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处暑 二十四节气养生——处暑二十四节气养生——处暑

二十四节气养生——处暑

点击上方

“新国医”

可以订阅哦!

气概述

处暑,在每年公历的8月23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史书记载:“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全国各地都有“处暑寒来”的谚语,说明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但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此时晴天下午不亚于暑夏之季。俗语有“秋老虎,毒老虎”的说法,就是提醒人们,秋天还会有热天气的时候,也可将此视为夏天的回光返照。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处暑后还要经历大约18天的流汗日。处暑以后的天气才是真正转入秋季了。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在处暑到白露的这15天里,会碰上两个十分隆重的节日:一个是七夕,一个是中元。

七夕的晚上,很多的少男少女迟迟不肯睡觉,他们躲在瓜架子下面,要偷听牛郎织女的情话。更多的是趁这样的夜晚彼此交心。“七月初七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七夕过后7天,就是中元节。

中元节是鬼节。地狱之门大开,鬼过年,纷纷回家与家人团聚。为了让他们认识回家的路,人们就在河里点上各式各样的灯。家家户户安排了丰盛的酒席,摆上香烛,磕头,祭祀,用极其隆重的仪式迎接祖先。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用到种类繁多的海鲜。另外,老鸭味甘性凉,民间也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

生要点

“一场秋雨一场凉”,处暑过后天气逐渐转凉。但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的现象却越来越明显。昼热夜凉的气候,对人体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而这时的养生方式也要做相应的调整,才能起到节气养生的功效。

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这时首先要调整睡眠,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而季节转换之际,昼热夜凉之时,冷热变化无常,要注意随时增减衣服,以防感冒,既要注意“秋冻”,又不可太过。此乃处暑起居养生之要。

处暑节气,运动量勿过大,应注意保护阳气,否则容易感到困乏。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应有所差异,不过仍应遵循夏季运动的原则:不宜太激烈,不要流过多的汗,避免增加心脏负担。对老年人来说,早晚可去室外散步,适量做些运动,加快新陈代谢,又能保持一天良好的精神。尤其可选择登山一类的运动,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欣赏美景、陶冶情操,起到疗养身心的作用。

处暑开始进入秋燥时,饮食要能滋阴润肺,尽量少食辛辣之品,多食碱性食物,以防止“秋乏”。而此时夏暑之气刚过,还残留暑湿之邪伤人,因此应多食用清暑祛湿、健脾和胃之品。秋季阳气趋于收敛,应进补而不峻利,防止脾胃之气受邪。

处暑,暑气至此而止矣。此时,阴气渐盛,阳气渐衰,根据“天人合一”的原则,精神调养也应随自然界变化而调整,遵从“秋收”,宜修德养性,使精神内守,以静养其身。

夏去秋来,祛湿防燥两不误

处暑时节,暑气渐逝,燥气渐生,最易患暑湿燥邪之病症。所以,在防病养生上,应做到祛湿防燥两不误。可多食用祛暑湿、滋阴润燥之品,勿淋雨受寒,要保养脾胃,“秋冻”要适宜,勿使受寒变生关节炎症。

居常识

穿衣要“酌情增减”

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养生保健谚语。因此,秋季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适当地冻一冻。但“秋冻”不仅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上,还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添衣与否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决定,适时添衣,而不宜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好。民间谚语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若要安逸,勤脱勤换”。因而应多备几件秋装,做到酌情增减,随增随减。特别是老年人,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更应及时增减衣服。

肚脐应”防止受寒”

大家都知道寒从脚上生的道理,却较少注意到肚脐也很容易受寒。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并且最容易穿透弥散。若防护不当,比如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者年轻爱美的女士穿露脐装,寒气就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如果天长日久,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部位,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因此,在初秋冷热无常的时节中,一定要注意肚脐的保暖,防止其受寒。

起居宜”早睡早起”

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泻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调整。此时节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一般而言,秋季睡眠以晚上21时至22时入睡,早晨5时至6时起床为宜,中午时分应注意午休,有利于保养精气。良好的睡眠,不但可以消除疲劳、保护大脑、增强免疫力,还能促进发育、有利于美容。

动养生

处暑养生不能离开“收、养”原则,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登高治病保健康

登高,一般是指民间的爬山运动。作为一种体育锻炼,登高能使肺通气量和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

秋日登高,由于气候的独特,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功能还有些特殊的益处。登山时,随着高度在一定范围内的上升,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被称作“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加之气压降低,能促进人的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

秋日登高,温度变化最为频繁,这对人体健康本身是有益处的,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当然,对年老体弱者,不可一味强调这种保健效果,登高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可通过增减衣服达到适应空气温度的目的。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产生不测。

日常保健

清晨闭目叩齿21次,咽吞津液,用两手搓热后,抚熨眼睛3秒钟,如此反复8次,不仅明目,而且对肝、肺、心都有益处。

经络保健

浴足温经9分钟,用手指点按太渊穴(肺经的原穴)、三阴交穴(脾经,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膻中穴(肺主气、司呼吸,本穴为气会穴)各36次。然后做6次深呼吸、6次漱津吞咽。

食调养

祛燥而润之,养阳为大法

处暑后,气候较为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有时气温仍较高。热能伤津、伤气,燥盛则消耗津液。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梨、蜂蜜、银耳、牛奶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秋风起,让人感觉凉爽的同时,人体的汗液蒸发也变得较快,皮肤容易干燥,出汗还会损失一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因此,自处暑起的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特别是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阳气收敛,应进补而不峻利

处暑时节,阳气开始收敛,人体可以适当进补了。进补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食物,例如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蜂蜜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可以服食具有健补脾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等。夏天结束了,就意味着秋季的开始。此时气候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因此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所以再过一些日子,山楂就要下来了,这是时令的水果,可以多吃一些。

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同时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和不吃了,以防寒凉伤及脾胃。可多吃一些苹果、梨、葡萄之类的滋阴食品。

养脾胃祛湿是关键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虽然处暑过后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气温上还没真正进入秋天,桑拿天、雷雨天气依然较多,天气闷热。因此,处暑时节要特别注重消暑清热、健脾祛湿,夜里不要贪凉,不要多吃冷饮,以预防胃肠道疾病。因为胃喜湿不喜寒,经过一个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食欲感不强,因此饮食上别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过凉的食物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处暑多湿热,比较适合吃健脾祛湿养胃的食物,可用莲子、百合、淮山等健脾胃的中药煲汤煮粥;多食雪梨、苹果、香蕉、橘子以及玉米、番茄、红萝卜、莲藕、芹菜、菠菜、冬瓜、丝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香菇、银耳、蜂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等,也可以吃些茯苓,如茯苓夹饼等。

神调护

时至处暑,秋意越来越浓,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

歉意肃系,宜精神内守

精神内守是使人的思想保持在一种少思、少欲、淡泊宁静状态的养生方法。调神贵在一个“静”字。“恬淡虚无”在传统的精神调养方法中占有主导地位,并且深受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影响。人有各种欲望是自然的,只是不可过度。所谓“恬淡”是针对心神的易“躁乱”而言。凡人不能无思,但要适度用神,善于用神,摒除各种妄念,不奢求浮荣,不为利欲所诱惑,而“以公义胜私欲”,使心神专注于事业和工作等方面,自能“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或者在工作学习之余,闭目定志,在一段时间里处于心静神清的状态,也有益于身心健康。秋季天高气爽、万物萧条、阳气内收、阴寒渐生,人也应当收敛神气,勿外其志。

处暑调神,当修德养性

人的情操是否高尚及心胸是否豁达,直接影响情绪的变化。大凡高寿者都性格开朗、情绪乐观,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所以历代养生家都强调道德习性的涵养,如“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诚勤身心,常修善事”等。修德养性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标以寻找精神寄托,这是增强理智、控制不良情绪的最根本措施。如果胸无大志、唯利是图,遇到不如意之事,便会急躁、焦虑、忧郁,甚或暴怒不止,则易导致气血逆乱,疾病丛生,使人早天。秋意越来越浓,在精神调养上尤其应注意收敛神气,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以怡情养心。

膳养生

芝麻菠菜

(1)材料:鲜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盐、香油、味精各适量。

(2)制法:菠菜去根洗净,在开水锅中滚烫一下,捞出浸入凉水中,凉后捞出沥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盘内,分别加入盐、味精、香油,搅拌均匀,再将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

(3)功效:补肝益肾,开胸润燥。

青椒拌豆腐

(1)材料:豆腐1块,青椒3个,香菜10克,香油、盐、味精各适量。

(2)制法:豆腐用开水烫透,捞出晾凉,切成1厘米见方小丁。青椒用开水焯一下,切碎,香菜切末。将豆腐、青椒、香菜及香油、盐、味精等搅拌均匀,盛人盘内即可。

(3)功效:益气宽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对胃口不开、食欲缺乏者尤其适合。

百合莲子汤

(1)材料: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2)制法: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人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3)功效:安神养心,健脾和胃。

百合脯

(1)材料:生百合60克,蜂蜜2汤勺。

(2)制法:将百合清水洗净放入碗内,浇上蜂蜜,放人蒸锅内蒸30分钟出锅,或烘干或风干即可。分7次睡前服用。

(3)功效:清心安神。适于睡眠不宁,惊悸易醒者。

松花山药生地粥

(1)材料:生地20克,山药20克,破壁松花粉3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2)制法:先将生地以水浸泡15分钟,大火烧开,文火煎煮15分钟,去渣留汁,入粳米、山药煮粥。将成加冰糖适量,稍煎待溶即成。食用之前放破壁松花粉。

(3)功效:滋阴润燥,益气和中。

麻油石斛花生汤

(1)材料:花生米500克,石斛50克,盐3克,大茴香1.5克,麻油8毫升。

(2)制法:将石斛、花生米分别挑选,清洗干净;石斛切成约1厘米长的节,花生米沥干;锅内放入适量清水、盐、香料,待盐溶化后,放人花生米、石斛,武火烧沸,文火煮1~1.5小时,待花生米熟透,入口成粉状即可。食用前,淋人麻油。

(3)功效:养阴润肺,补虚扶正。

摩导引

按摩导引是一项以肢体运动为主,配合呼吸吐纳的养生方式,源于上古的舞蹈动作。可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平衡阴阳的效果,从而增强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黄帝内经》中指出:“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处暑时节,阳气渐收,人们常会感到秋乏,因此运用按摩导引的方式养生,可起到通经络、防秋乏、抗病怡神的作用。

足趾导引功

端坐于硬板床上,两腿伸直,右脚尖向上不动,左脚跟放在右脚趾上,全身放松,使人体左右阴阳之气,循左升右降之机,气机升降可助消除痞块。左脚面绷紧、平直,同时用鼻吸口呼,做深长匀细呼吸36次,意念在呼吸时从胸部领气下行至两脚足趾动作。此功法尤其适宜于痞块、逆气。

处暑七月中坐功

处暑后,由于盛夏余炎未消,秋阳肆虐,气温仍较高,加之天时多雨,湿气较重,湿热蕴蒸,而气候日趋于凉。故本法以“处暑”命名,正是顺应这一时令特点而制定的气功锻炼方法,适宜于处暑时节采用,可于处暑时开始,至白露为止。此法可治风湿留滞,肩背胸痛,脊椎上臂疼痛,胁、腿、膝部经络至小腿脚踝及各处关节疼痛,胸闷咳,气短,胸背脊椎上臂积滞等疾病。

具体动作:每日凌晨3时至7时,正坐,身体向左右扭动、并转头,同时双手一手以拳背部捶背,另一手握拳于前方振胸。各5~7次,然后牙齿叩动要36次,调息吐纳,津液咽人丹田9次。

病提醒

所谓“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就是指处暑时节,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风寒或风热感冒。同时雨季湿热天气或非雨季燥热天气都会引起一系列疾病。因此,节气防病不可忽视。

气候变数大,冷热感冒均易发

初秋天气变化较大,气候忽热忽凉,再加上空气质量差,极易诱发感冒。再不注意,就会被感冒并发症缠身。因此,处暑时节要注意避风寒,及时增添衣物;注意劳逸结合,作息要有规律;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建议以和谐促健康,不生气为养生防病之要;饮食宜清淡,少食高热厚味之品。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如二白汤、姜枣苏叶饮、桑叶菊花水、薄荷梨粥、蒜汁醋拌鲜鱼腥草、鲜马齿苋等,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警惕”暑湿”伤脾胃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久坐缺乏运动就会伤脾。所以,“伏案久坐”的人容易成为“暑湿”的危险人群。对着镜子看一看,如果自己的舌苔厚腻且发黄,就要警惕“暑湿”到访。中医常说的“湿”,分内湿、表湿两种:因节气所致,“伏案久坐”人群易感的为“内湿”,退湿过程相对漫长;雨淋、中暑为“表湿”,来得快,去得也快。

祛“暑湿”,薏米功效最强,常食薏米有健脾化湿的作用。红豆薏米粥连续喝上一阵子,可见效。除了薏米,还有西瓜、冬瓜等除湿化湿的食物。西瓜皮是化湿的药,要多啃啃,吃到皮和瓤相间的部分;荷叶主要去表湿,用荷叶做的荷叶包饭、荷叶茶水有助除湿;冬瓜最好去掉软毛后带皮煮,可以化湿;也可用冬瓜皮和绿豆一起煮(冬瓜皮与绿豆之比为1:2);鱼肉大都“生湿生痰”,因此,处暑期间最好少食大鱼大肉。

养生防治气管炎

秋季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因此要针对气管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特点,积极配合治疗;秋季草枯叶落,空气中的过敏物较多,这也是诱发气管炎的病因之一,故应避免与过敏因素接触,要改善居室环境,使空气流通新鲜,没有烟尘污染。

关节炎症应防变

进入秋季,一方面暑湿蒸腾,另一方面又寒意袭人,极易发生外寒内湿的关节痛症。因此,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大汗后不宜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洗澡。欷甬病来尤当,

秋天下雨,气压低,湿度大,可对人的血压、血沉、尿量等产生影响,使有些人出现沮丧、抑郁情绪。湿度大的天气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会大大增加人体患伤寒、痢疾、消化系统疾病及皮肤病的机会。

克服秋雨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是加强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适当运动、登高、慢跑,以增强体质。二是根据天气变化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适当增减衣被,防寒与保暖兼顾,晴时勤晒棉被衣物等。

文章摘自《二十四节气与养生》

经典为基,

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

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

诸君为伴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新国医

若您有好的中医药类文章

或临床心得

或读书感悟

请发送给我们

新国医编辑部邮箱:

xinguoyibianjibu@163.com

一经采用,有

相送呦~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二维码”→即可快速关注

微信号:NewCM2015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