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之——雨水篇 【中医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之——雨水篇【中医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之——雨水篇

【中医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之——雨水篇

雨水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每年

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

330

度,为雨水节气。此时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一、雨水养生的主要原则

《黄帝内经》说,“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但是,当肝气过于旺盛时,就容易损伤脾胃。同时,因为降雨的增多,湿气加重,湿邪容易困扰脾胃,所以,在这一时期,一定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健脾利湿。

如何养护脾胃,是雨水养生的重点:

、养护脾胃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等。其次,要注意健脾利湿。内以养护脾气,外以清利湿邪,从而达到养脾的目的。

、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同时少食生冷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平时可多吃些诸如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等食物,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另外,雨水时节,还要预防

“倒春寒”

。这是因为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这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特别是温度骤然下降的时候,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所以这里还要提醒大家,春季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

二、雨水养生方法

、饮食:春时宜食粥

唐代孙思邈说“春时宜食粥”,提醒我们在春季应多喝粥。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便于吸收,还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粥中加入一些药材后,还能治疗一些慢性病,对身体有滋补作用。祛湿佳品非薏苡仁党参粥莫属。

薏苡仁党参粥

功效:健脾利湿、补气补血

材料:大米

200

克、薏米

克、党参

制作:将薏苡仁洗净后去除杂质;党参洗净切成片;大米淘洗干净;把大米、薏苡仁、党参置于锅中,加入

1000

毫升清水,置武火上烧沸;再改用文火熬煮

分钟即成。每日

次,早餐食用。

据《本草纲目》记载,薏米健脾胃、消水肿、祛风湿、舒筋骨、清肺热,它还有美容功效,有些化妆品的主要成分就是从薏米中提取的,不过,与其涂在脸上不如吃到肚里,让它由内到外都滋补。

此外,薏苡仁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抗癌食材。

2、运动:天人合一宜缓慢

雨水过后,在起居方面也要做到顺应自然,早睡早起。随着气温回升,人们应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春季健身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佳,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会消耗津液、损伤阳气、易受风寒。同时由于气候仍然干燥,运动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老年人春练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气温低、雾气重而罹患感冒或哮喘、支气管炎,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锻炼。另外,春练不能空腹,锻炼前应喝些热汤饮。同时运动要舒缓,锻炼前应先轻柔地活动躯体关节,防止因骤然锻炼而诱发意外。

3、保健:雨水艾灸

《黄帝内经》曾提到:“春主肝”,雨水恰逢初春时节,春季是肝气生发,活动旺盛的时节。艾灸风市、涌泉、太冲可以疏通肝气,护养肝阴,防止肝气生发太过,引发疾病。雨水时节处于乍暖还寒之际,且降水量逐渐增多,寒湿之邪易侵犯脾胃,艾灸天枢、三阴交、足三里可以起到健脾利湿,温胃散寒的功效。

小结:其实养生保健的基本还是在于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在雨水时节,注意保暖,调畅情志,使其肝气条畅,脾胃健运,达到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点击关注▼

供稿:韩圆圆

编辑:郝兆飞

审核:冯晓丽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