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养殖户需要注意的六件事 清明时节,养殖户需要注意的六件事清明时节,养殖户需要注意的六件事

清明时节,养殖户需要注意的六件事

————

点击上方

↑↑↑

广东英维饲料

关注我们

————

清明时节雨纷纷,塘中鱼儿欲断魂。这个时节也称梅雨季节,阴雨天气连绵不断,会降低整个水体的稳定性。因此,池塘的鱼虾容易患有水霉、烂鳃、肠炎等症状,鱼体也容易附有寄生虫,池塘水质明显较差。所以,广大养殖户在忙着踏青的同时,也要加强春季池塘养鱼的管理,做好池塘消毒、肥水等工作。这不仅是全年水产养殖的关键环节,也是关系养殖户一年产量的重要产出。因此,养殖户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池塘消毒是前提

虽然大多数养殖户都知道清明前后要进行杀虫消毒工作,但却不知道如何有效做好杀虫消毒工作,有经验的养殖户会两次消毒,但是这种做法对鱼本身和水质影响较大。一般做法是先排干池塘水,然后进行晒塘,在放养前10天进行消毒。池塘水深应在6-10cm,每平方米水面使用85-110克生石灰,或用5kg漂白粉化水均匀泼洒。这种做法消毒叫彻底,可迅速清除野杂鱼虾、大型

水生生物

、寄生虫和细菌等。

二、池塘肥水是关键

早期肥水是关键,不仅可以为鱼类提供天然的开口饵料,而且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增强鱼体抵抗力,保持水质,减少细菌虫卵

滋生。有些杀虫药在一定程度会杀死藻类和浮游动物,导致水质变瘦,容易缺氧,因此杀虫后务必及时进行肥水。但是早期肥水需要选择合适的肥水方式。

三、水深、水质调节是必须

早春时期,池塘水不宜太深,在池塘消毒后,可进水80-100cm左右,使水温快速升高,以利于大量繁殖饵料生物。在消毒5-6天后,每亩施入有机肥400-500千克,使池水变成油绿色或黄绿色,调节水质,以保持池水肥、活、嫩、爽。随着后续水温升高和鱼体生长,可逐渐加深池塘水量。

四、鱼病防治是重点

要挑选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伤无病、活力较好的鱼种,在放养前要进行消毒,可用3%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以杀灭寄生在鱼体上的病菌和寄生虫。在鱼、虾疾病多发季节应注意水体消毒,每隔12~15天用生石灰溶水泼洒1次,以水深1m计每亩水面每次用新鲜生石灰15~20千克,每月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7g/m3,或90%晶体敌百虫0.2~0.5g/m3均匀泼洒1次。严禁投入发霉变质鱼料,注意饵料消毒。食台消毒可采用漂白粉挂袋法,每袋50g,15天换1次。这样做可使水中的含菌量大大降低,同时防治鱼、虾烂鳃病和某些中毒症,并防止青苔着生。

五、饲料投喂是基础

当水温为10℃左右时,四大家鱼等多数鱼类开始摄食,此时应及时投喂米糠、菜饼、豆渣等营养物质,当水温升高时,可以相应的增加日投饵量。投饵时可对鱼儿驯食,具体做法:首先将少量饵料洒在食台边,以后每天投喂的时候固定投喂于该食台处,并达到定位、定时、定质、定量的“四定”目标。除投饵外,对养肥水鱼为主的池塘还要及时追肥,培育大量饵料生物,一般7-10天1次,有机肥施用每亩每次100-150kg,保持中等肥度水质,透明度以30-40cm为宜。

六、池塘管理是保障

鱼种投放后,应坚持每日巡塘2次。主要观察鱼的摄食情况、游动情况并及时清除残饵、捞除死鱼、铲除池边杂草、保持水质干净,给鱼体提供适宜生活的环境。防止鸟类、野杂鱼、有害藻类、污水进入池塘,严防人为投毒事件的发生。当发现鱼体出现异常时,应及时确诊、治疗,避免给养殖户带来损失。因此,养殖过程中不仅需要科学的生产管理,而且需要正确对待运输、投放、消毒、饲喂、治病、捕捞等多个环节,以促进鱼儿快速生长,有效预防鱼病发生,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保证鱼类免受损伤,保证生产环节安全高效,最大力度提高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文章来源:鱼大大)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