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翅医话——“药引子”的大功效
药引子这个词儿,连老百姓也知道。经常有病人看过病,抓过药之后就问,医生,还放啥药引子吧,放啥呢?
习惯就是姜枣了。生姜三片,枣子两三个,是很多医生的习惯手脚,就是很多古方也如是,要说想在药方中起个调味作用,这一点也还可以,若作为治疗作用的药来使用就太少了。
生姜本来就是我们每天要吃的食物,起个调味,开胃的作用,红枣虽然不是每天在吃,可也是想吃都可以在市场买到的食品。若多用或独任就是药了。
用姜枣来治病,用的最好最多的还是医圣张仲景。
看看医圣咋样用姜枣,就不是药引子那么简单了。
生姜内含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口腔、胃黏膜,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看来先不讲生姜能不能治病,单就这一点来说,用生姜在汤药中就可使药物吸收消化加强,为治病做了个先锋官。
大枣作为中药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药理研究发现,大枣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大枣多糖、黄酮类、皂苷类、三萜类、生物碱类、环磷酸腺苷、环磷酸乌苷等,对人体有多种保健治病功效,大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多梦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
和大米白面一样,枣子就是个纯粹的补品。姜枣合用的作用已经很明白了,在经方中姜、枣还有单用者。
姜枣合用有代表意义的就是桂枝类方。桂枝汤用生姜三两,有四五十克之多,就有现今公制一两了,枣子是以个论的,这个今古不变。
我自己曾经吃过桂枝汤,按原方剂量下药,煎煮出来的味道很甘甜香美,喝下肚去犹如喝了大补汤,胃中那个暖暖的舒服感觉是不好形容的。
用黄芪五物汤治痹症(原方用生姜六两),我专门试验过用不用生姜的疗效差别,发现不用或少用效果就差,用足量疗效明显加强,这与习惯用的三五片是不可比拟的。
经方用生姜很有规律。
凡病势较缓,邪正交争不剧烈,或需要小发汗者多用小量,即一二两,也就是十五至三十克左右,如桂麻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柴胡桂枝汤等。
用以调和营卫,和中补虚多用中量,如桂枝汤、小建中汤、小柴胡汤等用三至四两,就是五十克左右。
取散寒饮或用于止呕吐者,量就很大了,五六两还是小量,生姜半夏汤用姜汁一升,想想一升也就是二百毫升姜汁要多少生姜来绞汁,这就是独任其用了。
大枣和生姜一样,大枣用量也有小中大之分。
桂麻各半、桂二麻一、桂二越一都是用的五个左右;
中量多用十几枚,大青龙、桂枝、十枣、葶苈大枣等,不但可和中补虚,
更能够监制峻药之性,至于当归四逆汤用大枣二十五枚之多,不敢确切仲景用意,也没这方面的经验,推测可能是监制三两细辛之毒吧,但是小青龙也用细辛三两,不用大枣者是因为寒饮证不宜用枣之甘腻,
我们都有个经验,咳喘痰多的患者,不宜多吃糖,可能仲景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故不用大枣。
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之类的峻烈方审病势需要顿服者,才用大枣护中气。
橘皮竹茹汤用大枣三十枚之多,因哕逆中气已虚,同时用人参可证。这就为我们治虚证呕吐提供了用药方法。
小量用姜枣也有,如治风水的防己黄芪汤
,但是从方后所注明的服法来看,是为煮散,“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一枚,水盏半,煎取八分(这个煎取八分应该是煎去十分之二),去渣温服”,又说“良久再服”,就是个频服法了,这样算起来,一日用姜枣的量也是不少的。
生姜的药性在经方的运用中可以看出,用生姜者有“呕者”、“吐多”、“气短胸满”等,《药徵》总结“生姜体启开而扬散,排达、疏通为之用”。
民间用生姜葱白红糖煎水发汗治感寒发烧就是运用了生姜的发汗功能,因为生姜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汗腺张开而出汗散热。这样在以发散解表为目的的方子中,生姜均可用至二三十克之多,量少三五片既不为功。
生姜为呕家圣药,小半夏之治“诸呕吐,谷不得下”,橘皮竹茹之治“哕逆”,吴茱萸之治“呕而胸满”、“食谷欲呕”等,都是代表。
以呕加生姜者,有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栀子生姜豉汤、真武汤、通脉四逆汤、理中丸等方,干姜则无,说明生姜专为治呕。
因其温散,虚热证呕吐用姜就要伍清热之药,如竹茹、黄连、黄芩等。
临床中发现,重症呕吐用生姜,和它药同时煎服不如用姜汁兑服,兑的量多少,可以病者口感能忍受为度。
这一点,仲景也有运用,在生姜半夏汤的用法中有体现。说“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若仲景不用生半夏,我想是不会再把生姜汁一升入半夏汤中再煮的,煮过后生姜中的一些成分会挥发,现在用生半夏的机会不多,故可把姜汁另外兑入,这样止呕吐的效果更好。
生姜治水之功不可没。真武汤倍术附去生姜加人参,就变治水之剂为附子汤的温补之方了。水停中脘引起的痞满,生姜泻心汤可疗,越婢汤发越水气等均取生姜散水功效。
大枣药用要取肥大者。归纳其用,和《本经》中“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不饥渴”所说相近,俱属补益之功。
枣为古代道家辟谷食气所常用,“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可见一斑。其安中气,健脾胃、养脾阴、安心神有功。
和用生姜有方名一样,大枣还有苓桂枣甘汤、甘麦大枣汤。十枣汤之治悬饮,黄元御说大枣在于“保其脾精”,因大戟、芫花、甘遂均为峻烈下夺津液者,加入补少气少津的大枣,可使水邪去而中气津液不伤。
一味甘遂可下水,我在用甘遂时,病者多反应药后胃中灼辣难受,药力行后又心中掉气,仿十枣汤意,用枣汤下药,这些副作用均可避免。大枣其用也明矣。
生姜、大枣就是个药对,常相须为用,若要取其药性就得量大,要依病情需要而定分量,改变任何情况下都用几片、几枚的习惯。
用生姜者均为寒证或虚热证,阳盛实热、肺热燥咳、热毒疮疡俱为所禁忌,然吴鞠通所创新加黄龙汤治应下失下,以至于正虚不能运药,其服有加姜汁之法,代替可耗散气阴之枳朴以宣通胃气,此也为善用生姜者。
大枣因其味甘腻,故小柴胡加减法有“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之训,中满之证必要慎用。
——END——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