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疾病用药(四) 内科疾病用药(四)内科疾病用药(四)

内科疾病用药(四)

高血压

一、症证概述

成人血压收缩压持续高于140毫米汞柱(18.7千帕),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12千帕),既为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既不是由其他疾病所诱发的高血压病,目前90%以上的患者属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如肾病引起的肾性高血压等。

二、症状

早其无症状,或有头痛、头晕、头胀、耳鸣、眼花、急躁、心悸、失眠等。

中后期主要取决于心脑肾的改变,1/5的病例发脑血管意外(脑血栓、脑出血),半数以上患者死于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肾功能减退严重者发展为尿毒症。

三、症因

中医认为造成高血压的主要原因系肝火上炎,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浊内蕴;并与情志,饮食、运动,年龄等因素有关,老年高血压主要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减退所致。

四、治疗机理

中医中药治疗以平肝潜阳,益肾泻火,平法熄风,健脾化痰为原则。

五、药物治疗

1、中成药

(1)夏枯草膏: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胀、眩晕、面红赤、口苦等。

(2)脑立清丸: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胀、眩晕、面红赤、口苦等。

(3)杞菊地黄丸:适用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除阳亢症状外,还传伴有心悸,失眠,健忘。

(4)菊明菊压丸:适用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除阳亢症状外,还传伴有心悸,失眠,健忘。

(5)牛黄解压丸(片):适用于脾虚痰湿型高血压,症见眩晕体胖,身疲乏力,头重如裹,痰多。

(6)半夏天麻丸:适用于脾虚痰湿型高血压,症见眩晕体胖,身疲乏力,头重如裹,痰多。

(7)愈风宁心丸(片):适用于肝风内动型高血压,症见头晕目眩,手颤足晃,甚则口眼歪斜。

(8)安脑丸:同上

2、西药

(1)复方降压片(利血片):交感神经抑制剂。

(2)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钙拮抗剂。

(3)双氢克尿塞:利尿剂

(4)林肼酞嗪:血管扩张药

(5)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六、更多中医知识

中医在论述肝的主要功能时说:“肝主疏泄”,也就是说全身气机的疏通和调畅主要是肝主疏泄的作用发挥正常,疏泄功能正常则精神愉快,气血通达,脾升胃降,水液代谢正常,人体生殖功能任脉通利,太冲脉盛;若疏泄功能不及,疏通升发无力,则气机郁滞,称为:“肝郁气滞”;若疏泄功能太过,升发亢奋,则肝气上逆,血随气涌,可出现胀痛,面红目赤,甚致肝阳暴涨,阳亢风动,气血上冲,则可导致血溢于脑,不省人事等危症。

在中医学中没有高血压这个病名,称高血压为“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上面所述肝失疏泄的症状,即现在所说的高血压和脑中风等诸症。

因此,中医治疗高血压症以平肝潜阳,健脾化痰,平肝熄风,益肾泻火为主。

七、高血压的日常护理

1、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少饮酒,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2、保持乐观的情绪,正确对待得失,学会自我调节。

3、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减轻体重,运动中如出现头晕,心慌,气急等症状时,应就在休息。

4、学会并教会家人测量血压,并记录,若血压控制不满意或有其他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5、遵医嘱正确服药,不要随意自行增减药或停换药。

八、饮食护理及食疗

1、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每日盐摄入以不超过6g为宜,不宜食用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软体动物,甲壳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2、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日热量摄入,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饱

3、食疗:

(1)醋泡花生米:

生花生米500克,米醋300克

将米醋与花生米同浸于玻璃瓶内,5天内即可食用。

每天早上吃10粒,连服3-5天。

本方有降压,止血及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适用于辅助治疗高血压并有高胆固醇的患者。

(2)菊花芹菜饮:

菊花10克,芹菜30克

将芹菜洗净切段,与菊花一道加水1升水煎煮一刻钟,即可饮作。

每天1次,连服7-10天。

本方有健脾,祛痰化湿的作用,适用于辅助治疗高血压痰湿壅盛型,症见眩晕、头痛、头重、胸闷、心悸、食少者。

冠心病

一、病证概述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简称,其中以心绞痛症状最多见。

二、症状

(1)心绞痛:突发性前胸压榨痛或剧痛,可放射至喉颈部、左肩和左臂内侧,发作时间一般1-5分钟,轻的仅在前胸上、中胸骨后有一种紧闷和压迫感。

(2)急性心梗:患者持续性心前区疼痛(老年人可能会有轻度心绞痛和胸骨后不适),烦躁不安,冷汗、面色苍白、心衰、神志模糊。

三、病因

中医认为心肝脾肾及气血的亏损,寒凝、血瘀、痰阻等因素为主要致病因。

四、治疗机理

中医中药的治疗以益气活血化淤,豁痰开结,行气通阳,益气养阴为主。

五、药物治疗

中成药

(1)舒心糖浆:补益心气,活血化瘀,改善心功能,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胸闷、气短、乏力。

(2)冠心苏合丸:理气宽胸、止痛,适用于心绞痛发作时用。

(3)速效救心丸:行气活血,祛淤止痛,适用于心绞痛发作时用。

(4)复方丹参滴丸:活血化淤,理气止痛,适用于心绞痛反复发作。

(5)地奥心血康:活血化淤,行气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

2、西药

(1)硝酸甘油

(2)硝苯地定(心痛定)

(3)拜阿司匹林-维生素C泡腾片(心绞痛预防用)

(4)心得安(普萘洛尔)

(5)消心痛(硝酸异山梨脂)

六、更多中医知识

中医称“冠心病”真心痛。寒邪内侵,心脉闭阻,郁努伤肝,灼津为痰致血行不畅,心胸痹阻;嗜食肥甘,痰浊内生致痰淤交阻,心脉不通,年老体衰,心肾阳不振,心脉不畅,发为心痹等是造成冠心病的主要因素。

中医有“六淫生五邪”的说法,其中寒邪为造成冠心病因素之一。寒有寒凉,凝滞的特性,如寒邪侵体,阳气受损,经脉气血于阳气温煦,则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寒舍经脉则血脉挛缩,造成心脏供血不足和心绞痛等冠心病的症状。

肝的主要功能是“主疏泄”,疏泄功能正常,全身气机调畅,气血通达,脏腑功能和谐;若肝主疏泄功能不及,疏通升发无力,气机淤滞,就会造成局部刺痛,形成症积,也就是心绞痛和心梗的症状。

长期过食肥甘,水谷精微超过人体所需,在体内堆积形成膏脂,损伤脾胃,运化无权,不能正常布散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致湿浊内生,蕴酿成痰,痰湿内停日久,阻滞气血运行,可致气滞淤,变生胸痹,中风等症。

中医认为“心生血”,即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上输与心肺,经心阳之火温煦变化而赤成为血液,再由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循环运行全身,以维系正常的生命活动,如心血不足,血脉空虚,则面色无华,心胸动悸;若心气不足,脉道不利,血行不畅,血脉瘀阻,则心胸了憋闷刺痛,轻者少顷即止,得者痛至面青、大汗淋漓、甚至可致暴亡,这就是通常听说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症。

中医还有“心肾相交”的说法,也称水火相济;心属火,藏神,肾属水,藏精,肾中真阳上升,能温养心火,肾水又能制约心火,使其不致过亢而益心阴;心火下降于肾,以温肾水又能制约肾水泛滥,而助真阳,也就是说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人至中年后肾气渐衰,则心阳亦不振,可致脏腑功能衰退,痰淤交阻,心脉不畅,发为心痹。

由此可见,补益心气、活血化淤、清热豁痰,宜痹通阳,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原则。

七、冠心病日的日常护理

1、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原有活动,并坐下或躺下休息保持安静,可给予病人舌下含服服硝酸甘油0.3-0.6毫克,直至疼痛感减轻或消失。

2、避免过度劳累,激动、悲伤或寒风刺激,禁烟酒,保持心境平和,减少引起心绞痛的诱因。

3、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初发、恶化等类型的患者,应卧床休息。

4、避免重体力劳动,竞赛类运动和屏气用力动作,像举重,用力排便均属屏气用力动作,均应避免。

5、避免长时间,紧张过度的工作,以免诱发冠心病,心绞痛。

八、饮食护理和食疗

1、冠心病人的膳食宜选择易于消化并富含大量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可选择增强心脏功能和减轻心脑负胆的食物,如飞禽、瘦肉、鱼及其他水产品,烹调时宜用豆油、麻油和花生油等植物油,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少食含饱和脂肪酸多的动物性食物,如猪肉、羊肉,及含胆固醇高的内脏、肥肉、蛋黄、少用动物油和盐、戒烟酒。

2、食疗

(1)菊花山楂决明饮:

菊花5克,生山楂15克,草决明10克

将菊花、山楂片、决明子同放入保温杯内,以开水冲泡,一刻钟可饮用。

每天2次,连服7-10天。

本方有行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适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气滞血瘀型,症见阵发性心胸刺痛,痛引肩肾,胸闷气短等。

(2)木耳猪肉汤

黑木耳5克,猪瘦肉100克,佛手10克,薏米20克,佐料适量。

将黑木耳、猪瘦肉片佛手和薏米加水1升,煎煮一刻钟,加入调味料即可食用。

每天一次,连服7-10天。

本方芳香化浊,理脾化痰,适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痰湿内阻型,症见胸闷、胸痛、形体肥胖,心悸少寐、乏力、四肢困重者。

一、病证概述

指人体单位体积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长期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疾病,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每升低于120克,就视为贫血。

二、病因

(1)急慢性失血或出血病。

(2)造血原料不足(如铁、叶酸,维生素B12)

(3)骨髓病变(用药、放射、感染、肿瘤等)

中医认为“人之所赖以生者,血与气耳,“气”指人体各器系统的生理功能,血液循环中的“气”指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态,而“血”主要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等形成分。

贫血即相当于中医“血虚”,属虚损之列,即全身脏腑精气的亏损,就会出现各种功能的低下。

三、症状

常见的贫血症主要以下三种症状

(1)缺铁性贫血:最常见贫血症,99%以上贫血患者属于此类。症见,面色苍白,经常乏力、头晕、耳鸣、指甲扁平易裂,毛发干燥易脱、皮肝干燥,嘴角皴裂,(口角炎),女性月经失调,男女均血色素偏低。

(2)巨幼细胞贫血:因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营养不良,使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患者以老年人、嗜烟酒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及婴儿居多。

(3)再生障碍性贫血:指由于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造血功能低下或部分衰竭,使血红细胞生成障碍,引起全血细胞数量减少的症状,症见易疲乏、无力、头晕、食欲减退、低热、睡眠不佳等,症状严重可发生败血症。

四、治疗机理

中医认为:血虚与心肝脾关系密切,“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因此往往通过养血的治疗达到补血的目的,而气又能生血,所以补血中药中常配入补气药,而阴虚也可导致血虚,故养血药中常加入滋阴成分,另外补血药多过滋腻,久服会消化不良,故补血药中又会加入理气,健胃和中之品,这些特点均子西药更合理。

五、药物治疗

1、中成药

(1)阿归养血糖浆:补养气血。方中当归、阿胶、熟地、党参、甘草等补血养肝,健脾补气,生化精血、黄芪、川芎、补气升阳、行气活血、除对贫血引起的萎黄,眩晕乏力,肌肉消瘦,闭经,赤白带下等有针对性治疗作用外,还可以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如脑中风,心律失常,脑动脉硬化,脑动脉供血不足和脑血栓等。

(2)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方中党参、白术、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大枣等成分补血养肝、健脾补中、生化精血、安神养心,黄芪、川芎、木香补气升阳,行气止痛。除对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血虚萎黄等症有针对性治疗效果外,现代则用于贫血,神经衰弱,出血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胃及十二指肠出血,功血,再障贫血,营养不良,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

(3)益气养血补酒:补益肝肾,可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萎靡不振,腰膝酸软,阳萎早泄,耳鸣耳聋,胃寒,失眠等典型的贫血症状,方中人参、茯苓、甘草、补元气、健脾安神,山茱萸,五味子、熟地、治阴虚盗汗,遗精心悸,经少色稀,当归补血调经,麦冬益胃生津;忍冬藤,牡丹皮、沉香、川芎、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温中降逆。

(4)四物合剂:调经养血,用于营血虚弱,月经不调。

(5)复方鸡血藤膏:补血活血,调经、用于血虚症所致手足麻木,关节疼痛,月经量少色淡。

(6)血宝胶囊:补阴培阳,益肾健脾,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缺乏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2、西药

(1)硫酸亚铁片

(2)葡糖亚铁胶囊

(3)富马铁片

(4)速力菲片

六、贫血的日常护理

1、居室环境安静,空气流通,由于贫血患者一般免疫力较低,故尽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

2、注意休息,以减少机体耗氧量,保护心脏,适当锻炼,严重贫血者,活动后易心悸、气急、必须卧床休息,必要时还要吸氧,输血。

3、服用铁剂的患者,宜在两餐之间服用,不宜与牛奶、茶、咖啡同服,可与维生素C同服,服用铁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如出理恶心、呕吐、腹泻等铁剂副作用时,要及时就医调整用量。

七、贫血的饮食护理和食疗

1、最常见的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贫血症,饮食方面应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血、瘦肉、肝脏、肾、蛋黄、深颜色的蔬菜含铁也较多,水果中以杏、、李子、葡萄干、红枣、菠萝、橘子等含铁较多;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浓茶、咖啡和烟酒。

2、食疗

(1)荔肢大枣汤

荔枝干10克,大枣30克

将荔枝干、大枣加水1升煎煮一刻钟,即可食用。

每天1次,连服7-10天

本方健脾益气,适用于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脾气亏虚者,症见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乏力,纳少便稀。

(2)温补鸡汤

公鸡500克,桂皮5克,干姜10克,党参15克,制附片10克,葱、酱油、盐少许。

将公鸡宰杀后去毛,内脏洗净,连同桂皮,干姜、党参、制附片一起放入锅中,加水2升煮熟半小时后,加葱、酱油、盐调味,即可吃肉喝汤。

每天1次,连服7-10天

本方有补脾气,温肾阳的作用,适用于辅助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肝肾阴虚者,症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遗精、失眠、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无华,五心烦热,咽痛者。

低血压

一、病证概述

成人上臂血压低于90/60mmHg称为低血压。

二、症状

多见于20-50岁体质虚弱,缺乏锻炼的女性,轻者无症状,重者可有头痛、疲乏、晕厥;夏季较明显,或在体位突然改变(如从蹲位变为立位)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

三、病因

中医认为气血的亏虚和肝肾的亏虚是造成低血压的主要原因。

四、治疗机理

益气养血,滋阴补阳为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

五、药物治疗

1、中成药

(1)金鸡虎补丸:补气补血,舒筋活络,健身固精。

(2)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3)阿归养血糖浆:补养气血,用于面色萎黄、头晕乏力。

(4)益气养血补酒:补益肝肾,用于气血两亏、肝肾不足所致的心悸耳鸣。

(5)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

(6)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2、西药

(1)盐酸麻黄素

(2)哌甲酯(利他林)

六、更多中医知识

人体的气血是如何生成的呢?

(1)人体之气来自三个方面:一、禀赋父母先天之精;二、饮食中的营养物质;三、自然界的清气。先天精气的积蓄依赖于肾藏精的生理功能的发挥,而后天精气中的自然界的清气,则依赖肺呼吸功能进入人体进行吐故纳新,人自出生后,就依赖胃的受纳和脾的运化功能,对饮食进行消化吸收,并把其中的营养物质化为水谷精气,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气的生成及正常作用的发挥,一要先天精气来源丰富,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供应不足,二要肺、脾胃、肾等脏腑功能正常。

(2)而血的生成来源主要是营养和律液。

营气和律液则来源于饮食水谷,脾胃在消化活动中将饮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分别转化成人体所需的水谷精气和律液,而水谷精气中的核心就是营气,营气和律液进入脉内,经肺的气化和心阳的温煦化生为血液,也就是说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健与否,饮食水谷的营养充足与否,直接影响血液的化生,而且心、肝、肾等脏腑在血液生成过程中,同样起着不可获缺的作用,可以说血液生成的基本条件在于物质基础和相关脏腑的综合作用。

(3)而气与血的关系,则可以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既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而血能化气,载气,气与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资生,共同维系人体的生命活动。

如果上述某一个生命活动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在人体上出现病变的反应,如果气虚,则会出现精神萎顿,倦怠乏力,眩晕、自汗、面色苍白;如果血虚,则会头晕眼花,疲乏无力,面色、唇舌、爪甲色淡,心悸,失眠、脉动虚而细等。而常见的低血压,贫血等症基本属于此范畴。

因此,中医治疗低血压以益气养血,滋补阴阳为主。

七、贫血及低血压的日常养护

人体尤其是女性,由于需经历月经,胎孕、产育和哺育乳等生理周期,极易耗损血液,使机体处于气血不足的状态,除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以下“五养”。

1、神养,中医认为若情致不畅,肝气郁结最易暗耗血液,所以养气血首先要心态平和,心情愉快,不华裔可增加强机体免疫力,还可促进造血机能旺盛。

2、睡养: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娱乐有度,性生活有节,特别是保证充足的睡眠,对条畅气血,延缓衰老十分重要。

3、动养:经常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天保证半个小时),如散步、慢跑、游泳、打球、跳舞等,不仅可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还可增强人体造血功能。

4、静养:动静结合、劳逸适度,尤其是工作时间久,身心疲惫,心烦意乱时,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调养,如独处静坐、闭目调息、听音乐或绘画,均可宁心养神,尽快恢复疲劳,以防劳伤思虑伤血。

5、食养:要适当多吃富含“造血原料”的食品,特别是优质蛋白质,微量元素(尤其是铁元素)、叶酸、维生素B12类的食物,如豆制品,动物肝肾、动物血、鱼、虾、鸡、蛋、大枣、红糖、黑木耳、花生(带红皮吃)、黑芝麻及多种新鲜蔬菜、水果。

八、食疗

1、何首乌25克,菠菜12克,先水煎何首乌,2小时后去何首乌入菠菜,煮10分钟后服用,每日1次,每次1剂。

2、芪龙羊肉汤

羊肉200克,黄芪10克,龙眼肉20克,香油,盐适量。

将羊肉洗净切块,放入砂锅,加水1升与黄芪、龙眼肉同炖至肉烂,加入调味料即可食用

每天1次,连服7-10天

本方补脾肾、益气血。适用于辅助治疗贫血及脾肾阳虚者,症见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形寒肢冷,心悸耳鸣,大便稀薄,小便清长,男子阳痿,女子经闭。

甲状腺疾病

一、病证概述

甲状腺疾病主要分三种

(1)地方性甲状腺肿:因饮水食物中长期缺碘,体内甲状腺素生成困难。

(2)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甲状腺素分泌过多

(3)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多种原因引起甲状腺素合成分泌不足。

二、症状

(1)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大。

(2)甲亢:多汗、胸闷、心慌、手抖、;甲状腺肿大,突眼等。

(3)甲减:怕冷,嗜睡体温偏低、食欲减少,便秘等。

三、病因

中医称甲状腺疾病为“瘿瘤”,主要因水土不服、饮食失调、精神抑郁、肝失条达、脾失健运致使气滞血淤,痰湿凝结于颈而致,病机关键阴虚阳亢。

四、治疗机理

中药治疗首以滋阴潜阳为主,侧重于清火化痰消瘿。

五、药物治疗

1、中成药

(1)夏枯草膏:清火、散结、消肿。用于火热内蕴所致的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乳腺增生症。

(2)甲亢灵片:平肝潜阳、软坚散结。

(3)甲亢消: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4)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5)知柏在黄丸:滋阴降火

2、西药

(1)碘化钾(口服)适用于单纯型甲状腺肿

(2)复方碘溶液(同上)

(3)甲状腺素片(同上)

(4)他巴唑:适用于甲亢

(5)丙基硫氧嘧碇:适用于甲亢

(6)美多洛尔(倍他洛克):适用于甲亢

(7)甲状腺片:适用于甲减

(8)纯左旋甲状腺素:适于用甲减。

六、更多中医知识

人体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外感内伤及其他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可使机体发生病理性改变,从而产生痰饮、淤血、结石等病理产物,而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类疾病,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等致病因素是形成水湿痰饮的初始病因。

肺、脾、肾等脏腑对水液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失常是水湿痰饮形成的中心环节。脾为水之中州,主运化水湿,外感湿邪、饮食失宜,致脾气阻滞不运,均可聚湿生痰,痰结于肌肉筋骨,痰气血交阻,则可致瘿瘤、痰核、瘰疬、乳房结块等病症。

因此中医治疗以滋阴潜阳,清火化痰为主。

七、甲状腺肿的基本知识

1、我国是个碘缺乏较严重的国家,因此坚持食用1:10000的碘食盐是补充人体所缺乏的碘的基本原则。

2、饮食应该选择高热能,高纤维素和足量糖类、蛋白质的食物以满足机体因新陈代谢亢进而引起的消耗,可选择滋阴平肝,潜阳的药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烟酒,咖啡。

八、食疗

(1)紫菜萝卜汤

白萝卜200克,紫菜10克,盐、味精稳中有降适量。

将萝卜洗净切块,放进锅内加水1升,煎煮一刻钟,放入紫菜和盐、味精等,即可食用。

每天1次,连服7-10天。

本方有行气化痰散结的作用,适用于辅助治疗甲亢之痰湿凝结者,症见颈部肿大,胸闷饮食减少,恶心呕吐、口腻多痰,喜食肥甘厚味等。

(2)猪肤粥

猪皮100克,蜂蜜10克,粳米100克

将猪皮洗净后入锅驼机加入水1升煎煮一刻钟,去渣取汁与蜜、粳米同煮熬成粥,即可食用。

每天1剂、连服7-10天

本方具有滋阴养精,补心益肾的作用,适用于辅助治疗甲亢之肾阴亏损者,症见心烦易怒,恶热自汗,腰酸无力,目突手抖,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口苦口干,食欲亢进者。

淋巴结肿大

一、病证概述

淋巴结分布全身,任何部位的淋巴结肿大都是人体有炎症发生的反应,如:腑下淋巴结肿大表示乳腺、胸腺、上肢有炎症;右侧锁骨淋巴结肿大表示气管、胸膜、肺处有病变,出现淋巴结异常,需及时就诊检查,并进行抗生素,抗感染的治疗。

二、症状

全身各处淋巴结肿大,有时伴有发烧,感染。

三、病因

中医称“瘰疬”一般指发生于颈部的淋巴结肿,致病原因主要是气滞痰凝、阴虚火旺、气血两虚所致。

四、治疗机理

中医治疗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滋阴降火,益气养血为主。

五、药物治疗

1、中成药

夏枯草膏:清火、散结、消肿、用于火热内蕴所致的头痛、眩晕、瘰疬、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乳腺增生症。

(2)西黄丸: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痛。

(3)复方双花口服液: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4)抗病毒注射液:抗菌消炎。

(5)金银花露:清热解毒。

2、西药

(1)氨硫脲

(2)托氧沙星

(3)氧氟沙星

(4)罗红霉素

(5)阿奇霉素

六、更多中医知识

人体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外感内伤及其他治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可使机体发生病理性改变,以而产生痰饮、淤血、结石等病理产物,而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类疾病,而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等致病因素是形成水湿痰饮的初始病因。

肺、脾、肾等脏腑对水液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失常是水湿痰饮形成的中心环节,脾为水之中州,主运化水湿,外感湿邪、饮食失宜,致脾气阻滞不运,均可聚湿生痰,痰结于肌肉筋骨,痰气血交阻,则可致瘿瘤、痰核、瘰疬、乳房结块等病症。

七、淋巴结核的营养防治

中医认为患淋巴结核的主要原因是肝气郁结,痰火凝结,所以患者除正常的治疗外,还应注意饮食和情绪,可多食用如佛手一类具有舒肝理气,降火祛痰作用的果蔬。饮食要营养丰富,可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适量矿物质的平衡食品,适当多吃肉类、鱼类、蛋类、乳制品及养阴益气的食品,如瘦猪肉、木耳、芋头、冬瓜、苹果=藕番茄、豆制品等;忌食辛辣刺激,煎炒油腻的食物及腥味食品(发性),并戒烟、戒酒。

八、食疗

(1)荔枝汤

荔枝肉适量,海藻或海带15克

用热水煎服后食用,适用于气血两虚型患者。

(2)营养产品调理

维生素C:增强机制抵抗力,抗炎。

螺旋藻:提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调节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

B族维生素:参与物质代谢合成,缓解患者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B-胡萝卜素:增强细胞防御能力,促进组织修补,增强皮肤粘膜免疫力,提高抗感染能力。

蛋白粉:制造肌肉、血液和皮肤的新组织,以代替坏死组织,为免疫系统制造抗体抵抗幽默菌和病毒的感染,促进血液凝集和伤口愈合。

大蒜精油:天然抗菌剂,能刺激免疫系统。

九、食疗与小验方

1、淋巴结核验方

夏枯草60克,柴胡6克,鲜蛋黄14枚(煮熟)先以5碗水煮草药成汁去渣,在将熟鸡蛋去壳,放入药汁同煮,以汁干为度,每次吃1个蛋,日服2次,饭后用温水送下,7日为1个疗程,一般需服1-3个疗程。(本方源自《名医偏方秘方大全》)软坚散结适用于颈部淋巴结核,无论男女,新久皆宜。

2、红青膏

红矾3克,青黛3克,猪睾丸2个

将红矾,青黛研为细沫,再配猪睾丸共捣,摇匀调成膏状,盖敷于患处,一般外贴2天即可,根据病情可反复1次。

祛痰散结,凉血解毒。适用于颈淋巴结核无溃破及窦道形成、全身无明显症状者。(本方源自《中国验方全书》)。

糖尿病

一、病证概述

属绝对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及胰高糖素活性增高类疾病;与遗传民、环境、免疫等因素有关;病变可累及机体多器官组织,如:心脑血管,神经系统、肾脏、视网膜、皮肤等危重时发生酮症酸中药。

二、症状

口干、口渴、饮水多,体重缓慢减轻,常有饥饿感,出汗、心悸、低血糖、男性尿频、下肢足部溃疡经久不愈,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

三、病因

阴虚亏耗,燥热阴伤为主要致病因素。

四、治疗机理

清热润滑油燥,益气养阴为中医主要治法。

五、药物治疗

1、中成药

(1)消渴丸:适用于轻、中度糖尿病。

(2)糖尿灵片:适用于轻、中度糖尿病。

(3)养阴降糖片:适用于轻、中度糖尿病。

(4)降糖甲片:适用于2型糖尿病。

(5)参芪消渴颗粒:适用于2型糖尿病。

(6)金芪降糖片:适用于2型糖尿病。

(7)降糖舒胶囊:适用于糖尿病引发的全身症状。

(8)益肾消渴胶囊:适用于糖尿病引发的全身症状。

2、西药

(1)甲福明(二甲双胍)

(2)拜糖平(阿卡波糖)

(3)优降糖(格列本脲)

(4)优降糖(苯乙福明)

(5)胰岛素(皮下注射遵医嘱)

六、更多中医知识

中医中的阴阳学说起起源于古代哲学,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到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双方的的概括,体现了事物的对立统一法则,。例如有天就有地,有男就有女,有冷就有热等等。阴阳既对立制约,又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

从中医的角度讲:人体的阴阳必须保持相对的协调,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阴阳的动态平衡遭破坏,出现偏胜或偏衰的阴阳失调现象,即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糖尿病则是体内阳阴失衡、阴虚偏胜的一种病症。

阴虚指体内阴气亏虚,滋润及抑制作用减退,即阴对阳的制约作用下降,导致阳阴相对偏亢,产热相对过剩的病理状态;临床上表现虚性的热症,属中医“消渴病”的范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肺燥津伤,津液失于输布,则脾胃不能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终致肺燥、胃热、肾虚;阴损及阳,阴阳具虚。

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以清热润肺,清胃润燥,温肾滋阴固摄,救阴回阳为主。

七、糖尿病的日常护理

1、适当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可促进糖利用,减轻胰腺负担,促使血糖下降,最好做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

2、运动前做好准备,炎热时带好水,寒冷天气注意保暖,随身携带些饼干、点心、当出现饥饿感、头晕、心慌、出冷汗、四肢无力时及时食用,随身携带写有本人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的卡片,已备急需时用。

3、运动过程中如出现胸闷、痛、视力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以防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和心梗。

4、因皮肤抵抗力低,糖尿病人皮肤宜发生感染,且伤口不易愈合;因此要勤洗澡、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穿质地柔软宽松的纯棉内衣。

5、女病人由于尿糖刺激引起的外阴瘙痒者次小便后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防止湿疹的发生。

6、每日检查双足,注意皮肤颜色、温度的改变情况,注意保暖,适当步行,促进足部血液循环,保持足部清洁。

7、出现酮症酸中毒的病人,要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八、饮食护理和食疗

1、糖尿病人的饮食治疗是决定糖尿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关键在于维持标准体重,纠正代谢紊乱,使血糖和血脂接近正常水平,对重症和1型糖尿病人要严格控制饮食,并长期坚持。

2、根据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来记算每天摄入体内的热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比例,严格限制甜食的摄入,多食高纤维食物。

3、食疗:

菠菜根100克,银耳5克

将银耳用水泡发洗净,菠菜根洗净切碎,加1升水,煎煮一刻钟,即可饮用。

每天1次,连服7-10天

本方有补肺润燥,生津止渴的作用,适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肺津伤者,症见口渴喜饮,随饮随渴,品咽干燥,食量如常,小便较多者。

(2)枸杞子粥

枸杞15克,糯米100克

将枸杞,糯米洗净,加水1升,煮成稀粥,即可食用。

每天1剂,连服7-10天

本方有滋补肾阴、生律止渴的作用,适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肾阴亏虚者,症见尿频量多,浊如脂膏,口干舌燥,渴而多饮,五心烦热,腰膝酸软,遗精失眠等。

颈椎病

一、病证概述

颈椎间盘由于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急慢性扭伤等原因、诱发的脊柱内外平衡失调,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动、脊髓等,而引起的颈、肩、臂疼痛,手指麻木、头痛、头昏等一系列症状。

二、症因病机

中医认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急慢性外伤、风寒、湿邪、痰凝瘀阻是颈椎病发病的基本原因。

三、症状

1、神经根型:临床表现为颈肩背疼痛,并向一侧或两侧上肢放射、握力减退、麻痛部位多出现在手指和前臂。

2、椎动脉型:临床表现为眩晕、常因头部转动而加重、并伴有颈肩痛、耳鸣、恶心等。

3、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为颈部酸痛,有沉重感、头痛或偏头痛、枕部痛、视力不清、心跳加快、恶心、多汗等。

4、脊髓型: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并常伴有头颈部疼痛、面发热、出汗等。

四、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以温经活血、舒张止痛、补中益气,散瘀通经、补益肝肾、活血化瘀为主。

五、药物治疗

1、中成药

由于中药治疗颈椎病以温经活血,舒张止痛,补中益气,补益肝肾为主,因此外用药与内服药的配合可以缩短治疗周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射香祛痛搽剂搭配金鸡虎补丸

射香祛痛搽剂有活血祛瘀、舒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直接搽敷于痛点;金鸡虎补丸则可补气补血、舒筋活络、健肾固精。

(2)射香祛痛搽剂搭配疏风活络丸

射香祛痛搽剂有活血祛瘀、舒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疏风活络丸则适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痛之颈椎病。

(3)射香祛痛搽剂搭配天麻祛风丸

射香祛痛搽剂有活血祛瘀、舒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天麻祛风丸则适用于头部眩晕之颈椎病。

(4)射香祛痛搽剂搭配颈复康冲剂

射香祛痛搽剂有活血祛瘀、舒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颈复康冲剂可舒颈活络,散瘀止痛。

2、西药

(1)消炎止痛药:扶他林、泰诺力。

(2)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1、B6、B12。

(3)血管扩张药:地巴唑、丹参片。

六、更多中医知识

风、寒、暑、湿、燥、火中医简称“六淫”,指六神感病邪太过淫胜之意。“六淫”又称“六气”,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运转和消长变化的现象,而人类则长期生活在六气更替的环境中,并认识到六气是万物生长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使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物质基础,但如果自然界变化异常,出现太过与不及时,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六气”就被称为“六淫”了。

除自然界的变化因素外,人体也有因其自身调节能力低下时而发生的外感病症,即“内生之邪”;也就是说在临床上某些疾病并非直接感受“六淫之邪”,而是由于脏腑气血阴功能失调所致,为病自内生。

根据以上理论,人体筋骨,肌肉疼痛的症状,应为寒邪客留机体,虚寒内生的表现;阴寒之气侵袭人体,体内阳气不足以制约阴气,经脉筋骨失于阳气的温煦,则涩滞不通,不通则痛,表现在肢体关节的疼痛上;另有寒从内生的因素,尤其反映在中老年身上,老年人机体阳气虚衰,湿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虚凝血脉血行迟缓,具体症状为畏寒肢冷,筋脉挛缩,肢节疼痛,遇寒加重等。

因此,中医治疗颈椎病以温经活血,舒张止痛、散瘀通经、补益肝肾为主。

七、颈椎病的预防与护理

1、长期从事低头工作的人,不宜长时间连续工作,应经常起身做颈间背部的活动,不宜做跳水、垫上运动(头倒立、前滚翻)=头顶重物等动作,睡眠时枕头不宜过高、过低、过硬、坚持做颈椎活动操、健美操等,对防止颈椎病有积极作用。

2、除口服与外用药配合疗法外,还可用推拿、牵引、针灸等疗法进行治疗,重症患者治疗后,可选用一宽硬领围于颈项部,用以固定颈椎,对脊髓型患者,手法治疗效果不佳,或有进行性加重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八、食疗

(1)甲鱼猪脊髓汤:

甲鱼250克,猪脊髓150克,生姜、葱、胡椒粉、盐、料酒、熟花生油、肉苁蓉20克,骨碎补15克

将甲鱼宰杀,去头及内脏洗净切块,将肉苁蓉、骨碎补一起放进锅中,加水1升,煎煮一刻钟,去渣取汁,与甲鱼肉,料酒、猪骨髓、姜、葱、盐、熟花生油、胡椒粉拌匀,上笼蒸1小时,即可食用。

每天1次,连服7-10天

本方有滋补肾,填精补髓的作用,适用于辅助治疗肾阴虚型骨质增生,症见头晕、耳鸣、腰酸背痛、肢体麻木,活动受限等。

(2)莲粟胡桃饮

莲子20克,粟子30克,胡桃肉20克,白糖10克

将胡桃肉、莲子和粟子一起放入锅中,加水1升,煎煮半小时,加入白糖调味,即可饮用

每天3次,连服7-10天。

本方益肾健脾、补虚强骨。适用于辅助治疗脾肾阳虚型骨质增生,症见腰膝酸软、肢体麻木、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

肩周炎

一、病证概述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绢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好发于45-55岁年龄段。

二、症状

常见肩关节周围广泛疼痛,由轻到重、由间断性到持续性,夜间痛甚,痛感可放射至手、颈、枕部、并可引起功能受限,患者常感谢到穿脱衣、梳头、叉腰困难等,病程较长者由于肩关节粘连日久,可出现肌肉萎缩。

三、病因

中医认为造成肩周炎的主要原因是风寒湿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肝肾不足,筋脉失于濡养而致。

四、治疗机理

因此中医治疗肩周炎以祛风通络,散寒除湿,补益肝肾,舒筋止痛为主。

五、药物治疗

1、中成药

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外用药人服药的配合,祛湿与补益结合,可缩(1)射香祛痛搽剂搭配金鸡虎补丸

本方射香祛痛搽剂有活血祛瘀、舒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而金鸡虎补丸则可补气补血、舒筋活络、健肾固精。

(2)本草纲目家方酒搭配小活络丸:小活络丸可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而本草纲目家方酒除可以发挥酒剂酒行药力的作用外,其成份决定了此酒本身既具有补益肝肾,补实养血,祛风除湿的功效。

(3)射香祛痛搽剂搭配养血荣筋丸:养血荣筋丸可养血荣筋,祛风通络;射香祛痛搽剂可活血祛瘀、舒经活络、消肿止痛。用于各种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瘀阻,关节疼痛。

2、西药

肌肉注射利多卡因和维生素B12,急性期患者加入氟美松,当归液等。

六、更多中医知识

中医针对人体器官的生理特性指出:“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也就是说筋(包括肌腱、韧带、筋膜等软组织)有连接和约束骨节,主持运动和保护内脏的功能,而肝脏则具有主管全身筋膜、肢体运动的作用;筋有赖于肝之阴血滋养,而发挥其正常功能,所以肝的气血充盈,肢体关节活动就自如,就强健有力,若肝之阴血不足,筋失所养,则肢体关节活动失灵,屈伸不利或疼痛易于疲劳。

肩周炎除肝肾不足的因素外,另一原因则是因风寒湿邪侵袭肩周筋脉所致,也就是中医所讲的内在营卫虚弱、筋骨衰颓,外邪则乘虚而入,造成局部肌肉筋膜组织疼痛,运动障碍等。

因此中医治疗肩周炎以祛风通络,散寒除湿、补益肝肾、舒筋止痛为主。

七、肩周炎的日常护理

1、除口服药与外用药的综合治疗外,治疗肩周炎还要采取理疗、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另外患者还应配合进行一些功能性锻炼以巩固治疗成果,加快肩部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预防肩部骨质疏松;例如,大挥臂、爬墙、摸鱼、体后拉手等。每天需锻炼6次以上,每次10-20分钟,运动幅度从小至大。

2、注意肩部保暖,急性期疼痛剧烈时,应注意休息,不要勉强用力,以免加重病情,为防止周围软组织连,每日应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的进行功能锻炼。

八、食疗

(1)海带排骨煨汤

猪排骨500克,海带200克,黄酒、盐、姜各适量。

将海带泡发洗净,将排骨洗净切块,与黄酒、盐、姜同放入锅中,加水共炖煮至排骨熟,即可食用。

每天1次,连服7-10天。

本方可补肾填髓,益气补血,消痰散结,软坚通脉。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病证概述

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特点为关节腔滑膜发生炎症,渗液,细胞增殖,软骨及骨组织破坏,前后关节强直,关节功能丧失。

二、症状

以肢体关节疼痛肿胀、曲伸不利、关节僵硬、强直功能丧失为主。

三、病因

中医认为人体正气不足,复受风寒湿热为主要致病因。正气亏虚主要指气血不足和肝肾亏损,外邪主要是风寒湿热之邪侵入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西医则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四、治疗机理

祛邪为先,祛寒除湿,活血化淤,再补虚扶正,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即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五、药物治疗

1、中成药

(1)射香祛痛搽剂:活血化淤、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各种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瘀阻、关节疼痛。

(2)金鸡虎补丸:补气补血、舒筋活络,健肾固精。用于四肢麻木、腰膝酸痛、夜尿频数

(3)益气养血补酒:补气肝肾。

(4)舒筋活络丸:适用于疼痛游走不定,并累及多处关节的症状。

(5)小活络丸:适用于痛有定处,遇寒加剧,关节屈伸不利。

(6)雷公藤片:祛风散毒,除湿消肿,舒筋通络。

(7)天和追风膏: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2、西药

(1)消炎痛(吲哚美辛)

(2)萘普生(消痛灵)

(3)炎痛喜康

(4)芬必得

(5)青霉素

(6)金制剂

六、更多中医知识

风、寒、暑、湿、燥、火中医简称“六淫”,指六神感病邪太过淫胜之意。“六淫”又称“六气”,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运转和消长变化的现象,而人类则长期生活在六气更替的环境中,并认识到六气是万物生长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使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物质基础,但如果自然界变化异常,出现太过与不及时,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六气”就被称为“六淫”了。

除自然界的变化因素外,人体也有因其自身调节能力低下时而发生的外感病症,即“内生之邪”;也就是说在临床上某些疾病并非直接感受“六淫之邪”,而是由于脏腑气血阴功能失调所致,为病自内生。

根据以上理论,人体筋骨,肌肉疼痛的症状,应为寒邪客留机体,虚寒内生的表现;阴寒之气侵袭人体,体内阳气不足以制约阴气,经脉筋骨失于阳气的温煦,则涩滞不通,不通则痛,表现在肢体关节的疼痛上;另有寒从内生的因素,尤其反映在中老年身上,老年人机体阳气虚衰,湿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虚凝血脉血行迟缓,具体症状为畏寒肢冷,筋脉挛缩,肢节疼痛,遇寒加重等。

因此,中医治疗应以祛邪除湿,活血化瘀,补气养血,滋养肝肾为主。

七、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

1、一般护理:

(1)急性活动期病人除关节疼痛外,还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所以应卧床休息,但症状控制后还应早下床活动。

(2)活动期要将膝下放一平枕,使关节保持伸直位,以保护关节的功能位置。

(3)早晨起床后最好洗温水浴,并用热水浸泡病变关节,夜间睡眠时可戴手套保护暖防寒,以减轻晨僵的程度,并可配合按摩和理疗。

(4)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腹痛、消化道出血、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则可能提示病情加重,应及时去医院就医。

2、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纤维素、营养丰富的饮食,有贫血者增加含铁高的食物,如猪肝、蛋黄、花生米、黑木耳等,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尽量避免进食导致关节炎症加重的食物、如谷类、牛奶、奶制品、咖啡、柑橘属的水果等。

八、小验方

1、金刚饮:

金刚刺15克,广地龙15克,蜈蚣1条,黄芪40克,桂枝12克,海风藤12克,威灵仙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20剂为一疗门程,一般煎服2-3个疗程、活血通经、温经祛湿。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红肿热痛,加忍冬藤15克,知母10克,黄柏2克。

病程长,关节肌肉冷痛剧烈,痛处固定,可加制川乌8克,制草乌8克

肢体全身游走性疼痛,可加防风12克,羌活10克

若已病关节变形,屈伸不利,并伴头晕腰酸,加熟地12克,狗脊10克,龟板12克,(上述诸药药店饮片可柜台可买到)(本方源自《中国验方全书》)

2、止痛搽剂

生半夏30克,生南星30克,生川乌30克,生草乌30克

加入500毫升50%酒精浸泡密封泡一周以后,外搽患处。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本方源自《中医秘单偏验方妙用大典》

骨性关节炎

一、病证概述

又称肥大性或老年性关节炎,是中年后发生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的慢性关节病(俗称骨质增生)

二、症状

好发于人体髋、膝、肩、手、指、腕、腰椎等部位,表现为关节酸痛,活动受限,劳累后加重,后期常畸形。

三、病因

中医认为主要的致病因素是:寒邪滞留机体的筋脉、关节、肌肉、或年老久病后气血、肝肾均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所致。

四、治疗方法

中医的治疗以祛风、散寒、盛湿、益气血、补肝肾为治疗原则。

五、药物治疗

1、中成药

中医治疗骨性关节炎以祛风、散寒、益气血、补肝肾为主,因此外用药与内服药的配合可以缩短治疗周期,达到豆功倍的效果。

(1)射香祛痛搽剂搭配金鸡虎补丸

射香祛痛搽剂有活血祛瘀,舒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直接搽敷于痛点,金鸡虎补丸则可补气补血、舒筋活络、健肾固精。

(2)抗骨增生胶囊搭配本草纲目家方酒

抗骨增生胶囊具有补腰肾、强筋骨、活血利气,止痛的作用。本草纲目家方酒除可以发挥酒剂酒行药力的作用外,其成份决定了此酒本身既具有补益肝肾,补气养血,祛风除湿的功效。

(3)壮骨关节丸:补益肝肾,养益肝肾,养血活血,舒筋活络,理气止痛。

(4)骨刺消痛液:祛风通络,活血止痛。

2、西药

(1)海尔根(透明质酸钠)

(2)葡力(硫酸氨基葡萄糖)

(3)布洛芬

(4)氨糖美辛

六、更多中医知识

风、寒、暑、湿、燥、火中医简称“六淫”,指六神感病邪太过淫胜之意。“六淫”又称“六气”,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运转和消长变化的现象,而人类则长期生活在六气更替的环境中,并认识到六气是万物生长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使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物质基础,但如果自然界变化异常,出现太过与不及时,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六气”就被称为“六淫”了。

根据以上理论,人体筋骨,肌肉疼痛的症状,应为寒邪客留机体,虚寒内生的表现;阴寒之气侵袭人体,体内阳气不足以制约阴气,经脉筋骨失于阳气的温煦,则涩滞不通,不通则痛,表现在肢体关节的疼痛上;另有寒从内生的因素,尤其反映在中老年身上,老年人机体阳气虚衰,湿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虚凝血脉血行迟缓,具体症状为畏寒肢冷,筋脉挛缩,肢节疼痛,遇寒加重等。

因此,中医治疗应以祛邪除湿,活血代瘀,补气养血,滋养肝肾为主。

七、骨性关节炎的日常护理

1、注意天气变化保暖防寒、防止关节受寒,注意平时的保护避免慢性损伤。

2、疼痛剧烈时,应卧床休息,减少负重活动,缓解时适度锻炼如颈腰部缓慢转动,下蹲,扭转双膝等活动,及打太极拳等,但应防止过度劳累。

八、饮食护理及食疗

1、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类的食物,多进食钙磷含量丰富的食物。

2、适当控制摄入热量,控制体重,以防因关节负重而诱发或加重本病。

3、食疗:

(1)鳝鱼鸡肉汤

鳝鱼100克,鸡肉100克,盐、黄酒,葱稳中有降适量。

将鳝鱼、鸡肉放入油锅中翻炒,加盐、黄酒、葱白和清水,煮熟后调入调料,即可食用

每天1次,连服7-10天。

本方有补气血、通脉利筋骨的作用。适用于辅助治疗关节炎患者。

(2)猪腰炒黄花菜

猪腰250克,黄花菜30克,小茴香5克,盐、葱、姜、蒜苗、味精、油、生粉等。

将猪腰洗净切成腰花,将黄花菜、蒜苗切段,一起放入热油锅中翻炒,加入葱、姜、蒜、小茴香、盐,加水淀粉勾芡,即可食用。

每天1剂,连服7-10天

本方温补肾阳,平肝补血。适用于辅助性治疗肾阳虚型抽质增生,症见腰酸肢麻、下肢无力、尿频、便溏、手足不温等。

腰椎间盘突出

一、病症概述

系腰椎间盘的退变与损伤,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腰脊神经根引起腰腿疼痛的一种病症。

二、症状

主要表现为腰痛,一侧或两侧下肢放射痛,严重者不能久坐,久站、翻咳嗽、喷嚏或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

三、病因

主要是椎间盘本身的退变,含水量降低后椎节失稳、松动,加之外伤、劳损、寒冷、潮水湿,用力不当等外在因素造成,中医认为其主要致病原因为:气滞血瘀、风寒阻络、肝肾亏虚。

四、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以活血祛瘀、祛风散寒、补益肝肾为主。

五、药物治疗

1、中成药

(1)射香祛痛搽剂:活血祛瘀、舒筋洛络、消肿比痛。用于各种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瘀阻、关节疼痛。

(2)金鸡虎补丸:补气补血、舒筋活络、健肾固精。用于四肢麻木、腰膝酸痛、夜尿频数

(3)本草纲目家方酒:补益肝肾、补气养血、祛风除湿。

(4)腰痛宁胶囊:温经通络,化瘀止痛。

(5)铁弹丸:活血镇痛,通经活络。

(6)强肾镇痛丸:温肾益气,散寒止痛。

2、西药

(1)地塞米松(氟美松)

(2)氢氯噻嗪(双氢克尿赛)

(3)硫酸软骨素A1(康得灵)

(4)布洛芬

六、更多中医知识

中医理论指出“肾主骨,生髓”,意思是说骨骼依赖骨髓的充养,而骨髓为肾精所化生,肾精具有促进骨骼生长以育和修复的功能,肾精旺盛,骨髓充盈骨有养,则骨骼健壮坚实,肢体强劲有力;若肾精不足,骨髓空虚、骨失所养,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骨骼改变,如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颈椎病等。

所以根据中医“肾主骨”的理论,治疗此症应用散寒祛湿、活血化淤、修复受损药物的基础上,必须施以补肾药物。

七、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与护理

1、本病为退行性疾病,平时就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以保持肌体活力,切不可超负荷用力,注意防寒保暖,长期弯腰工作者,应加强腰背部功能的练习。

2、急性期亚格卧床休息(大小便均可不下闲或坐起),3周后症状基本消失后,可佩戴腰围等保护下床活动,病情好转后,适当进行腰背部肌肉的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饮食护理和食疗

1、食疗:

(1)肉苁蓉炖羊脊骨

羊脊骨500克,肉苁蓉20克,草果5克,荜波5克

将肉苁蓉、草果、荜波一起放进锅中,加水1升,煎煮一刻钟,去渣取汁,放入羊脊骨煮半小时,放入调味料,即可食用。

每天1剂,连服7-10天

本方有补肾腰的作用,适用于辅助治疗腰腿肌骨关节痛。

急性软组织损伤

一、病证概述

指人体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及滑膜等软组织的急性损伤,好发于腰、踝(脚腕)、膝等部位。

二、病因

除猝受外力伤害的因素外;内在营卫虚弱、筋骨衰颓、致使风寒湿等外邪乘虚而入、闭阻经络、也是造成急生软组织损伤主要因素。

三、治疗机理

中医治疗以舒筋活血、祛风散寒,解痉止痛、理筋整复为基本原则。

四、药物治疗

1、中成药

(1)射香祛痛搽剂:活血祛瘀、舒筋洛络、消肿比痛。用于各种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瘀阻、关节疼痛。

(2)跌打丸: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3)三七伤药片:舒筋活血,散瘀止痛。

(4)活血止痛散: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5)舒筋活血丸:舒筋活血,活血止痛。

2、西药

(1)芬必得(布洛芬)

(2)强痛定(布桂嗪)

(3)泰诺(对乙酰氨基酚)

(4)消炎痛

五、更多中医知识

营卫之气对人体化生血液,营养全身,护卫肌表,防御外邪起着重要作用;如营卫同气,机体脏腑营养充足,皮肤柔润,肌肉壮实,腠理致密,外邪是不宜侵入;如营卫不和,抵御外邪能力低下,再加之猝受外力伤害的因素(如跌打损伤,闪挫扭伤,意外事故),直接损伤脉道,使血离经脉、运行不畅,造成肌肉、筋膜等组织淤血、肿胀、疼痛等。

因此,中医治疗急性软组织急性软组织损伤以疏经活血,祛风散寒,理筋整复,消肿止痛为主。

六、急性软组织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1、当扭伤发生,并排除了骨骼损伤的因素后;首先要静止休息,并用布包冰块或冷毛巾冷敷痛处,以防局部淤血,24小时后使用或服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口服与外用相结合,可增加疗效,促进康复;严重扭伤则应尽早去医院采取理疗,推拿、针灸、封闭等综合性治疗。

2、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各部位肌肉的稳定性,负重或进行体育活动前,做好准备活动,不要超负荷用力,腰部患者不要单身提重物。

3、防寒保暖,节制房事,腰部疾患者最好睡硬板床。

七、饮食护理

1、食疗

(1)两面针煲鸡蛋

两面针10克,盐5克,鸡蛋100克,将两面针放入锅中,加入1升煎煮半个小时。去渣取汁,放入鸡蛋(打散)成汤,加入盐等调味品即可食用。

每天1剂、连服7-10天

本方祛风通络,消肿止痛,适用于辅助治疗风湿骨痛,牙痛、骨痛、软组织扭伤疼痛等。

足跟痛

一、病证概述

以足跟部疼痛为主要特征,往往在久行、久立或受凉后加重,休息与得暖后减轻,好发于中老年人。

二、病因

多因肝肾亏虚,筋骨萎软,复感风寒湿邪侵袭,或外伤,或劳损等所致。

三、治疗机理

中医疗法以补益肝肾、养血舒筋、活血祛瘀为主。

四、药物治疗

1、中成药

中药治疗足跟痛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并辅以益气养血和补益肝肾为原则;因此外用药与内服的配合,祛湿与补益的地合,则可尽快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1)射香祛痛搽剂搭配金鸡虎补丸

本方中射香祛痛搽剂有活血祛瘀、舒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而金鸡虎补丸则可补气补血,舒筋活络、健肾固精,外用药与内服药的配合可以缩短治疗周期,效果显著。

(2)骨仙片搭配本草纲目标家方酒

骨仙片有填精益髓、强壮筋骨、舒筋活络的作用,而本草纲目家方酒除可以发挥酒剂酒行力的作用外,其成份决定了此酒本身既具有补益肝肾,补气养血,祛风除湿的功效。

(3)风湿骨痛胶囊搭配本草纲目家方酒

风湿骨痛胶囊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而本草纲目家方酒可以发挥酒行药力的作用外,其成份决定此酒本身既具有补益肝肾,补气养血,祛风除湿的功效。

2、西药

西医治疗此症主要为对症处理,常用药有:

(1)消炎痛

(2)芬必得

(3)炎痛喜康

(4)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

五、更多中医知识

风、寒、暑、湿、燥、火中医简称“六淫”,指六神感病邪太过淫胜之意。“六淫”又称“六气”,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运转和消长变化的现象,而人类则长期生活在六气更替的环境中,并认识到六气是万物生长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使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物质基础,但如果自然界变化异常,出现太过与不及时,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六气”就被称为“六淫”了。

根据以上理论,人体筋骨,肌肉疼痛的症状,应为寒邪客留机体,虚寒内生的表现;阴寒之气侵袭人体,体内阳气不足以制约阴气,经脉筋骨失于阳气的温煦,则涩滞不通,不通则痛,表现在肢体关节的疼痛上;另有寒从内生的因素,尤其反映在中老年身上,老年人机体阳气虚衰,湿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虚凝血脉血行迟缓,具体症状为畏寒肢冷,筋脉挛缩,肢节疼痛,遇寒加重等。

因此,中医治疗应以祛邪除湿,活血化瘀,补气养血,滋养肝肾为主。

六、足跟痛的日常护理

1、注意足跟的防寒保暖

2、疼痛剧烈时应卧床休息,减少负重活动,缓解时适度锻炼,但应防止过度劳累,以免频繁发作。

3、除口服与外用药的配合治疗外,还可辅助按摩,理疗等其他治疗方法。

4、小验方:

米醋1000毫升,加热后趁热浸泡病患足跟,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一般选择两份交替使用以保持一定的温度,10天为1个疗程。

主要用于骨质增生之足跟痛。

七、足跟痛的饮食护理和食疗

1、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类的食品,多进食钙磷含量丰富的食品。

2、适当控制热量摄入,控制体重,防止因体重增加足部负重而加重症状。

3、食疗

(1)枸杞叶羊肾粥

枸杞叶15克,粳米100克,羊肾100克,葱、姜、盐、味精适量。

将枸杞叶洗净切碎,羊肾去筋膜臊腺切碎,与粳米一起入锅煮粥,熟后加葱、姜、味精即可。

每天1剂,连服7-10天

本方补肾益髓。适用于辅助治疗肾虚劳损、腰脊酸痛、足膝痿弱、畏寒肢冷等。

一、病证概述

中医称之为“不寐”症,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症症。

二、症状

(1)入睡困难:躺在床上几十分钟(>45分钟以上)仍未能入睡者。

(2)睡着经常醒来:每晚醒6次以上或睡眠不足6小时者。

三、病因

中医认为失眠症多为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五志过极(五志指喜、怒、忧、思、悲、泛指各种精神活动),饮食不节,年迈体虚等因素造成。

四、治疗机理

中医治疗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为原则。

五、药物治疗

1、中成药

(1)归脾丸:此药针对治疗临床上多见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见不易入睡或多梦易醒、醒后再难入睡,并伴心慌、乏力等下。

(2)安眠补脑糖浆:益气滋肾,养血安神。现代用于神经官能症或其它慢性病引起的失眠头昏、头痛等。

(3)七叶神安片:益气安神,活血止痛。用于心气血不足、失眠、心悸、胸闷等症。现代研究证明,对于偏头痛、广泛性焦虑、抑郁,更年期z上发的老年睡眠障碍、考前紧张综合症均有治疗作用。

(4)益气养血补酒:补益肝肾,益气养血。用于气血亏虚引起的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

(5)本草纲目家方酒:从滋阴补阳,补益气血的角度改善睡眠。

(6)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7)柏子养心丹:补气养血,安神。用于心气虚寒,心血亏虚,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

2、西药

(1)安定(地西泮)

(2)舒乐安定(艾司唑仑)

(3)硝基安定

(4)苯巴子妥

(5)格鲁米特

六、更多中医知识

另有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肝郁血虚,痰热内扰,胃气不和等因素均可引起失眠。

(1)心脾两虚:劳累过度,耗伤心血,年老年虚血少,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胃气不和,脾阳不运,食少纳呆,气血生化来源不足,即“血虚则无以养心”。

(2)阴虚火旺:心阴不足,阴虚内热,心神为热所扰,所以失眠,手足心热,多见更年期女性。

(3)心肾不交:中医讲:心主火在上,肾主水在下,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肾水长升,水火相济,阴阳平衡,但如果水亏于下,火炎于上,水不上济,火不下降,心肾无以交通,故心烦不寐。

(4)肝郁血虚: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而化热,加之肝血不足,血不养魂,魂不守舍,所以通宵不眠。

(5)痰热内扰:肝胆经有热、有痰、痰火内盛、扰乱心神,所以心烦失眠。

(6)胃气不和:饮食不节,宿食未化,胃气不和、升降失调、故腹胀、恶心、吞酸、呕吐致不能安睡,即“胃不合则卧不安”。

因此,中医治疗失眠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为主。

七、失眠的日常护理

1、定时休息,增加白天的活动量,减少白天的午睡时间,睡前避免兴奋和紧张的脑力和体力活动,不看惊险刺激的影视节目,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而且最好是长期生活的熟悉环。

2、学会松驰、睡前可听听轻音乐,用手轻按头皮,热水泡脚,按揉四肢、洗漱、排便均有利于睡眠。

3、不饮咖啡,浓茶等,可考虑喝牛奶,但不要放糖。

4、晚餐宜选择清淡宜消化的食物,如粥、面食、馄饨等。

八、饮食护理及食疗

1、失眠等神经衰弱疾病,多因长期精神压力过重等原因引起高级神经机能的失调,或中老年机体的退行性改变所致;饮食方面应选择高维生素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烟酒、咖啡。

2、食疗

(1)西瓜番茄饮

西瓜汁200毫升,番茄汁100毫升,混合饮用。

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服7-10天

本方有养心血,安心血的作用,适用于辅助治疗心阴不足致心烦,心悸,失眠,妇女精神恍惚哭闹等。

一、病证概述

人体常见病、引起头痛的因素很多,如感冒、失眠、脑供血不足、鼻窦炎、颈椎病、高血压、脑炎、脑肿瘤、中风、经前期综合症、青光眼等均可引起头痛,另外精神紧张、焦虑、抑郁都可以引起头痛。

二、症状

感冒引起的头痛,同时伴有发热和咽痛。

颈椎病引发的头痛,伴有颈硬、手麻。

鼻窦炎引起的头痛在眉间,早上较重,晚上减轻。

中风引起的头痛,同时有头晕、呕吐、口角麻木、失语。

高血压上起的头疼,伴有颈硬,疲劳、呕吐的现象。

三、病因

中医将头痛归为“首风”,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即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或内伤诸疾,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所致。

四、治疗机理

中医主要从平肝熄风、活血通窍、补益气血、通络止痛的角度予以治疗,对于多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头痛,还要进行针对诸症的治疗。

五、药物治疗

1、中成药

(1)七叶神安片:益气安神、活血止痛。适用于偏头痛,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尤其是紧张性头痛(考前、赛前)和中老年因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痛。

(2)桑菊感冒颗粒: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症见头痛剧烈,咳嗽、口干、咽痛。

(3)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适用于脾肾虚弱型头痛,症见头痛、头昏、精神不振、厌食、心慌。

(4)鼻渊丸:祛风宣肺,清热解毒,通窍止痛。适用于鼻炎,鼻窦炎引起的头痛及眉棱骨痛。

(5)风寒感冒冲剂:适用于风寒型头顶痛,伴发热、怕冷。

(6)清眩丸:适用于瘀血型头痛,症见头痛、头晕、颈硬、血压升高。

2、西药

(1)对乙酸氨基酚(必理通、泰诺、百服宁)

(2)拜阿司匹林咀嚼片

(3)解热镇痛片(APC)

(4)布洛芬

六、头痛患者的饮食调理

头痛在辨清病因的基础上对症治疗后,还可以饮食上加以调理,例如

1、蜂蜜:补中润燥,解毒止痛。可防治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常吃蜂蜜可保护血管,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血压,解除酒后头痛。

2、豆腐:性平味甘咸,利尿保肝,降胆固醇,有高蛋白易于人体吸收,每天饮豆浆或吃豆腐烧的菜,可明显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对防治动脉硬化和血管性头痛很有好处。

3、菊花粥

菊花、粳米煮粥服用,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

4、葡萄:性平而甘涩,含有丰富的类黄酮,能有效防止动脉阻塞,可用于防治高血压,血管性头痛。

抑郁症

一、病证概述

指有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如:几年),经常表现出心情压抑、郁闷、沮丧、遇事爱往坏处想,对各种令人高兴的事都有体验不到乐趣;同时还经常自卑,自责,内疚;对前途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性功能下降、失眠、易怒等,重症患者会有自杀倾向。

二、病因

抑郁症系生物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某些患者有明显的家庭遗传倾向,与其他常见的心理疾病一样,主要诱因有:1、超负荷的工作压力。2、感情与家庭的变故。3、对网络的依赖心理,4、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5、急功近利的心力倾向,6、学习过于繁重,7、过分溺爱子女,8、投资后受损无法承受,9、难以适应社会发展,10、老年人缺乏关爱等。

三、治疗

1、心理治疗

首先告诉患者抑郁症是可以治好的,告诉他(她)抑郁症就如同感冒一样,它只是一种普通疾病,只要吃点药就会好,纠正病人的消极态度,认识自己错误的推理,但严重患者则需联合用药,并最好有人陪伴,及保管危险物品和药品。

2、药物治疗

(1)氟西汀(百优解)

(2)帕罗西汀(赛乐特)

(3)米安舍林(脱尔烦)

(4)曲唑酮(美舒郁)

(5)七叶神安片:纯中药制剂与精神科用药配合疗效良好,通过改善大脑血液供应,使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恢复协调,恢复正常的生理性睡眠;同时起到对中枢神经细胞的营养调节,和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是一种较好的神经系统营养用药。

(6)安眠补脑糖浆:益气滋肾,养心安神。现代用于神经官能症或其他慢性疾病引起的失眠、头痛、头昏、心慌等。(需与精神科用药配合)。

四、更多中医知识

中医讲“心主神明”?指心有主宰人体脏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和人体心理活动的功能,而心之所以能主神明,是以心血为基础的,血是神的主要物质基础,神是血液的功能表现,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识清晰、反映灵敏,健忘、思维迟钝;若痰浊蒙心,则精神抑郁,表情淡薄、神志痴呆等。因此中医主要从补益血的角度对此症加以施治。

五、抑郁症的日常护理

1、患者易住在在光线明亮,整法舒适的大房间,墙面色菜明快,并可摆放鲜花等饰品,以利于调动病人积极良好的情绪和对生活的热爱。

2、避免让病人单独活动,可由家人或护理人员陪伴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并注意密切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识别病人的自杀倾向,避免意外发生。

3、积极治疗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等,以防因躯体长期不适诱发抑郁症。

4、做好睡眠护理,鼓励病人白天多参加文娱活动,如打球,下棋,唱歌、跳舞等,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或沐浴,以利于入睡和提高睡眠质量。

六、抑郁症的饮食护理和食疗

1、抑郁症病人易出现食欲不振,便秘,故应选择病人平时较喜欢的食物并要富含粗纤维,并可陪伴用餐或少食多餐。

2、有些病人认为自己已无生的价值,常拒绝进食,护理时就应设法让其进食,耐心劝或喂食必要时可采取鼻词、静脉输液等。

3、食疗

(1)小麦饮

小麦50-60克,水煎服,代水饮,可长期饮用,适用于辅助治疗忧郁伤神型抑郁症。

(2)党参乌骨鸡

党参15克,龙眼肉12克,大枣5枚,乌骨鸡200克,隔水蒸,炖熟,即可食用。

每日1次,连服7-10天,适用于辅助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

焦虑症

一、病证概述

指人在客观上并不存在任何威胁和危险时,表现出对未来莫名其妙的担例如总怕子女出门发生车祸等等,并为此终日心烦意乱,坐立不安,有的病人还会出现头晕、面色苍白、手抖、口干、心慌、尿频、食欲不振、肌肉紧张、闭经、阳痿、失眠多梦等症状。

二、病因

与其他常见的心理疾病一样,焦虑的主要诱因有:1、超负荷的工作压力,2、感情与家庭的变故。3、对网络的依赖心理,4、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5、急功近利的心力倾向,6、学习过于繁重,7、过分溺爱子女,8、投资后受损无法承受,9、难以适应社会发展,10、老年人缺乏关爱等。

三、治疗

1、心理治疗

在诊断排除器质性疾病和其他精神疾患后,可利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如劝慰、鼓励、适当的保证,肌肉放松训练,以及更为深入的认知行为治疗等。

2、药物治疗

(1)帕罗西汀

(2)氟西汀

(3)多虑平

(4)氯消西泮

(5)七叶神安片:纯中药制剂与精神科用药配合疗效良好,通过改善大脑血液供应,使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恢复协调,恢复正常的生理性睡眠;同时起到对中枢神经细胞的营养调节,和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是一种较好的神经系统营养用药。

(6)安眠补脑糖浆:益气滋肾,养心安神。现代用于神经官能症或其他慢性疾病引起的失眠、头痛、头昏、心慌等。(需与精神科用药配合)。

四、更多中医知识

中医讲“心主神明”?指心有主宰人体脏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和人体心理活动的功能,而心之所以能主神明,是以心血为基础的,血是神的主要物质基础,神是血液的功能表现,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识清晰、反映灵敏,健忘、思维迟钝;若痰浊蒙心,则精神抑郁,表情淡薄、神志痴呆等。因此中医主要从补益血的角度对此症加以施治。

五、焦虑的日常护理

1、患者易住在在光线明亮,整法舒适的大房间,墙面色菜明快,并可摆放鲜花等饰品,以利于调动病人积极良好的情绪和对生活的热爱。

2、避免让病人单独活动,可由家人或护理人员陪伴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并注意密切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识别病人的自杀倾向,避免意外发生。

3、积极治疗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等,以防因躯体长期不适诱发焦虑症。

4、做好睡眠护理,鼓励病人白天多参加文娱活动,如打球,下棋,唱歌、跳舞等,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或沐浴,以利于入睡和提高睡眠质量。

六、焦虑症的饮食护理和食疗

1、焦虑症病人易出现食欲不振,便秘,故应选择病人平时较喜欢的食物并要富含粗纤维,并可陪伴用餐或少食多餐。

2、有些病人认为自己已无生的价值,常拒绝进食,护理时应设法让其进食,耐心劝或喂食,必要时可采取鼻饲、静脉输液等。

3、食疗:

(1)紫菜萝卜汤

白萝卜200克,紫菜10克,陈皮10克,盐、醋、味精适量。

将白萝卜洗净切丝,紫菜,陈皮剪碎,加水1升煎煮一刻钟,调入食盐、味精、醋、即可饮用。

每天1次,连服7-10天

本方清热化痰散结,适用于辅助治疗痰湿内阻型焦虑症。

(2)决明子炖猪脑

石决明15克,猪脑150克

将石决捣碎,加水煎煮一刻钟,去渣取汁,加入猪脑,炖煮一刻钟即可食用。

每天一剂,连服7-10天。

本天清热泻火,平肝安神,适用于辅助治疗肝郁化火型焦虑症。

本文章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使用,请先咨询相关专业人员。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