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时间抢走我们的温柔,不发火不是靠忍,是靠情绪管理》
导语:
对孩子发火是个再常见不过的事了。想减少对孩子发火的次数,除了参照上面李思老师的建议,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学会适度放手。
养孩子,不是一场拳击赛,需要我们调动四海八荒的能量,随时警醒着以便打败对手。它更像是咱们中国人画国画,需要懂得往哪里泼墨,在哪里留白。
真正的大师作画,从来不会满满当当,而是清清爽爽,恰到好处。譬如齐白石老先生,一张大白纸上,画几只浅淡的虾蟹,却能够价值连城。
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他们需要有一部分时间是自己独处的,需要一部分空间需要自己去做决定。孩子只有一点点跟父母分离,才能真正长大,否则多半要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下面这位妈妈的切身体验就是明证。
很多时候,饭桌成为了大人和孩子之间没有硝烟的战场,妈妈或者姥姥、奶奶拼命的喂,而孩子却拼命想躲。之后,还可能演化出大人的咆哮和孩子的哭闹,本该是其乐融融的吃饭场面,却成为了一家人都不愿面对的时刻。
我的儿子小树也曾经有过一段吃饭困难时期。小树奶奶是一位做饭能手,总能把饭菜做的色香味俱全,在小树的饮食上也没少花费心思,在添加辅食的阶段,小树一直都对奶奶的食物很感兴趣。然而,自从他过了1岁生日之后,随着生长的加快,原本圆滚滚的小胖子逐渐瘦了下来,随着吃过的食物越来越多,小家伙的味蕾开始变得挑剔。很多时候,面对奶奶送到嘴边的食物,他不是摇头闭紧嘴巴,就是吃到嘴里就吐出来。奶奶为此十分上火,我也提出要让小树自己学着吃饭,可是奶奶坚持认为小树太小,还无法自己吃饭,更别提吃饱了,于是又开始换着花样的给小树做食物。
到了小树一岁半左右的时候,这其中的冲突开始越来越明显。小树越发不喜欢吃饭,而且在吃饭的时候表现得漫不经心、东张西望。而奶奶越是着急,就越发的耐不住脾气,从劝到吼,一顿饭下来,不仅孩子吃的不开心,奶奶也感觉筋疲力尽。
让孩子独立进食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此时,我和树爸觉得让小树独立吃饭已经刻不容缓了。在我看来,每一个人对于食物的渴望都是天生的,我更相信让孩子独立进食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由他自己掌握自己的饭量,吃多吃少都应该是他应得的自由,而且无论如何,保持愉快的心情吃饭是最重要的。
于是,我们开始完全放手,把勺子还给小树,把做给他的食物都放在他的面前。最初的兵荒马乱是难以避免的,小树会把食物吃的桌子上、地上到处都是,而吃到嘴巴里面的却并没有多少。然而每当他向我们示意自己要离开餐桌的时候,我都会问他,你吃饱了吗,他会向我点头说“嗯!”这时候,我便会抱他下来,随便他去玩。
几天之后,小树渐渐有点适应了这种吃饭的方式,但他也会向我们试探,看我们是不是真的在吃饭上给予了他充分的自由,当然,他得到的结论是肯定的。很多时候他都吃的非常少,就要求离开餐桌了。我知道这是他学习自主吃饭必经的过程,并不十分紧张。于此同时,我们也会控制他的零食,除了水果和每日的奶粉之外,不为他准备任何其他食物。
在两个星期之后,我们终于发现小树彻彻底底地变化了。他开始对食物表现出真正的兴趣,并且对于自主使用勺子已经十分熟练了。他每天吃的食物完全可以保证他能够吃饱。直到现在,小树已经两岁多了,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能够很好的独立进食,而且饭量不小,吃饭又成为了我们全家在一起最美好的时光之一。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就仿佛被触碰到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面对独立大口吃饭的小树,奶奶欣喜之余还常常感叹,“以前总怕孩子饿着,看来真是管多了”。因为我需要上班,平日里是奶奶看护小树更多,而在这之后,奶奶开始更多的放权给他。而小树也感受到了家人对他尊重的诚意,开始减少对家人的依赖,生长出独立探索的自我意识。
只有亲身的“参与”,才能够让他真正得到自信和快乐。
从我们真正放手,到小树成功独立吃饭,这件事情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和信心。在他探索世界过程中,我们的包办和替代,都是在剥夺孩子尝试的机会。而只有亲身的“参与”,才能够让他真正得到自信和快乐。
随着这扇大门的打开,之后的日子是让人欣喜的。以前,小树遇到做不到的事情的时候常常会很容易放弃,如今,在我们的鼓励之下,他愿意对很多新鲜事物多做几次尝试。在玩橡皮泥和过家家的游戏中,也展现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虽然我知道这些进步的促成并非单一因素,但我始终深信,自主是孩子探索自我广阔世界的重要一步。
在现代科学的育儿观念中,我们往往都知道要给予孩子理解和尊重,但到实际操作时,却经常扼杀孩子吃饭的基本自由。其实自由、理解、尊重从来都不需要等到什么重大的、决策性的关键时刻,都是从我们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边围绕了父母和祖辈太多的管教和干涉,而幼儿成长的天性却是好奇和探索。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想要获得对自我的认知和最初的评价,当他感觉到自己是拥有掌控能力的,就会激发他们的信心。而当他的尝试被剥夺的时候,他们就会生出无力感,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对身边的事物失去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也有很多时候,是看护者的过度管教和替代,让孩子感觉处处受限,从而激发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当我们抱怨孩子什么事情都喜欢和我们对着干的时候,也不妨反思一下,我们是否过多的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们眼前不允许他去做的事,是否真的完全不能让他放手一试?
如果你问我什么样的孩子更加自律?其实很多教育心理学家都给出了我们答案,自由的孩子才更加自律。只有他们主动探索出的边界他们才更加愿意遵守,只有他们能够主掌自我的时候,他们才不必把心思和精力花在对抗上,他们甚至会主动强调规则,因为规则是他们建立自身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还会监督每一个家庭成员去遵守规则。
作为父母,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基础上,我们的每一次放手,都将为孩子打开一扇新的希望之窗。父母之爱子,并不一定要把他牢牢的抓在手里,看着他飞在自己想要的蓝天,长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已经是最大的幸福。
-END-
作者介绍:彤菲,宝宝树·小时光专栏作者,码字9年广告人,80后妈妈。微信公众号:小树妈妈阅读笔记(ID:xiaoshumama2015
在下面的视频中,罗静老师也聊到了“怎么让孩子好好吃饭
的事:
《怎么能让孩子好好吃饭》
更多育儿视频,请看:
《亲子阅读从多大开始?》
昨日评论获奖读者:
今日互动话题
INTERACTIVETOPIC
你的孩子会好好吃饭吗?聊聊吧:)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