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肝汤
作者:顔文强
补肝汤:“山茱萸、甘草、桂心各三两,桃仁、柏子仁、细辛、茯苓、防风各二两,大枣二十四枚。右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五升,去滓,分三服。”
[1]
本方出自《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六》,文中言此方“治肝气不足、两胁下满、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冷、发抢心腹痛、目不明了、及妇人心痛、乳痈,膝热消渴、爪甲枯、口面青者方。”
[2]
肝气通于目,其华在爪,且足厥阴肝经循行两胁。今脸面青色独现,表明病在肝气,当从肝气系统切入治疗。由于肝气的特性是柔润温升,违背此性就是病态。对胁满筋急、四肢厥冷、爪甲萎枯这些症状,孙真人指出是肝气虚寒所致:“肝虚寒:左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厥阴经也。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名曰肝虚寒也。”
[3]
方中“山茱萸”是植物山茱萸除去果核的果肉,又名蜀枣、蜀酸枣、鸡足、寇实、山萸肉、肉枣、枣皮、肉枣等,今以山茱萸为正名。《本草乘雅半偈》在阐释“吴茱萸”药名时指出了“茱”与“萸”的内涵曰:“茱者,火胎于木;萸者,乙胎于甲。”
[4]
这就指出茱萸成熟时果皮色红,且为草木之性也。邹润安在《本经疏证·卷八·山茱萸》详细分析道:“李濒湖谓山茱萸、吴茱萸甚不相类,未审何缘同名?予则谓惟其同类,是以同名耳。盖至九十月之交,万象萧索,惟三种茱萸(吴、山、食)累然朱实,灿烂可观,且三物者,荣茂最早,收成反迟,均为善物。朱者,丹也。臾者,善也(《广韵》云),以是得名。”
[5]
此处三种茱萸,即吴茱萸、山茱萸、食茱萸。食茱萸即花椒。邹润安指出三种茱萸“荣茂最早,收成反迟”,可谓大器晚成,是为“善物”——臾也。大凡天地间事物发芽开叶早、结果实反晚,则是精气内敛厚实,必有大用。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三十六卷》分析了山茱萸别名带“枣”的原因:“宗奭曰:山茱萸与吴茱萸甚不相类,治疗大不同,未审何缘命此名也?时珍曰:《本经》一名蜀酸枣,今人呼为肉枣,皆象形也。”
[6]
山茱萸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其中以浙江杭州所产为道地药材,故有“杭萸肉”
[7]
之美称。原植物常生于海拔400~1500米的林丛中,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照,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最宜生长。山茱萸味道很酸、性温,其药用功效记载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山茱萸,味酸,平,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
[8]
。《景岳全书》也云:“味酸涩,主收敛,气平微温,阴中阳也。入肝肾二脏。能固阴补精,暖腰膝,壮阴气,涩带浊,节小便,益髓兴阳,调经收血。”
[9]
黄宫绣言其“温补肝肾,涩精固气。
专入肝、肾,味酸,性温而涩”
[10]
。《本草备要》也说:“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气。辛温酸涩、补肾温肝,入二经气分。固精秘气,强阴助阳,安五脏,通九窍……暖腰膝,缩小便。”
[11]
可见山茱萸先以其酸性收敛元气入肾气封藏固摄,而后再徐徐升发上扬入于肝气,因而才有“安五脏、通九窍”的功效。对此,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阐释道:“山萸肉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因得木气最厚,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治肝虚自汗,肝虚胁疼腰疼,肝虚内风萌动。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与他酸敛之药不同……”
[12]
山茱萸这一收敛元气升发肝气的特性实是病危急救的妙药。李可老中医自创的“破格救心汤”正是深得张锡纯这一用药精髓,其在抢救病人
生死关头之时常
用山茱萸的固摄之力收敛
命门那团先天元气,使得元气回收固藏同时又能徐徐开启升发,故有转危为安之力。此处有一个细节,就是山茱萸所用的是果肉、果皮部分,要去掉果核,所以张锡纯还特别强调说:“
其核与肉之性相反,用时务须将核去净。”
[13]
方中“桃仁”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桃的干燥成熟种子,又名桃核仁、桃核人、毛桃仁、扁桃仁等,今以桃仁为正名,以其为桃树果仁得名也。原植物我国大部分地区有生长。桃仁味苦而略甘,且外形两头呈尖状,可知其药气以降下开破为主,同时兼有升散之力。桃仁药用功效明确记载首见于
《神农本草经》:“桃核仁,味苦,平,主瘀血、血闭癥瘕,邪气,杀小虫”
[14]
。《本草蒙筌》曰:“味苦、甘,气平。苦重于甘,阴中阳也,无毒……入手厥阴心包络,及足厥阴肝经。”
[15]
缪希雍言:“桃仁性善破血,凡血结、血秘、血燥、瘀血、留血、蓄血、血痛、血瘕等证,用之立通。”
[16]
可见,桃仁入心气、肝气破血通瘀的力道较大,特别适宜治疗血瘀之症,缪希雍在《本草经疏》解释说:“桃核仁禀地二之气,兼得天五之气以生,故其味苦重、甘微,气平无毒。思邈言辛,孟诜言温,皆有之矣。气薄味厚,阳中之阴,降也。入手、足厥阴经。夫血者,阴也,有形者也。周流乎一身者也。一有凝滞,则为癥瘕,瘀血血闭,或妇人月水不通,或击扑伤损积血,及心下宿血坚痛,皆从足厥阴受病,以其为藏血之脏也。苦能泄滞,辛能散结,甘温通行而缓肝,故主如上等证也。心下宿血去则气自下,咳逆自止。”
[17]
方中“柏子仁”是侧柏树的干燥成熟种仁,别名柏实、柏子、柏仁、柏子人、侧柏子等,今以柏子仁为正名,以其为侧柏树之种仁之故也。今以山东所产为道地药材。柏子仁的药用功效明确记载是以“柏实”之名始见于《神农本草经》:“柏实,味甘,平,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风湿痹。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
[18]
由于柏子仁是种子故可入肾气,味甘质地较润可入胃肠而有通便之能。《本草蒙筌》曰:“味甘、辛,气平。无毒。……聪耳目,却风寒湿痹止疼;益气血,去恍惚虚损敛汗。治肾冷、腰冷并膀胱冷、脓宿水,润肾燥、体燥及面颜燥涩不光。兴阳道,杀百邪,止惊悸,安五脏。”
[19]
柏子仁温热之性可从柏树冬天不落叶的现象推导,张志聪说:“柏叶经冬不凋,禀太阳之水气也。仁黄臭香,禀太阴之土气也。水精上资,故治心肾不交之惊悸。土气内充,故益气,除风湿。夫治惊悸,益气,除风湿,则五脏皆和,故安五脏也。”
[20]
《本经逢原》也说:“柏子仁性平而补,味甘而辛,其气清香,能通心肾、益脾胃,宜乎滋养之剂用之。”
[21]
柏子仁虽有安五脏之功,但主要是收敛过于涣散的心气,使得心气回收敛藏下降入于肾气,即圆运动一气周流表现出来的结果。对此,黄宫绣详细解释道:“柏子仁专入心,辛、甘平润。专书俱言四脏皆补,究之止属心药耳。盖香虽能补脾,而实可以通窍而入心;润虽可以补肝而益肾,而实可以宁神而定智;甘虽足以和胃而固中,而实足以益血而神守(养心血)。是以风湿可除,惊痫可疗,邪魅可辟,皮肤可泽,惟见神恬气适,耳聪目明,而无枯槁燥塞之患矣。”
[22]
黄宫绣的论述可谓精辟,同时也指出了其弊端之处:“然性多润滑(凡仁皆润),阴寒泄泻者切忌。气多香泄,体虚火盛者亦忌。若云不饥不老、延年轻身,虽出经典,仍当活视,毋为书执。”
[23]
也即是说,柏子仁主要回收心气而后缓缓降下。
方中“茯苓”为茯苓的干燥菌核,又名服零、茯菟、伏兔、伏灵、云苓、白茯苓、松腴等,今以茯苓为正名。《本草纲目·第三十七卷》记载了其多个药名的内涵曰:“宗奭曰:多年樵斫之松根之气味,抑郁未绝,精英未沦。其精气盛者,发泄于外,结为茯苓,故不抱根,离其本体,有零之义也。津气不盛,只能附结本根,既不离本,故曰伏神。时珍曰:茯苓,《史记·龟策传》作伏灵。盖松之神灵之气,伏结而成,故谓之伏灵、伏神也。《仙经》言:伏灵大如拳者,佩之令百鬼消灭,则神灵之气,亦可征徵矣。俗作苓者,传写之讹也。下有伏灵,上有兔(菟)丝,故又名伏兔。或云“其形如兔,故名”,亦通。”
[24]
茯苓在我国分布较广,以云南的野生茯苓为道地药材,故称“云苓”。茯苓多生长干燥、向阳山坡的松树根上。茯苓味甘、淡,性平,可入脾气和肾气膀胱,能利水渗湿。《本草备要》言:“补心脾,通行水,甘温益脾助阳,淡渗利窍除湿。色白入肺泻热,而下通膀胱。能通心气于肾,使热从小便出,然必其上行入肺,清其化源,而后能下降利水也。”
[25]
《本草求真》说:“渗脾肺湿,伐肝肾水邪。茯苓专入脾、胃,兼入肺、肝。色白入肺,味甘入脾,味淡渗湿。故书皆载上渗脾肺之湿,下伐肝肾之邪。其气先升(清肺化源),后降(下降利水)。凡人病因水湿而见气逆烦满,心下结痛,呃逆呕吐,口苦舌干,水肿淋结,忧恚惊恐,及小便或涩或多者(诸病皆从水湿所生而言),服此皆能有效。”
[26]
即是说,茯苓有去湿利尿之功。尽管茯苓可分为赤茯苓和白茯苓,但二者均有此功效,张景岳指出说:“(茯苓)味甘淡,气平,性降而渗,阳中阴也。有赤白之分,虽《本草》言赤泻丙丁,白入壬癸,然总不失为泄物,故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祛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损目,久弱极不相宜。”
[27]
可见,茯苓药气以下降排湿为主,因而主要还是入膀胱肾气。
整方来看,山茱萸收敛元气入肾而后徐徐升发入肝气,桂心直入肾气散寒温补命门,细辛、防风入肝气经络散寒除湿,桃仁入心气、肝气破血通瘀扫清肝气运行障碍,而后柏子仁收敛过于涣散的心气,使其回收缓缓降下,再加上大枣入脾胃温中,甘草坐镇中州调和药性,使得左路气机畅通,肝气柔润温升恢复,人体一气周流复圆,而收补肝显效。方中三两
46.875
克,二两
31.25
克,九升
200
9=1800
毫升,五升约为今天1升的量。至于方中用大枣24枚,是十二经脉数的两倍,到底是何原理,笔者也一直未能探究明白,请专家指正!补肝汤全方的做法和药气运行图示如下:
山茱萸、甘草、桂心各46.875克,桃仁、柏子仁、细辛、茯苓、防风各31.25克,大枣二十四枚。这九味药材,切细切碎,用水1800毫升煮取1升,去渣,分三次服用,一次约350毫升。
[1]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道藏》第26册,第245页。
[2]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道藏》第26册,第245页。
[3]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道藏》第26册,第245页。
[4]
(明)卢之颐著,张永鹏校注:《本草乘雅半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年,第107页。
[5]
(清)邹澍撰,陆拯、姜建国点校:《本经疏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226页。
[6]
(明)李时珍:《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1203页。
[7]
彭成主编:《中华道地药材》(下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11年,第3370页。
[8]
(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189页。
[9]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635页。
[10]
(清)黄宫绣编著,刘理想、潘秋平校注:《本草求真》,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109页。
[11]
(清)汪昂著,周慎整理:《本草备要》,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180页。
[12]
(民)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210页。
[13]
(民)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210页。
[14]
(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198页。
[15]
(明)陈嘉谟撰,张印生、韩学杰、赵慧玲校注:《本草蒙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86—287页。
[16]
(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440页。
[17]
(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439页。
[18]
(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97页。
[19]
(明)陈嘉谟撰,张印生、韩学杰、赵慧玲校注:《本草蒙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04页。
[20]
(清)张志聪撰,高世栻编订,张淼、伍悦点校:《本草崇原》,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59页。
[21]
(清)张璐著,顾漫、杨亦周校注:《本经逢原》,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年,第165页。
[22]
(清)黄宫绣编著,刘理想、潘秋平校注:《本草求真》,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35页。
[23]
(清)黄宫绣编著,刘理想、潘秋平校注:《本草求真》,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35—36页。
[24]
(明)李时珍:《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1230页。
[25]
(清)汪昂著,周慎整理:《本草备要》,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171页。
[26]
(清)黄宫绣编著,刘理想、潘秋平校注:《本草求真》,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232页。
[27]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637页。
作者简介
颜文强,1983年10月出生,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人,现为大理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学理工科、后学文科、再学中医科,注重文理交叉。先后师承闽南师范大学邓文金教授、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一级教授、院士待遇)詹石窗教授、新安医学“张一帖”第十五代传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目前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荣获2017年度云南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重大文化工程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3项。目前主要从事道医哲学、古中医药学、古天文历法等研究。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