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丨今日雨水,养生重在:防寒、除湿、疏肝、健脾 节气养生丨今日雨水,养生重在:防寒、除湿、疏肝、健脾节气养生丨今日雨水,养生重在:防寒、除湿、疏肝、健脾

节气养生丨今日雨水,养生重在:防寒、除湿、疏肝、健脾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二十四节气

今日雨水。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的形式减少,雨的形式增多。

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就是说,雨水节气,前面5天,水獭开始捕鱼;中间5天,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后面5天,草木伴随阳气的升腾开始抽出嫩芽。

因此,雨水节气意味着: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雨开始、雨量渐增,与此同时,雨润万物,大地回春,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顺应四时”,根据雨水节气的特点,

养生重在:防寒、除湿、疏肝、健脾。

欲问缘由,速戳下文。

一、防寒

雨水时节,降雨增多,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骤然下降,

此时最大的气候特点就是“倒春寒”。

俗话说“春捂秋冻”,因此雨水节气养生第一点在于:防寒,要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物,以防寒邪、风邪侵袭,引发疾病。

寒邪——春捂,重点:

下半身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中医养生谚语“寒从脚起,湿从下入”讲的也是关于下体腿脚的保暖。

人的阳气根于肾,春季随着阳气回升,肾中阳气也会逐渐升发,而肾居腰府,阳气由此向全身散布,

一旦有风寒入侵,阳气就被困于下,使腰以下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

出现腰膝酸软、疼痛麻木等症。

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儿童,受寒后易伤肺,

易引起感冒、哮喘、老慢支等呼吸系统疾病,

还易导致关节疼痛。

因此,雨水时节要记得春捂,下身的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

风邪——防风,重点:

头颈背部

春季以风气当令,风为六淫之首,《黄帝内经》认为“风者,百病之长也”。

风为阳邪,有易袭阳位、善行数变的致病特点。

头部为诸阳之会,肺脏位居最高,故而在受风邪侵袭后,人易出现头痛、颈项转动不利、背部强硬、咳嗽、哮喘等症状,甚至诱发高血压、中风、关节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所以,雨水时节要记得防风,

尤其是头颈背部等为“阳”的部位,

其上有风池穴、风府穴、风门穴通于脑络,命门穴、肾俞穴对应“先天之本”肾。此外,

还要特别注重一个非常重要的阳穴——连接人体诸经百脉的神阙穴(任脉的阳穴)。

外出时,尤其是风大时,不要穿低领镂空的上衣、低腰裤、短裙等,最好戴上围巾、套上风衣,帮助抵御风邪。

二、除湿

体内的“湿”分为两种:外湿和内湿。

外湿: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雨水时节,春雨绵绵,空气中湿气过盛,人也难逃湿气的侵袭。尤其是像小编这样生活在南方的人,特别需要注重防御外湿入体。

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

导致脾阳虚损、水湿不化停聚体内所致。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是哪种“湿”,都会导致人体出现昏昏欲睡、身体沉重、消化不良、精神不振、皮肤起疹等症状。因此,在降雨过多的雨水时节,为身体除湿是很关键的一步。

风湿患者宜艾灸

雨水时节,雨水增加,加上风气很重,风湿病容易发作。

艾草性温燥,可以祛湿,特别适合风湿病患者。

经常用艾条熏丰隆穴、承山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涌泉穴等穴位,可以健脾祛湿,温阳利水。

三、疏肝

春属木,肝也属木,因而春气通肝。雨水时节,

春木得水则活,肝气也随之旺盛,肝火便处于上升势头,容易出现气亢而脉不畅的情况。

肝喜疏泄厌抑郁,若肝气升发不利,人就容易情绪波动,易使肝脏气血瘀滞不畅而导致各种肝病。因此雨水节气养生第三点在于:疏肝,让肝气调和顺畅,以便人体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动怒

肝应春,四季之首,主管全年。怒伤肝,

春季动怒会导致“焦芽败种”,影响随后一年的生长收藏。

所以民间有“春季动怒,抑郁一年”的说法。尤其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要注意,建议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以保持情绪的稳定。

饮食调理

营养均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

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尤其是青色蔬菜)等;

多喝温水,避免出现上火症状。

艾灸疗法

建议每天按揉、敲打肝经。肝经络于胆,直接与肺、肾、胃、脑相联系,意义重大,“天天刮肝经,无病一身轻”!

肝胆互为表里,在刮肝经的同时,也不可忘了胆经。一般建议:

早晨敲胆经,升阳气;晚上推肝经,助睡眠。

当然,相较于按揉、敲打,艾灸的效果更佳。

如果时间紧张,

建议艾灸肝经自带的四大“撒气穴”——期门穴、大敦穴、太冲穴、行间穴,

以畅达肝气!

四、健脾

雨水节气,降雨增多,

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

同时,“肝主生发”,

肝木易克脾土,导致脾胃功能下降。

故而,雨水节气养生第四点在于:健脾。

饮食调理

雨水节气天气较凉,禁食生冷瓜果等寒凉的食物,也不要喝凉茶;

不可盲目进补,避免助阳外泄,肝木生发太过,克伤脾土,同时避免因肥甘厚味滋腻脾胃,导致一系列的脾胃问题;

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甘味的东西都是养脾的,此类食物可以多吃,如山药、栗子、茯苓、甘蔗等;

“春天喝粥胜吃补药”,

春季应多喝粥,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便于吸收,还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粥中加入一些药材后,还能治疗一些慢性病,对身体有滋补作用。

情志健脾

脾主思,思虑过度,就会气血暗耗,

导致身疲体乏、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因此健脾不可忽视精神调摄:

一方面,心平气和,

则肝气不横逆,使脾胃安宁,

让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

另一方面,静心养气,既不会扰乱心血,也不会损耗心气,

使心气充和,进而滋养脾脏。

雨水时节,天气阴晴不定,一定要保持心境平和,饮食调养加上情志相适,健脾效果才能显著。

艾灸疗法

中医认为,艾绒性温,有散寒邪、通经络、防疾病之效用,雨水节气

春寒未退、又兼多湿,易导致寒湿困脾,

此时艾灸有利于养护脾气、清利湿邪,达到健脾的目的。

此外,现代人大多脾胃不好,

中焦瘀阻,造成上下阴阳不交,

也就是所谓的上热下寒的情况,

而艾灸畅通气机、补充中气,是解决中焦不通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建议艾灸:脾俞穴、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公孙穴、太白穴等穴。

简单实用有温度,长按二维码关注!

网络精辑,辛苦不易

关注在看,以资鼓励

传递健康,郁满芬芳

转发分享,手有余香

诶符合影视(hdnjsydq)

喜欢这篇文章,就给我个在看吧。

诶符合影视

trtktkr

公众号

该公众号已被封禁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