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明日大暑,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一年过半酷暑至。
大暑在小暑之后,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盛夏的最后辉煌。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盛夏时节的萤火虫,因产卵于枯草上,孵化以后从枯草中飞出,被古人误会为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
大暑时节,天气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大地犹如一个巨大的蒸笼。
三候大雨时行:
自入伏以来,风雷暴雨时而大作,大暑时节更加肆掠,然而到大暑后期,每一场雷雨之后,大地的燥热似乎都会悄然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物语
《二十四节气解》:“大暑,乃炎热之极也。”
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大暑节气之后就是立秋,也就是说大暑节气正是阳气即将结束的日子,阴气压制住了阳气,相互胶着之时。
所表现出来的气候特征就是很热,但不是那种燥热,而是带着雨季的潮湿,是一种湿热的感觉,就像下雨之前的那种闷热一样。
所以说: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
大暑在十二消息卦里属于遁卦,不管是“遁”,还是“伏”,都有退让的意思。
七月天流水,三伏暑气蒸,人虽言苦夏,植物却是乐夏!
《管子》:“大暑至,万物荣华。”
大暑孕育着成熟,万物感暑气而奋发,在自然天地里各争其时,野蛮生长,展示生命的丰盛、辉煌和多姿多彩,一如这个季节琳琅满目的瓜果。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天主生发、生长,夏天这场热烈的、豪华的传奇,要在大暑这里安静地、优雅地退场。
如今大暑有情有意地醒着,它用自己独特的物语,为我们讲述着生命的真谛,生活的哲理。
大暑,就是生长的奔赴、生机的大成、生命的朝圣。
谚语说:“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时的高温本是正常的气候现象。
如果此时没有充足的光照,气温偏低,那么水稻、棉花等喜热作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秋后也就很难见到“稻谷金浪翻滚,棉花白云朵朵”的景象。
暑热让我们很无奈,但是,“人在屋里热得燥,稻在田里哈哈笑”,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大暑气运
大暑【脾土】易受伤,
《黄帝内经》中,今年大暑后的气运是:
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少阳相火。
四之气的高温和降水使得湿热蒸腾相搏,湿气不易消散。湿热气候,脾胃为土,不利于脾胃。
脾胃受困,就会表现为食欲不振,胸闷腹胀,困倦乏力等。
另一方面,大暑正值长夏,和夏季不同,长夏是脾胃主的时令,也是脾胃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当然长夏也是脾胃保健的黄金时期。
暑期避暑,危害有三:
一是热邪不出,内外热邪勾结,心焦、肉酸、气短、皮粘等诸多不适缠绕周身;
二是热邪壅阻,外遭风寒,常患热伤风感冒;
三是体内阳气不足,身心不长,表现为秋冬心寒,四肢不温。
大暑养生
对此,我们时令养生人,非但不感到熬煎,反而欢喜迎来了不可多得的机缘和盛宴。
“暑夏病无根。”特指这样的时空,病邪向外发散,是人祛病的良机;
这里给大家介绍3个养阳气、除湿热的好方法。
1.日光灸:吸收天地双重阳气
天上阳气最正的,当属三伏天的太阳。不仅植物可以用来壮大,我们也应该好好用起来。所以在初伏的时候,我们就推荐大家晒背补阳。
那么地上阳气最正的,艾草就实至名归了。把这两个东西组合在一起,能补充人的阳气,寒性的沉疴旧疾就得统统退散。
《夷坚志》中就写到:
翁曰:
“此孙真人秘诀也。世人但知灼艾而不知点穴,又不审虚实楚痛,耗损气力。日者,太阳真火。艾既遍腹且久,徐徐照射,人腹之功极大。但五、六、七月为上。”
据说这是孙真人留下的古法“日光灸”。
做法很简单:
选择阳光灿烂的上午时光,将艾绒或者艾草平铺满腹部(由肚脐扩散到周围),也可以铺在膝盖,或者晒背时,铺在背部,让太阳晒15~30分钟。
尤其每年的六七月份,三伏天之时,借助天和地的双重火力,把阳气通过开放的腠理慢慢注入体内,天灸配合药灸,起到补阳驱寒的作用。
2.泡脚化湿除烦
据说三伏泡脚的人,身体都不会太差。
《黄帝内经》云:聪明的人没有病就去养生,因而不会生大病。
愚蠢的人不养生,等到有病才去治,好象敌人来了才想起打造兵器,渴了才去挖井,岂不太晚了吗?
所以,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不治已病治未病。
晚上泡脚,养肾补血
晚上九点泡脚,最能养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
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水温控制——水温以40℃~45℃为宜。可以先用手试试,糖尿病人保险起见,可以用温度计做测量。
泡脚的窍门
上身不出汗,下身出汗,代表着肾寒。
上身发热,下半身不出汗,代表着气虚。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也早就有“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理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湿灼”的记载。
用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艾草等微微水煎。
用以上药物煮的水来洗澡或者是泡脚,不仅可以醒神除烦,还能祛湿解表。
热气腾腾的药汤中,药性充分发挥,能够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向全身输送阳气,同时还能逼出体内的病菌、寒气和湿气。
3.喝粥化气生津
大暑节气在“中伏”前后,正是酷热盛行之时。炎热天气容易消耗人体的气津,因此有“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
此时需要适时地化气生津,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以改善症状。
喝粥能健脾益气、生发胃津以补虚损。
养生粥推荐
薏米小豆粥
材料: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
将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时,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同煮成粥,能
健脾渗湿、清热消暑。
苦瓜菊花粥
: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粳米和菊花洗净,二者同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水开后,将苦瓜块、冰糖加入锅中,改用小火煮至米烂粥稠即可。
此粥可
清暑热、止痢解毒
,适用于中暑烦渴、下痢等症的辅助食疗。
忌同时食用湿燥、麻辣、厚腻的食物。
莲子粳米粥
:莲子50克,粳米100克,入锅同煮,至莲子极烂为度。
莲子有清心除烦、健脾止泻的作用,莲子与粳米一同煮粥,还能
养脾涩肠
,对于脾虚久泻的人尤为适宜。
盛夏常因暑热侵扰、心火上窜影响睡眠,而莲子粥擅长
除烦热,清心火,养心安神
,对于夏季暑热心烦不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大暑修行
谚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大暑时节,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伏天无君子”,把人热得已经顾不上形象了,衣衫湿透,也不在乎那些风度和礼数了。真的是:大暑龌龊热,伏天邋遢人。
三国时候的袁绍在镇守河朔时,喜欢在三伏天约人喝酒,而且把自己灌醉,然后就不觉得热了,可以安心睡觉。
也许我们眼里的大暑就是湿热蒸煮,但其实在湿热的背后,是人们在酷热下的一种修行。
人生要面对生活的纷繁复杂,要不断接受考验,三伏天就是对人的一种考验。
追求舒适与安逸是人的一大弱点,在舒适与安逸中,会忘记其中潜伏的隐患。
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心静自然凉!
远方无涉,近处无忧,心无所怨,身有所寄,即是安适。
只一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岁月静好,浅笑安然,便不失为最好的消夏。
大暑荷香浓,盛夏心且静。
欢迎点赞和点亮“在看”。
让更多人加入我们的学习队伍!
社群福利
如果您想要跟志同道合的中医爱好者同群交流,请在本公号对话框里输入“1”,即可扫码进群。
精彩文章推荐
张曼菱:我用生命试出了中医的真伪
大病将愈的征兆,何为暝眩反应?
有证的假中医和无证的真中医,读完潸然泪下
“我强烈请求取缔中医”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3-09
03-09
03-09
04-16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