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  朱波:埋头苦干,为了中国好“牛” 首届“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  朱波:埋头苦干,为了中国好“牛”首届“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 朱波:埋头苦干,为了中国好“牛”

首届“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 朱波:埋头苦干,为了中国好“牛”

创青春

共青团中央服务青年发展

微信平台

如果一定要选出一种与中国农业文明关联最为紧密和久远的动物,我们的脑子里大概率会跳出一个字:牛。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华夏的先人们就开始对牛进行驯化役用,耕田犁地、载拉运送,牛在中国的农耕历史中,担当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伴随中华民族走过漫长的农业文明,进入21世纪后,“牛”养殖又成为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统计,全国畜牧业脱贫地区有近60%选择了肉牛养殖产业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畜禽良种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了40%,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养一头好“牛”,至关重要。但是,如何才能在千万年自然进化的基础上通过科学选育的方式找出更好的“牛”?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的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挑起了这个重担。

32岁的朱波,就是这群“挑担人”之一。2012年进入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后,朱波积极投身肉牛育种工作,长期深入乡村、牧场一线开展调研和技术培训,先后发表SCI论文15篇,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0项,为肉牛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实绩。

2021年,脚踏实地默默耕耘近十年后,作为团队骨干的朱波当选为团中央评选的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

干有意义的事情

“怎么人家外国的牛比咱们国家的牛体型大这么多?”朱波出生于我国四大地方黄牛品种之一“南阳牛”的发源地河南南阳,打小在农村放牛的经历让他对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大学时,他在河南农业大学读动物科学专业,一次参观公牛站时看到的景象让他大受刺激:跟国外的肉牛品种比起来,老家养的黄牛不仅体型小而且生长速度慢,“才知道,我国肉牛品种与国外的差距这么大……那时就想,我们是否也能培育出这么优质的肉牛品种呢?”

正当青春的年轻人,总有一份以造福天下苍生为己任的热血。自己是学农的,又是搞动物科学的,中国种牛事业的发展,朱波责无旁贷:“为了培育我国优良的肉牛新品种,我在硕士和博士期间专攻全基因组选择中的技术瓶颈,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农村养牛人增收创收。”

任何一种科研,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开始时,叫‘黄牛改良’,我们国内的肉牛育种工作起步比较晚……一个良好的畜种要稳定下来,至少要经历四个世代。牛的世代间隔比较长,一代差不多要4〜5年,所以整个下来要育成一个品种,一般来说至少要20年。”

朱波于2012年进入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参与构建了我国第一个肉牛全基因组选择参考群体,完成了基因组选育种值估计方法“贝叶斯参数优化及并行运算”等理论研究。

“贝叶斯参数优化”,指的是如何通过自由度参数和尺度参数去提高基因育种控制的准确性,这是当时团队刚起步时遇到的瓶颈问题。“一个个体有77万个位点,不同的位点基因分型也不一样,每一个位点要计算8万〜10万次……”攻克这个难题的任务交到了朱波手上。这项研究对于当时数量遗传学基础差和不会计算机编程的朱波来说十分棘手。大量的计算必须通过计算机编程来进行——学计算机的不懂育种,学育种的又不会编程,问题不等人,怎么办?没有丝毫后退,朱波白天继续做实验、搞科研,晚上开始自学R和C编程语言。“这些编程语言学通后,最难的就是公式的推导,通过虚心向老师、师兄师姐们请教和不断探讨,逐步掌握了数量遗传学理论,科研也逐步进入正轨。”再谈起这些过程,朱波说得轻描淡写、波澜不惊,但是那段没日没夜努力的日子,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随着科研的深入,他大脑里会经常蹦出一些新颖的想法,挥之不去,以至于有时结束工作回到宿舍后越想越兴奋,大半夜睡不着,他索性爬起来回办公室查资料、想办法,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朱波

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朱波参与完成了肉牛全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该成果获得2017年原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所开发的系列基因组选择方法应用程序,大大缩短了肉牛育种的世代间隔,加快了我国肉牛遗传改良进程,提升了肉牛养殖产业的效益。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规划研究所测算,“肉牛全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在2013〜2015年推广期间,新增收益11.48亿元,每头种公牛推广新增纯收益为280.87万元,2016〜2025年预计共将获得114.24亿元的经济效益,增收效果非常明显。

2018年8月,“首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成功举办,朱波作为该场拍卖会的主要技术负责人,首次应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选择优秀种公牛,开创了我国种公牛拍卖的先河。通过该技术共筛选的145头后备种公牛,总拍价达到1109.7万元,加快提升了我国肉牛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021年,利用全基因组选择关键技术,项目团队主导培育的“华西牛”正式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华西牛”成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专门化肉牛新品种。这彻底打破了国外对我国肉牛种业的垄断,标志着我国肉牛主导品种种源主要依赖进口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据统计,2016年至2019年间,“华西牛”已在全国推广种公牛599头,推广冻精762万剂,累计改良各地母牛305.2万头,实现新增收益52.07亿元,增产增效明显,为打好种业翻身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扶贫脱困、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现在,我们的牛推广面积已经比较广,牛体外貌基本上也稳定下来了。”这些“信号”,是育种工作成功的标志。说起“成功”的那一天,朱波的眼睛里依然会泛起粼粼波光,“当时很激动,干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把品种培育成功了。另一方面,看到当地(养牛)的老百姓都有钱了,心里也非常欣慰,我们终于干成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乡村、牧场,就是“战场”

大兴安岭山地和内蒙古高原的衔接处,是被誉为“天边草原”的乌拉盖牧区,这里植被茂盛、日照充足,很适合畜牧业发展。

为了培育“华西牛”不怕严寒、不怕强紫外线照射的特点,朱波与伙伴们曾连续八年在乌拉盖开展了核心育种群的生产性能测定和种公牛后裔测定工作。

《中国青年》记者翻看朱波那时候的记录本,大量数字和记录的周围,仍有干枯扁平的草料残留夹印其中,让人不由得会想起与牛“战斗”的日子。

进行肉牛生产性能测定,通俗的说法,就是给牛测定体重和体尺。牛是一种温顺的动物,前提是你别靠它太近。朱波告诉《中国青年》记者:“牛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一摸它、一碰它,它就可能踢你。”这一侧踢的力气极大,有时候能一脚将围栏踢断。同事们没少挨踢,乌青傍身,是这群科研工作者的标配。一直小心翼翼地跟“牛大哥”相处的朱波自己也被踢过不下十次。最疼的一次,一只牛蹄子直接跺在了他的脚面上……

2012年,乌拉盖的华西牛核心群有15家项目户,朱波对刚去时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时候,牧民家的条件大部分比较艰苦,有的住蒙古包,有的住破土房,测定数据时只有简单的围栏和通道,而围栏经常被牛顶开,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维修围栏……”有时候磅秤坏了,但方圆一百公里可能都找不到维修的地方,测定的效率非常低。中午,简单对付着吃桶泡面,吃完饭后就要立刻开展工作。紫外线照射非常强,没几天大家的脸部就会爆皮。就这样,冬天严寒、夏天紫外线强,白天冒着严寒酷暑露天作业,晚上就近借住在牧民的帐篷中,八年里,他们完成了4万余头牛的生产性能测定工作。

最开始,牧民并不理解这群科学家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测定每一头牛。随着后来品种改良,牛价越来越贵,养牛的收益越来越高,房子也从最开始的蒙古包和破土房变成现在的欧式新居,牧民们才逐渐理解了科学家们辛苦工作的意义。看着穷苦人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朱波的内心也很欣慰:“尽管这项工作很枯燥,而且周期很长,但我们也很高兴,因为我们持续的测定工作培育了华西牛新品种,为种业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扶贫脱困、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除了在牧场进行科研、测定,朱波还曾长期深入甘肃平凉、张掖,宁夏固原、广西河池、河北围场、新疆呼图壁等欠发达地区进行科技帮扶,协同团队成员累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4481人次,农民4568人次,发放资料三千余份。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掌握养殖户的需求,朱波坚持在广西河池市都安县挨家挨户走访了5个昼夜,协同编制了《河池肉牛系列技术工作手册》。目前,该县规模养殖场(户)已发展到近500家,完善了肉牛屠宰加工、市场营销等环节,实现了从“贷牛还牛”的产业扶贫模式到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的革新。

任劳任怨的本色

朱波性格敦厚,不善言辞。谈到自己的成绩,往往一笔带过。他的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的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俊雅却对朱波的“冲劲”和“主动”印象深刻。

在河北农业大学读研究生时,朱波就参加了李俊雅研究员所在的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坦率地说,相对于其他人,他的基础并不是很好。”但是李俊雅发现,把项目交给这个小伙子之后,“他基本上属于从头来过,用现补课、现工作的方法,很快就搞定了。”工作踏实有冲劲,再加上总是不怕苦累冲在前面,让李俊雅对这个年轻人赞赏有加。

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组织农业技术服务团去西藏推进科技兴农兴牧工作,所里还在讨论人选,朱波就主动站了出来,“我去吧!”在西藏持续工作的三个多月里,他几乎走遍了各个养牛大县,开展牦牛犏牛改良和优质牛肉生产等方面的调研和培训工作。期间,在多次出现高原反应情况下,朱波带着氧气瓶继续坚守岗位,帮助当地从根本上解决牦牛繁育和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推动了肉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山南市农业农村局曾专门给予他“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的高度评价。朱波说,我是党员,就得怀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而作为青年科研人,还要深入乡村、牧场一线,了解农民的需求、产业的需求,才能找准科研的方向。

每年,朱波会有3〜5个月的时间在外出差。出门时,两岁多的小女儿会眼巴巴地望着他,“爸爸你咋又要出差了,再陪我玩会儿啊……”朱波的心里难免愧疚。与朱波相濡以沫的妻子是他的同学,理解丈夫的工作性质,朱波感激地说:“每次要出差时,她总是会告诉我,放心吧!我会把家里和孩子照顾好的……”

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的门口有一副对联,横批是四个大字:“中国好牛。”一语双关,意味深长。牛有功于人,中国人对于牛,从来都不会吝惜褒奖,甚至用“牛”来指代某些人类才具有的优秀品质,“一生辛苦劳作、任劳任怨”“只作贡献,不计回报”……

朱波正是具有“拓荒牛”精神的科研人员代表之一——中国有这样一群埋头苦干的青年,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牛”会更好,中国也必然会更“牛”!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编辑|

余君涵(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王雨佳(重庆工商大学)

责编|付泉、张振宇

校审|陈勇

值班编委|阚宝奎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