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时抽血对很多人都不陌生,相信很多体检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抽完血,棉签一摁,手肘一屈,衣服一披,走人,继续奔波于下个检查项目。
途中,不时伸直手肘看看血止住了没,没有再重新夹紧,如此几个回合血虽止住了,可也发现采血的地方,竟然紫了,或者还伴有酸痛感,很多体检者都把这归结于护士采血技术不过关或不细心。其实,这个错可不能完全怪护士,毕竟好的按压手法和过硬的采血技术一样重要!
有调查数据显示:约有70%的患者在抽取静脉血后不知道如何进行正确止血,其中最典型的表现为四大方面误区:压迫止血面积太小、边按边揉、按压时间过短、袖子勒得过紧。
采血会留下两个针眼
抽完血之所以会出现青紫的现象,是没有摁好血管针眼导致少量血液流出形成了皮下瘀血。
其实在静脉抽血时,采血针穿刺后会留下两个针眼,一个是我们通常可见的皮肤针眼,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容易忽略的血管针眼。
由于护士的操作手法、进针时的角度、皮肤脂肪的厚薄、血管距离皮肤的深浅程度等多方面的不同,并不是每次抽血都可以同时进入皮肤和血管,有时会进入皮肤后稍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才进入血管。
不正确的按压方式,很容易导致只按住皮肤可见的针眼而忽略了血管针眼的止血。
屈起手臂更易发青
当手臂伸直状态下采血完,按压住针眼后再屈起手臂,很容易使血管针眼移动,导致从按压时只按压了皮肤针眼。
此外,降低血管的内压力,可减少血液从血管针眼处的渗漏导致的皮下淤血。
但当屈起肘部时,阻碍了肘部静脉回流,增加了肘部静脉的血管内压力,故血液极易从血管针眼渗出形成皮下淤血。
简单的来说,就像当橡皮水管破了一个小小的洞时,如果你把破洞的前后屈起形成一个夹角,即便你堵住了小洞,水也会由于前后挤压的力从小洞漏出来;而当你把橡皮水管平放,再堵住出水点,水流就还是朝原来方向继续流动,不易从出水点渗漏出来。
此外短时间反复的查看也是引起皮下瘀血的重要原因。在针眼尚未完全愈合的情况下拿起棉签查看,会使针眼再次出血。不仅会形成皮下瘀血,更延缓了针眼愈合的时间。
怎么预防淤青?
衣袖松紧要合适
抽血前准备。抽血前,尽量脱掉袖口较紧的衣袖,如果袖子太紧,导致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不易止血,而易发生渗血。冬天要注意保暖,抽血室温度要保持22℃——24℃。
抽血后协助。护士在指导
体检者
进行按压止血的同时帮体检人员拉下上臂衣袖,避免上臂衣服绑的太紧影响血液回流。
压迫面积要大
用大拇指将针眼以及针眼上方
0.5cm处的血管纵向按压3~5分钟,且大拇指要与手臂基本保持平行,这样能增大按压面积,使皮肤针眼和血管壁针眼同时受压,可以预防皮下出血。另外,也可拔针时,采用无名指、中指、食指沿血管方向同时按压皮肤穿刺点和血管穿刺点,此方法的目的也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避免皮下淤血的发生
按压方法要正确
1、只按不能揉
轻揉针眼不仅不能止血,还会加快出血,效果适得其反。短时间内不要活动采血侧的手臂以及不要在此手臂测血压,其目的是防止血管压力的突变,导致皮下出血。
2、持续按压
有的人按一下看一下,边按边检查是否出血,这样不仅影响止血速度,更容易导致淤血。压迫止血是通过对局部血管的压迫暂时阻断局部血流,这种边按边看的压迫法会使局部血流形成阻断—恢复—阻断—恢复……,形成间断凝血过程。在恢复过程中,血液迅速经损伤的血管壁溢出至皮下而发生皮下淤血。所以,要用均匀的力度持续按压至止血。
按压时间要长
一般按压时间,正常抽完血要按压止血3~5分钟。
特殊情况:年龄较大或血小板异常者时间要相对长一些。老年人多有心血管硬化、高血压、血脂高等病症,经常服用降血压、降血脂、疏通血管、抗凝等药物,血液凝固时间比年青人相对要长;因血管硬化,末梢血管因纤维化而失去弹性,静脉质地较硬且脆,使老年人的凝血时间延长,所以按压时间一定要足,最好按压5~10分钟。血小板减少者凝血功能差,也需相对延长按压时间。
按压力度要均匀和适中
通常情况下,不必过于紧张,抽血的次日开始用热毛巾局部热敷,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淤血吸收。淤血的消散一般需1~2周。但如果平时皮肤上就比较容易出现淤青或红点,则需要及时与医生或者采血人员联系。
特定疾病也会导致淤青
比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不好、使用抗凝剂治疗、血液病等。此类人员,不只是抽血时,平时稍不留意皮肤上就有可能出现淤斑
淤点,因此需要引起重视。可见一些人担心抽血后出现淤青可能是身体有问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些小细节也会导致淤青
如衣袖过紧,导致血液回流受阻,淤积在该段静脉中,延长了止血时间甚至发生渗血;抽完血后短时间内就参加剧烈的活动或提重物;或者因为有血迹直接用水洗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止血时间延长或者淤青出现。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