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专家告诉我们:&"ldquo;春夏养阳,秋冬养阴&"rdquo;。寒露时节,大家一定要注重养阴润肺哦!让我们一起来跟着中医专家学学吧!
寒露养生重在养阴润肺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当初他们只是注意到在不同的气候中,同一时间太阳位置的高低也不同,于是他们在地上立了一根竹竿,观察竹竿影子的长短变化,取中午竹竿影子最短的那一天为夏至,取竹竿影子最长的那一天为冬至。
逐渐他们又发现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长短相等的时候,便又定为春分秋分,由于二分二至相隔的时间太长,无法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又陆续制定了其它的节气,秦代时已制定了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处暑、白露、霜降,到了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全部确定并和我们现在的二十四节气完全相同。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ldquo;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rdquo;&"ldquo;露气寒冷,将凝结也。&"rdquo;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
祖国医学在四时养生中强调&"ldquo;春夏养阳,秋冬养阴&"rdquo;。因此,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阳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也就时说,秋季养生不能离开&"ldquo;养收&"rdquo;这一原则。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ldquo;金秋之时,燥气当令&"rdquo;,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ldquo;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rdquo;此时,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
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除此之外,秋季凉爽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我在多年的临床诊疗中发现,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有关,因为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度减慢,易于形成血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ldquo;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rdquo;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为避免血栓的形成,我建议大家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寒露节气养生
谚云:&"ldquo;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rdquo;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秋冬季交替时节,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起居调整
秋季凉热交替,气温逐渐下降,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ldquo;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rdquo;这是一条很好养身之道,而&"ldquo;一场秋雨一场凉&"rdquo;,提醒我们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话说&"ldquo;春捂秋冻&"rdquo;,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凉意甚浓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秋季腹泻多发季节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初秋白天气温高电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条件许可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饮食调养
&"ldquo;寒露&"rdquo;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ldquo;燥&"rdquo;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饮食上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精神调养
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中医养生专家 谈寒露最佳饮食
寒露节气,随着阵阵秋风的劲吹,温差逐渐加大,间暖间寒的晚秋时节到来了。在寒露节气,首席中医养生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提示我们,寒露最佳时令饮食是:栗子、核桃。
核桃长寿之果
核桃又名胡桃,它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干果。其营养丰富,在国外被称为&"ldquo;大力士食品&"rdquo;、&"ldquo;营养丰富的坚果&"rdquo;、&"ldquo;益智果&"rdquo;;在国内则享有&"ldquo;万岁子&"rdquo;、&"ldquo;长寿果&"rdquo;等美称。其卓着的健脑效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
中医学认为,核桃性温、味甘、无毒,入肺、肾、肝经,有补肾养血、润肺纳气、润肠止带、强筋健骨、通润血脉、润肌乌发、固牙齿、补虚劳等功效。《神农本草经》将核桃列为久服轻身益气、延年益寿的上品。唐代孟诜《食疗本草》中记述,吃核桃仁可以开胃,通润血脉,使骨肉细腻。宋代刘翰《开宝本草》中记述,核桃仁&"ldquo;食之令肥健,润肌,黑须发,多食利小水,去五痔。&"rdquo;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核桃仁有&"ldquo;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处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咳,腰脚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rdquo;等功效。
现代科学认为,核桃营养丰富,其仁含蛋白质15.4%,含脂肪40%~63%,含碳水化物10%,还含有钙、磷、铁、锌、胡萝卜素、核黄素及维生素A、B、C、E等。核桃中的磷脂,对脑神经有良好保健作用。核桃仁的脂肪中71%是亚油酸,12%是亚麻酸,这些不饱和脂肪酸能净化血液,清除血管壁杂质,消耗体内积蓄的饱和脂肪,因此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动脉硬化。核桃仁中含有锌、锰、铬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常食核桃,还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非常适合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病人食用。核桃仁的镇咳平喘作用也十分明显,冬季,对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病患者疗效极佳。核桃是食疗佳品,无论是配药用,还是单独生吃、水煮、做菜均可。
总结:寒露养生,重在养阴润肺。多听听中医养生专家的建议,还是很有好处的。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3-09
03-09
03-09
04-16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