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规律,古人们依此来进行农事活动。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
的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里,“节”指的是一年中的一个节段,是一段时间的表示;而“气”则指的是气候,是天气变化的概述。是古人根据每个阶段内特有的气候或物候现象、农事活动定出的名称。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指一年当中某个阶段的天气变化。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即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阳历范畴。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现在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
回归年、朔望月和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是一个统称,其中包括十二个节(节令)和十二个气(中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十二个月如同划分十二竹节,竹节中间充气,此乃节气的由来,也是气节,节度的本意。“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
中气和节气相间的排列:
从春分起十二个中气分别是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和雨水,分属于十二个以地支排列的月份。春分后的节气是清明,其后的节气依次是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立春和惊蛰。
中国农历规定,每一个月必定要有一个中气,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成为前一个月的闰月。那么为什么有的月份没有中气呢?这是因为两个节气和两个中气之间平均日数=365.2422÷12=30.4368日,而朔望月日数29.5306日,两者有将近1天的差数。
因此中气在农历月份中的日期逐月有将近一天的推迟,如此继续,必将有的月份的中气正好落在这个月的最后一天,而下个月则没有中气,中气将移至再下一个月的月初。
月份12节12气
正月(寅)立春雨水
二月(卯)惊蛰春分
三月(辰)清明谷雨
四月(巳)立夏小满
五月(午)芒种夏至
六月(未)小暑大暑
七月(申)立秋处暑
八月(酉)白露秋分
九月(戌)寒露霜降
十月(亥)立冬小雪
十一月(子)大雪冬至
十二月(丑)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
我们现在普遍知道的是太阳和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不停地公转和自转,通常把地球绕太阳的轨道称为黄道,而二十四节气正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首先,当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时定为“黄经零度”,即春分点。从这里出发,每前进15度就为一个节气,从春分往下依次顺延,清明、谷雨、立夏等等。待运行一周后就又回到春分点,此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中气:春分、谷雨、小满、夏至;
节气:清明、立夏、芒种、小暑:
黄经0°15°30°45°60°75°90°105°
中气:大暑、处暑、秋分、霜降;
节气:立秋、白露、寒露、立冬;
黄经120°135°150°165°180°195°210°225°
中气:小雪、冬至、大寒、雨水;
节气:大雪、小寒、立春、惊蛰;
黄经240°255°270°285°300°315°330°345°
二十四节气和太阳黄经度
二十四
其实是一个“时刻”(24节气准确时间),而非“一日”。
在地球的公转与自转中,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轴有23.5度的倾角,使得夏季正午时太阳仰角高度较高,冬季时较低,影响一年四季气温与季候。
为了让先民们能得知寒暑气候变化而决定农事进展或作为生活起居的参考,古代历法学家于是规定:
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归年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称为中气;
再将二个中气等分称为节气,此为24节气的来源,这种节气的制订法称为「平气法」。
然而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形。
离太阳较近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较远时则较慢,对当时制订此历法的中原地区而言,某些节气无法反映出真实的气候状况。
所以从清朝开始,才另定以春分点为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订为一个节气或中气,现在的中气和节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和阳历配合时,节气在每个月的上旬,其规律为:
上半年当月的4~6日,下半年当月的6~8日。
中气在每个月的下旬,其规律为:
上半年当月的18~22日,下半年当月的22~24日。
和农历(阴历)配合时,农历的平年每月也有两个节气,即节气和中气,而农历闰年的闰月只有一个节气,没有中气。
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有: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有:
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分布在阳历中有一定的日期,前后相差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与黄道十二宫
跟二十四节气相似,古代的黄道十二宫亦是以春分点为起点而把黄道分为12等份,因此占星学中十二星座的开始及结束日期或其前后一天必定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
注:十二星座对应的黄经度是在二千多年前定下的,由于地球自转轴的摆动,现在观测到的星座位置与黄经度已不符。
二十四节气来历
二十四节气
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
起源于黄河流域。由于2000年来,中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即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又称“日短至”、“短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二十四节气
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现在的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阴历与阳历结合的一种阴阳历。农历存在闰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腊月除夕算作一年,则农历每一年的天数相差比很大(闰年13个月)。为了规范年的天数,农历纪年(天干地支)每年的第一天并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即农历的一年是从当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例如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公历2008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一),而是公历2008年2月4日。
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
二十四节气意义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因此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类: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
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气候变化形式对应节气
表示寒来暑往(四季)的变化(8个)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象征气温变化(5个)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降水量(7个)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4个)
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命名的讲究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极致。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夏季的开始。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炎热的夏天来临。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秋季的开始。
: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昼夜平分。
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冬季的开始。
开始下雪。
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寒冷的冬天来临。
气候开始寒冷。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朋友圈
与好友分享,感谢关注
长按二维码
“识别关注”小张伟
请在屏幕下方点一下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3-09
03-09
03-09
04-16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