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牛尾是难得的美味,只有天特别冷的时候,爷爷才会买牛尾巴回家。而我家的牛尾,都是做番茄牛尾汤。有时候买到的番茄不酸,三爷爷还会加一瓶番茄罐头到汤里。在我心里,牛尾,番茄,和最冷的日子,是绑定的。
味觉是有记忆的,天气冷起来,就想喝一碗家里的牛尾汤了。
做番茄牛尾汤的牛尾巴,要买去毛带皮的。很多卖牛肉的懒得去毛,直接削皮,这种牛尾巴滋味大减。因为番茄牛尾汤,最好吃的就是炖出胶质,软软糯糯的牛皮了。没皮的牛尾,不如牛腩。我常买牛肉的夏湾市场,牛尾是去皮卖的,跑去口岸市场碰运气,才买到带皮的牛尾。找牛尾的时候我想起了爷爷拎着牛尾巴回家的样子。不知道爷爷是在学田湾买到的带皮牛尾巴,还是走远路去哪里买的。
牛尾巴,从尾巴尖开始,大概七十公分就够了。如果是买整条牛尾,上面的部分可以另外红焖,煮汤用不了那么多。牛尾请摊主帮忙烧遍,刮去焦层,再砍成段。如果整条拿回家,洗得更干净,但剁得人手麻。
番茄要挑番茄味浓,也就是特别酸的。苹果那么大,大小均匀,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番茄,大概率没味;颜色粉红的粉茄价钱贵,适合当水果吃,甜而不酸,也不对。本地农民种的土番茄,好吃的概率比较大,因为可以等到熟透了再摘。但也有摊贩会利用这种心理,打着本地的名头卖批发的货。通常来说,个头不一,歪瓜裂枣,价钱便宜,闻起来有番茄味,透光度比较高,轻轻捏一下,充盈着汁水的,就是好吃的番茄。这样的番茄,无论煮汤,炒着吃,还是当水果吃,都好吃,是有温度的番茄。
番茄摊老板很有趣。我问,酸不酸?她答,不酸。我回,那不买了,要酸的。她说,你试试,试试再说,这么小的番茄,试一个,没事。结果非常好吃,番茄又酸又香。因为我的白话太差,不太愿意开口,在市场和人砍价、聊天等互动比较少。老板娘的善意和自信,给了我愉快的买菜感受。
材料买回家,牛尾巴可以再刷刷洗洗刮刮干净,斩成段。有时间就用冷水泡一、两个小时,换两次水,拔出血水。焯水,加胡椒、料酒,微沸时可以点两次水。焯水久一点,边煮边打去浮沫,直至不出浮沫为止,用温水洗净牛尾。
焯水的同时,炖锅里加足量纯净水(中途最好不要加水,实在汤不够必须加开水),加姜片(记得姜片数量),烧水,然后给番茄切十字刀。水烧开后,下入番茄,把皮烫开后捞出。下入牛尾,加料酒、白胡椒粉,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总共炖三小时。
番茄晾凉之后去皮。此时的牛尾还是清炖的,可以把番茄皮皮加进锅里一起炖,增加风味。炖到两个小时,把番茄皮捞出。绝大部分番茄皮会浮起来,也不会煮烂,很好捞。这时候会炖出不少油脂,打掉,不然会腻。
然后下入番茄再炖一个小时。我婆婆做番茄汤,都是用手掰番茄进锅里,如果自家人吃我也是这么做。我分析有几个好处。最主要是可以保证番茄的汁水不会浪费,风味不会流失;然后是比起滚刀块,手掰可以增大番茄块的表面积,更容易入味;再次是视觉上形状更多变,不单调;还有方便把番茄蒂揪掉。但是如果做给朋友吃,切滚刀块就好,高效美观。番茄炖了半小时,加少许盐,捞出姜片(数数,确认是否捞完),继续炖。
炖够三个小时,关火。如果加一点味精,会更好喝,但不加也已经足够好喝。上桌的汤锅,最好能保温,以砂锅或铸铁锅最佳,烧热再端上桌。如果觉得淡,牛尾蘸一点酱油就好。
再冷的天,喝一碗牛尾汤,也暖暖和和的。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