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饮食宜清淡,少吃发物多保健 清明饮食宜清淡,少吃发物多保健清明饮食宜清淡,少吃发物多保健

清明饮食宜清淡,少吃发物多保健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有“天清地明”的意思,是春季里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气,这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我们说,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在这样一个寄托哀思、乍暖还寒的清明时节,人们更应该注重调节饮食、起居和情绪。这个时节很容易“肝旺”,肝气特别旺就会克土,这时对脾胃就不好,所以饮食上就要特别注意。

清明时节饮食原则

1、饮食宜清淡,少吃发物

这时候是

高血压

、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好发的季节,如果这时节再吃发物的话,很可能诱发这些疾病的发生,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因此像羊肉、狗肉这些食物要适当少吃,饮食还要以清淡为主。

宜食食物有

: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鹌鹑、鹅肉、蚌肉、螺蛳、鸡蛋、韭菜、芫茜、莴笋、淮山、苹果、橘、马蹄、梨、桃、樱桃等。养生的汤品宜红萝卜竹蔗水、胡椒煲猪肚、川芎白芷炖鱼头、韭菜滚狗肚鱼、鲜土茯苓煲猪展、咸菜滚黄沙蚬、猫爪草煲猪瘦肉等。

2、饮菊花茶散冬季寒邪

清明时节,天气温暖、阳气生发,传统养生学认为“春与肝相应”,因此春养肝常保健。此时可选择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饮用,不但可以养肝利胆、疏通经脉,还可借此将一个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寒邪散发。

不同菊花做茶时作用不同。

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疏散风热的效果最强,可降火,对肝火上亢、头昏脑胀等有缓解作用;

清热利咽的效果最强,咽喉肿痛者时可选用;

野菊花

清热解毒、消肿的作用最强,对缓解上火导致的口腔溃疡、牙痛、口臭都有效。

3、清明时节食谱推荐

艾草糕

用料:

水磨糯米粉

,炒花生仁,

炒芝麻

,白砂糖

制作:

1.清水煮沸,将洗净的

放入锅中,转绿之后加盖,煮至烂

熟。从锅中取出,沥干水份

,放在砧板上跺烂。

这时候加入适量糯米粉,就可以搓面团了。使劲搓、揉成团。

小火煸炒花生仁、芝麻,炒好后将花生仁、芝麻捣碎

碎花生粒、芝麻、

白砂糖

拌匀,待用。

、将揉好的小面团摊平,往里放馅料,捏成园形,最后蒸

20分

到30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功效:

艾草,味苦辛,性温,入肝、脾、肾经,最大功效为祛湿散寒、止血止痛,另外还有温血活血、健胃强壮等功效。

银杞明目汤

用料:

银耳15克、枸杞15克、鸡肝100克、茉莉花24朵、水豆粉、料酒、姜汁、食盐各适量

制作:

1.将鸡肝洗净,切成薄片,放入锅内,加水豆粉、料酒、姜汁、食盐抖匀待用。

2.银耳洗净,撕成小片,用清水浸泡待用。茉莉花择去花蒂,

净,放入盘中。枸杞洗净待用。

3.将锅置火上,放入清汤,加入料酒,姜汁,食盐和味精,随

下入银耳,鸡肝,枸杞烧沸,撇去浮沫,待鸡肝刚熟,装入

碗内,将茉莉花撒入碗内即成。

功效:

补肝益肾,明目美颜,适用于肝阴虚所致的视物模糊、两眼昏花、面色憔悴者。

清明时节起居要求

清明一到,气温明显转暖,雨量增多,空气湿度增大,百花齐放,春意盎然,春游踏青正当时,人们的户外活动进一步增多。

然而中医认为,“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春风容易导致风寒入侵,加上清明多雨,湿气较之前会有所加重。在“风”和“湿”共同作用下,容易引发感冒、风湿、肩周炎等病痛。因此,清明节气要尤其注意防止湿寒侵邪。

建议外出踏青赏春的市民,穿衣仍然以轻便保暖为主,可准备一件可随时穿脱的轻薄外套,及时增减衣物。容易出汗的市民最好随身携带一条小手帕或毛巾用来擦汗,以免“风邪入体”。

保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身体要注意经常清洁,尤其是手要勤洗。

扫墓凭吊,注意心理保健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悲痛万分。“清明节期间,心理保健十分重要,尤其是本身就有心理隐患和疾病的人,不要过度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扫墓时最好有亲人陪伴。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心情应保持舒畅,通过踏青、散步等活动,可调节心情,让身心达到愉悦的目的。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