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2018-09-23
很I高I兴I你I能I来
希I望I你I别I离I开
秋分—“阴盛阳衰”之分水岭
中医有句话“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每年公历的9月22日或23日是秋分,秋分是由热到冷转换的节气分水岭。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
秋分过后,北半球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阳气随之内敛,因此,秋分之后养生保健十分重要。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传统医学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
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在饮食上要多酸、少辛、忌苦燥。
原则一
忌苦燥
中医学认为,苦性燥,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
《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言:“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
所以,《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中以五脏之病,五味和四时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提出“肺病禁苦……秋不食肺”的观点。
因此,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苦燥。
原则二
古人有云:“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淡薄从此始,淡食多补信有之。”可见素、淡结合的饮食,对健康是有益处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甘先入脾”。在五行中脾胃属土,土生金,肺肠属金。
甘味养脾,脾旺则金(肺)气足。
甘味食物又有生津的功效,而咸味食物则易使人出现口渴之象。
《遵生八笺》还指出:“秋气燥,易食麻以润其燥。”
就是说秋季6节气干燥,
应当多进食些如蜂蜜、芝麻、杏仁等性滋润味甘淡的食品,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止秋燥带来肺及肠胃津液不足常见的干咳、咽干口燥、肠燥便秘等身体的不适症候或肌肤失去光泽、毛发枯槁的征象。
因此,秋季6节气饮食应当以甘淡滋润为宜。可多吃些具有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果蔬则可多食胡萝卜、冬瓜、银耳等以及豆类及豆制品,还有食用菌类、海带、紫菜等,经科学加工,作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也可制成佐餐或饮料食用,如蜜煎银耳、各种新鲜果蔬汁液等。或加工制作成羹粉汤粥,如香菇豆腐汤、扁豆粥、藕粉羹等,既有营养,又能润燥。且瓜果蔬菜中含有的丰富水分、维生素、纤维等,对预防秋季6节气期间最易出现的口鼻目干、皮肤粗糙、大便秘结等现象大有裨益。
原则三
营养学家指出,只有食物的多样化才能提供给人体全面的营养。
如谷类,主要供给热能和维生素B1;豆及豆制品,主要供给植物蛋白质;蔬菜水果,主要供给维生素C,无机盐和食物纤维等。
秋季更应注意饮食中食物的多样性,营养的平衡,才能补充夏季因气候炎热、食欲下降而导致的营养不足,特别应多吃耐嚼、富于纤维的食物。
秋季的饮食养生原则应在平衡饮食五味的基础上,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
适当增加甘、淡、酸、滋润的食物的进食,但不可太过
进食时,应细嚼慢咽,既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完全吸收,又能通过纤维食物保持肠道水分的作用和咀嚼,以生津润燥,达到防治秋季咽喉干燥、肠燥便秘等不良反应的目的
原则四
所谓少辛,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是因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气太盛。
中医认为,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剩肺气之侵入。
根据中医营养学这一原则,在秋季这6节气期间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韭、蒜、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此外还要谨记“秋瓜坏肚”。在夏季,西瓜是消暑佳品,但是立秋之后,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
中医养生学家还提倡在秋季6节气期间每天早晨吃粥,如明代李挺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
特别是喝些药粥对身体很有好处,其原因是作为药膳重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前人对此颇多赞誉。
在秋季6节气,目前较为推崇的粥有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黄精粥等
等你来
与我一起学习
给孩子一个不必吃药的童年
相关文章链接:
食疗养生:4个补血食疗方补出红润好气色
五种食疗方对付脂肪肝
跟格格学食疗—食疗培训班课程报名细节
过敏性咳嗽、哮喘、支原体肺炎、腺样体肥大严重鼻塞、青筋宝宝——体弱多病的我和孩子治愈经过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3-09
03-09
03-09
04-16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