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介绍了泡茶的温度,因为我们喝茶时有烧水壶,能精确控制水温,但朋友提出条件不允许,怎么办呢?回答这个问题,或许能从古人喝茶中找到答案。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年多前,我国就有种茶、育茶、用茶的记载。不过古时候的茶叶多是用来吃的,当时所谓的吃茶(后来引申为喝茶)、茶粥,指的就是把茶拿来吃,里面还要加很多香料
材和调料。一直到唐宋,出现了“煎茶”,以及明代的“瀹(yuè)茶”,茶才真正是用水泡着变成喝的。
古人对水温很有研究,宋代蔡襄写了本《茶录》,说:
“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
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苏东坡说: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预作松风鸣”,明代张源也写了本《茶录》,提出:
“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至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
而茶圣陆羽的《茶经》当中,不仅对水质有极其细致的描述,对水温也多次提及。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泉涌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在没有温度计的古代,没有水温的概念,只有通过肉眼来观察水的变化过程。
古人认为最好的水就是一沸和三沸之间,相当于今天的80℃-100℃,这也是我们现在泡茶常用的一个温度区间段。
到明太祖朱元璋一道“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的诏书颁布,从皇室到民间,泡茶成了用茶的主流。和泡茶有关的茶艺、茶具等诸多方面,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进。而到底用多少度的水泡茶,也就成了爱茶之人津津乐道的问题。
拜科技发展所赐,现在的喝茶人,已经不用对着开水大眼瞪小眼了,精确控制水温,早就不是什么难事了。除了尚古且追求风味的考究人士,大部分人泡茶,管它矿泉水、纯净水还是自来水,讲究一下温度也就差不多了。
泡茶用什么水温,主要是看泡什么样的茶。普遍的经验是:泡鲜嫩的芽茶,水温偏低一些;泡叶子为主的成熟茶,水温适当高一些。
茶为草木,有人入味;
趣享奔波,闲取清心。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23
10-2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