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雨水养生 四大事项要注意 [节气养生]雨水养生 四大事项要注意[节气养生]雨水养生 四大事项要注意

[节气养生]雨水养生 四大事项要注意

“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解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曰雨水”,雨水是一年当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一到,意味着寒冷的冬季完全过去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到来了。同时雨水还表示降雨的开始,雨水过多,湿气过重,人们就会很容易出现消化

不良、

食欲不振

等症状,所以这一时期一定要加强对健康的保护

。经络养生中医专家介绍雨水节气养生要记住以下几点:即1、防止剧烈运动;2、做好春捂工作,预防“倒春寒”;3、注意饮食、健脾祛湿;4、控制心理、保持心态和准备养阳。下面经络养生小编就详细介绍一下:

注意事项一,不宜剧烈运动

雨水仍然是早春节气,特别是北方,仍然较为寒冷,因此,不宜于做过于激烈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的上升,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以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

注意事项二,要做好春捂工作

雨水节气是春节里面的第二个节气,也是最容易出现“倒春寒”的节气,因为这个时期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这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如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

发心脏

心肌梗塞

;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

同时,不要过多的吃寒冷的食物或是喝凉茶,可适当吃些较温些的甜食,以养脾胃,避免脾胃受凉。正如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具体的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是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此外,老百姓们有句保健俗语叫“寒从脚下起”,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春捂要使足部保暖才能使身体真正地暖和起来。

注意事项三,注重调解饮食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贵如油的春雨通常会慢慢增多,但若雨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过盛,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

最简单的健脾祛湿的办法便是食疗,比如

芡实莲子苡仁汤

。原料是排骨500克,芡实30克,莲子20克,苡仁30克,陈皮5克,姜1块。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把芡实、莲子、苡仁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然后把排骨剁成小块,水开之后,焯一下,然后把排骨、芡实、莲子、苡仁、陈皮和姜全倒进砂锅里,用大火煮开,煮开之后,改用小火炖两个小时,最后放点儿盐,这道芡实莲子苡仁汤就可以食用了。芡实和莲子有健脾益肾的作用,苡仁健脾祛湿,陈皮,醒脾行气开胃。

此外,我们还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品。可多食大枣、莲子、山药、韭菜、菠菜等。北方人食疗多以粥为好,可做成山药粥、莲子粥、红枣粥等。此季节,我们应少吃羊肉等温热之品。

注意事项四,要心平气和

静心则气血平稳,既不会扰乱心血,也不会损伤心气。心气充沛,方能滋养脾脏,养脾得以健胃。春天的天气多变,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常态。同时还要清心寡欲,不妄劳作,以养元气。

注意事项五,准备养阳睡前摩腹加提肛

民间有句俗话叫“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很多朋友会觉得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晚上睡觉不再像冬季那么冷了,这主要是因为人体此时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的时间,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

很多人

睡眠不好

因为阳气没有养护好,比如阳虚怕冷睡不着还多梦。

那么如何在睡觉前养护我们体内的阳气呢?按摩腹部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具体方法是:仰卧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左右即可。一来有利于促进消化,排除脾胃湿毒,二来有助于腹部的保暖,有利睡眠质量。

还有一个方法是“提肛”,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其具体做法是:平躺床上,两手并贴大腿外侧,两眼微闭,全身放松,以鼻吸气,缓慢匀和,吸气的同时,用意提起肛门,包括会阴部,肛门紧闭,小肚及腹部稍用力同时向上收缩;稍停2-5秒钟左右,放松,缓缓呼气。呼气时,腹部和肛门要慢慢放松。这样一紧一松,做9次。一般若能坚持提肛一年以上,即可见效。

以上就是经络养生中医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雨水养生

意的事项,温馨提示,因为雨水的气温冷暖不定,是全年寒潮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比较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引起重视。

经络养生,您身边的健康顾问!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