些实际问题。3月26日-27日,参加了省委在湖南宾馆对扶贫工作队长的培训,一是感觉要求严,难度高,压力大。另一方面,我们前期的工作思路和想法还是比较贴近省委省政府扶贫工作的要求和以往工作队的成功做法的,加上公司党委总经理室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我们增强了信心,充满了希望。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再累再难也要干下去。

回来的这几天,村里组织了卫生大清理,保持环境整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这是基础工作,必须常抓不懈。

2018

年3月28日,

晴。返椒林村。7:30出发,自己开车,到驻点1:30了。尹妈妈热情迎接我们,好似久别重逢,让人感动。匆匆吃过中饭,赶到村部召开村两委和工作队会议。因为明天有一件大事,分公司一把手要亲赴椒林村听取工作队的汇报和现场调研办公。会议进行了讨论并作出了安排布置。

2018

年3月29日,

东方微微露出朝霞,雾中的椒林鸟儿清脆的鸣叫,溪水哗哗流淌,美不胜收。昨天下午到晚上一直下雨,今天天气好了,椒林一定是知道有贵客光临啊。春雨过后的椒林村空气格外清新,鸟语花香,溪水潺潺。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林及公司相关干部一行赴我司驻村扶贫点椒林村开展工作调研和现场办公,洞口县统战部长刘芸、副县长张晓凤、乡党委书记曾军辉等陪同调研。

陈林一到椒林村,不顾长途劳累,冒着菲菲细雨,爬山坡、攀泥泞山道,立即深入贫困户家中上门入户调查走访,访贫问苦,详细了解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家庭现状,同时仔细了解椒林村的资源情况和目前脱贫攻坚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随后,陈林总来到村部,认真听取了扶贫工作队驻村10多天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及扶贫工作初步方案,仔细听取了县乡村干部当地情况的介绍。

我详细汇报了椒林村基本村情和扶贫工作规划的主要内容、设想。椒林村平均海拔600米,村域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水田398亩,旱地100亩,山林面积12500亩,其中楠竹林逾10000亩,是千年湘黔古商道重要驿站之一。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现有368户人口134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2户贫困人口344人,贫困发生率25.6%,属省级深度贫困村。公司对我们制定的《2018-2020年椒林村“一溪三路”脱贫攻坚工作规划》基本认可。

县、乡相关领导感谢太平洋保险选派了精锐工作队驻村开展扶贫工作,表示一定会发挥扶贫主体责任作用,全力支持配合工作队,让工作队安心、放心开展工作,共同携手打好脱贫攻坚战。

陈林在听取了工作队的脱贫工作规划汇报和乡党委、洞口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的发言后,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项光荣的使命,太平洋保险作为一家负责任、有温度、讲担当的企业,责无旁贷,能够参与其中,是人生之大幸。他强调,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一是要树立正确的脱贫工作指导思想,不能将脱贫工作当作一项临时的任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要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遗迹,不能搞破坏性的过度开发,要以村民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口碑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脱贫攻坚工作的好坏,最终要经得起群众和时间的检验。二是要统筹兼顾,注重轻重缓急,避免全面开花,避免好大喜功,搞短期行为,要找对找准工作切入点,从立竿见影和马上能解决贫困户的实际问题的项目做起。三是要充分预见脱贫攻坚工作的艰巨性的复杂性,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既要有决胜的决心,又要有持久战的耐心。四是要探索出有太保特色的扶贫长效机制。分公司把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有意愿、有能力、有潜力的同志派到扶贫攻坚的第一线,就是要在艰苦的地方、组织需要的地方培养干部,培养人才。公司将把驻村扶贫打造成湖南太保践行社会责任的平台,打造成干部成长的基地,打造成保险扶贫的试验田。他鼓励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的精神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贡献智慧与力量!

陈林还到我们驻村房间,看望慰问了我们。

2018

年4月1日,睛。只愿崎岖变坦途。

来椒林村半个月了,还没有到过村子的最高点,一览全村风貌。今天终于溯溪而上,登山之巅。爬上了椒林最高峰,海拔1280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见群峰耸翠,层峦叠嶂,白云缭绕。一路上漫山的各色杜鹃花,野金银花,野樱桃花以及多得叫不出名的山花,在山头、在峡谷、在崖边,成团成片,一丛丛,一簇簇,盛开,怒放,引得野蜜峰忙忙碌碌,辛勤采花酝蜜。千年湘黔古商道青石板路静静地在山中延伸,昔日马队的铃声已远去,成排的客栈与商铺已看不到任何痕迹,有些荒芜,完全没有了当时的喧闹和繁华,只有那当年的高大杉树静立在原处,古道隐约可见,诉说着逝去的历史岁月,多少风云已成往事。那飞流而下的米粮洞瀑布,掩藏在树林之中,远远的就能听到隆隆的声音,垂直而泻,飞银溅玉,既震撼心灵,又让人生畏,生怕脚下一滑,飞身而去。泉水叮咚,老树横斜,巨石上布满的苔藓在透过树林的阳光照射下,翠绿无比,美艳至极,忍不住想用手轻轻摸一摸,抚一抚,以打消心中的猜疑,确认它的真实性。椒林的美景,你来或不来,她都在这里静静等待,我自芳华绽放。

我们今天去攀登椒林最高峰的目的,是去考察、体验、感受望乡至龙潭的这一段尚未硬化的十多公里土砂石山路,水泥路只修到了望乡。这是一条连接山门与龙潭两个繁华古镇的交通要道,这是一条连接邵阳与怀化的要冲,这是一条旅游黄金线,这是一条桐山椒林山林资源输出的重要通道,这更是一条两头百姓心中期盼多年、梦里常常念想、口中时时提起的脱贫致富之路。可由于横跨两地,至今还是条难走的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泥泞土路。路上尽是新落下的坚锐石头,开车摇摇愰愰,左避右躲,可还是中招。坐在车里听到丝丝的气流声,感觉不妙,下车一看,车胎侧面被石头划开了一条口子,轮胎报废了。后面有车跟来,只好慢慢将车哐当哐当开到能会车的地方。这时后面的车也停了下来,走过来一个壮实的小伙子,说了句“我来帮你修”,就撸起袖子,找出千斤顶,爬在泥地上干了起来。泥地不受力,千斤顶无法发挥作用,小伙子也不说话,从山崖边搬来一块大石头,垫在车架下,麻利地将车子顶了起来,把破胎卸下,换上备胎,三两下就把难题解决了,又可以往前开了。刚刚还在郁闷的心情,一下又明朗起来。不幸的是在前不着村后不挨店的深山里车胎破了,幸运的是后面就跟着这么一位热心、好心,不怕脏,不嫌累,又不多言的好人。一打听,小伙也是椒林人,汽修师傅,多么淳朴善良乐于助人的椒林人啊,心中暖暖的充满了感动和力量。不过,这次遭遇也真实证明了修好这条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希望能在多方的努力下,早日建成通车。

中午一点多,返回驻地,刚到家,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这山里的气候无常啊。要是晚一点回来,还在山顶攀爬的话,一定淋成落汤鸡了。

下午3点,县、乡领导来驻地调研、指导和交流工作,特别是在对椒林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后,对如何做好旅游发展规划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为工作队和村两委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和思路,真是无比辛劳而又充实的一天。

后记:功夫不负有心人,多次向县交通局汇报、打项目报告、请分管县长签字,并邀请分管局长、县长两次亲临实地考察,这条路在我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在2019年底立项,但由于受疫情影响和别的原因,迟迟不能开工。又多次追踪,项目在10月28日进行招标,11月底动工建设。这条路修好了,我在椒林的扶贫就没有遗憾了,村民多年的盼望也就成现实了。

2018

年4月2日,

晴天。椒林村平均海拔600米,“九分山水一分田”。要脱

贫,就必须要更有效的利用好这“一分田”,给村民带来更多的收入。我们考虑到椒林村丰富的山泉水资源,决定引入“有机稻+稻花鱼”项目来提高亩产值。马上要进入生产播种季节,我们今年拟进行的试验田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没有弄清楚,所以今天去拜访洞口县畜牧水产局专家。

山路崎岖,又赶上清明节扫墓,路上车多人多,一个半小时的路程硬生生给拉长到两个多小时。经历几番拥堵、绕路,终于在十一点前到达了畜牧水产局。黄股长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听到我们准备在村内进行稻田套养试点,他非常耐心的了解我们试验田的情况,详细的介绍了一些初步准备工作的细节,并强调了整个试验田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临走前,黄股长还赠给我们内部学习书籍《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并答应我们尽快来村里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与技术培训。

椒林村的最大资源是面积达12500亩的楠竹山林。现行的利用方式仅仅是砍伐下来做原材料出售,每根直径8cm的竹子市场价才十块左右。而且受限于林道路的铺设成本,村里只有4500亩楠竹产业基地建设有完善的林道路,可以方便的将砍伐的竹材进行运输。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竹林资源,使这个金矿得以开发出来,如何提高竹林的附加值,是我们驻村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上午稻田套养项目的良好进展使我们的士气顿时提高了不少,下午我们趁热打铁,实地考察拜访旺正新材料有限公司,希望能够寻求一些新的突破与解决办法。湖南旺正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竹产品综合开发、生产的企业,也是省内首家提出楠竹产业扶贫的企业,公司占地30000平方米,拥有自动化生产线多条、产品主要是竹家具板,竹地板,竹胶板。洞口县农业龙头企业,四间大型厂房里有序的分布了公司目前经营的主要产品生产线。机器轰隆声中,旺正公司曾总给我们讲解了公司各生产环节与工艺,并带我们参观了公司的产品陈列馆。我们了解到,因为环保禁伐,目前国内外竹制品市场需求增长迅速,竹制品装饰材料正在逐渐占领木制品装饰材料的市场。而竹制品因为本身的特殊优势:环保、隔音、吸湿、防潮、防霉,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捧。曾总表示,公司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就需要更多的原竹材料。在参观了解旺正公司生产线和产品陈列馆后,双方就合作事宜进行了商谈。双方都有意愿在村内设立楠竹粗加工生产厂,为旺正进行半成品粗加工,这样既能提高贫困户的收入,增加村集体经济,又能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还能辐射周边乡镇,是一件三赢的事情。

从旺正公司出来,我们迎着橘红的夕阳,披着灿烂的晚霞,带着收获的喜悦,飞驰在回家的路上!

2018

年4月4日,

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组织召开椒林村全体党员、组长学习大会,认真学习十九大应知应会知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成都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学习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宣导椒林村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布置安排2018年要开展的相关工作项目。今天的会议有好几位80多岁的老共产党员早早就到了会场,从始至终认真参会,真正体现了一个老党员的信仰和情怀,会后,他们和我分享,树起了大拇指:第一次这么正儿八经的通过投影开党员大会,进行党建知识学习,第一次这么规范有序!老党员的心声让我分外感动。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组织在,阵地就在,生命力和战斗力就在。会议很成功,会后大家不愿离去,问这问那,想了解更多信息。我真心觉得,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工作做得不到位的干部。

吃过中饭,我们马不停蹄赶到县政府,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华玉同志会面。吴主任早早在政府院子等着我们,她怕我们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太累,她让我们坐她的车,带着我们找苗木基地,找林业局,找政协,找林场负责人,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冲锋在前,不顾牙痛上火,解决了看上去很难办的几件大事情,认识了很多今后工作中要打交道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交上了朋友。

吴主任扎实的工作作风、说好就干的工作态度、马不停蹄的工作效率,一切为了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令我们分外感动和敬佩,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有了这样务实的政府领导的支持,还有什么事不能做好啊,就算累点、多付出点,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2018

年4月5日,香醇的椒林野生茶。

走访时,看到不少村民在自已制茶,我拿起闻一闻,清香沁入心脾。老奶奶给我泡了一杯,喝上一口,唇齿留香,回味悠长。这是来自椒林海拔800多米的高山野生茶,长在高山深处,吸大自然之精华,得山川之灵气,沾露水,浸山泉,星星点点,野生野长,无农药,无化肥,产量、数量极为有限,可遇不可求。勤劳的村民带着干粮上山,一天能摘到的新鲜茶叶只有三、五斤。茶叶采回家后,凉茶、晒青、杀青、揉茶、发茶、晒茶,一道道工序,纯手工制作,不辞劳苦,二斤新鲜茶叶做成后不到半斤。村子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谋生了,留在村里的基本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可能是椒林的山好、水好、茶好、空气好,80岁以上的老人非常之多,而且都非常健康,每天锄地、摘茶、做家务,忙个不停。

由于山高路远,椒林的野生茶大都没有外销,村民留着待客和自家喝。我想,这么好的茶叶肯定有人喜爱,于是用手机拍了村民晒茶、制茶的过程,发到朋友圈后,反响出奇的好,不到一个小时就订购了40多斤。这一下激发了我的兴趣,如果帮村民把茶叶卖出去,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想到就做,从网上购买了包装袋,设计制作标签,每天发朋友圈,共卖出了280多斤茶叶,几乎将村里现有的野生茶销售一空,村民收入5万多元,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其中60%的是贫困户的。比如贫困户李胜尧,全家老老小小七口人,自已患长期慢性疾病,家庭经济无稳定来源,他们帮他卖掉了20多斤茶叶收入4000多元。他感激的对我说:“我的茶叶第一次卖了这么多钱,真的没想到,谢谢你们。”

明年,我们准备由村合作社统一收购、制作野生茶,注册商标,提升档次,借助集团彩虹平台扩大销售。我们以最朴实的心态来办产业,不一味求大,而是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对接外部市场需要,并且与村民们耐心沟通,用心经营,去赢得长远的发展。

2018

年4月6日,

公司同事丫丫(微信名)看到“醉美椒林”扶贫公众号介绍的椒林野生茶文章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二包,没想到一尝就放不下了,从此爱上了椒林野生茶,为了不独享,她还专门在朋友圈发文推荐,希望让更多的朋友品尝,让人感动。以下是丫丫写的文章:

我的外公外婆是茶农,外婆说外公出去卖茶,一去就好几个月,在那个通讯极其不发达的时代,出门意味着音讯全无,后来外婆执意要同外公一起外出卖茶,我家才迁徙到了我出身的县城。

很喜欢听外婆讲过去的事,外婆从小长于山林,山中的野菜野草无不能识,外婆八十多岁了,我们陪她回家祭祖,她还能认出山上能吃的野菜,她说小时候皮得很,把人家种的萝卜拨出来,擦去泥,咬一口,辣,又插回土里去。上山爬树,下水摸虾,无所不能。我印象最深的是,她说山中有种野梨,长不大,生吃涩口得很,摘回家煮熟后,有些粉,蛮好吃的。

当然,外婆说得最多的是茶山了。茶农很苦的,采茶很晒,茶采了以后,再累再辛苦也要马上制茶,要不然,茶叶就不新鲜了。特别是清明谷雨时节,这个时节新茶出芽,遇上好的天气,采茶,杀青,制茶,晒茶,生怕有误茶时。

外婆的制茶工艺是祖辈传下来的,口耳相传,我小时候最喜欢夏天偷偷喝一口外婆沏的放凉的茶,解渴回甘,现在想来仍心生怀念。

今年谷雨后,在“醉美椒林”公众号看到了椒林野生茶文章,好茶的我买了些椒林野生茶来尝。椒林,仍处于省级深度贫困的偏远小乡村,村民纯朴,茶叶均为细芽,我知道,采茶的人一定是把可以采摘的茶叶均采摘下来,外婆说,卖给客人的一定是茶尖,稍粗的茶叶都会留下自己喝。

椒林野生茶,清香宜人,制茶遵循古法,完全手做,茶汤不像市面上那种清绿色,而是琥珀色,我打小喝的茶就是这种令人神往的茶汤。

不用担心农残,椒林村民们没有投入化肥农药的资金,何况这些茶树本是野生野长在高山上无人照顾的,想去采就采些回家,然后手工制茶。在扶贫工作队进村以前,当地的茶叶仅限于自用和亲友互赠。看过一期关于普洱的节目,普洱的发烧友,甚至架个帐蓬守着山中古茶树,追求古树原株。如果,你也喜欢茶,试试椒林的野生茶吧,不用住帐蓬,也能喝到古树原株,遵循古法,原生工艺的谷雨茶。

这一次,我为椒林野生茶代言,我是用心的。

感谢丫丫认同并推介我们的野生茶。

2018

年4月7日,椒林村的温馨小木屋。

椒林村山高林密,民居特色主要为木屋。家中条件稍好的,都修建了二层全木结构的木屋,干燥,舒适,经久耐用。开门就是青山,就是风景。我想如果开发出来做民宿,一定能吸引城里客人的。

暑假,带着老婆孩子,在木屋前坪摆上张桌子,放张躺椅,暖暖的阳光照着,看一本喜欢的书,泡一壶椒林野生茶,听听音乐,多舒心呀。或者,一家人沿着桃源溪,溯溪而上,在峡谷里穿行,听潺潺流水,享天然氧吧清新空气,观飞流而下的瀑布,到竹王谷观赏椒林最大的竹王,到玉龙泉捧一口甘冽的山泉,听一路清脆的鸟鸣,一家人相互牵扶,不时还有些小刺激,要手脚并用相互拉扯一把才能通过,累并快乐着。饿了,随便找个农家,这里的天然野菜到处可釆,山上养着真正的土鸡,自家薰的金黄透亮的腊肉、腊排、腊鸭脚,刚挖的竹笋,菜园里现摘的清菜,包你心满意足,当然还少不了每家每户土法酝制的米酒、甜酒,来二杯,什么叫幸福,什么叫满足,什么叫诗意人生,其实真的不难。

吃饱了,趁着落日余晖,一家子走走山路,闻闻茫茫竹海散发出来的清香,回到木屋,看天上满天星斗,怎么比城里的星星明亮了那么多啊?睡意来了,枕着叮叮咚咚的溪声和蛙鸣,美美的沉沉的睡去。第二天清晨,在鸟鸣声中醒来,推开木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满眼青山,云雾缭绕,桃花,李花,梨花,竞相开放,芳香清远,伸个懒腰,迎接美好一天的开始,唉,好韵味啊。

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只留下老人在家守屋,有的整栋的木屋长年空着,只有过年时主人才回来。您愿意带上家人来住两天,就进去住好了,自己动手做饭也好,不想做,到隔壁邻居家吃吧。我们村还有高山茶油,高山萝卜,天然蜂蜜,高山野生茶,高山有机稻,稻花鱼,竹笋,想走了,带点放车上,无农药,无化肥,由于海拔高,生长慢,吃了身体好,送朋友也是真情意。您想来,随时联系我吧。

2018

年4月8日,晴天。溯溪圣地,徒步天堂。

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椒林沐浴在阳光下,充满生机活力。今天迎来一批珍贵客人,县委组织部、公安局退休老同志、摄影家、企业家应邀相聚椒林,来椒林桃源溪作溯溪徒步活动。朋友们穿上雨靴,带上装备,从溯溪的起点--桃源洞快乐出发。一路上大家激动的象个孩子,兴奋不已。部队转业、75岁的公安局退休老干部邓集煌大爷一人冲锋在前,遇水涉水,逢蕨采蕨,没走出多远,邓大爷手里、肩上就拎满了蕨菜和酸蒲根。

摄影师、公安退休领导、64岁的曾长春老人,微信名快乐行者也,背着好几万元的摄影设备,手机也是能拍出单反效果的华为P10,每天要走2万多步的他,爬山涉水如走平地,但是他看到一个好景致、好瀑布就走不动了,赶紧摆好三角架,取出宝贝相机,对焦、测光、构图,为了拍出理想的片子,曾大师反复调整曝光时间,追求最佳效果。他蹲在溪流中,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衣服裤子打湿了,浑然不知,瀑布飞溅,溪水冰凉,冷得鼻涕直流,他也全然不顾,曾老这种敬业和付出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我们。曾老一路上,还和我们侃侃而谈脱贫攻坚,谈椒林产业发展、谈乡村振兴,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点子,同时,还表示,只要是为了宣传推介椒林,为了椒林发展,他随叫随到,跟拍工作队工作情况和村子的变化情况,所拍摄的椒林摄影作品在保护好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可无偿提供给椒林作宣传画册。曾老的一段话、一片心、一份情,激励着、打动着我,我们只有努力前行才能回报。

县委组织部退休领导黄明东同志,简直就是一位中草药专家,沿溪而上,遍布草药,他什么草药都能随口说出名字,都知道能治什么病,生活阅历和基层工作经验十分丰富,体力极好,溯溪徒步年轻人也赶不上他。

企业家曾识时,湖南旺正公司老板,经营着一家专业从事竹产品综合开发、生产的企业,曾老板对椒林的山山水水,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第一次到椒林,就兴奋的不能自已,思路、灵感如泉水喷涌。楠竹在他的眼中就是宝贝和生命。溯溪而上,沿溪的竹林无时不在吸引着他。来到竹王谷,一大片超级大竹子形成的竹林,更是让他激动的话都说不清了,“多好的竹子啊,多美的竹子啊,多棒的竹子啊”口中念个不停。又是抱,又是摸,又是合影,又是躺在地上拍照,完全没有了老板的儒雅风范。

椒林村不但山美水甜,瀑布溪流多,山中的植物物种也特别丰富,脚下处处是草药,随手可采了生吃的野生植物,笋,蕨,蒲公英,就多的不好形容了,还有些奇特的植物,真恨自己读书少,见识浅。

越往上走,溪水越湍急,巨石挡路,银瀑飞泻,藤蔓缠绕,清苔湿滑,稍不留神,就会摔倒,只有集中精力,手脚并用,前拉后推,方能顺利通过。连续爬过三个瀑布后,体力渐渐下降,由于准备也不特别充分,这次溯溪还是没有走完全程,上面还有四个瀑布,更陡峭,更难爬,当然风景也更奇、更美,留下遗憾待下回弥补。

溯溪,溯溪,溯我桃源美溪;溯溪,溯溪,溯我椒林生命之溪。高山峡谷,茂林修竹,奇花异草,溪水潺潺,激流飞瀑,天然氧吧,养在深闺,天之馈赠也,椒林百姓定当用心珍惜爱护,保持原生态,福泽椒林人。

2018

年4月11日,山中桃枝始抽芽,已知人间四月天。

桃源溪西北的山路上,朦胧的山岚在路旁的林间上空飘荡,丝丝缕缕,如梦似幻。刚下完雨的山路还有点积水,映照着路边正肆意绽放的油桐花,偶尔有几朵油桐花调皮的从树上跃下,悠悠的转着粉白的花裙子,落在水洼上。整个山谷只听到阵阵蛙鸣与间歇传来的一两声犬吠。转过两道弯,透过路旁竹林依稀传来些许交谈与劳作的声音,循声望去,是吴大哥夫妇正在家门口栽种桃树苗。

“你们累不累啊?”

“不累,不累,这点活哪里会累哩”吴大哥与吴大嫂满脸幸福的说。

“这次栽了有50棵吧?”

“一起有近80棵呢,下面溪流边,过来的路边,还有我们几家门前屋后都栽上哩”

“那明年你们这片可是真正成了桃花花海了啊!”

“对滴对滴,那还要多谢你们工作队送来的树苗哩”吴大哥略有点腼腆的感谢着。

4月11日,工作队将共计近三千株桃树苗免费赠送给村民和所有贫困户进行栽种。一大清早,天公作美,飘着零星的雨点,村长开着借来的破旧皮卡车出发去苗圃拖树苗,奔波大半天,辗转90多公里,终于在下午两点将树苗拖了回来。我们按照每个村民小组申报的数量逐一发放到位,并在第二天统一检查栽种情况。

为了寻找良种苗木,工作队通过多方寻找与洞口县丰胜林木科技公司取得了联系。在实地考察过该公司苗木基地后,再次邀请公司负责人尹老板到村里实地考察山区气候与地质条件,最终确定了本次栽种品种。尹老板听说我们采购苗木是用来做扶贫产业项目的,特地给了我们很优惠的折扣,以实际行动支持我们的扶贫工作。

将房前屋后、溪边道旁适合种植的地方都种上桃树,打造十里桃花的风景带,桃树成林的农家小院,可以为村内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亮点,美化人居环境,同时高产良种桃树第二年挂果,第三年丰产,也能为贫困户提供了一份额外收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上桃花始盛开”。明年椒林的四月,定是桃花争艳,映红笑颜的灿烂春天。

2018

上午9点半,10多户农户聚集在村委会,听洞口县畜牧水产局的专家讲解如何“种鱼”——稻渔综合种养技术。

椒林村“九山半水半分田”,传统水稻种植产出极低,唯有通过稻鱼综合种养提高亩产值,才能解决贫困村民可耕种水田少、收入低的问题。工作队多次调查和开会论证后,请来了洞口县畜牧水产局的黄仕庭股长,为今年村里进行稻田套养稻花鱼试点的农户做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

“稻田养鱼,首要工作是田间基础设施改造。挖鱼凼、鱼沟,砌田埂,围护网,搭天网,这些基础工作决定了养殖成不成功”。

“以稻花鱼养殖为主,同时混养少量其他鱼种,如黄刺骨,草鱼等,形成水域立体养殖”,专家在台上将稻田种养的秘诀娓娓道来。而村民们在台下非常认真的听着,不时提出一些自己的疑问,专家对此一一做了解答。

一个小时的基础培训眨眼之间就过去了,村民们意犹未尽,纷纷围着专家询问更多的“秘方”。“大家不要急,马上专家会到田间给我们做现场查看与规划,大家可以跟过来一起学习。”看到大家的积极性,村支书立刻上前给专家“解围”。

一群人热热闹闹的拥着专家来到田间,听专家现场分析,规划田间基础设施的修建工作,不少村民认真听完专家的讲解后热情愈发高涨。专家刚讲完一户,就有别的村民赶紧拉着专家往自家田里跑,希望专家能给自己的田把把脉。还有几个后面赶来的村民,在了解情况后,极力邀请专家去自己家田里也看看、讲讲。“哪怕没有试点户的奖励,这么好的项目我也要自己做。”村民老米一脸兴奋的说。

田里种稻子,同时养稻花鱼,鱼吃害虫、杂草、稻花,鱼粪又能肥田,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因为稻田养鱼,田间不能打农药,水稻品质非常高,而高山冷水养鱼,鱼肉鲜嫩肥美,亦是市场抢手、不可多得的佳品。稻田套养稻花鱼,如果管理到位,按现在市场价,亩产值能达到七八千,高出没有套养的传统稻田种植收入多倍。今年的试点种养成功后,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将在全村推开稻鱼种养,为椒林村脱贫攻坚迈出坚实的一步。

2018

月24日,

作为省派扶贫工作队长,我参加了在长沙召开的全省扶贫工作暨作风建设年动员大会。会上,省委书记杜家毫强调,要用心用脑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以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为契机,保持战斗精神,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全省上下齐努力,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一个堡垒接着一个堡垒攻,坚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杜家毫书记指出: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要着力解决八个方面的问题。一要着力解决理论学习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二要着力解决工作不精准的问题。三要着力解决搞变通、打折扣的问题。四要着力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五要着力解决作风漂浮的问题。六要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不足、不可持续的问题。七要着力解决脱贫成果惠及全体群众的问题。八要着力解决基层组织不强的问题。

会议结束后,下午驱车六个多小时,赶回驻地椒林村。由于中午没休息,开车中途乏困,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二次停靠服务区休息。回到村子,马上召开工作队会议,传达学习全省扶贫工作暨作风建设年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并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加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十分必要,只有用扎实、务实、真实的工作作风才能真正打好打赢这场攻坚战役。同时对自已工作中存在的作风不扎实问题进行了剖析,统一了思想认识。随后,为每位队员发放了统一制作的工作证、《脱贫攻坚工作口袋书》和《椒林村贫困户帮扶手册》,进一步增强了队员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接下来对近期一些紧急工作作出了安排。一是要扎实进行第二轮入户走访。二是要做好贫困户政策宣传工作。三是要仔细做好第一批客人来椒林村的接待工作。四是配合分公司做好视频拍摄工作。五是做好有关规划项目的落地追踪工作。六是要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

2018

月28日,

雨后初晴,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竹林耸翠,美丽的椒林村第一次迎来了珍贵的成团客人——寿险邵阳中心支公司“相约醉美椒林”工会活动的干部员工一行58人。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邵阳的同事们到了村里,一下车,村民就热情的端出自制豆腐脑给客人解渴。这份充满惊喜的礼物,让大家开始对今天的活动期待不已。

我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了一下村里的情况,与活动安排,便宣布开始了第一项活动——登山比赛。“哗”,宣布开始的一瞬间,乌泱泱的一堆人开始往山上奔去。小姑娘小伙子如同笼中放飞的小鸟,一路发力疾走,直奔终点;大叔与大姐们流连在满山青翠中,边走边拍;老当益壮的老同志,不甘人后,奋起直追。大家你追我赶,最终的获奖选手只用了半小时就走完了全程。

终点的树荫下,喝着热情的村民自制的野生茶,在大家一片喝彩声中,由谢副乡长、我与邵阳中支邓总给各位获奖选手颁发了奖品。

歇息一阵,喘匀了气,村委吴秘书接过领队的喇叭,带领大家参观村里的古迹——李太尉蚁塚。烈日下,李太尉的传奇故事深深吸引着大家,清咸丰与明国时期的两块墓志铭让大家惊叹不已。大家还在回味几百年前的传奇人物的风采,吴秘书带着大家转过墓旁的小路,进入树林中纵横交错的战壕,绘声绘色的描述又把大家带进了抗日战争时期雪峰山会战的回忆中。历经70多年岁月磨砺,虽然战壕已不复当年的模样,乍一看像是较深一点的林地排水沟,但是历史不会被遗忘,村民们更不会忘记当年艰苦抗战的苦难经历。

从战壕出来,已经过了中午,一上午的奔波与运动,不少人都开始感到饿了,吴秘书很体贴的带着大家从望乡的千年古商道往回走。茂密的竹林中,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空中飘荡着的竹叶,掩盖了地上的青石板。石板路略显狭窄,盖满了枯竹叶,有一些滑,大家排成长龙,你扶我拉,一起克服一个个的小困难,体验两千年来马帮汉子与乡亲们赶路的艰辛。摆一个独特的pose,凹一个美丽的造型,深深呼吸充满了负离子的空气,英姿倩影在竹林里不断闪现,欢声笑语在山谷里不断回荡。

还未到桃源的出发点,鼻子灵敏的伙伴已经嗅到了空气中飘荡的菜香味。村民的家中已备上简约而不简单的午餐,当地特产的椒林特色腊猪蹄,鲜笋,野菜,自磨豆腐……各种香味扑鼻而来,还混合着刚刚熬制好的甜酒甜香味。早已饥肠辘辘的伙伴们瞬间忘记了疲惫,冲向了新的“战场”。

饭后稍加休息,下午准备到美丽而神秘的桃源溪溯溪。虽然还未休息够,但是大家更舍不得如此美好的风景,稍稍整理,便急不可待的继续进发。刚进入溯溪的起点,小水坝上清澈流淌的溪水便让大家惊呼不已,纷纷忍不住用竹杖打起了水战。待到往里行走,河床上的鹅卵石、溪旁的野花、黄橙橙的刺

、红艳艳的羊奶野果、青翠的小笋尖、遍地的鱼腥草、不知名的野菜、溪流中的螃蟹……每往前走一段,总有各种惊喜在等着大家。

溪水不断冲刷下湿滑的石头,每每让大家放慢脚步。虽然一再小心,还是有各种“失足”“湿身”,引来一阵善意的哄笑声。男同胞们主动做起了“护花使者”,牵、扶着女同胞们通过,更有已经湿身的同志,跳进清冷的溪水中,搬来大石块供大家通过。穿过竹王谷后,溪旁的便道时常就被山脚的巨石阻断,有些尚可攀爬,但许多地方需要淌水而过。溪水叮叮咚咚从河床上流过,水下的石块上满是薄薄一层苔藓,一不注意就会滑倒,只能借助竹杖的支持。

蜿蜒在巨石上的嫩绿蔓藤、石缝中茁壮成长的小树、溪旁亭亭玉立的嫩竹、清澈见底的溪流,每一眼都是风景,每个角度都是一幅画。沿着河道再转过两道弯,不同于之前溪流叮咚的轰隆声突然传来,前方竹林摇曳间,似有白练惊鸿一瞥。瀑布,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这一刻大家都加快了些脚步。待走近一看,河道再前面有个5米的断层,溪水从上奔流而下,成了一条秀丽的瀑布,下方被瀑布冲刷出一个深潭,轰隆的水声夹杂着水珠儿扑面而来。便道到此便打住了,再往前行,只能冒险爬上瀑布。走到这里,还剩下的都是些“狠人”,二话不说,开始往上爬。瀑布旁的石头沾着水雾,青苔不少,又湿又滑,加之陡峭异常,只能是下面的人顶着上面的人,上面的人拉着下面的人才能爬上去。历经艰辛,一行人终是一个不拉,全部登顶。大家兴奋不已,都觉得这段宛如“毕业墙”一般的攀爬经历,方不负这溯溪之旅。

天色渐晚,惊喜不断的溯溪探险队员们陆续返回。村委特意准备的山里特产野生茶、干笋尖再次给了大家一个小小的惊喜。可惜特产有限,部分伙伴没能买到心仪的东西。

一路惊呼,一路欢笑,一路扶助,一路携手。伴随着欢声笑语,伴随着漫天彩霞。椒林村第一次正式接待的“游客们”乘兴而来,满载而归。一天的活动,让大家的心联系的更紧,也让大家深深的爱上了椒林这片美丽的山、灵动的水与淳朴的人。这是椒林村旅游脱贫发展迈出的第一小步,也是扎实的一步。相信在越来越多的游客宣传下,椒林村旅游脱贫将会做的更好,走的更远。

2018

月1日,

西斜的太阳散发着余热,低沉的牛吼声隐约从山坡上传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糟酸味与牛粪混合的异味。尹东升在搅拌机前操作机器,偶尔抓出一把出料口的饲料,看看搭配均匀度。应该是草料不够,他关上出料口,又从旁边的草料堆里添了一桶青草碎末,洗的发旧的T恤蹭的到处都是饲料渣。一阵发动机响,我们的到来吸引了他的注意。

“张书记,今天怎么过来了”

“带了椒林村尹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同志来参观学习。”

一番寒暄后,尹老板带我们走进牛圈,水泥砌的长方形牛圈,钢结构的顶棚,一边二十五个牛栏位。整个牛圈里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并没有比牛圈外的气味浓烈多少。牛圈里的牛并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黄牛或者水牛,倒是有些类似电视广告中的奶牛的样子。此时工人正在给牛喂食,牛低头就能吃到食槽中的草料,或许是栏位太近,有些狡猾的家伙会侧着头先吃隔壁伙计的食料,碰到隔壁脾气也不好的,就会被顶开。

在这个牛圈下方,是一个刚建完的牛圈,尹老板告诉我们,因为去年的效益不错,今年又新建了个牛圈,准备扩大规模,增加收入。一阵交谈后得知,这位直爽的汉子是82年的,今年才36岁。之前在广东打了十几年的工,家中高堂二老,留守小儿皆未得到很好的照看,便起了回乡创业的心思。多番考察学习后,定下了科学养殖肉牛的产业发展计划,拿出自己全部积蓄,再筹措了一笔资金后,终于将这个养牛厂给办了起来。因为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优质的品种,第一年销售就供不应求,每只牛的净利润能达到3000多。市场的热销给了他极大的信心,今年又追加了投资,多建了一个牛圈,准备大展身手。

尹书记自己曾经也做过养殖,对这一块做过深入的研究,算是半个行家。与尹老板很深入的讨论着更优化更可行的改造方案,两人每每聊到高兴处,手舞足蹈,抚掌深叹。夕照下,尹老板黝黑平实的面庞仿佛散发着金色的柔光。

而令我深感启发的却是省委提出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政的正确性,“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我们椒林村不缺好的产业,目前最缺的,恰恰是如尹老板这样的产业发展带头人。看好乡村发展建设,愿意将自己个人的发展与乡村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愿意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人,这才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关键核心。也更坚定了我们工作队一直在考虑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的决心和信心。

夕阳的余晖洒在回家的路上,这应该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五一劳动节。真正体会到了“劳动最光荣”这句话的内涵。

2018

月4日,

让我最放心不下的是孩子。

我们驻村以来,最放心不下和揪心的是村里的留守孩子们,清贫的生活条件、相对恶劣的生活环境、缺乏父爱母爱的残缺家庭教育,都深深的刺痛着我们。他们有的父母长年外出打工,孩子们长年留守偏僻的贫困山村,有的父亲意外离世,有的母亲改嫁,从小缺少父亲的陪伴和母亲的呵护,和他们一起生活的只有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他们有的没有一间窗明几净可以做作业的书房,只有拥挤逼仄、破破烂烂、常年亮着昏黄灯光的老木屋,他们有的用弱小的肩膀早早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照顾爷爷奶奶,做各种家务。清澈的眼睛不应只看到贫穷,纯洁的心灵不应只感受到苦难。他们同样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同样有享受快乐、阳光和爱的权力,他们也想被捧在手心被细心的爱护,茁壮成长。

为此我们联系了公益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对家境特别贫困的孩子进行资助;我们发起倡议,成立了椒林村爱心助学奖励基金,对品学兼优的孩子进行奖励,希望通过努力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爱,让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在改变自已命运的同时,给家庭、给村子也带来改变。

基文的家就在村部边的小山坡上,一座破旧的木屋。坡很陡峭,夏日茂盛的杂草长满了山坡,踩出来的山道有些滑脚。好不容易爬上山坡,看到他爷爷坐在堂屋的竹床上,眼部的患处没有包纱布,有点吓人。基文正在将择好的菜冲洗干净,开始生火,准备做晚饭。逐渐烧旺的柴火将昏暗的厨房映照的亮堂了些,被火光照亮的脸上,一颗颗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手一抹,就变成了花脸。他不为所动,麻利的炒着菜,爷爷还在等着吃晚饭。只有早点吃完饭,收拾完家务,读初二的他才有时间做作业,温习功课,学习不努力是考不上好高中的。与其他同学不同,基文考上高中并不是为了读大学,而是学历高一点毕业打工会容易找到工作些,这样才可以更快的减轻家里的负担。很多时候他也会羡慕班上其他同学,放了学可以打打球,回家就有已经做好了的可口饭菜。他都记不清母亲的样子了,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走了,离开了这个贫穷的山区,离开了儿子基文。这个贫穷的家,靠父亲在外打零工支撑着他和爷爷的生活。前两年爷爷眼睛上长了肿瘤,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巨大的肿瘤已经使眼睛看不见东西了,基文不得不开始挑起照顾爷爷照顾自己的担子,他不能让父亲在外面担心家里。

基文是个懂事的孩子,我们鼓励他一定要好好读书,同时联系了长沙的一位爱心朋友,按月给他资助。第一次去他家时,还是刚考完期中考试,基文的成绩在班上排12名,我们鼓励他坚定信心,奋发上进,有好心人在帮助他,一定不要放弃学习,不能过早走向社会,要给自已确立一个小目标,期末考试力争进入前10名。第二次去他家,他果然考得了第8名,很不错的一个孩子。去年基文考取了职高,朋友对他的资助每月又增加了200元,并承诺考上大学还将提高资助。朋友唯一的要求是不要告诉基文和家人是谁在帮助他。至今,他都不知道一直资助他的好心人叫什么名字。

去年,基文的爷爷走了,基文很伤心,他对父亲说,以后,就只有我们俩了,再也见不到爷爷和爷爷在一起了。基文一家住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居住条件改善了不少。今年,在路上碰到过基文,小伙子长高长结实了,也长帅了。努力吧,孩子,美好的前程最终还得靠自已打拼。

望乡的老黄老两口都70多了,唯一的儿子意外早逝,儿媳妇改嫁带走了家产,带着两个还在上学的孙女生活过的很是艰辛。根据政策,村里为他建起了新的安置房,大孙女高中毕业到广东打工,能自己养活自己了。靠着低保金与养老金,黄老自己还耕种一点菜地,两老也能维持住基本的生活开销。小孙女学习成绩一直优异,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奖状贴满了一墙。我们联系了公司的同事对她进行爱心助学帮扶,每月给予资助。现在,同事与老黄小孙女互加了微信,不但在资金上帮助,更是在精神上进行鼓励。每次看到我们到来,老黄都很热情,对党和国家的感激,对工作队的感谢,从我们进门到我们离开,始终挂在嘴边。当过村书记的老黄,是真的将这份感恩放在心里,那份赤诚从他的言语中能轻易的感受得到,让人毫不怀疑。

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不会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一个民族,只有懂得感恩,才会变得更加强大和不可战胜。当然,我们做这些需要的并不是感恩,而是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老方家我们去过好几回了。一栋老旧木房子,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电线凌乱不堪,屋里乌漆麻黑,老婆边瘫残疾,儿子儿媳也是轻度残疾,自已身体虚弱,做不得体力活。孙子小林读初二,长的个子高高的,秀秀气气,看上去挺文静。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管教不了,爱玩游戏,自控力不强,学习成绩不理想,这也是我们最担忧的。小林在学校读寄宿,要周五才回来一次,我们尽量周五晚上去。这次去是因为我们联系了一位爱心人士,对小林进行助学帮扶,上门现场签订爱心助学家长承诺书,小林也要在上面签字。一到老方家,看见小林在里屋坐的很近看电视。马上喊他出来,了解他期末考试情况,小林拿出学校的成绩报告单,除了语文、数学在80分以上外,其他课程成绩都有蛮差,特别是物理只有可怜的5分。再看老师写的评语,也和我们掌握的情况如出一辙:聪明、有灵气,但上课不专心、爱玩游戏、自我管控能力较差。我们与小林和他的爷爷奶奶进行了坦诚的恳谈。要求小林一要下决心戒掉游戏,二要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外,还要制订一份详细的复习计划,把落后的科目补上来,三要在初三这一年发奋努力,迎头赶上,力争考上一个好的高中。小林也都点头答应了,并在承诺书上签下了自已的名字。

2019年,小林一家也搬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住到了镇上。

2018

月10日,远离贫困,从一份保险开始。分公司向椒林村全体村民赠送团体医疗保险。

人均保额2万元,总保额达2662万元。从此,椒林村的全体村民都有了一份基础的住院医疗保险保障。这是公司自3月15日驻村后给村民们所做的又一件实事,以实际行动支持脱贫攻坚。

该保险保障期间为一年,保险期间内村民若发生相应的风险,有基本医保的村民,对公费医疗或基本医保报销后的剩余部分给付比例为80%。没有参与医保的村民发生相应风险,普通疾病可报销在医保范围内的50%。

分公司扶贫工作队驻椒林村后,根据公司“给全村每一位村民赠送一份保险,有效降低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发生”的决定和安排,与邵阳中支公司相互配合,迅速行动,收集、核对村民名单信息,指导村委填写投保资料,尽快办理好投保手续,该保险保障目前已正式生效。

2018

月11日,

让爱心温暖贫困山村孩子的节日。太阳西斜,如咸蛋黄般挂在半山腰上,静静的散发着余热;屋旁树林里知了的欢叫声此起彼伏,偶尔夹杂着几声男孩子追逐打闹的声音。基文知道那是村里几个上小学的孩子放学回来了,他熟练的将择好的菜冲洗干净,开始生火,准备做晚饭。逐渐烧旺的柴火将昏暗的厨房映照的亮堂了些,被火光照亮的小脸上,一颗颗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手一抹,就变成了花脸。他不为所动,麻利的炒着菜,爷爷还在等着吃晚饭。只有早点吃完饭,收拾完家务,读初三的他才有时间做作业,温习功课,学习不努力是考不上好高中的。与其他同学不同,基文考上高中并不是为了读大学,而是学历高一点毕业打工会容易找工作一些,这样才可以更快的减轻家里的负担。很多时候他也会羡慕班上其他同学,放了学可以打打球,回家就有已经做好了的可口饭菜。他都记不清母亲的样子了,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走了,离开了这个贫穷的山区,离开了儿子李基文。这个贫穷的家,全靠父亲在外打零工寄回来一点点生活费,支撑着他和爷爷的生活。前两年爷爷眼睛上长了肿瘤,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巨大的肿瘤已经使眼睛看不见东西了,基文不得不开始挑起照顾爷爷照顾自己的担子,他不能让父亲在外面担心家里。

像类似基文这样的孩子,在这个村子还不少。他们的父母长年外出打工,孩子们长年留守偏僻的贫困山村,缺少父亲的陪伴和母亲的慈爱,和他们一起生活的只有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他们的童年没有精美的糕点,没有好看的衣服,没有一双象样的鞋子,更没有一间窗明几净可以做作业的书房,只有拥挤逼仄、破烂不堪、气味难闻、常年亮着昏黄灯光的老木屋,他们用弱小的肩膀早早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照顾爷爷奶奶,做各种家务。他们就是洞口县椒林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们。

童年,一个如此美好而温暖的词;童年,一首如此动听而悠扬的歌;童年,一段如此纯净而多彩的时光;童年,是每个人都不舍得忘却的最美丽的回忆。他们象城市的孩子一样,天真烂漫、纯洁可爱;可是他们却没有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感受到多彩的童年。他们没有足够的学习用品,他们没有足够的衣物,他们有的在料峭的春天仍然穿着凉鞋去上学。清澈的眼睛不应只看到贫穷,纯洁的心灵不应只感受到苦难。他们同样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同样有享受快乐、阳光和爱的权力,他们也想被捧在手心被细心的呵护。

点点星光,照亮黑夜,颗颗爱心,温暖人生。

我们是太平洋保险驻椒林村扶贫工作队,在“六一”节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向充满爱心的您发出倡议:献出一份爱心,一件新衣服、一双新鞋子、一个新书包、一套新文具、一个新饭盒、一本新书等,将这些贫困孩子可以用得上的生活物品作为节日的神秘礼物,让孩子们过一个难忘的节日。让梦想在爱的手中传递,你的一点爱,我的一点爱,可以满足很多孩子纯真的心愿,可以让很多很多的梦想在拼搏后开出绚烂的花朵。让您绵绵的爱意,和着暖暖的朝阳,滋润贫困孩子的心田。

寄出一份爱心,传递一份微笑,收获一份希望,成就一个梦想。我们真诚期盼贫困山村的孩子能得到您的帮助与关爱。我们将在六一前夕一一将这份珍贵的礼物送到孩子们手中,并通过我们的“醉美椒林”扶贫公众号向您反馈爱心传递实况。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爱心温暖贫困山村孩子的节日。

2018

月13日,撼动心灵的拍摄之旅。

“贫困户真的很苦么?”

“我只能说语言很难简单的描述出来,每个人对生活特别艰苦的定义也不同,你们等下到了那里就知道究竟是不是很苦!”

这是在去往贫困户家的路途上,分公司派往椒林村摄制组编导问我的问题。

刚下过雨的林间小道特别的湿滑,一脚踩下去,泥水直往鞋边上涌。碰到小坡,偶尔一不注意就可能滑倒,摄制组的同事不得不手牵着手一步步的走。越过泥泞的林间道,小径收窄到不过两只脚掌宽,左侧是5米深的山崖,右侧是两米来宽的荒田。蜿蜒的小径尽头,是一座破败的木屋,房前散落着枯竹枝,夹杂着各种塑料袋、废塑料瓶等垃圾。侧旁的屋里传来家猪的哼哼声,一只白羽大公鸡被拴着一只脚在那折腾的跳来跳去,几只母鸡带着小鸡在屋前坪里啄食着玉米粒与小虫。屋外胡乱摆放支起的竹竿上铺满了衣服,湿哒哒的,有些衣服上还带着明显没洗净的污渍。

若不是村妇女主任询问“有人在家吗”传来的应答声,我都还没有发现堂屋的门槛上坐着人。一个瘦小的妇人,眼部眯缝成一条线,穿着一件深蓝色外套,佝偻着缩成一团,端着一个碗,蹲坐在门柱边上。摄制组一行人被眼前的情景震的齐齐停了一刹,纷纷发出了“啧啧”的惊叹声,年轻的摄影师一时间都不知从哪里下手去拍。或许是因为眼疾造成的视力缺陷,导致听力得到了加强,听到我们询问她家的情况时,她狠狠的抱怨着儿子。很难想象她瘦小的身躯能发出如此洪亮的声音,以至于都吓了我们一跳。

“贫困户过的苦吗?”

“我都无法想象现在还有生活成这样的家庭,造孽!”

将近中午,我们赶往下一站乡中心学校,有几户贫困家庭的孩子在这里读书。多亏村长提前联系了乡领导,我们得以在放学前一小段时间拍摄一些学生学习的画面。我们要拍的几个孩子大的读初三,小的才学前班,与同学们嬉笑打闹着,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我们。或许是集体的温暖,冲淡了他们内心的忧伤;又或者是一直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长大,还不懂得贫困的意义,孩子们的脸上总还是能看到笑容的。

可能是被摄像机和我们这么多大人给吓到了,几个孩子单独留下来时,都显得有些拘谨。大一点的两个孩子已经能大概明白我们的来意,没有家长与老师的陪同,单独面对镜头都有些紧张,小一点的两个孩子还没有这么多心思,只是单纯面对陌生人的局促与不安。

最小的小姑娘叫小红,小麦色的脸蛋上,透着健康的红晕。通过我们的耐心沟通,可能是感受到了我们的善意,放下了戒备心,瘦瘦小小的身躯挺的笔直,小手背在身后坐在小板凳上,大声的回答着我们的问题。倒是平时调皮的哥哥,安安静静的坐在旁边,不时悄悄抬眼打量着我们,依然有几分警惕。当编导问到家里人的情况时,小红说着说着嘴巴就扁了起来,眼泪就像断线的珠子般往下掉。小家伙开始还倔强的一边用袖子擦着眼泪一边哽咽着往下说,很快激荡的情绪如爆发的山洪,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之前一直怯怯的坐在旁边的哥哥也趴在桌上无声的流着泪,也许是想在妹妹面前维持自己小男子汉的形象,没有哭出声。原来两个小朋友的奶奶前年在送他们上学的路上遇到了车祸,不幸离世,孩子一直都觉得是因为他们的原因才导致奶奶的离开,每每想到奶奶就伤心不已。编导和年轻的摄影师因为一上午目睹的贫困户的生活现状和前面采访两个孩子的故事而郁结的情绪也被小红给引爆了,频频擦拭着眼睛。

一个上午的拍摄,贫困户们的苦难、病痛、穷困,始终萦绕在摄制组成员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而孩子们脸上的笑容、稚嫩而美好的愿望却如同刺破黑暗的阳光,让人心中平添许多力量。好一顿安慰,两个孩子才平复了心情,顺利的完成了剩下的拍摄。

2018

月14日,

或许是因为中午的农家饭菜美味可口,消除了一些上午的郁郁之情,午饭之后,摄制组的同事们扛起设备,继续拍摄。过来拍摄之前,摄制组的伙伴们通过微信朋友圈募集了一些米、油、零食、牛奶,大家决定下午顺便去几个孩子家里看看,并送点东西略表心意。

基文的家住在小山丘上,不高,十来米的样子。但是上下进出的路却十分难走,在60°的陡坡上的一溜踏脚处,没有铺石块,纯泥坑,一到雨天就特别滑溜,仔细看不难看出是脚踏出来的印记。坡度太陡峭,摄影师只好和助理两个人抬着设备,慢慢挪到丘顶。

等我们手拉肩顶的都上到丘顶,一幢有些破旧的木房子映入眼帘,一条带着竹栅栏的石板小路,连接着悬崖与房子。两颗粗壮的水杉仿佛两个护院,守在悬崖边,斜对面栅栏边两颗稍小的水杉仿佛两个青衣小厮,迎来送往。不进到房子内,整个画面还挺诗情画意的,很有点十九世纪末的农家小院的味道。顺着小路走到雨檐下,右手边是空落落的堂屋,左手边是堆得人高的材火堆。

听到我们说话的声音,一位杵着拐杖的老大爷从堂屋旁的卧室蹒跚着走出来,脸上缠了很大一块纱布,几乎遮住半张脸。听到我们询问李基文在不在家,连忙指了指大堂里面,示意他在那边。堂屋没有门墙,只有一个不高的门槛,一扇小门连着后面的厨房,基文正在里面给爷爷做中饭。

看到我们到家里看望他,读初三的男孩子腼腆中带着一丝害羞还有一丝赧然,可能是第一次作为主人迎接这么多客人,特别是看到我们手上还提着东西,有些手足无措。幸亏村妇女主任在旁帮忙招呼,我们也赶紧扶着老人家坐到堂屋里的竹床上。老爷子眼睛长了巨大息肉,导致右眼几乎失明,儿子外出打工了,与儿媳又离了婚,平时都靠李基文在家给爷爷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做各种家务。

稍稍坐了一会儿,我们便告辞离去,除了鼓励基文好好读书,大家也想不出再聊些什么,问多了,只是揭开孩子心底的伤疤,并不能实质性的帮上很大忙。接下来去看望的小红家和其他几个小孩子家里也差不多,虽然收到我们赠送的零食等物品小朋友们都很开心,但是大家的心情却越来越沉重。

看到大家心情低落,我决定带他们去另外两户贫困户家走访。

住在南蛇组的老刘,是一个乐观的单身汉,赡养着91岁高龄的母亲,所以没法出去打工。村里见他家老房子破旧,人均居住面积小,去年帮他做了危房改造。见到我们带着“长枪短炮”的过来,即是高兴激动又带着淳朴的羞赧,与我们聊天,时不时的念叨着“感谢党的政策好”“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聊到他家养的鸡,他神神秘秘的附到我耳边悄悄的说“家里的母鸡又孵了十几个小鸡,正准备送给邻居,还是不收钱!”

而江边村民组的宁老爷子则更是厉害。71岁高龄,与我们聊着聊着,就把家里的牛牵了出来,套上犁,在田里犁了起来。宁老爷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耘了一辈子,老实本分,可惜小儿子小时候因病救治不及时,神智受了影响。但是老两口从没因为这个而怨天尤人,依然是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过日子。老爷子耕作了几十年,对土地有了深厚的感情,看不得土地被抛荒,70多岁的年纪,独自一人耕作了6亩多水田,除了自已的还耕作了别的村民不要的田。由于早年手术问题,导致现在耕田插秧时不得不跪在田里劳作,以减轻痛苦。老人除了作田,家里还喂养了三头猪、二头牛、20多只鸡鸭,一刻也不曾歇息。

从宁老爷子家出来,夕阳已经落到山下,只剩一抹余晖还眷恋着天空。大家的心情终于不再那么沉重。无论是老刘的乐观亦或是宁老爷子的坚持,都让我们感受到椒林的困苦中,还蕴藏着一些深埋的坚定不屈,不是圣人云的威武不能屈,而是平凡人面对不公的命运的那种卑微而坚强的抗争,那一抹人性的光辉!

2018

月18日,

分公司第十九届芙蓉奖高峰会隆重召开。本次高峰会除以往例行的表彰、颁奖环节外,还积极响应党中央、省委脱贫攻坚工作号召,特别增设了“精准扶贫、义助椒林”的环节,现场嘉宾纷纷自发为分公司驻村扶贫点——邵阳洞口县椒林村进行爱心捐款。

一部“醉美椒林”的纪录视频短片拉开了爱心捐助的序幕,椒林村美丽的自然风光、贫困户困苦的生活现状及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感动了现场所有的嘉宾,椒林村村支书尹树山上台现场介绍了村里和公司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不少嘉宾频频落泪。大家发自内心的帮助贫困的椒林村,纷纷慷慨解囊,为椒林村的脱贫攻坚工作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本届芙蓉奖会长——长沙中支公司的利娜会长更是带头捐助了一万元。

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林指出,这一届芙蓉奖高峰会突出了一个“爱”字,很成功。我们做人寿保险行业,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与责任,如果没有爱,我们这个行业也将不复存在。今天将“爱”的主题放在核心位置,并且将爱用心来传播,是非常好、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今后公司的芙蓉奖高峰会或其他大型活动,都应该将“学会爱,传播爱”作为重要思想、理念来进行传承与发扬。

2018

月25日,

寿险长沙营运中心为椒林村孩子捐款捐物献爱心。

在全国“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鼓励员工奉献爱心、传递社会正能量,5月25日下午,在长沙营运中心团总支的组织和倡议下,开展了为贫困山区儿童爱心捐赠公益活动。

本次爱心捐赠活动致力于椒林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号召大家奉献爱、传递爱,让温暖在心间传递,化作点点星光,照亮孩子们纯真的梦想。活动得到了中心领导及员工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有60余人参与其中,共募得爱心款2700余元,书籍135本。本次募捐所得款项中心委驻村扶贫工作队购买孩子们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并与捐赠书籍一起作为节日的礼物送达至孩子们的手中。五月的阳光依然和煦,对于孩子们来说,一个难忘的节日即将悄悄到来。一本书、一支笔,让点滴善举还他们一个多彩、快乐的童年。多一份关怀、多一份鼓励,让孩子们的笑容点亮这世界,让这爱心落地生根、发芽成长,让世界因为大家共同的努力而更加美好。

2018

月26日,烈日当空。寿险南方基地党支部赴椒林村开展特色党建活动。

寿险南方基地建设项目杨总一行四人驱车近千里,不辞劳累,赴驻村帮扶点桐山椒林村开展特色党支部活动,将南方基地支部党员及员工捐款资金组织采购来的爱心物资新鞋子、新书包送到椒林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手中,委托工作队在六一节时送给村里的孩子们,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乡党委书记曾军辉、副书记卿前晔、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参加了爱心物资赠送仪式。

寿险南方基地建设项目专项工作组组长、党支部书记程总在看到工作队“醉美椒林”扶贫公众号《让爱心温暖贫困山村孩子的节日》文章后,第一时间与驻村工作队联系,询问详细情况,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布置,还细心地了解孩子们所穿鞋子的尺码,生怕孩子收到大小不合适礼物后难过,影响节日心情。

在简单的捐赠交接仪式后,南方基地现场项目组组长杨总听取了工作队驻村工作开展情况,了解村里目前的贫困户现状,并与乡领导、工作队和村两委共同探讨了椒林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意见。之后又马不停蹄的走访看望并慰问了村里的老党员及贫困户。

杨总表示,这次党建活动,是南方基地党支部积极响应党中央精准扶贫号召,落实集团、总公司扶贫工作要求,开展的一次十分有意义的支部活动,也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尽支部全体党员及基地员工的一份力量。南方基地作为太保的一份子,将继续关注支持椒林村的扶贫工作,希望能将这份爱心接力传递下去,弘扬社会正能量。

2018

月27日,

有机稻+稻花鱼,拒绝农药化肥。小满过后,太阳一天烈过一天,村里的水田都已蓄满了水。去村部的路上,总能看到路两旁村民们弯腰弓背在扯秧、插秧。一畦畦的稻田褪去赭石的旧貌,披上了一层新绿。村里的水田多是小块的梯田,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还在使用的是传统老式的插秧法,先要将培育好的秧苗扯出来,再插到水田中。

今年村里有几亩田插的比往年都晚些,而且与其他的田地也不太一样,田垄格外高一些也宽一些,田垄与田地间隔着一道半米深的浅沟,田地的一角还有着一个三四分田大小的水凼,有些田中央还有着“十”字型或“一”字型的浅沟。这便是今年椒林村准备试验“有机稻+稻花鱼”稻渔套养新模式的实验田。

由于本次试验,我们采用的都是高标准的饲养技术规格,对于养鱼的水质要求非常高,我们只能寻找靠近桃源溪旁边的田地,便于就近引入天然山泉水。同时为了保证鱼苗的存活率,田间放鱼苗前需要进行杀菌消毒,因此几亩实验田比其他的普通田地都种的晚了一些。

为了加快插秧的效率,我们大伙一起下田,互相比赛,看谁插的又快又好。虽然多年未下田,但是技艺不曾生疏,一个人最先完成了1/3面积的插秧工作,顺利拔得头筹;还有一个不会的,勤学好问,现学现卖,不一会儿也做的有模有样。半个下午的时间,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块田很快就弄好了。站在石块铺就的田埂上,看着眼前一片的翠绿,山谷中吹出清凉的风微微的抚摸着疲劳的身体,听着旁边小溪奏响的叮咚的伴奏,所有的疲惫都已不翼而飞,只剩下心旷神怡。

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对试验的有机稻+稻花鱼进行全程监督。我们以省扶贫工作队名誉向您承诺和保证:稻子+稻花鱼,拒绝农药化肥,确保天然品质。试验田只种了三五亩,数量有限。对有机稻和稻花鱼的成长过程,我们会通过公众号向大家展示,对有机稻和稻花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与我们工作队联系。

2018

月28日,

秧插。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可见水中天。脱贫攻坚为大道,接上地气勇向前。

五月下旬,洞口农村进入一季稻插秧时节,村子里家家户户忙着耕田、扯秧、插秧,椒林村也不例外,处处一派忙碌景象。

看到村民们如此辛苦忙碌,我们工作队也不好袖手旁观。于是,我们选择了那些劳力少、田又种的多的贫困户家去帮忙插秧。

老宁今年七十多了,身体也不大好,两老口还种了六亩多田,在这山沟沟里,老宁家本不可能有这么多水田的,他是看不得田被抛荒,把别人家不种的田也种起来了。老宁耕田、施肥,老伴扯秧、插秧,不知要忙上多久,才能将这六亩多田侍弄完。

8点多钟,我们来到老宁家,一黄一白两只大狗迎接了我们。老宁还在给最大的一丘田作最后的一道耙田工序,老远听得老宁口中嗬嗬有声,在催促着老黄牛再快点儿走,季节不等人哟,农时误不得。老宁看到我们来了,赶紧将牛喝住,上来拿给我们一大把系秧的稻草,因为前二天就已约好,也就无需多寒暄。我们接过稻草径直往秧田走去。

秧田在一条小溪旁,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水圳里来自溪流的山泉水一路奔流不歇,咕咕分流到每家每户的稻田里,溪流、水坝、水圳,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灌溉系统,正是用水的高峰季节,还好,椒林不缺水。

下到秧田,赶紧行动起来。我们都是老把式,虽然二十多年没干过农活了,但依然手脚麻利。扎好马步,一只手扯秧,一只手洗秧,秧洗干净了,右手拿起一根稻草在秧的中间部位一系,往田边水深的地方一丢,就扯好一个了,动作飞快还带着几分潇洒。扯着扯着,就潇洒不起来了,马步扎得太久,腰酸背胀,太阳也越发厉害,有些口喝,不知何时,一条蚂蝗牢牢的吸在小腿上,一巴掌下去,将它打晕在田里。

12点多了,直了直腰,望着身后扯好的一大片秧,应该够了,心中还是有一份成就感。在溪水里洗了洗脚上的泥,和老宁两老口打了招呼,回驻点吃中饭了。事先与老宁两老口解释清楚了,不在她家吃饭。

吃完中饭,村支书81岁的母亲要和我们一起到老宁家帮忙插秧,尹奶奶不愧是老党员,这几天都在忙着帮别人家插秧,我笑道对她说,今年要评她老人家为先进共产党员。老人家回答说,你们才辛苦,大老远从长沙跑过来扶贫,还要干体力活,不简单。

到了老宁家,老宁两老口见尹奶奶都来帮忙,连呼“使不得、使不得”。尹奶奶也不多说,和我们一起挽起裤脚下到田里就插起秧来。一丘丘水田在我们身后渐渐绿了起来,最后只剩下那丘最大的田了。老宁家那只大白狗也坐在田埂上,居高临下亲切的看着我们。

五点钟了,老宁老伴说插不完没关系,你们莫太累了。我们和尹奶奶同声说,一定要插完。

将秧从秧田担过来,全部抛到田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好准备工作,四个人一字摆开阵势,忘了腰酸、忘了背胀,忘了被太阳晒痛的脸,勇往后退。看着剩下的面积越来越小,心中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终于,在夕阳落山的时候,我们插完了最后一蔸秧,老宁两老口高兴极了。

连着几天帮村民插秧,大家累得浑身酸痛,特别是腰、腿痛得厉害,我们以为是城里人缺少劳动的原故。问了村民插秧的感受,他们也说腰酸背痛,看来插秧确实是件辛苦活。插秧时,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手握秧分秧,一手把秧插入田里,千百次不断机械重复,这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插秧方法,椒林村沿用至今。

不知是信息不通,还是县农技部门没有推广,别的地方早就不采用这种又劳累又效率低下的方式了。十几年前,就开始推行抛秧了,最近几年,抛秧都已经淘汰了,直接往田里抛稻种,农民们脚穿皮鞋,站在田埂将发了芽的稻种往田里抛洒,一个人花上一、二个小时,就可以把家里插秧这件劳累麻烦事轻松搞定,这方法又轻松高效,又可提高产量,又能节省成本,比传统方法至少少了作秧田、育秧、秧田管理、扯秧、挑秧、插秧等七八个环节,就算没有劳力的家里也能轻易完成。为什么这么好的方式在洞口、在椒林没有推广实行呢,心中打着几个问号。

晚吃饭时,跟村支书专门谈这个事,我说,明年一定要推行抛稻种这一新的方式,解放村民。支书不愧是年轻接受新事物快,一说就通,马上达成共识,这也是帮村民插秧的另一个收获了。

2018

年6月1日,儿童节。

一大早,天空飘着细细的雨丝,我们赶到村委的门口,就看到陆陆续续的有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往村部赶。这是村里第一次举行这样的节日活动,在外等候的小朋友们带着好奇、期待与兴奋,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块,嬉戏打闹着,一边等待着活动开始。

送孩子过来的家长在外等候,孩子们按抵达的先后顺序,分批进入到活动场所。活动场所内,村支书跟孩子们讲儿童节的来历和这次活动的缘由,希望孩子们能记住这份爱心:在平时的生活中,守文明懂礼貌、努力学习,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共同为把村子变的更加美好而贡献每个人的力量。孩子们认真的聆听着,并用稚嫩的声音回应着。讲解完爱心礼物的挑选规则,轮到孩子们自己挑礼物的时候,可能是太多人,孩子们都有点害羞,也可能是礼物太多,挑花了眼,看看这个,摸摸那个,犹豫不决,最后一咬牙,选好了赶紧抱住跑到登记处登记离开,生怕回头会后悔。

“今天高不高兴?”

“高兴,拿到了新书包。”五岁半的小丫头很开心的谈到今天收到的礼物,因为再过几个月下半年开学马上就可以用得到了。

分公司驻村工作队在五月下旬通过“醉美椒林”公众号发布了《让爱心温暖贫困山村孩子的节日》文章后,获得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湖南都市频道、湖南日报、红网、三湘都市报、今日女报、华声在线、潇湘晨报、金融时报、长沙晚报、新湖南、腾讯大湘网等媒体的记者朋友立即帮我们转发或转载了文章,今日女报的记者还做了一篇专栏和跟踪报道,全媒体发布,借助他们的影响力让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了解和参与进来。

寿险南方基地党支部率先响应,党支部书记程总当天就与扶贫工作队队长联系“我们可以提供怎样的帮助?”。在我们告知活动的详情后,程总立即组织召开支部会议,通过支部党员及基地员工的募捐活动,为椒林村的孩子们送上新书包与新鞋子,程总还细心的询问了孩子们的鞋子尺码大小,怕孩子们拿到了不合脚的鞋子不开心。5月25日,杨总一行4人驱车近千里,将爱心物资送到村里,嘱咐我们代为转送给小朋友们。

寿险长沙营运中心在了解到这次活动后,为村里的小朋友们送上自己的一份关爱。营运中心团委组织举办了一场爱心募捐,通过大家踊跃参与,为孩子们捐助了2700余元的爱心款及135本爱心书籍。

寿险益阳中支公司更是发动了全体营销员伙伴,一起为山村里的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难忘的“六一”节贡献自己力量。当我们收到来自益阳中支的十三箱爱心捐赠物资时,不光是箱子压在肩上沉甸甸的,更是感受到了益阳中支营销伙伴们那份对山村贫困孩子沉甸甸的爱。

就在活动前两天,邵阳洞口支公司的业务经理和业务主管们在雷经理的带领下,冒着滂沱大雨,不顾塌方的危险,驾车走过十几公里山路,只为了能将洞口支公司同事们募集的文具、衣服、书本、书包等爱心物资及时送到村内,送到小朋友们手上。随行过来的一个业务主管还希望一对一资助一个贫困学生读书完成学业。

这样一对一帮扶助学的好心人不只这一位。我们刚发出活动宣传文章当天,就有分公司个险的一位同事跟我们说,想要帮扶助学一名贫困户的孩子读书,直到小朋友大学毕业。这位同事说,看完我们的报道,很受感动,很想为这些孩子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作为一个普通员工,她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唯一的要求是我们不要公开,也不要告诉被资助的孩子。她的崇高境界和爱心举动深深感动着我们。

寿险长沙中支顾销部组织了爱心捐赠。还有上海的小太阳公益组织寄来了新衣服,上海2位女士寄来了20套童话故事书和20双登山鞋,长沙新丹青图文设计公司、湖南思美广告公司各捐款1000元,还有一些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

从发出倡议到今天短短10天,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一共为孩子们募集爱心款6550元;书包53个、书籍427本、文具用品54套、鞋子92双、衣服500余件。

爱心物资于今天发放到了孩子们手中,爱心款我们将成立爱心助学基金,用于奖励考上重点中学、大学的孩子,鼓励孩子们读好书,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看到每个孩子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驻村扶贫的70多个日夜中,最让我们感到揪心的就是村里的这些孩子们。清贫的生活条件、相对恶劣的生活环境、缺乏父爱母爱的残缺家庭教育,都深深的刺痛着我们。作为村子的下一代,村子未来的希望,他们应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扶贫重在扶志扶智。再次感谢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谢谢你们为椒林村的孩子们用爱心撑起了一片蓝天。

2018

月22日,

是个好日子,椒林村迎来了两件喜事:一是综合性农业产业合作社正式获批;二是停滞半年的村级服务平台终于可以动工建设了。

经过近两个月的申请流程,“洞口椒林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于今日正式从县政务中心拿到。这意味着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经过多次调查、反复商讨、专家论证的多项现代农业种养殖产业有了推动实施的主体,可以开始更进一步的落地执行了。在合作社未正式成立之前,工作队与村里经过反复讨论的鱼蛙稻、油茶+中药材、赤松茸种养殖等产业,苦于没有主导者,在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的具体工作推动上始终比较乏力。仅靠村干部一户一户的做思想工作,说服力不足,进度不理想。村里急需要一个可以整合各项资源,主导各项产业落地,并健康有序发展的经济主体。现在有了合作社,推动这些工作,名正言顺,且清晰明了的利益分配机制,给了所有参与项目的村民很大的信心。

椒林村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一直是村两委的一块心病。村委会系以前的村小学旧教室,地板为木质结构,晃动厉害,每次开会,大家都会担心安全问题,确实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在县委、县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村级服务平台于2017年8月正式立项,2017年11月上旬接乡政府通知限时做好“三通一平”工程。村两委立即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方案,并于第二天召开党员及村民大会,决议通过了征地方案。会议当天即启动征地并紧接着启动三通一平工程建设。“三通一平”工程完成之后,村级服务平台建设因多种原因至今一直没了动静,给村两委带来较大压力。

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是为广大农村公共生活和社会治理提供服务的综合性场所,是保障农村居民就近就便享受公共服务和实现社会源头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经过我们多次向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反应,终于迎来了转机,近日接到组织部门通知,可以马上复工了。今天,在与承建单位联系沟通后,确定明日即可开始复工,并将在4个月内全面竣工交付使用。

2018

月6日,

椒林村召开脱贫攻坚青年才俊座谈会。

晚6点50,村委会的会议室灯火通明,我们正在紧锣密鼓的布置会场,投影设备、座位安排、卫生打扫。并不是因为有上级领导要来检查工作,而是我们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起组织即将召开椒林村脱贫攻坚青年才俊座谈会。

“书记、严队长,他们马上就过来了”,说话的是张赐成,驻清华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的博士,刚从北京回乡。话音刚落,其他人陆续到达,会议正式开始。首先播放了工作队精心制作的椒林村村情和资源介绍的幻灯片,然后简单回顾了工作队驻村三个月以来的工作和下一步规划,重点宣讲了村风村训与村规民约的施行以及爱心助学奖励基金管理办法,得到了与会青年人的一致认同。“我们之前就做过关爱村里孤寡老人和爱心助学的募捐,只是一直都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思路,你们做的这个真的很好。”青年代表尹华金说道。大家都认为,椒林村要长远发展,淳朴的民风是很关键的事情,村徽、村旗更是亮点,他们称赞这可能是整个乡甚至整个县工作队的首创,很能凝聚民心,他们建议新的村部建设好后,一定要挂上国旗和村旗,让国旗和村旗高高飘扬在村子的上空。随后我们播放了工作队5月份拍摄制作的村宣传片,大家非常认真的观看了全片,看到感人处,不少人摘下眼镜擦起了眼泪。视频才放完,激烈的讨论声就响起来。“这是我们村吗?这么漂亮!”“从来没想过我们村还有这么穷苦的老乡!”“这个小女孩我们一直在关注。”……大家都对宣传片赞不绝口,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村书记对村产业发展做了一个详细的阐述,并对村里有才华、有见识的青年人能参加这样的座谈会表示了由衷的高兴。青年代表们也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书记是真心实意为村里的发展做贡献,我们年轻一辈是坚决支持与拥护你的工作的。”“我们椒林村现阶段的工作做得比较好,但我们还要把村产业发展起来,经济实力搞上来了,才是真正的好,有底气的好。”会议开到9点多钟,大家还饿着肚子,这时,赐成博士的母亲已准备好了饭菜,我们又将地点改到了赐成家里,欢聚一桌,边吃边谈,兴致不减,在商量好明天的“爱我椒林,保护环境”垃圾大清理行动后,已是深夜12点了,才依依分手道别。

2018

月7日,保护桃源溪,我们在行动。

全民族抗战爆发81周年。落日卢沟桥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卢沟桥本是迎送客人的门户,却在1937年7月7日遭受炮火侵袭。日军轰炸宛平城,从此,日军长驱直入,大半个中国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也就此拉开,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为保卫祖国河山浴血奋战。

椒林人民同样为抗击日本,保卫家乡,不惧流血牺牲。1945年雪峰山会战期间,椒林人民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抬着担架救护伤员,挑着担子为军队送饭菜和食物,想方设法为军队送情报,做向导。为了让战士吃饱饭,椒林人民倾其所有,吃完口粮,再吃种粮。有的椒林男子手拿锄头柴刀上阵呐喊,为军队助威,让日军亲身体会了“湘西多山,民风强悍”。特别是民族英雄蓝春达,他的自卫队头戴用树枝做成的伪装帽,身穿黑色服装,脚穿草鞋,手持一种似枪非枪的武器,往鼻子上一嗅,立刻烟火迸发,强砂如雨,打得日军哭爹叫娘,受伤的鬼子满身是细小弹孔,剥不掉,扒不出,痛得乱叫,军医也束手无策。日军败退后,椒林人民返回家园,百废待举,生活无着,种子奇缺,又无牛耕田,误了农时,多数耕地荒芜,勉强耕种者也收获不多,又导致不少人死于饥饿。椒林儿女为这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

这一天,我们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一起,组织在乡和从北京、武汉、深圳等城市回乡的近10名村里年轻人开展了“爱我椒林,保护环境”垃圾大清理行动,大家冒着雨,不嫌脏,不怕累,只为让家乡更洁净,更加美。我们用这样的行动和方式,来纪念和记住这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让我们铭记历史,铭记英雄,勿忘国耻,警钟长鸣,珍爱和平与安宁的生活。

桃源溪,椒林人民的母亲河,生命之溪。椒林村大部分村民沿溪而居,在六、七十年代,桃源溪里还能放竹排,人们砍伐山上的楠竹和杉木,放到河里,顺流而下,可直达山门镇。当年的桃源溪,既是椒林人民的物流大动脉,又是孩子们的水上乐园,游泳、放排、捉鱼、摸虾,不亦快哉。而这一切,似乎变成了美好的回忆,那么遥远,又那么让人向往。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桃源溪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今真的成了一条小小的溪流,河道变窄了,淤积了,鱼虾不见了,时不时还有人往溪流里倒建筑垃圾,随意向溪流里扔不要的生活用品,溪流两边有些地方还乱堆放着渣土,大家无意识的举动,在无时无刻地悄悄改变着这条美丽的桃源溪,让她的模样变的与过去完全不同了,虽然,桃源溪每日也还潺潺的流淌,不舍昼夜,虽然峡谷上游的瀑布依然那么震撼、漂亮,水质依然那么清澈、明净,但很显然,对桃源溪的保护已刻不容缓。必须唤醒起全村村民的保护意识,人人都自觉行动越来,不能再让这条生命之溪承受那不堪的重负。

今天的行动就是保护宣言和良好的开端。天空飘过的细雨没法浇灭参与者的热情,清冷的溪水也没能降减火热的气氛,大家拎着麻袋、提着垃圾桶,从村部溯溪而上,将水中的白色垃圾、烂衣服、生活用品一一清捡出来。大家攻坚不畏难,越是溪边顽固垃圾堆越是认真的收拾,连河底的一个小小食品袋也不放过。还有人从村民家借来了柴刀,将河堤上蔓生的野草一一扫掉,将草下掩盖的垃圾清理出来。雨渐渐大了起来,大家在桥下稍避了一会儿,见雨势不停,又义无反顾的冲进雨中,继续埋头苦干。衣服已经湿透,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特别是11岁的小逸朋友,主动请缨,从头干到尾,头发、衣服湿透了,水里雨里泡着,没说过半句累。当大家擦着满脸的雨水,回头看到已经清理过的干净的河道,都情不自禁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沿岸村民们看到大家的行动,都连声说“你们累着了”。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不只是收入脱贫,数据脱贫,表象脱贫,而应是精神脱贫,思想脱贫,观念脱贫。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清理垃圾、保护桃源溪的举动变成所有村民长期坚持的行动,让桃源溪重现昔日美丽,让椒林村成为绿色、环保、亮丽的文明新农村。

2018

月12日,椒林村脱贫攻坚育婴师技能培训开班仪式圆满成功。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脱贫攻坚,如火如荼。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桐山椒林村脱贫攻坚育婴师技能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桐山乡中心学校的隆重举行。领导嘉宾和学员共聚一堂,教室席无虚座,原计划招学员50人,实际达56人,激情似骄阳爆棚,现实远过超预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2017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今天的培训学习就是要激发广大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脱贫致富的本领,促进上岗就业,实现如期脱贫。

我们的培训班得到了省市县乡各级领导的大力关心与支持。湖南省人社厅就业服务局莆宏良副局长亲自与邵阳人社局就业局金学华局长联系,请给予全力支持。金学华局长本决定出席开班仪式,后因12日有重大公务活动不能前来,他表示,培训期间,他将赴椒林村看望慰问学员,同时,金局长又打电话到县局,请县局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县人社局就业局李文武局长由于公务不能前来,他请分管局长和培训股长代表局里出席参加。今天现场出席我们培训班开班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湖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朱斌副秘书长、湖南金职伟业集团彭英董事长、洞口县政协欧阳远新副主席、洞口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社局杨杰文局长、县妇联王梅芳主席、县人社局就业服务局尹立生副局长、县人社局就业服务局培训股张琴股长、桐山乡党委曾军辉书记、桐山乡政府谢怡军副乡长、长沙金职伟业培训学校陈波校长、湖南资江源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公司曾水平副总经理,《今日女报》资深记者唐天喜先生。湖南金职伟业集团董事长彭英女士、洞口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社局杨杰文局长、湖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副秘书长朱斌、洞口县政协欧阳远新副主席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和精彩发言。特别是湖南金职伟业集团董事长彭英,她用自己艰苦创业的励志故事,深深打动和激发了椒林村姐妹们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在热情和决心动力。

县政协副主席欧阳远新在讲话中表示,此次育婴师培训班将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福音,学好后,首先可以用于家庭,带好下一代,其次可以帮助就业,让贫困户走出家门,见识更广阔天地,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甚至有可能成为创业先锋。

朱斌副秘书长在现场表示,愿发挥省协会在省内和全国的系统优势,帮助参加育婴师培训的学员到丈夫打工的城市找工作,既解决就业,又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可一举两得。

椒林村脱贫攻坚育婴师技能培训班开班仪式如期成功举行,有很多让人感动的点点滴滴。

感动之一:湖南金职伟业集团董事长彭英和湖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副秘书长朱斌一行,早上6点多从长沙出发,带着老师、带着设备、带着教具,冒着高温酷暑,近6个小时长途奔波,不辞辛苦,送教上门,爱心扶贫,真正体现了一家企业的爱心、责任、担当,她和她的团队专业、敬业、乐业的精神和情怀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感动之二:桐山椒林村的姐妹们想改变现状的精神和决心令人感叹,为之动容。刚策划这个培训班时,心中不免忐忑,会有多少人报名呢?她们愿意参加吗?她们家里支持吗?她们能受得了严格的纪律约束吗?她们能走出这一步吗?随着活动筹划的深入,特别是今天开班的盛况,事实证明了我的担忧完全多余。通知下午2:30到场,她们很多人1点多就到了,还有不少是老公骑车送来的。开班仪式结束后,马上进入正式上课,直到6:30下课,四个多小时,姐妹们始终秩序井然,互动自然,专心专注,着实让人刮目相看,为椒林村的姐妹们点一万个赞。

感动之三:授课老师与学员迅速水乳交融,相见恨晚,打成一片。长沙金职伟业培训学校资深讲师唐咏平通过视频、图片、PPT演示文稿、案例等不同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育婴师的基础知识,并手把手教学员们利用宝宝模型进行实践操作。学员们发出了阵阵掌声和笑声老师讲课结束后,我们派人喊老师来食堂吃饭,谁知早就被学员热情地拖到家里吃饭和住去了,一方面是关心老师,更主要的还是想向老师继续请教多学几招。估计接下来老师将成为学员们争抢的对象了。

学员感言选登:

吴桂凤学员:作为椒林村的一员,倍感荣幸和感激!衷心的感谢所有领导和金职伟业集团的老师们以及我们的太保扶贫工作队,是您们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弥足珍贵的学习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走出大山见识更广阔的天地!惟愿我们所有的学员姐妹们努力学习!我相信只有我们的每一个学员学有所成并能从此一技傍身,自力更生,才是对领导和老师们最好的回报!

周春伟学员: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同时也希望各学员姐妹们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

丰怀容学员:给月嫂一个美称“爱婴天使”,姐妹们,我们加油,好好学习,向老师学到专业知识,服务更多家庭。

2018

月1日,稻穗扬花鱼儿肥。

5月27日,我们工作队与村民一起插田的情境还恍如昨日,历历在目。弯着腰,将一蔸一蔸的禾苗插到田里,转眼又是二个多月过去了。当时的青青小禾苗已拔节而上,茁壮成长,穗扬花,蜕变成英俊壮实的稻子了。6月2日晚6时许,我们迎着细雨驱车从绥宁团丰村金丽养殖基地购买的鱼苗,正式投放到试验的稻田里,鲜活的鱼儿在田里欢快地游着,稻田里顿时充满了生机。而今,当时的小鱼儿也已长大了、变肥了、调皮了。从稻田游到鱼池,又从鱼池游到稻田,它们在天然氧吧的环境中喝着山泉水;它们吃着放心绿色食物,不用担心农药、化肥,因为我们严格管控着。它们每天悠哉游哉,无忧无虑,日子过的远比我们开心快乐。只要有空,我每天都会去田边看看这些:一天一天不同的稻子,和一天一天长大的稻花鱼儿。现在鱼儿和我成了好朋友,站在鱼池边将盆子敲一敲,它们就会齐刷刷的冒出来,张着嘴,点着头,吧唧吧唧,可爱极了。在乡村,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份付出,一份回报。你善待大地大地一定回赠殷实。

2018

月4日,岭脚村里听蛙鸣。

为了进一步夯实村里产业发展基础,学习积累更多的种养殖经验,吃过早饭,迎着朝阳,我和村支书开车前往溆浦龙潭镇岭脚村学习考察稻蛙养殖经验,从事山林勘测回乡的年青人张帅哥、来村体验的长沙游客放萍女士同行。穿行在弯弯曲曲的山路,清新的空气迎面吹来,令人清爽愉悦。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路过一个又一个小山村,从山腰,到山顶,再行至山脚,一路盘旋,经过近二个小时,终于来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岭脚村。

岭脚村系与原红旗村合并而成,人口2400多,算是个大村了。一路经过,感觉卫生维护良好,看不到垃圾,这在农村是很难得的。村部三层的新办公楼就在路边,有围墙围着,自成院落,在我见过的村子里算是非常气派的了,我驻村的椒林村那更是没法与之相比。和能干利索的女村支书吴书记见面简单说明来意后,她带着我们顶着午时骄阳直奔养蛙基地。

养蛙基地的入口,是一座八龙喷水的亭子,清澈的泉水从雕刻的龙口中涌出,不少妇女在这里洗衣、洗菜,小孩在这里嬉戏。旁边的溪流两岸,用石头砌成,整齐美观,河道干净,溪水潺潺,这也正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

稻蛙养殖基地就在溪流旁边,十多亩地用结实的尼龙白色围网围着,为防止鹭丝鸟吃蛙,上面用白色的天网罩着,从高处看,整个基地就象是个八卦阵图,颇有些气势和味道。基地老板姓禹,80后,年轻而友善,二年前个人投资20多万建起了这个基地。他领着我们从入口进入养蛙场,只见田地里全是赭绿色的蛙们,见有陌生人来访,蛙蛙们纷纷跳进禾苗中躲藏起来。

禹老板介绍说,每亩产成蛙可达2000斤,有专门的公司上门收购,市场收购价根据行情16-30元不等,按最低价测算,亩产值也在3万元以上。10多亩一年就有50多万,我们惊叹,禹老板却笑着说,比种地稍微好点,真是个谦虚的老板。我们又问了基础建设、育种、防病、喂养、销售等方面的问题,禹老板一一作答,毫无保留,让人敬佩。支书马上留下了禹老板的电话,加了微信,深感收获巨大,出来一看,才知道自已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陪同的村妇女主任说,每到晚上,这里万蛙齐鸣,蛙鼓声声,蛙乐震天,好不热闹。

禹老板还要给蛙田消毒,我们只好和他道别。

从基地出来往回走,在原红旗村村部看到一堵巨大的沉雄厚朴、高大结实、气势非凡的古砖墙,一看就是有来头、有历史的古建筑。大门两边的门柱都是用整块的青石磨就,拱门也是青砖砌就,正门上方内嵌一块青石匾额,还可以看到雕刻苍劲有力、沉稳灵秀、大气淋漓的楷书“槐园”二字,右款“中华民国三十一年”,落款“陈遐龄题”,落款为行书,有王羲之遗风,雕刻也极具功力,很好的保持了书法的原有韵味,边框雕有精美的祥云和龙的图案,拱门虽然都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元素,但造型却洋味十足,在中国这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周围高墙为双层夹墙,青砖平砌,高耸厚实,均为板墙,开窗较高,墙上部每隔一定的距离,开有丁字形射击孔,为防御侵袭故。“槐园”的一石一木,均经过细微的设计和加工,墙面砖块,都用人工水磨处理,其建筑工艺,为当时之冠。槐园旁边的一面青砖墙,上面的彩绘颇有特色。墙上依然残存着的硝烟痕迹,似乎在诉说曾经惨烈的故事,槐园院墙里面为木质通廊,可以方便地四面防御。园内以前的亭台楼阁早已经灰飞烟灭,破坏一空,院子正面新建的村部和卫生室等与老建筑格格不入,极不协调,大刹风景,且零乱不堪,杂草丛生,顿生遗憾,这么好的老建筑没能保护好,令人痛心惋惜。从院内遗存下来整齐整块、浸润着历史沧桑的青石地板,就能够体验到“槐园”主人的严谨。由此可知其主人不是一般乡村土豪,应该是见过世面的,接触过西洋文化的人。在这样一个群山环抱的封闭山冲中,能够出这样昙花一现的、有见识有成就的年轻人,着实叫人感叹唏嘘。

当地不少村民在大门内闲坐说笑,据他们说庄园主建此园时才26岁,为一方之才俊,大名王槐光,1949年解放后被镇压枪毙。

古建筑,是刻在一砖一石一木上的历史印记,千百年来,风风雨雨,见证了一个民族和地区的繁荣与衰败,更演变为活着的民俗与记忆。

从“槐园”出来,开车往回走,刚上村道不久,看到右边有青砖飞檐的建筑。又赶紧下来,前往一探究竟。原来是岭脚村王氏宗祠。王氏宗祠与“槐园”相距不过100米,为溆浦县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宗祠之一。祠堂坐落于整个岭脚村的中心地带,靠山临水,风水宝地。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

王氏宗祠在建筑风格上吸收了徽派建筑的精髓,独具匠心的设计让整个空间不仅布局合理,而且功能齐全。整个祠堂古朴雄伟,工艺精美。祠堂墙体用青砖砌成围合式建筑,高大的马头墙,檐瓦高翘,其上安着各种“座头”,有“鹊尾式”、“印斗式”、“坐吻式”等数种。马头墙下的壁画,以历史典故为主,比如有“三英战吕布”等,人物刻画细致有神。虽历经一百多年风吹日晒雨淋,依然色彩艳丽,清晰可见。让我们对古人高超的技艺,过硬的做工质量,不得不叹服

最引人入胜的要数正门,门前两尊石狮威武雄壮。抬头一看,整个牌坊状门楼上,“太原郡”、“王氏宗祠”字眼在阳光下特别耀眼,煜煜生辉,彩绘雕刻美不胜收,精妙绝伦。门楼上的雕刻,采用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凤、仙鹤、麒麟、祥云、八仙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历史故事仿佛就在眼前,雕刻的人物生动传神,栩栩如生。

“槐园”主人王槐光就是王氏宗祠的族人和后人。

探访过王氏宗祠,我们向此行第二个目的地位于溆浦县龙潭与洞口桐山椒林村交界处素有湘西第二条金鞭溪之誉的原始次森林龙潭米粮洞进发。米粮洞风景与我们村交界,但由于交通关系,至今也没有打通,如果能连成一片,那对从山门到椒林到龙潭这条旅游线路的开通,那就是绝对的利好。

相传,天宫有一位专门掌管米粮的仙女,只因一次错发米粮,触犯天条,玉皇大帝龙颜大怒,下令先丢下两块巨石,形成一个长10余公里,宽约数米的峡谷,然后将仙女发落谷中思过。仙女初到之时十分寂寞,便在石壁、谷底画上各种奇树异草、飞虫蛙鱼蛇等动植物及溪水。点化之后,溪水终年流淌,百花争艳飘香,飞禽走兽欢唱,奇树异草繁长,伴随仙女静心修炼,仙女炼成了泼水成米的神功,救济周围数百里的困难人民。后人为纪念她的恩德,称她为米粮仙姑,称修炼之洞为米粮洞,峡谷称为米粮谷。

米粮谷原始次生林集幽、险、奇、秀于一身,古木参天,野趣无限。米粮峡谷面积约万余亩,数十米高的古林木遍地皆是,大乔木、小乔木品种繁多,应有尽有。是省内目前保存最好的原始次森林林地,属省定的阔叶植物标本采植园。境内生长有国家重点保护的拱桐、红豆杉、银杏、楠木等名贵树种,溪边、林间生长有天南星、七叶一支花、八棱麻、鸡爪黄连、黄精、钻山风等名贵中药材,不少医生来此采药医治疾病。山果随处可见,野梨、山楂、猕猴桃、牛奶子,秋天成熟时,香喷喷、甜蜜蜜,任你采摘,吃够了带些走。黄蛙、螃蟹、石蛙、香菇菌、冻菌、黑木耳等野生动植物,肉嫩鲜美,无不是餐桌上的美味。溪河里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峡谷飞禽走兽多栖息在森林的边缘,獐子、野猪、果子狸、野兔、雉尾锦鸡、五步蛇等,百鸟齐鸣娓娓动听,叫人流连忘返。

只可惜,与一山之隔、同样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椒林村,却因为没有公路连通,而要绕道大屋乡至龙潭黄江村才能到达,本来不到半个小时的路程却要花上几个小时,为此我们和桐山乡党委曾军辉书记一道,也特意到龙潭镇拜访过镇党委姜立刚书记,希望双方携手,共同努力,造福两地百姓,打通这条旅游黄金通道,助推脱贫攻坚。

2018年8月8日,走访日志(一)。

这是我们驻村后的第三次上门入户走访了,村子方圆10.5平方公里,走完一次不容易,而往往走访时很多村民又不在家,一次、二次都不一定见得上面,103户困难群众中还有50%左右长期在外地打工,房子常年空着,一年也就春节回来一回,有的甚至春节也不回,上门走访还真是一件蛮让人伤脑筋的事。这次我们打算来一次最彻底的走访。

这次走访我们还带上了工作队自行设计印制的扶贫政策挂历海报,每户一份,既能当日历,又能宣传和了解政府扶贫政策。

江河、连河与爱国三兄弟都属于井家村民小组,因为山高路远,地方偏僻,这个村民组的村民普遍都根据政策做了易地扶贫搬迁,搬到乡政府在马颈的集中安置点。我们赶到井家的时候,基本上没几户人在家。从山肩上公路旁的泥土路下去,山窝窝里散落着十来户房子,木墙青瓦,掩映在茂密的树丛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偶尔一两声孩子的嬉戏声传来,仿佛来自遥远的天边,让这个小山窝更像一个世外桃源。我们到的时候,只有江河在家,正与隔壁的显中在制作竹夹板。老张与老杨两家前两年就已脱贫,现在只等搬迁安置房到位了,听说过两天就可以去抽签分房子,两人都显得特别高兴。只是老张提出说他们家女儿之前腿部受过伤,希望我们能跟乡里说说,分房的时候给分到一楼,方便些。这个涉及到公平分配的问题,我们还真不好随便插手,毕竟有特殊情况的家庭不少,我们只能答应如实向乡里反馈情况,最后能不能成很难说。

听江河说,他的两个兄弟都已经搬到了马颈村暂住了,方便孩子上学,我们只能先去其他组。穿行在烈日暴晒下的山道上,树荫隔绝了大部分的暑气,仅剩的那一点,也在山风的裹挟下飘然而去,只剩下怡人的凉爽。

到天台组的时候,正是下午三点,一天最热的时候,稍微走远一点,就是一身暴汗。这边今天只有老张家一户需要走访。老张是村民组的组长,我们到的时候老张还没回,只有他妻子在家,因为患有长期慢性病,看起来非常憔悴,而小儿子又几次创业失败,家里条件也是很不如意。看到我们过来,他妻子问村里吴秘书,村里怎么不给她办理残疾证。吴秘书耐心的给她解释这个证件的办理需要自己到具有相关资质的医院鉴定过后才能办,村里是没法办这个证的。正聊着,老张回来了,看到我们过来,特别高兴。聊起他种的几亩杨梅树,更是神采飞扬,听我们说起今年村里专家过来指导扶贫的新种植项目,更是跃跃欲试,准备把杨梅林下面几亩荒地也租过来,种上油葵。说到兴起处,老张自个儿笑了起来,沧桑的面孔上一道道褶皱都仿佛能映射出光彩。

走访完连河、爱国家,正好听说桃源洞组的老吴回来了,也就在附近,我们马上又往他家赶去。穿过大路旁的两条狭窄的巷弄,才到了他现在的住所——临河的一栋破旧老木屋。房里没有开灯,有点暗,我们喊了两声,听到屋里有人应答才确认这是他家。倒是他本人让我有些惊讶,没有一般村里乡亲的黝黑、枯皱的面庞,一身白皙的T恤,最显眼的是一个圆鼓的肚腩,让人感觉更像我们平时见到的“城里人”。随着交流才知道他之前是一直在外做长途车司机的,直到去年查出脑肿瘤,做了手术,在县城的妹妹家休养了一年。现在手术的后遗症还在影响着生活,体力不支,下肢无力,没法做重活。孩子因为高考失利和他生病等多方影响,患了精神分裂,目前也是带病在家。全家的经济收入全靠妻子做家政,幸而去年村里给他们评上了低保户,还能有一点点帮补。虽然家里条件并不算好,但是老吴整个人还是挺乐观的,“我每天都会到门口走一走,锻炼一下,虽然走不远,只能到桥上”,“儿子现在比之前好多了,只是要完全接受现实恢复正常生活还需要点时间”“我老婆马上又要参加你们组织的月嫂培训班,以后应该会更好的”。看着他脸上的笑容,是那种真正走出灰暗,拥抱阳光的开心。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那种传递的温暖与光明,不是穷开心,不是被洗脑后的鸡血满满,而是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与希望的踏实感。

带着这份感动从老吴家里出来,正准备去拿车去下一个村民组,吴秘书突然喊道“老刘,你在家啊,刚才打你好多电话你都没接,我们还以为你没在家。”路旁院子门口站着的人腼腆的笑了笑,黝黑的面庞上透着一点红,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刚刚才从外面回来。”这个精瘦的汉子连忙解释到。跟着他走进去,是一个旧木材加工厂的厂房,老旧的红砖房像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产物,砖都有些发白了,院子里还摆着一台小型的木材加工设备,不过不是他们家的东西。房子是典型的筒子楼,外面酷烈的阳光一点儿也没照进来,乌漆麻黑,透着阴凉。一层楼的房子住着五户人家,还没等我想明白这种户型的房子怎么住五户人,已经到了老刘的“家”。一个不到15平方的房子,右手靠门的墙边摆着一张床,一个半大的孩子坐在床上百无聊赖的玩着纸盒;房门正中摆着一个桌子,上面还有两三个没洗的碗筷和方便面包装袋;床边放着一个烤火柜,一台破旧的的电视就挂在窗户上。除了床上,其他三面墙边堆满了各种大包小包,衣柜都没有,衣服就挂在一条绳索上。房里除了餐桌三面各留了一人宽的过道,就只有进门口床尾这一点落脚地了。或许是因为房里的散乱感到一丝窘迫,老刘连忙解释“刚刚带孩子在镇里买药回来。”这句话成功的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孩子是有什么问题么?”原来这个大儿子出生的时候脑袋上长了东西,后来做了切除,但是还是有些后续影响。家里没有长辈帮忙带小孩了,老婆又走了,为了照顾两个孩子,他也没法出去打工。大儿子因为这个病导致性格上有些问题,不放心给他住校,小儿子太小,也没办法照看哥哥,老刘只能自己照顾他们。利用孩子上课的时间,到周边做做临工,赚取一些生活费。

看着这个四十来岁的汉子木讷的脸上被生活的重压挤出来的纹路,满头凌乱的头发中夹杂的银丝,突然觉得鼻头有点发酸。这几天走访中看到已脱贫、未脱贫的那些生活还过得去的乡亲们所带来的欢欣,突然就像是烈日下的雪花,消失的干干净净。我们的工作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村里生活困苦的村民们比我们之前认为的可能还要多一些,虽然有些可能只是一时的困难,但这正是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如何精准施策,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

2018

年8月10日,走访日记(二)。

老杨是我们这轮走访的第二户已脱贫的贫困户,我们走到下街路边一间小卖部,喊了两声,一位有些精瘦的妇女从厨房应声而出,是老杨的妻子。一番寒暄,才知道现在这个房子是他们租住的,他们家的房子正在对面修建中。与老杨妻子聊天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说的那句“我们农民不就只能这样”。那种带着点无奈,带着点认命,带着点自嘲的口吻,让我觉得难过。这种根植在心底的卑微感,如同一道透明的“穹顶”,笼罩在所有这一辈的村民的心头上,或许,还不止于这一辈!而这种卑微感衍生出来的诸如极端强烈的自尊等,又反过来限制了他们发展和改变的意愿。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扶贫要先扶志、扶智的根源和意义。

从上街到下街,桃源溪的下游伴街而过,村里有五个村民小组坐落在街道两旁,是村里最热闹、最具人气的一段。我们从这里走访经过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不少留守妇女,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天。她们年纪普遍不算太大,也还有一定的劳动力。我们琢磨着,能不能组织发动起她们,为家庭创收,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嘛。虽然妇女做不了高强度劳动,但是类似手工编织、刺绣之类的细致活应该还是没问题的,像上次看到的村委门口那群小嫂子绣的毛拖鞋就挺不错的。这种家门口就业的方式应该也能受到大家的欢迎。或者可以组织她们学习家政方面的技能,做劳务输出,应该也是一种蛮不错的就业方向。这也促成了我们决心组织举办椒林村脱贫攻坚育婴师培训班。

望乡组的黄老一家是去年重新评定增补进来的贫困户。唯一的儿子英年早逝,儿媳妇改嫁还带走了家产,老两口年纪都是70多,带着两个还在上学的孙女生活过的很是艰辛。去年纳入到了建档立卡户,村里为他建起了新砖房,大孙女去年高中毕业也到广东打工,能自己养活自己了。靠着低保金与养老金,黄老自己还耕种一点菜地,两老也能维持住基本的生活开销,再加上教育扶贫相关的政策保障,以及我们联系了上海公益组织一对一结队爱心助学帮扶,小孙女的学业也能正常继续下去,不至于辍学。每次看到我们到来,黄老都很热情,对党和国家的感激,对工作队和村两委倾力帮助的感谢,从我们进门到我们离开,始终挂在嘴边。当过村书记的黄老,是真的将这份感恩放在心里,那份赤诚从他的言语便能轻易的感受得到,让人毫不怀疑。

走访中,正好碰到从外地打工回村的老吴。这还是我们第一次看到他本人,个子不高,黝黑的皮肤顶着一个小平头。之前去过多次他母亲独居的破旧木房,因为他在外地打工,一直无缘见面。说实话初次见面交谈,心里还是有点质疑,哪有人将自己患严重眼疾的母亲就这么随意的放在那么恶劣的环境里生存呢?村里也为他建好了安置房,奈何他始终以没钱为由,不准备现在搬进去住,还是想着这几个月再出去打点零工,赚到点钱,把房子稍微再整好些。看着他固执的样子,我不由的想到上次去探访他女儿的情形。

老吴妻子患有精神病,加上母亲的病情,他又常年在外打工,所以老吴的两个女儿都在外乡的外婆家抚养。上次因为要将爱心人士捐赠的六一节日礼物送到孩子手里,我们去了一趟他岳母家。在临乡的一个小街道里,我们看到了孩子和外婆,5岁大的小丫头知道我们是陌生人,显得有些怕羞,一直躲在外婆身后,偷偷深出半个脑袋,乌溜溜的大眼睛打量着陌生的客人。一身破旧的衣服,玩耍的满身的脏印子。听周围的邻居说,孩子在这里过的也很不容易,母亲因为病被外婆锁在家里;舅舅也因为家庭状况一直没有结婚;外婆更是因为各种烦心的事,难免将她当成了出气筒。我们半开玩笑的说要不要跟叔叔一起回去生活,小女孩默默的摇摇头,躲到外婆的身后,那一刻,看着那明亮的大眼睛,心头却觉得堵得难受。

看着老吴那样子,想象平常鼓励贫困群众回乡创业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或许生活的重担太过于沉重,压垮了这个男人,或许他需要的是更深入更细致的沟通与引导,才能重拾生活的信心找到生活的方向,这些东西可能才是我们来到这里,真正应该带给他们的东西——信息、信心、信任。

老方家我们去过好几回了。一栋老旧木房子,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电线凌乱不堪,屋里乌漆麻黑,老婆边瘫残疾,儿子儿媳也是轻度残疾,自已身体虚弱,做不得体力活。孙子小林子读初二,长的个子高高的,秀秀气气,看上去挺文静。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管教不了,爱玩游戏,自控力不强,学习成绩不理想,这也是我们最担忧的。小林子在学校读寄宿,要周五才回来一次,我们尽量周五晚上去。这次去是因为我们联系了一位爱心人士,对小林子进行助学帮扶,上门现场签订爱心助学家长承诺书,小林子也要在上面签字。一到老方家,看见小林子在里屋坐的很近看电视。马上喊他出来,了解他期末考试情况,小林子拿出学校的成绩报告单,除了语文、数学在80分以上外,其他课程成绩都有蛮差,特别是物理只有可怜的5分。再看老师写的评语,也和我们掌握的情况如出一辙:聪明、有灵气,但上课不专心、爱玩游戏、自我管控能力较差。我们与小林子和他的爷爷奶奶进行了坦诚的恳谈。要求小林子一要下决心戒掉游戏,二要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外,还要制订一份详细的复习计划,把落后的科目补上来,三要在初三这一年发奋努力,迎头赶上,力争考上一个好的高中,四是我们会不定期来抽查。小林子也都点头答应了,并在承诺书上签下了自已的名字。

2018

月10日,著名作家谢长华受邀深入椒林村探寻抗日英雄兰春达的传奇故事。

湖南邵阳雪峰山一带自古民风剽悍

,加上山高林密

,为当地各族人民积极参与抗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邵阳的绥宁

、武冈

、隆回

、洞口一带

,流传着诸多普通百姓痛击日军的故事,如在洞口,就有“巾帼机智杀敌寇”、“四人棒杀二鬼子”、“有勇有谋潘永淳”、“垂髫机警杀残敌”等故事流传。桐山乡的瑶民英雄兰春达就是这些抗日故事中的杰出代表。但兰春达的事迹除了当地人有些或多或少的了解外,鲜为人知,更没有在社会上进行有效的宣扬和推介。

我们驻椒林村后,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清理察看战壕遗迹,听80岁以上老人讲述往事,知道了当年的兰春达是一位有血有肉、有勇有谋、勇猛尚武、能骑善射、仗义疏财、保境安民、热血抗日的瑶民英雄,我们深知自已有责任、有义务来宣扬这位抗日英雄,让更多的人知道英雄,勿忘历史,勿忘英烈,珍惜和平。我们的扶贫公众号也先后推出了《抗日英雄兰春达》《雪峰山会战之浴血椒林》《抗日英雄兰春达保护中共抗日宣传联络地》等文章,我们还赴绥宁拜访了老作家谢宏祥先生。随后我们又特意邀请著名洞口藉作家谢长华先生来村探寻和探讨,如何用更好的方式传颂英雄兰春达。

8月8日,著名作家谢长华先生受我邀请,深入椒林村体验生活,探寻抗日英雄兰春达的生平足迹和英雄事迹,不辞辛苦,辗转渔塘、飞山、椒林、马颈,察看当年的战争遗迹,逐一访问多位兰春达的后人和见过或熟悉兰春达的老人,并拜谒了兰春达的故居和墓地,为创作抗日英雄兰春达积累第一手素材。

访问第一站:渔塘村村部。

我们开车从椒林向渔塘村出发,虽然只有5公里左右的车程,但山路陡峭狭窄,弯多惊险,爬坡时根本看不到前面的路,会车十分艰难,双方车上的人都下来指挥才好不容易通过。道路的尽头就是渔塘村村部,一座新建不久的单独院子。

付舒林老人,85岁,兰春达抗日时,老人家12岁,亲眼见过兰春达,也知道兰春达的很多故事细节。

在村部的会议室里,精气神不错的付老打开了话匣子。从付老的讲述中,我们听到了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一是搞清了兰春达的出生年月,兰春达生于1891年,死于1951年,正好60岁。

二是兰春达性格勇猛,用当地话说是个猛子,猛得狠,打日本鬼子很厉害。

三是兰春达身材壮实,能骑马、枪法准,百步内能打香火。

四是兰春达有3个老婆,大夫人姓刘,二夫人姓沈。

五是兰春达的嗅枪队在1945年雪峰山会战抗日中,只牺牲了一个队员,名叫丁狗牯。

六是据说解放初期,政府要兰春达仍带兵当队长,他不想当官。一次他手下偷了枪上山闹事误伤了人,于是将其捉拿归案,最终被执行枪决,后平反。

访问第二站:飞山,兰春达的老家。

村秘书丰秋香,兰春达的孙媳妇,唱瑶族山歌的高手,老公兰施仁,原来也是村干部,现在湘潭做建筑。她告诉我们,渔塘村有一半人姓兰。大爷爷兰春达的故事也是嫁过来后才了解一点,知道的并不多。我们和付老合影告别后,在丰秋香的带路下,前往兰春达的老家飞山。

车子在一座三层的楼房前面停了下来,这是秋香的家。秋香手脚麻利的切了个西瓜给我们解渴,自已家种的,味道香甜。吃过西瓜,她领着我们来到离她屋后大约100米远的一座古旧木屋前,说这就是兰春达的祖屋,看上去还不错,外墙上半部分的白色石灰粉刷的地方,还依稀看见画着的彩绘,到正面一看,房子比较破旧,连着有三座的样子,都住了人家。我们心中起了疑问,兰春达当时是个大家族,在当地是十分有影响的人,旧居怎么可能只有这么一点规模?应该不合常理。秋香也讲不出其中原由。

在她带我们去找兰春达墓地的路上,遇到一位看上去70岁左右的老人在田里锄地,一交谈,得知是兰春达的亲侄子,名叫兰忠英,72岁。谢老师很兴奋,马上拉上兰忠英老人坐在田埂上,递上支烟,迫不急待的请老人讲起兰春达来。老人绘声绘色讲了很多当年兰春达打日本鬼子和之前拉队伍成立民间武装的故事,还特别更正了一点,他说他的伯伯兰春达没有三个老婆,他知道的只有二个,他都见过的,大夫人姓刘,二夫人姓沈没错。兰春达只有二兄弟,弟弟兰绍成,也就是兰忠英老人的父亲,是一位教书的知识分子。同时,兰忠英老人也解开了我们对兰春达祖屋的疑问,他说兰春达当年的房子大得很,有二个槽门,房子周边有二口水塘,解放后水塘被填了,房子也拆的只有现在我们看到的一点点了,还分给了其他的村民住着,想收回来都不可能了。唉,很是可惜。

兰忠英老人身体很好,还是家里干农活的主力。他带我们去兰春达的墓地。来到一片蕨草、杂树丛生的坡地,老人扒开一人多高的蕨草,露出了一座矮小的墓碑,谢老师用水将墓碑上的字淋湿,才看清上书“故父兰春达老大人之坟位”,为兰春达的儿子所立。墓地极为普通,略显寒酸,我们又是一番感叹。

此时已是傍晚6点多了,秋香和兰忠英老人都热情地留我们吃饭,只因驻点已准备了晚饭,我们一再谢过了二位的好意。

访问第三站:椒林村吴家组。

回到支书家,吃过晚饭,我们又立马赶往吴家组88岁高龄的吴怀德老人家。吴老在桐山一带教了一辈子书,说起兰春达,吴老眉飞色舞,但吴老所讲基本是我们知道了的,没能听到更多有价值的细节和故事。

访问第四站:马颈村,当年兰春达在最后全歼日本军队的马颈骨战役中的伏击地。

1945年5月7日,著名的马颈骨歼灭战打响。马颈骨因雪峰山形似一匹战马,而此地如同战马的颈部而得名,最窄处仅1米宽。四面环山,下临深渊。这天三股日军进入此地,一股是从山门镇方向前来增援的日军,另一股是从椒林方向溃败而来的日军,还有一股是从隆回青山方向溃败下来的日军。中国军队文昌部队及119师和63师在马颈骨四面八方早已埋伏雄兵,严阵以待。日军刚到,山上大炮齐轰,枪声大作,打得日军狼奔豕突,溃不成军。兰春达率队配合军队将日本打得落花流水,击毙包括109联队长在内的日军官兵3000余人,生擒日军100余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

第二天,我们来到当年兰春达的伏击地,一片山坳中,旁边就是窄窄的千年古商道,谷底是深潭与河流。战役中,十几个被打得魂飞魄散的日军企图往山门方向逃跑,在山坳上设伏的兰春达自卫队依托工事,把日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因鸟铳打出的散弹不能一枪毙命,但疼痛难耐,被击中的日军鬼哭狼嚎,有的竞开枪自杀,有的下跪求饶。站立此处,犹闻当年激烈的枪炮声,犹见当年兰春达指挥战斗痛击日军的雄姿。

从马颈骨下来,我们走过70年代末修建的高高的龙井大桥,谢老师有事要回长沙了,只好与谢老师挥手告别。谢长华老师回长沙后,很快创作出了电影故事梗概《兰春达》(附后)。

2020年10月,谢老师又以我们工作队扶贫为原型,创作出版了长篇扶贫题材小说《驭峰少年》。

2018

月12日

“椒娃们真棒”!椒林村爱心助学奖励基金今日颁发兑现。

下午3:00,在椒林村村委会议室,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心助学奖励基金发放仪式正在举行,村里今年考上重点中学和二本以上大学、博士生的学子手捧助学奖金,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是椒林村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大力倡导学习之风,鼓励村里的孩子们努力学习,学有所成,改变自己和村庄的命运。今年6月1日,在我们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倡导下,椒林村正式成立了爱心助学奖励基金,在公司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与支持下,爱心助学奖励基金现已累计收到爱心款6.1万元。

为规范基金管理使用,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制定了《椒林村爱心助学奖励基金使用管理办法》,从资金来源、日常管理、基金发放、资金使用监督审计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并明确了奖励范围和奖励标准。

活动快开始的时候,首先到达会场的是今年村里的第二位博士——学钦和他的父亲。老吴一进来就赶紧散烟,并表示村里提倡移风易俗,家里没办酒,这个特意买的喜烟大家一定要接着。烟是小事,但是他对自己儿子浓浓的骄傲与自豪感却扑面而来。没过一会儿,其他几位学子和家长也陆续到场,活动准时开始。

因为获奖学子及家长们平时大多在外学习、务工,所以先给他们放了两部工作队策划制作的椒林村宣传片。几位学子与家长们看的都很认真,所以也特别触动常年在外的他们,第一次发现村里是这么的特别。宣传片中贫困家庭的孩子们稚嫩的话语与乐观坚强的心态更是激起了家长们的共鸣。严队长借着宣传片,向大家讲解了“爱心助学奖励基金”的由来,以及基金的管理办法。

村支书尹书记公布了本次获得爱心助学奖励金的学子名单,工作队严队长给每位学子颁奖。获奖的“椒娃”们都发表了感言。学钦博士先向在座的弟弟妹妹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首先要有良好的自控力,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尤其是手机游戏;其次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这个世界或许有天才,但是成功都是汗水浇灌出来的;最后要常怀感恩之心,父母供养自己学习不易,不能辜负他们栽培的一番心血,对父母、对社会要懂得感恩。俊仪同学在大家的鼓励下也谈了自己的想法:她自己从小在村里长大,能深切的体会到生活在山区有多不容易,她对这次活动颇感意外,同时又深深触动了自已,她知道只有认真学习才是改变这种现状的唯一办法,同时要像老师说过的“能力越大的人,才能帮到更多的人”,将来学到真本领,可以帮助更多像村里的这些贫困孩子一样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社会,回报村里。大家都没想到小姑娘小小年纪就这么有想法,孩子的母亲在一旁偷偷的抹着眼泪,我们知道,那是看到懂事的孩子所流下的喜悦、幸福与欣慰的泪水。小炜同学今年凭自已的实力考上了洞口一中,非常难得,小伙子话不多,他表示,长大后,自已有了能力,一定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考上一本湘潭大学的小鹏同学暑假在广州打工,不能回来,他特意委托他的叔叔参加了活动,并一再表示感谢。

获奖学子的家长们今天是真正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也纷纷感谢工作队的辛苦付出。小炜同学的家长表示,很感谢工作队为椒林的孩子们建立的这个基金,也很感谢工作队为村里做的付出。他常年在外,自己都不知道村里还有这么美丽的景色,看了我们的公众号文章才知道村里蕴藏的美丽,他要将公众号推广给更多朋友,让他们都来了解椒林的美丽与变化。他还建议要组织村里年轻人自发捐款,将这个助学奖励基金一直都运作下去,让更多的椒林孩子能感受到长辈们对学习的重视,通过努力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椒林的未来,将椒林建设的更美好。

村两委干部与工作队严队长都对学子们送上自己的寄语,期望学子们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业有成。将来能为社会、为村子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

工作队、村两委成员与获奖学子及家长合影留念,希望明年有更多的“椒娃”领到这个奖。

同时我们也希望继续得到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的支持帮助,为我们的助学奖励基金奉献爱心,让我们为教育扶贫共同努力。

2018

月9日,椒林生态鱼蛙稻收割了。

5月底,我们插下去的秧苗一天一天茁壮成长,分蘖,拔节,抽穗,扬花,灌浆,晒田,我们守望着,我们期待着,就象对待自己创作的一件作品,充满希望,又有些担忧。9月9日,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天终于收割了。收割机真的很强大,不到20分钟,一亩多试验田就搞定了。从收获的毛谷看,我们没打农药、没施化肥的稻田收成差不了多少,总算放下心来。稻子晒干打成米包装后,就可交订购的朋友们了

我们的生态环保绿色的椒林鱼蛙稻香米明年将推广,与湖南省农科院合作,品种会更优,管理会更规范更严格,欢迎朋友们关注预订。感谢今年预订我们试验田稻米的朋友们,是你们的支持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丰收的喜悦在朋友圈发后,反响超级热烈,大大超出预期,100多位朋友点赞留言,订购稻米,并提前将货款转来,可见大家对真正放心绿色食物的需求,朋友们的信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我们还要晒几天稻子,让稻子与阳光充分发生作用,等稻子干透后,再统一送米厂去壳包装,我们也不会作抛光处理,虽然看相差点,但保留谷芽,更营养更健康,请朋友们耐心等候,我们一定按您发的地址寄来,感恩您的支持与信赖!

2018

月18日,牢记历史,振兴中华。

在这特殊的日子,有感而发,也希望为椒林今后发展乡村旅游做些事情。

醉美椒林,驴友天堂。崇山峻岭,竹海茫茫。

急流飞瀑,鸟语花香。登山之巅,溯溪而上。

极目远眺,白云苍苍。林海耸翠,群峰竞秀。

青石古道,千年留芳。大尉蚁

,美名远扬。

一九四五,临死日寇。贼心不改,疯狂结集。

借道椒林,偷袭芷江。中国军队,早察阴谋。

群峰之上,战壕纵横。重兵把守,天罗地网。

钢铁将士,奋勇杀寇。龙潭一役,日寇溃败。

原路回撤,浴血椒林。窜至马颈,全歼而终。

73年过去,弹指挥间。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强军强国,复兴中华。而今椒林,交通不畅。

深度贫困,响应号召。精准扶贫,决战决胜。

2018

月9日,驻村后的第一场雪。

昨夜8:00多,停电了,手机也没电了,气温零下1度,山村的冬夜,又冷又黑,此时,又淅淅沥沥下起了冻雨,打在屋顶上,落在竹枝上,啪啪啪,

唦唦唦

,心里一阵急,担心着试验种下的赤松茸是否被水浸掉,虽然之前已开了沟,但还是不踏实,省农科院科技扶贫专家朱建宇教授前二天还发来微信,告诉我赤松茸一方面要保湿,同时要防水浸。12月9日,第二天早上起来,直奔赤松茸试验地,由于之前的沟挖浅了,还是积了些水。马上喊了队员,带上锄头,铁铲,冒雨挖沟。在赤松茸地块的四周,将沟一铲一铲挖宽挖深,将弹起的竹片重新插牢加固。试验地虽不大,但不少村民都满怀希望看着呢,成功了他们要跟着种的,所以意义非凡,得用心照料。忙到9:00多,终于差不多了,看着雨水顺着沟流向池塘,也稍稍放心了,虽然衣服湿透了,但并不觉冷,劳动后浑身热乎乎的。但旁边的山上,碗口粗的楠竹被冰雪压倒、折断的咔嚓声不断传来,让人心惊肉跳,心痛不已,那可都是村民的财产啊。天灾面前,无策可施。

换下湿衣服,开车去找支书,商量清扫路障、探望行动不便的贫困村民工作。刚开出不远,碰上书记骑着摩托车、脸冻的红红的急急赶来,他也是同一目的。于是村两委与工作队兵分四路,分赴村里的几个重灾区,带上砍刀,分头行动。

我和书记、吴秘书、小封负责长林,望乡,高麻几个组。一路上,满眼是山上倒伏下来的楠竹,把村道堵的厉害,竹子上结着厚厚的冰块,绿色的竹叶被冰包裹着,晶莹剔透,愈发翠亮。吴秘书扯住竹子,书记挥刀砍去,只三刀,竹尾被砍了下来,竹竿没了重负,嗖的一下,弹了上去,落下无数冰块,不少掉进脖子里,那叫一个透心凉,更让人心凉的是这么多的竹子被折断,被撕裂,还有些粗大的板粟、杨梅树被连根拔出。

一段一段的清理,一个院落一个院落的查看。不少地方的电线被竹叶树枝压住,如不及时砍掉,在通电时就很可能会烧坏变压器。书记一边电话通知供电所,一边找来梯子,爬上去砍掉压在电线上的冰树枝。望乡的组长在我们到来时,就自发的做起了清扫工作,值得点赞。几个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在家烤着火,还好。长林偏瘫的老吴还坚持在路上行走锻练,跟他打招呼,一脸的笑,精神状态不错。

回到住地,快四点了。路上碰到两拔去乡中学寄宿上学的5个孩子,赶紧要他们上车,送到学校。问他们学校晚上有晚饭吃吗,回答说周日晚上没有,自己带了吃的。唉,山村的孩子从小就能吃苦,城里的孩子真该来好好体验体验。

冰雪中的山村景色,确实壮观,美不胜收。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棱,我也还是在小时候见过。不过,我真心祈盼,这冰雪的天气马上过去,因为给村里的交通、电力和村民的财产、生产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不便和影响,希望明天雪后放晴,暖阳照耀。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