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
颈椎病分为:颈型、颈神经根型、颈动脉型、颈交感型、颈脊髓型、综合型六种类型。
重点跟大家讲解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颈脊髓穿行与每一节颈椎的椎管内,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导致颈椎椎体关节紊乱、错位,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钩椎关节增生,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钙化,上述都会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继而出现脊髓型颈椎病。
病因:
跟颈椎退变、年龄、外伤有关。颈椎间盘退变被认为跟椎体的不稳定性有关。随着椎间盘质地变性,含水量减少,高度下降和髓核突出,椎间盘后部后纵韧带的增厚、钙化、骨化,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相应椎板间黄韧带及椎间关节应力增加,韧带关节囊增厚,弹性减少,造成椎管径线减少,尤其是前、后径,即矢状径的减少,构成了脊髓压迫症的静态因素。动态性因素主要是指颈椎的伸屈活动加重脊髓的应力、变形。颈椎伸展时,椎管长度缩短,脊髓松弛,脊髓组织变“短粗”,截面积增大,黄韧带自侧后方折入椎管,纤维环及被覆的后纵韧带后突,脊髓受压增加;颈椎屈曲时,椎管拉长,脊髓变扁、变宽,弓弦作用使其前移,椎管前方之骨赘和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抵压脊髓,加重脊髓损害。有些学者强调颈椎后伸时,为上一椎体后下缘与下一椎节椎弓后部前上缘靠拢,产生对脊髓“钳压”作用。
另外,外伤会导致椎体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前后纵韧带撕裂伤,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里面的髓核突出,压迫颈脊髓。脊髓的功能障碍病理在于脊髓受压和脊髓血供障碍所致,脊髓内神经纤维数量减少,轴浆流阻断、扭曲变形,脱髓鞘变化,神经细胞坏死,凋亡,脊髓炎症缺血等,少有胶原增生、瘢痕形成或囊性变。以上阐述表明:椎体与椎间盘,椎间盘与脊髓、脊髓与椎体周围组织器官紧密相连,互为因果。脊髓型颈椎病是脊髓压迫症之一,可严重致残,临床概率占全部颈椎病的10%~15%。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早期表现颈项肩臂酸痛,上肢一侧或两侧有麻木、发胀,其症状时好时坏、时轻时重。中期有的会出现上肢无力,下肢走路有踩棉花感,走路不稳。晚期有的会出现半截瘫(不完全截瘫)甚至完全截瘫。
1.常见表现
脊髓型颈椎病变是脊髓压迫症的病理改变之一。临床表现因病变脊髓被侵袭的部位、程度、和范围而异。感觉障碍多不规律,手臂的麻木、胀痛多见,浅痛觉障碍与病变所支配皮节不一定对应,深感觉障碍受累者较少,可有胸或腹束带感,此时常伴有腹壁反射增强。
上肢通常多以下运动神经元通路损害为主,手笨拙,无力,表现为写字、系鞋带纽扣、用筷子等精细动作困难,随病情发展可有手内在肌萎缩,可出现上位其他上肢肌力减退。(霍夫曼征)多显示阳性,可有反向桡反射,即敲击肱桡肌腹或肱二头肌腱导致手指快速屈曲,与霍夫曼征阳性意义相同,或出现更早。少数高位脊髓病变可有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
下肢为上运动神经元通路异常,表现为肌张力不同程度的增高和肌力减损,膝反射和跟腱反射活跃、亢进,出现踝阵挛、髌阵挛、巴宾斯基征呈阳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导致走路不稳,尤其快走易跌倒、步态蹒跚、可出现痉挛步态。
脊髓型颈椎病严重时引起排尿排便困难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不全瘫症状。
2.不同病变类型的表现
由于脊髓受压病变的不均衡性,脊髓型颈椎病的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为多变性。两侧病变可有轻重不同,甚至偏重一侧,但极少出现脊髓半横切,(脊髓半切综合征),后者于髓内肿瘤相对多见。
以上肢功能障碍为主者,表现为神经根症状,多为前述下运动神经元通路障碍,病变在脊髓中央,两侧灰质周围。
以下肢症状为主者,主要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通路障碍,为脊髓外周长传导束纤维受累所致,下肢神经功能异常也如前述。少数病例上肢症状轻微或无症状,需与胸椎管狭窄症鉴别。
要想彻底根治脊髓型颈椎病,中药贴敷是治疗的不二之选。主要是活血通络,使颈部的气血通畅,安全有效,同时最重要的是治损伤消突出,达到根治的目的,推荐苗九善(微信:19166543)的苗药贴敷疗法,安全方便且根治效果极好。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10-28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