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淮南子·天文训》
清明不但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而且属二十四节气之一,后者被视为前者的源流。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日清明,除了祭扫、踏青、旅游等活动,你还可以静坐在桌前,读一本书,关于二十四节气——从“立春”的料峭到“夏至”的蝉鸣,从“秋分”的收获到“大寒”的霜雪。
“让我们走回天地日月中去,
重叙与山川花鸟风云雨雪的物我情长,
把每一个朴素的日子,过成良辰。”
安图儿推书,带你品味节气之美。
二十四节气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
作者:余世存
一部了解中国节气文化的入门书,一部可以按时阅读、读上一年,从而了解时间、空间及其于我们生命意义的作品。
节气不仅跟农业、养生有关,
也跟我们对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认知有关。
古人把五天称为微,把十五天称为著,
五天多又称为一候,十五天则是一节气,
见微知著,跟观候知节一样,
是先民立身处世的生活,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参照。
在二十四维时间里,每一维时间都对其中的生命提出了要求。
节气是中国人生存的时间和背景,生产和生活的指南。
有关节气的介绍往往仅止于天文、农业、养生等专业常识,本书依托作者的研究,将节气等自然时空与置身其中的人格规定做了说明,第一次说明人在时间中的使命、义务和人格成就。
作者对每一节气的介绍,都从一个侧面切入中国的历史、习俗和生存之道,对二十四节气中众多的物候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意义,在中国人千百年间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做了精彩的介绍;又从现代人的视野出发,理性地分析了时间的功能,证实中国人将律历并称的意义,在日历变易之际,有我们生存的规律和律令。
光阴:中国人的节气
作者:申赋渔
二十四节气,不只是传统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诗意呈现,更体现着他们的哲学思想。今天来写节气,是对那些已经远去的田园牧歌的追忆,也是想把我们现代人被钢筋水泥囚禁的心,放飞到天人合一的自然之中,还我们以自由与智慧。
本书通过二十四章讲述二十四个节气的来历,把24节气以及相关民俗演变为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带着读者重游中国农耕文化的历史趣味,回溯到中国悠远农业文明源头,并感受从远古开始就存在于中国文明中的自然属性。
岁时记:古诗词里的节气之美
作者:冯辉丽
二十四个节气,是光阴里的禅,一期一会,不虚度,不辜负。
二十四首古诗词,一字一句辗转,映刻流年深深处。
清明,谷雨,立夏,小满,白露,霜降,小雪,大寒……随时光逆流而上,梦回唐宋,诗人背影飘逸如昨,跟随他/她们,生生世世,万水千山,看物候轮换,赏倜傥诗篇。
那诗、那词,背后的悲欢,都已如流水落花,弹指间、无问处。
天地不言,人为过客。
山河岁月,温柔相待。有暇回首再看,已是足够。
此书收录了作者诗词鉴赏随笔的精华,作者依照物候流转、节气变迁,精选了24首经典古诗词,以它们作为切入点,由节气、诗词写到岁月、人生,再到诗人、词人在历史背景里的命运。使此本散文集融人物小传、文化随笔、诗词鉴赏于一体。读来婉转缱绻,一唱三叹。
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
作者:
沈善书
把对故知旧识的思念和着樱桃花酿成了酒。这一坛往事,岁月替我们好生藏着。
我们知晓,故人若拂袖离去,经年相见,没有归期。所谓流年安好,也只是短暂若烟。如今光阴为我们倒这最后一杯樱桃酒,饮了,切莫再逃,因为我们没有多少青春可以拿来等待。
光阴如海,浮生往事细碎如浪花,然而掬起一朵,却是你我*珍贵的记忆。原来,无人能抹去时光刻下的印记,翻阅《时光印痕》,共赏光阴这幅幽美画卷,领略二十四节气这良辰锦时之美。
本书以二十四节气诗词为针,用散文笔法串联岁时节序中的光阴之美、幽趣之美、民俗之美,是拿李白吟哦过的月光下酒,在杜甫草堂中歇脚,赏陶渊明在南山下种的菊。民俗故事、花神典故、日常琐细,共同绘成一幅幽美的光阴画卷。
节气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
作者:蔓玫
本书是知乎和豆瓣上的植物领域知名作者蔓玫对二十四节气不同植物变化的植物笔记。
这是一本跟随传统二十四节气记录的植物之书。一本有关美与自然,情感与知识的书。
专业的植物学背景与鲜活灵动的笔触,交融出花与人之间的种种因缘故事——从源远流长的诗词典故,到深入浅出的科学分析;从细腻精美的赏花图鉴,到简便易行的手工食谱。既有喜闻乐见的“干货”知识,又有赏心悦目的诗情画意。字里行间,是植物与你息息相关的美好一切。
耗费长久时力细细打磨,以详实内容配以抒情手绘,精品呈现。值得所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儿细细品读收藏。
翻阅本书,如穿越风华正好的江南四季,花枝盛放,光阴流走,满纸温柔。
舌尖上的节气
作者:刘学刚
二十四节气是自然的节奏,是大地的心跳。循节气而食,我们品味的不仅是时令美食,还有古老的生存智慧,以及人与大地的深厚感情。节气和大地所共酿的风味真正丰盈饱满。
这本书以时序呈现二十四节气的最美味,以中国味道引领读者感悟悠久的饮食文化,以饮食智慧倡导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书中有节气习俗,记录着活灵活现的民族审美;也有实用菜单,可寻访美味烹制佳肴;还有故事古诗,有着极耐咀嚼的岁月的芳香;更有大地上的绿叶红果,构筑着属于我们的情感坐标。
二十四节气是一首诗,今年立春荐春盘,明朝又如是。它音韵铿锵节奏鲜明,更有四季之抑扬顿挫。追随着节气的脚步,尽享生活的诗意之美。
作者:范时勇
这是一本介绍中国节气的作品。按春夏秋冬四季,详细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特点、由来、相关民俗,引经据典,娓娓道出中国古人的智慧,把节气和农事、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还涉及适季美食、科学养生等相关内容。
本书围绕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自然变化,介绍了民间禁忌、营养食谱、节气习俗、生活起居、养生保健等内容,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既注重知识性,又注重趣味性,还兼顾实用性,一本不错的读物。同时,文本也比较有特色,既有对节气的感性认识及人生的感悟,文字优美,又有若干实用的知识,文字干练。
微读节气
作者:朱伟
节气,它系着我们的血脉,并一代代不断贡献着文明的成果,无论何时何地,我们不能没有除夕的年饭、新年的爆竹、清明的扫墓、中秋的赏月,没有了它们,就没有了我们这日子。再激进的批判者也无法脱离这个环境,因为你是个中国人。这就足够了,这就是重新认识时节中的认识论与生活方式的意义。
本书以“微博体”,系统地阐释了一年中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的内涵和风俗习惯,而且还把我们中华老祖宗们留下的随春夏秋冬、农耕节令有感而发的诗词歌赋进行了重新的梳理。每两个节气历时一个农历月,每个农历月更是千姿百态,既有吃喝玩乐的各种活法,又有很多中国人必备的文史知识。
二十四节气·新编
作者:邸长鹏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古代随季节变化,订制的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春秋战国时代,汉族劳动人民中就流传着日南至、日北至的说法。后来,人们通过长年累月地研究日月运转、天气变化、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渐渐把一年等分为二十四份。用生动形象的名字命名,成为二十四节气。
作者从二十四节气的由来、有关的农事气象、生活提示、习俗大观、农历节日、诗词歌赋、时令谚语等方面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介绍和详尽的解说评述,颇具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岁月的驿站:中华节气节日风情录
作者:刘宝田,刘湛涛
上卷《岁月的庆典》是吟咏清明、端阳、七巧、中秋、重阳、春节六大民族节日色彩神秘、蕴蓄幽邃的博奥诗章,下卷《岁月的驿站》是铺陈24个物候节气源远流长、风情斑斓的恢宏画卷。如诗如画,让读者堕入东方文明的丰厚奇丽里悠哉游哉,留连忘返。
关于这些节日和节气,正如作者在《后记》中写到的:“中国人都知道”,但“真正懂得的人”实在“不多”。在我孤陋寡闻的见识里,除了读到过一些二十四节气的微型小诗外,还从未发现全面、系统、周详地展示东方这些节日、节气风采的文学作品。作者以精彩的美文填补了文学领域里的这一空白,将人类这一巨大的精神文化遗产融入了散文这一瑰丽的载体。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3-09
03-09
03-09
04-16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