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霜降】霜降时节教你如何养生方法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霜降时节教你如何养生方法【二十四节气之霜降】霜降时节教你如何养生方法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霜降时节教你如何养生方法

“霜降”是中国传统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也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树叶枯黄,片片凋落。

霜降,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民间各地的霜降风俗各有千秋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夜晚地面热量散失非常快,温度可骤然下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者近地植物上直接凝结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霜降一定要保暖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霜降之时,气温渐低,人体的植物神经易受到寒冷刺激,致使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受到影响,引发功能紊乱,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

而在寒凉的气候状况下,人体新陈代谢增强,热量消耗增多,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因此,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保护肠胃。

另外,秋末时节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提醒朋友们多吃生津润燥、宣肺止咳作用的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萝卜等食物,搓揉迎香穴(鼻翼两侧),练练“嘶”字功等,都有助于我们预防呼吸道疾病。

霜降期间偏凉,向冬季过渡对于老人而言,霜降节气,容易患上“老寒腿”的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霜降饮食,应该多吃些梨,苹果,白果等。

霜降养生有“4防”

1、防秋燥

秋季燥邪易伤人体津液,津液耗损,就会出现燥象。元代医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因此,霜降养生,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苹果、葡萄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

2、防湿邪

秋天雨水多,须防湿邪带来的身体不适。如果脾伤于湿气,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埋下病根。所以应该多吃莲子、薏米、莲藕、山药等祛湿健脾的食物。

3、防秋郁

秋风扫落叶的季节,容易抑郁。而霜降防秋郁首先要生活规律不要随意打破,保持好心情;其次要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和豆类等;还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登山等。

4、防贼风

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使我们措手不及,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中医称为“贼风),使人生病。因此,这个时节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别是中老年人。

霜降节气灸

如果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出现脚凉、膝盖发凉、腰腹凉都是阳气没有收敛好的表现,此时要通过调理把阳气潜藏于体内。

特别是今年庚子年,寒凉肃杀之气较重,平素阳虚或者夏季贪凉饮冷,熬夜应酬多的人士消耗阳气较多,更应该收敛潜藏阳气,以抵御极寒天气对人体的损害,霜降节气这15天补阳为要,有条件的可坚持用艾灸温阳。

通过艾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御寒保暖目的。

艾灸取穴以大椎、脾腧、肾俞、涌泉、关元、神阙、足三里等穴位为主,可以起到养阴防燥、润肺益胃、预防冬季阳虚的作用,灸后记得别喝凉水,勿食生冷,注意保暖哦!

医学巨作《黄帝内经》从人体的脏象、经气、舌象、脉象等多个方面描述其随二十四节气变更而产生的生理性改变。现代中医理论也认为,人与自然界是“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人们机体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连。

因此,根据四时变化规律,调整人体节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每一个重要的气候转换节点(即24节气),是人体对自然感应变化最强烈的时候。借助天时地利之机,疏通人体的气血经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大愿法师寒露养生方

“霜降一过百草枯”,所以中国的古语说:“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霜降这一天如果没有霜,来岁的收成就不太好了,这个时候用平补的方法比较好。

可以用茯苓十克,大枣三粒,当归三克,枸杞子十克来煎水喝。茯苓能够渗湿利水,能够健脾。松树边上挖下去,往往就能够找到茯苓,它是松树的精气凝结形成的,如果把表皮全部削掉,里面的核心部分就叫做茯神,那个药就是安神,能够养心,药效是不同的。

----大愿法师《药师法门健康养生随许法》

图文来源于网络

敬请扫二维码关注大愿法音官方微信平台

往期推荐

参禅用功的方法

如何照见五蕴皆空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一一明月照天心

秋分,丰收节里话养生(附:大愿法师秋分养生方)

寒露养生八大禁忌(附:大愿法师寒露养生方)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