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对藕稀饭的记忆是,休息日的下午,在家写作业,听到外面敲木头“得得得”的声音,便再也没有心思继续写下去,急着跟妈妈讨了钱,抱着大瓷缸子就匆匆跑下去,循着声音找过去。
“来一碗藕稀饭!”便站在推车旁,眼巴巴地望着师傅掀开一口大铜锅,从里面舀起几大勺稀饭,再切些蜜藕放进去,最后撒上几大勺白糖,从师傅手里拿过热乎乎的藕稀饭,还没走到家就恨不得能吃上几口。
如今再难寻得以前那种卖藕稀饭的推车了,直到那一天我路过了黄山园,遇见了老马。
老马家的藕稀饭用的还是过去的那种大铜锅,锅子底下烧着柴火,小火苗窜来窜去的,老马时不时蹲下来往里面加些柴火,保持火苗不灭,温度刚好。
藕稀饭就在这铜锅里噗噗地熬着,越熬越浓稠。任谁都忍不住点上一碗。
老马掀开木桶盖,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他用铜叉出一条整根烧熟透了的藕来,然后放在瓷盘里用小刀切片,再用铜勺舀两大勺热乎乎,红粉粉的藕粥放到碗里,撒上白糖,顿时香气四溢。
还是过去的大铜锅,大铜勺,铜叉,还有木头梆子,光看这老物件就知道这个摊子“不简单”!
问了老马,果然如此,他家原是在张家山浴室附近卖藕稀饭的,这一算也有二十多年了,街坊邻居不少是吃着他家的藕稀饭长大的。除了延续下来的老物件,老做法,老马在选藕上也颇有心得,
一定得是七孔老藕才够面够绵
看到我拿起手机准备拍照,老马显得有点“傲娇”“这有啥可拍的!”“一般我都不给人家拍的,烦得很!”“我都这么大岁数了,不需要啥宣传”
虽是这么说,但老马还是很可爱地默许了我咔咔一顿拍,也许佛系经营的老马根本不在乎生意是否红火,倒是我觉得现在还能遇到这样的摊子实在是太难得了。
拎着沉甸甸的藕稀饭,赶紧找个地方吃它!
打开盖子,香味就急着窜进鼻腔,粥中有藕,藕中有粥,糯糯稠稠,让人垂涎。
蜜藕又粉又甜,舀起一勺,藕断丝连,酱红的颜色全靠熬煮出来,不加任何添加剂的原始味道,粥则糯中有甘,一口浓稠香甜。
连续阴雨的季节,就被这一碗藕稀饭治愈了。想起儿时,也是如此这般“狼吞虎咽”,被妈妈在耳边念叨“慢点吃,别烫着”。
果然好吃的东西是真有魔法的,本来不觉着饿的我,吸溜吸溜就吃完了整碗藕稀饭,还盘算着下一次什么时候再去吃。
不过,想要吃到老马家的藕稀饭可能得随缘,因为他不会在一处待着,上午他会推着他的小车在二院门诊部附近,下午他就在黄山园路口附近,到了下晚,他又继续往前走。
老马就这样走街串巷,时不时敲着他的木头梆子,像过去那样,慢熬粥,熬好粥。
而我们对藕稀饭的情感,大概自幼时起便深入骨髓,无法抹去,才会在如今
偶遇老马时竟吃出了一种感动。
越是平常物,越让人回味。如你遇上老马家,一定要尝尝这“过去的味道”。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24
03-08
03-08
03-08
04-12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