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雨水之后,春的气息也就愈发靠近了。
正如杜甫诗中所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为“雨水”期间雨量渐增,地湿之气渐升,此时的养生应以“祛湿避湿”和“保养脾胃”为主。
❖何为雨水❖
雨水和谷雨、大雪、小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有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减少了,雨渐多了。
雨水三候
一候獭祭鱼,此时水獭开始捕鱼,常将鱼陈列水边,有如祭祀。
二候鸿雁来,大约五日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三候草木萌动,再过五日后,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雨水养生❖
雨水一到,意味着寒冷的季节过去,温暖的春天到来。但此时人体抵抗力较弱,容易感冒。雨水养生要注意防“倒春寒”,以及养肝护脾。
健脾护胃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随着雨水增多,脾胃易为湿气所困,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此时饮食应以汤、粥为主,养护脾胃,固本培元。也可多以芡实、薏苡仁等搭配健脾祛湿的食疗方,例如芡实莲子苡仁汤。
舒肝养心
“雨水”期间天气变化无常,容易使人情绪波动,心神不安,对高血压病、哮喘等患者尤其不利。所以一定要保持心境平和,养心护心。“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还需静心寡欲,不妄作劳,以养元气。静心则气血平稳,既不会扰乱心血,也不会损伤心气。心气充沛,方能滋养脾脏,养脾得以健胃。
上薄下厚
初春人体皮肤腠理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此时天气变化不定,忽冷忽热,乍暖还寒,所以还需预防“倒春寒”。要防“倒春寒”,就要“春捂”。雨水春捂原则是“上薄下厚”,保暖重点在于下半身。人体的阳气根于肾,随着气温回升,肾阳也会逐渐升发,这时若受寒凉,就会出现腰膝酸软、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腰腹和腿脚部位要穿得偏厚一些。
应对春困
俗语说“春乏秋困”,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可有效应对春困。一是可外出郊游、爬山,到野外感受万物的勃然生机,或是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可振奋身心;二可吃些有刺激味道的食物,如苦的、酸的、或辣的,使身体从冬藏中慢慢过渡出来;三可选用一些提升的香水、精油,降低疲惫感;四可听些节奏明快的音乐。这几种方法可交替搭配使用。
❖雨水食补❖
健脾利湿,汤粥养神
春天进补的原则是“以通为补,小补淡补”,饮食上“省酸增甘”,以补益脾胃的食物为主。《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随着雨水增多,脾胃易为湿气所困,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此时饮食应以汤、粥为主,养护脾胃,固本培元。
宜:糯米、燕麦、茼蒿、红枣、山药、蘑菇、香菇、花生
雨水过后,降水增多,湿气加重,湿邪不利脾胃,而且春天本来就是肝旺克肝的时节,所以我们尤其要注意祛湿、养脾。茯苓、赤豆、莲子、薏仁等祛湿的谷物熬粥食用,能使肠胃得到滋养。糯米、燕麦、蘑菇、香菇、芹菜等平肝调脾的食物,在春日可以多吃,清淡饮食,减轻肠胃负担,增强抵抗力。
忌:内脏、甲鱼、羊肉、甜点、白酒、辛辣、肥腻、生冷
年节前后容易积食、腹泻,不可过于饱食或者吃太热之物,如八角、咖喱、肉桂等,脾胃怕湿,肥肉、内脏、甜点也要少吃。
远离油腻,蔬果多食
“雨水”时节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肥甘厚腻最易生湿困脾,损伤脾气。同时也应少食生冷粘杂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
春季气候转暖,然而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故应多食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这一时期有两种蔬菜值得推荐,即豆苗和荠菜。
豆苗:性凉微寒,可清热利湿,春天食用既能清热祛火,又可使皮肤光滑柔软,其营养丰富,鲜嫩清香,最宜入汤。
荠菜:性味甘平,《名医别录》载其“主利肝气,和中”,《本草纲目》称其“明目,益胃”,自古被誉为药食两用的“护生草”,早在《诗经》中就已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
*内容来源于网络,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健康养生俱乐部
健康养生俱乐部将打造国内卓越的健康管理服务,传授健康、养生的科学之道。健康养生俱乐部与国内知名医疗健康机构合作,利用丰富的医疗专家资源,采用市场活动与增值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著名医学专家一对一诊疗、海外高端体检、境内养生之旅等,为客户提供贴心的医学诊疗服务。除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高端医疗服务外,健康养生俱乐部还延展开拓健身、运动、保养等健康产业上下游服务,范围覆盖健康、亚健康、疾病、手术等各种身体状况。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3-09
03-09
03-09
04-16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