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腮腺炎 缓解症状效果强 中医治疗腮腺炎 缓解症状效果强中医治疗腮腺炎 缓解症状效果强

中医治疗腮腺炎 缓解症状效果强

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是由于体液大量丧失导致抵抗力下降,病菌经由腮腺开口逆行感染所致。由于现在卫生条件的增强以及大家防病意识的提高,腮腺炎也变得越来越少见。但在炎热潮湿的夏季,我们还是要多了解腮腺炎,为疾病防治提供一些好方法。

腮腺炎,在中医也称作发颐。“颐”,指人的面颊。而发颐则明确指出了疾病发生的部位和疾病的感染性质,中医治疗也以此为基础,分证论治,务求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发颐的病因病机

发颐并非疾病最初的表现,往往继发于其他病症之后。发颐是指热性病后余毒结聚于颐颌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医宗金鉴》中指出“此症又名汗毒,发于颐颌之间,属足阳明胃经。”其特点是颐颌之间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全身症状明显,病势严重者常可出现内陷变证。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和西医感染诊断类似,中医也将发颐视为疾病产物造成的继发性疾病。多由伤寒或温病治疗不彻底,以致余邪热毒壅结少阳、阳明之络,经络阻塞,气血凝滞于局部,热胜肉腐化脓而成。或因术后脾胃亏损,阴津不足,毒邪上蕴阻络。

发颐有一定的年龄分布特点,往往多见于成年人。常由热病、全身性感染、腹部大手术后以及腮腺导管急性阻塞而继发。发病急骤,一侧多见。初起颐颌间疼痛并有紧张感,轻微肿胀,张口稍有困难。继则肿胀逐渐加剧,并延及耳之前后。张口后,可见红肿的腮腺管口,若压迫局部,自管口开口处有脓性分泌物溢出。约7~10天进人成脓期,此时疼痛加剧,呈跳痛性,皮色发红,肿胀更甚,可波及同侧眼睑、颊部、颈部等处,按之有波动感。同时腮腺导管开口处能挤出混浊黄色脓性分泌物。如不及时切开,脓肿可在颐颌部、口腔粘膜或外耳道溃破,脓出臭秽。

发颐的辩证论治

热毒蕴结

表现为红肿结于颐颌,张口不利,掀热疼痛。发热,口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热毒之邪结聚于颐颌部,故局部红肿,掀热疼痛。足阳明胃经环口绕唇。因经络为风湿毒热之邪蕴结,以致开口不利。热毒与正气相搏,故发热;热邪耗伤津液,故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热象。

治疗当清热解毒,方药则应为普济消毒饮加减。

热毒内陷

疾病表现较为凶险,治疗时要考虑疾病进一步传变的可能。颐颌间肿块平塌散漫,肿热延及面及颈项,掀红灼热,疼痛剧烈,汤水难下,痰涌气粗。伴壮热口渴,烦躁不安,甚或神昏澹语。舌红绛,苔少而干,脉细数。热毒之邪内陷入营,故肿势平塌散漫,肿势蔓延,疼痛剧烈。火毒炽盛,耗伤津液,故壮热、口渴。热毒陷入营血,热扰心神,故见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舌红绛、苔少而干、脉细数为热人营血,灼伤阴液之征。

治疗时要遵循清营解毒、养阴生津的原则,推荐方药为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加减。

外治法

初起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脓成及早切开排脓,八二丹药线引流,外盖太乙膏;口腔粘膜出脓者,先用等渗盐水漱口,次用青吹口散,每日4~5次。

发颐的预防调摄

由于余邪热毒留滞体内导致发病,日常防治要首先消除疾病可能的成因。平素注意口腔卫生,饭前饭后漱口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热病后、大手术前后患者要注意口腔卫生,加强口腔护理,常吃酸性食物,以刺激唾液分泌。

发颐的治疗近些年来在西医也有很大的突破,而与传统医学相结合,治疗效果更是突出。希望大家能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及早消除疾病威胁,让自己的生活健康快乐。

博罗华君堂中医门诊

微信号:hjt6261689

支持中医事业,支持未病先防

↑↑↑长按图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吧!

地址:博罗县城文化广场文广路30号

(金丽苑洗脚城西侧旁)

咨询电话:0752-6261689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