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作者介绍
管成倩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原117)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中医师
负责科室临床营养风险筛查表的质量监控,参与科间查房、临床营养宣教、身体成分测定、静息能量消耗测定及病历书写等相关工作。
如今,各类饮品已经成为了年轻群体的生活必需品,“拼单团咖啡”、“靠奶茶续命”等已经是学校、办公室等场所的高频用语,甚至产生了独有的文化。
奶茶、咖啡类等饮品虽然口味香甜独特,但过度饮用会带来许多健康隐患。
因此,许多人将目光转向了健康饮品。
那么,如何能够每天安排上一杯安全有效的健康饮品呢?请大家往下看!
(图片来源:https://www.pexels.com)
“养生茶”不能千篇一律
[1]
随着“药食同源”理论深入人心,大家对于中药代茶饮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中药代茶饮是指将中草药与茶叶,或者采用单味及复方中草药代茶冲泡、煎煮后饮用。
对于常规的中药,相信大家都有了基础的了解,低头看看您的保温杯中,是否长期有“菊花茶”、“枸杞茶”、“玫瑰花茶”等饮品。
菊花:
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的作用,被许多认为自己“上火”的群体用来“降火”。
但菊花性微寒,同时有降压的作用,所以对于脾胃虚寒、血压正常甚至血压偏低的人群,是不宜每天、长期的饮用。
且用量一般为6~9g。
枸杞子:
是一味补益药,因其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玉米黄素而备受青睐。“保温杯里泡枸杞”更是将其推向“神坛”。
但是,其中的玉米黄素不溶于水,光是简单的冲泡很难将枸杞子中的营养物质“析出”。建议将其作为配料,做药膳的时候加入,并将其嚼烂服用。
而且,它是味甘质润之品,
脾虚有湿、腹泻、体质偏热的人都不宜多吃。
玫瑰花:
含有芳香的醇、酚和含香精的油脂等300多种化学成分,具有行气解郁、和血散瘀的功效,对调节心情、调养气色有好处,比较适合女性服用。
但是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物质,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容易产生不易消化吸收的鞣酸蛋白,引起便秘。
且其属温性花草,
对于阴虚火旺、实热者来说,不宜久服。
而且因其能够活血化瘀行气,对于女性经期血量很多的人,也不宜服用。
以上只是简单的列举了3个例子,存在同样问题的还有:
罗汉果、人参、胖大海、陈皮、甘草、当归、益母草等。
其实,“养生茶”您还没有喝明白!
药食同源茶饮,利弊同行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药食同源的药材名单目录不断进行更新,对其安全性、不良反应等也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其中,已知部分疑似内源毒性物质的中药品种有:
决明子
[2]
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作用。常用的方式为代茶饮、煮粥食用,具有降血脂、降血压、保肝明目、抑菌、抗氧化和泻下通便的功效。
但在急性毒性实验研究中,一次性给予高剂量决明子会使实验对象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肾损伤。
长期食用大剂量决明子,实验组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坏死、部分还会影响生殖系统。
[3]
有清热泻火除烦,凉血解毒作用。其性寒,常用的方式为代茶饮、煮粥、煮汤。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短时间内容易出现大便溏稀、发黑的现象。
长期大剂量服用容易出现嗜睡、精神不振等症状。
[4]
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疏肝解郁的功效。常用的方式为代茶饮、煮粥、煮汤。其中含有薄荷挥发油、薄荷醇等物质。
急性毒性实验后实验对象出现行动迟缓、呼吸急促、呕吐等不良反应,还容易诱发口腔、鼻腔各类过敏反应、哮喘、接触性皮炎甚至过敏性休克等。
另外,
白芷、紫苏、肉豆蔻、白果、鱼腥草等都是已知部分内源毒性物质的中药品种。
还有部分毒性物质未知的中药品种
[5]
,如:
夏枯草:
临床有过敏的不良反应的报道,一般在服药后几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眩晕、心悸怔忡、腹痛腹泻等。另外,夏枯草属于高钾药材,不宜与保钾利尿药合用。
人参:
是人们认知中常用的补益类的中药制剂,其常用的方式可见代茶饮、泡酒、药膳等。
随着人参类制剂的滥用,临床上出现了许多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呼吸急促、心律失常、过敏、嗜睡等不良反应。其中若服用超过200ml的人参粉则会出现中毒症状,如失眠、抑郁、头痛、心悸、血压升高、体重减轻等。
所以,药食同源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节制的食用或滥用中药。同一种药材,产地不同,其成分也会有所差异,且不同的人群、使用的季节不同、方式方法不同都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
在想要饮用中药代茶饮的时候,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尽可能从正规医院渠道购买中药材,对其产地、用法、禁忌进行相关了解后,进行正确的保健服用。
中药代茶饮,喝法有讲究
代茶饮是以药代茶,选用一两味中草药煎汤或沸水冲泡,借助药物的四气五味以纠正身体的寒、热之偏,强身健体。但其在喝法上有讲究,只有正确运用,才能收到疗效,否则适得其反。
1.因证用之。
使用代茶饮之前需要专业医生对症状、体质进行辨别选用,比如同样是便秘,有些人因胃火重引起,而有些因肺火导致,需要辨证论治。
2.因人用之。
网络发达的年代,大家都喜欢
抄作业
,但其实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用同一个方子的代茶饮,比如火重的祛火,但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来说,则需要配伍健脾和胃的温补药物中和。
同时根据人群的症状轻重,也会有多种不同的搭配。
3.因药用之。
根据中药饮品的性质区别,需要用不同的方法煎煮。
如果是大且坚硬的中药饮片,例如天花粉、罗汉果、川贝母等,需要捣碎冲泡;
如果是碎末状的饮片,最好装入无纺布小袋,制作成茶包,泡茶服用;
部分中药饮片质地松散、松脆,例如各类花,通常容易成碎,最好也采用茶包的形式进行袋泡,以免呛咳。
4.若有变化及时调整方案。
如上述药材的举例,即便是药性平和的药味,过量服用也会造成上火、腹泻等不良反应。
甚至有些商家为了追求口感,使用糖、盐或其它添加剂腌制后售卖,往往会添加成分超标,这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特殊疾病的患者并不适用。
因此,使用代茶饮之前最好咨询专科医生。
且一旦出现病情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方案或者停止使用。
5.冲泡要求:
用沸水冲泡前应过一下水,去除杂质和灰尘。
沸水泡
30min
即可。
代茶饮每日一剂,多次泡服至无味为止。
随着网络大数据时代的飞速发展,各大销售平台的许多所谓药茶:XX祛湿茶、纯中药减肥茶、美容养颜茶等鱼龙混杂,许多人群在非对症的情况下,随意服用,反而会对身体带来不可知的伤害。因此,
要正确选用药茶,尽量在咨询专科医生后服用。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药代茶饮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也逐渐教大家真正的学会喝“养生茶”。
审稿:
尤祥妹
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原117)医院营养科主任
国家注册营养师/中国老年医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副会长/《中国临床营养网》专家顾问等职务。
从事临床工作三十多年,对开展临床肠内肠外个性化营养支持指导及在老年病、肿瘤等个性化营养干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相关的核心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编专著一本,参编专著四本,主持及参与省市课题6项。
参考文献:
[1]单祺雯.养生茶,很多时候喝错了.家庭医药.2015(10):18:
[2]杨冰,任娟,秦昆明,等.决明子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8,41(5):1247-1251.
[3]王清然,邓中平.栀子肝脏毒性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6,38(6):1351-1354.
[4]李晓宇,孙蓉.薄荷不同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比较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2,9(3):129-133.
[5]丁涛.中草药不良反应及防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105.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23
10-2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