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诊的腹泻宝宝真是越来越多了。
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不少家长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疑惑——很多科普都写过,宝宝腹泻大多数情况下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不需要抗生素治疗,只需要观察精神、补液、对症护理就可以了。
但现实是,有的宝宝腹泻同时还伴随发热,甚至还有便血的情况发生。去医院一查,大便常规往往提示白细胞升高。这时,医生就会下“细菌感染”的诊断,并处方抗生素。
那么,
大便白细胞升高就是细菌感染吗?
大便带血又说明什么问题呢?
抗生素应不应该吃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捋一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便常规白细胞高:参考价值不大
其实,无论是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都会引起肠道壁炎症,都会在大便常规的化验单上显示大便白细胞升高,
因此大便常规白细胞升高不能用于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
要区分细菌和病毒,主要依赖医生对病史的采集和病情观察,必要时会进行大便培养检查(注意不是大便常规)。单纯凭一张大便常规化验单,不足以得出“细菌性肠炎”的结论。
血便,判断细菌感染更有意义
儿童发热伴血性腹泻,通常是
细菌性肠炎。
但少数情况下可见于病毒感染,比如腺病毒、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此外,大便有血还要排除肠套叠、溶血尿毒综合征等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因此
,也不能因为看到大便有血就断定是细菌感染。
还是那句话:对医生而言,采集病史、观察病情、必要时做大便培养,是更有价值的做法。
就算是细菌感染,
也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那么,如果真的考虑细菌性肠炎,是不是
要用抗生素呢?
不一定。
细菌性肠炎常见病原菌有志贺菌、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肠出血型大肠杆菌,其中只有少数情况需要用到抗生素。我们来顺着八一八:
1、肠出血型大肠杆菌(E.coli,EHEC)
大肠杆菌是人体的正常肠道菌群,当他们获得某些遗传物质后,就会有致病性。大肠杆菌有很多种类型,
包括EHEC、肠致病型大肠杆菌、肠产毒型大肠杆菌等等。
单独挑出EHEC这个类型来讲。此菌会产生志贺毒素,在症状和治疗上都存在特殊性。人进食10-100个EHEC就可以致病,比如被污染的牛肉、蔬菜、水果等。感染后儿童大多表现为血性腹泻。对感染这种菌的孩子使用抗生素,不仅不能缩短腹泻的时间,还会增加“溶血尿毒综合征全身并发症”的风险,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三联征,在10岁以内的孩子中发生率大概为15%。
感染了这种菌,精神好的孩子,以口服补液、支持治疗为主,用抗生素可以说是有害无益。
2、沙门氏菌感染
沙门氏菌有两大类:
伤寒沙门氏菌和非伤寒沙门氏菌。
伤寒沙门氏菌
感染主要表现是腹痛、发热和畏寒,少数有血便。推荐使用单一抗生素治疗,用抗生素前建议做个大便培养,大便培养结果出来后可以做为是否调整初始经验性使用抗生素的依据。精神好,没有基础疾病或免疫缺陷的孩子,可以口服抗生素。对于病情严重,有意识障碍、持续高热或需要住院的患儿,则应静脉使用抗生素。
非伤寒沙门氏菌
感染后症状与伤寒沙门氏菌类似,但只有少数情况会引起血便,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的重点是维持适当补液及电解质平衡;如果有并发症或侵袭性感染风险的人才考虑抗生素治疗。
3、志贺菌感染
志贺菌感染的细菌性肠炎,可能出现血性/粘液性腹泻、腹部痉挛性疼痛、高热。
是否使用抗生素,要根据临床情况来做决策——病情轻微或已经在恢复中的,不推荐使用抗生素;对于疑似志贺菌感染且伴有以下两条之一,推荐给予
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1)免疫功能受损
2)白细胞增多、低体温、体温>39摄氏度和嗜睡
除了上述三类菌,其他血性腹泻的细菌感染,如空肠弯曲菌,是轻度、自限性的病程,多数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重点亦是补液,预防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要不要用抗生素,得看这些方面
总之,大便有血、大便白细胞升高,不等于细菌性肠炎,即使是细菌性肠炎也不一定全部都要使用抗生素。
面对感染性腹泻有血便的孩子,符合
以下情况
可以考虑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
1、疑似细菌感染的3个月以下婴儿
2、有发热、腹痛、血便等疑似志贺菌肠炎的症状,且免疫功能受损
3、近期有国外旅行史、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和/或脓毒症征像
4、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血性腹泻,且免疫功能受损
5、伤寒或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
使用抗生素之前,
建议做大便培养,
为后续治疗和是否调整抗生素类型提供更多依据。
本文作者
知贝医疗儿科高赛君
本文由
科梁洁芳医生
专业审核
参考文献:
(1)ShaneAL,ModyRK,CrumpJA,etal.2017InfectiousDidsasesSocietyofAmerica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th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infectiousdiarrhea[J].ClinIfectDis,2017,65(12):1:63-1973.
(2)uptodate,资源丰富国家儿童腹泻的处理方法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0年8月28日。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阅读原文
听科学育儿课程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10-28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