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tianxiayangsheng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南宋·陆游《苦热》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由于
出汗多,消耗大
,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2016年7月7日00:03:18
农历2016年六月
小暑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时段,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三候:温风至、蟋蟀居壁、鹰始挚。
小暑节气养生重点
进入小暑节气以后,天气炎热,无论是干热还是湿热均会给人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气候炎热,人们易感到心烦意乱、困倦乏力,因此在这期间的养生保健应注意
平心静气
,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此外,在高温天气中还应警惕心力衰竭,特别是“内心脆弱”者突然心衰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小暑时节一定要养护好自己的“心”。小暑节气期间最易发生的季节病便是中暑,因为中暑主要是由于气温过高、体热不能及时向外散发而造成的,故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如果不得不从事户外活动则应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小暑养生歌诀——
小暑少动心平和,
游泳瑜珈太极歌,
苦瓜果蔬粥汤品,
规律休眠情绪稳,
夏练三伏百步走,
避暑胜地好旅游。
小暑期间还有两个应该注意的养生保健细节:
一是早晚要注意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不能一天到晚躲在有空调的室内不出来,因为这样会使身体的适应能力更加下降;
二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中有“冬病夏治”之说,进入小暑节气以后,是一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风湿痹症等)的最佳治疗时机,不可错过。
小暑节气习俗
小暑习俗
小暑时节,各地兴“尝新”。伴随新粮食的收获,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祭祀仪式,包括祭天、祭地等,甚至还会祭祀“土地公公”。古人将后稷(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奉为“谷神”,人们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成饭祭祀谷神,然后尝新米、喝新酒,谓之“六六福”。尤其是北方人,还会将最新鲜的面粉蒸成馒头吃食和献给祖先,而且还习惯在这天用新米做粥喝。
自宋朝末年时起,在南方就出现了在每年小暑过后早稻成熟开镰食新的习俗。人们在自己吃第一口新米饭之前,把新米做成干饭,酿成新酒,备上肉蛋和新上市的苦瓜、丝瓜、茄子,有种忆苦思甜的味道。
小暑之后,很快就是六月六“晒衣节”。
“六月六”相传这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高,日照时间长,阳关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和书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
据考证,伏日吃面习俗出现在三国时期。《魏氏春秋》记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与五月相近,故也应“辟恶”。
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过水面,就是将面条煮熟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可以“败心火”。炒面,就是用锅将面粉妙干炒熟,然后用开水冲后加糖拌着吃,具有“解烦渴,止泻,实大肠的作用”。
小暑时节,民间有吃黄鳝的习俗。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各地经典菜肴几乎都有以黄鳝为原料的。黄鳝生长在水岸泥窟之中,最滋补、最味美的莫属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
此外,这个时期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根据冬病夏治的说法,此时用黄鳝滋补更能起到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的作用。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养生,在吃上非常讲究,在素有“苦夏”说法的夏季更是如此。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钾和膳食纤维也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偎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小暑节气的起居养生
湿热犯困注意晚睡早起避开阳光直射
夏季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一些相应的调整,适当地减缓生活节奏,平静地、有计划地进行工作,有利于减少焦虑的情绪。
夏季骄阳普照,地热蒸腾,很多人喜欢呆在空调房度日。中医认为,要使气机通畅,毛孔疏泄正常,夏季应少开空调,自然出汗,让毛孔得以开放,同时利于体内积聚的废物、毒素随汗液排出体外。即使开空调,室温以不低于25℃为宜。
要注意晚睡早起,最好午睡一会儿,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
利于气血
的运行,振奋精神。可是千万要注意,一定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午睡是夏季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既能补偿夜间睡眠的不足,又能顺应人体生理特点的养护需要,还可有效预防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发生。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夏天无论多热,都不可以袒露在外,可在腹部盖上毛巾被,以免受寒。
湿热淤结睡前泡脚
各类关节痛及肢体麻木的患者在夏天最好不要穿短衣裤,不要洗冷水浴或游泳,禁睡地板以及在室外露宿,避免风寒湿气伏积于经络之中。睡前使用
艾草泡脚
,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使全身得到更好的休息。
“阳热”内盛常洗澡衣衫要勤洗勤换
小暑,进入一年中酷热的季节,人易出汗,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要常洗澡,使“
阳热”易于发泄
。但在大汗时不要立即洗澡,民谚有“汗出不见湿”之说,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出汗的时候立刻洗澡容易使外感邪气侵袭人体,导致疾病。公众号:天下养生网
易发热伤风禁睡地板以及在室外露宿
民间有句俗话,叫作“冬不坐石,
夏不坐木
。”因为此节气中温高湿重,木头,尤其是露天久放的木头(如路边的椅凳等)经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去是干的,其实内部湿气甚重,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后,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如果在上边坐久了,则可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所以,在此节气中不要久坐在露天的木凳之上。另外,此节气中不可为了贪图凉爽而在室外露宿,这是因为人睡着以后身上的汗腺仍会不断地向外分泌汗液,整个机体也处于放松状态,抵抗力下降;与此同时,随着夜间气温的逐渐下降,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度之差会逐渐增大,很容易导致头痛、腹痛、关节不适以及消化不良和腹泻。
小暑节气饮食养生
一、小暑养生饮食原则:
饮食上要尽量多吃清淡、消水利尿的食物,别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吃应季的蔬菜水果,多喝养生汤,如
绿豆粥、荷叶粥
等。如果胃口实在不好,可多吃杨梅、西瓜,生津止渴、解暑降温。值得注意的是,小暑时节强调的补充水份,并不是让你去喝饮料或啤酒,因为它们虽能在第一时间让人感觉到凉爽,但过后会引起更多的水分流失,不利于人体降温。
食多吃苦味和酸味食物
含有苦味的食品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莴苣、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萝卜叶等。在干鲜果品中,有杏仁、桃仁、茶叶、薄荷叶等。另外,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饮料也属于苦味食物范畴。吃苦味食物要适量,否则伤胃。
高温天气,人们出汗多,可多吃番茄、柠檬、草莓、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酸味水果。夏季在菜肴中加点醋,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此外,持续高温下及时补充水分很重要,但饮水多了会稀释胃液,多吃些酸味食品可增加胃液酸度。
二、推荐五款小暑养生食谱:
1、素炒豆皮
材料:
豆皮二张,植物油、食盐、葱、味精各适量。
做法:
豆皮切丝,葱洗净切丝。油锅烧至6成热,葱丝下锅,烹出香味,将豆皮丝入锅翻炒,随后加食盐,炒数分钟后,加味精,淋上香油搅匀起锅。
功效:
补虚,止汗
。适合多汗、自汗、盗汗者食用。
2、素烩面筋
材料:
水面筋500克,葱、姜、食盐、淀粉、植物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
水面筋切薄片,葱、姜洗净切丝备用。油锅烧热,将水面筋入锅,煸炒至焦黄,加葱、姜煸炒数分钟,兑水一碗,加食盐,待面筋熟透后,放入味精,再用淀粉勾芡,汤汁明透即可。
功效:
解热、除烦、止渴
3、西瓜番茄汁
材料:
西瓜半个,番茄3个大小适中。
做法:
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冲烫,剥皮去籽。二者同时绞汁,两液合并,随量饮用。
功效:
清热、生津、止渴
。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4、蚕豆炖牛肉
材料:
鲜蚕豆或水发蚕豆120克,瘦牛肉250克,食盐少许,味精、香油适量。
做法:
牛肉切小块,先在水锅内汆一下,捞出淋水,将沙锅内放入适量的水,待水温时,牛肉入锅,炖至六成熟,将蚕豆入锅,开锅后改文火,放盐煨炖至肉、豆熟透,加味精、香油,出锅即可。
功效:
健脾利湿,补虚强体
5、生姜冬瓜鲜虾汤
材料:
生姜、冬瓜、鲜虾、盐、麻油
做法:
将生姜、冬瓜去皮切片,与鲜虾一起放在锅里炖熟即可,还可将冬瓜皮用纱布包好也一同放入,熟后取出弃之。生姜冬瓜鲜虾汤做成加入少许盐和麻油即可。
功效:
促食欲、发汗、驱寒并利尿
精神调养:心静
“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我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
《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尤其是夏季,炎热的天气容易让人心烦意乱。“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不管天气如何炎热,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神受损又必涉及其他脏腑。
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这“喜”是在不过的情况下,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字就是这个道理。
小暑养生温补脾肾寿自长
小暑到来,气温升高,热浪袭人,让人的心情也变得烦躁,人们的脾胃功能不佳,易诱发各种疾病,因此小暑节气养生保健势在必行,尤其要注重脾胃的保护,有不清楚的问题可以搜索公众号天下养生网,将为您提供最专业的养生保健知识。:
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景岳全书》中说:“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王,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通过调理脾胃,能够提高人的抗病能力,对整体状态进行调整,可以防止衰老。
中医认为,
温补莫过于灸
法,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扁鹊心书》的一句话:“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穴、命门穴、气海穴、中脘穴……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命矣。”这4个穴位是温补脾肾、扶养正气、延长寿命的要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能养脾胃。
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下两肾俞之间)顾名思义,是人体的生命之门,具有温煦、推动五脏六腑之阳气的作用。
每天对这4个穴位艾灸10~20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宜,可强壮元阳、理脾和胃,增强抗病能力。平时忙碌的人也可以多按摩这几个穴位。
小暑的养生更应该根据每个人的五行偏向属性而决定自己的养生方案,小暑到了,这些五种类型的人该如何养生呢?
木形人:钓鱼赏花,怡养性情
体质特点:
肤色苍色,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体小弱,手足灵活。有不清楚的问题可以搜索公众号天下养生网,将为您提供最专业的养生保健知识。
精神调养:
多参加钓鱼、唱歌、下棋、赏花等文娱活动,陶冶性情。
起居调养:
避免大汗淋漓,以防耗气伤津;睡好子午觉,保持精力充沛。
运动调养:
可进行低强度运,如散步、八段锦等,以不疲倦为度。
饮食调养:
宜进食具有清热祛暑、利湿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可多饮西洋参茶、生脉饮、绿豆冬瓜茶等。
药膳可选择夏枯草瘦肉汤:
【配料】夏枯草30克,猪瘦肉120克,法夏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夏枯草、法夏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煮1-1.5小时,加精盐、味精,再煮一沸即成。
【功效】有
清肝泻火、消暑利湿
的功效。
火形人:清热消暑,益气生津
体质特点:
皮肤赤色,脊背肌肉宽厚,脸形瘦尖,头小,肩背髀腹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性情急。
精神调养:
戒怒戒躁,保持心境平静。
起居调养:
适当午睡,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烈日下暴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劳作,以防中暑。
运动调养:
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避免运动后立即洗凉水澡,以防寒湿入侵,引起感冒。
饮食调养:
避免进食太饱,可多食具有清热祛暑生津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可多喝生脉饮,如西瓜、绿豆、荸荠、西洋参、薏苡仁、白茅根等。
药膳可选择茯苓薏苡赤豆粥:
【配料】
茯苓20克,薏苡仁100克,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
【做法】
将赤小豆、茯苓、薏苡仁洗净。粳米淘洗干净。赤小豆浸泡半天。将赤小豆、薏苡仁与茯苓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赤小豆酥烂,(天下养生网)加白糖少许稍煮即成。
【功效】
化浊利湿,清热消暑
的功效。
金形人:清热祛湿消暑
体质特点:
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动作敏捷,肤色较白。
精神调养:
避免情绪剧烈波动,保持精神愉悦,心境平静。
起居调养:
避免烈日下长时间劳作,慎防中暑,同时夜卧贪凉,以防外邪侵袭而引发外感病。
运动调养:
宜进行低强度的以伸展运动为主的运动,(天下养生网)如八段锦、广播体操等,以微有汗出为度。
饮食调养:
宜多吃益气养阴,消暑生津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薏苡仁,西瓜、冬瓜、西洋参、绿豆、玉竹、石斛等。
药膳可选择薏苡仁橘皮粥:
【配料】薏苡仁50克,玉竹10克,橘皮5克,大枣10枚,粳米200克。
【做法】将薏苡仁、玉竹、橘皮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同置于锅内,(天下养生网)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煨熬,待米烂粥稠即成。
【功效】有
清热祛湿,健脾益气生津
的功效。
水形人:温养脾胃,忌过食生冷
体质特点:
体型比较胖,偏矮,头较大,腮部较宽,腹部较大,肤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怕寒喜暖。
精神调养:
保持心境平静,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
起居调养:
睡好子午觉,保持适当午睡;避免汗出当风,以防寒湿入侵。
运动调养:
可在清晨或傍晚进行低强度运动,避免过度汗出,伤津耗气。
饮食调养:
忌过食生冷、不知饥饱,宜多进食温软食物,温养脾胃,可多饮米汤,砂仁、法夏、苡米、芡实、红豆、扁豆等。
药膳可选择赤小豆鸡内金荷叶粥:
【配料】
赤小豆30克,鸡内金10克,鲜荷叶1张,春砂仁5克,粳米150克。
【做法】
将鲜荷叶洗净,切碎,连同鸡内金一同放入砂锅,加入清水1000ml,大火浇沸,小火熬煮20分钟,放入春砂仁后再煮10分钟,去渣取汁。(天下养生网)将淘洗干净的粳米、赤小豆放入药汁中,添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以小火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
健脾利湿,清热消暑
的功效。
土形人:防暑湿
体质特点:
外貌特征:肤色偏黄色,头偏大,圆脸型,肩背丰满,腹广大,手足小而丰腴,腹部容易发胖。
精神调养:
戒怒戒躁,劳逸结合,以防恼怒伤肝、忧思伤脾。
起居调养:
避免夜卧受凉,汗出当风,以防出现感冒、湿疹等疾病;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精力充沛。
运动调养:
避免高强度运动,尤其避免运动后立即饮冷饮或洗凉水澡,避免损伤脾胃或寒湿入侵而出现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
饮食调养:
多食温软食物,避免饥饱失调,可多吃健脾化湿、益气消暑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小米绿豆粥、绿豆汤、春砂仁、法夏、白寇仁、扁豆、冬瓜、西洋参等。
药膳可选择三豆鳅鱼汤:
【配料】
泥鳅300克,红豆30克,黑豆30克,赤小豆15克,绍酒10克,炮姜10克,生姜5片。
【做法】
将泥鳅放入清水内,吐净泥土,宰杀,去鳃及内脏,洗净。将红豆、黑豆、赤小豆洗净备用;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将泥鳅放入锅中煎至7分熟后盛起备用。将煎过的泥鳅与洗净的红豆、黑豆、赤小豆、炮姜、生姜一同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沸,小火熬煮2小时,放入绍酒,调入适量精盐即成。
【功效】
有清暑祛湿,健脾益肾
的功效。
天下养生网原创,版权所有,欢迎分享,公众号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关注天下养生网公众号,提问,系统将自动或医师为您答疑解惑!
超值低价,日上新百款
长按下方二维码自动识别,或扫描
手机版:m.99dijia.com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3-09
03-09
03-09
04-16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