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谷雨养生篇 二十四节气之谷雨养生篇二十四节气之谷雨养生篇

二十四节气之谷雨养生篇

《谷雨》

左河水

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

2016

日进入谷雨节气。谷雨,有

雨水生百谷

的意思,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常言道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在

度以上。谷雨后的气温回升速度加快,从这一天起,雨量开始增多,丰沛的雨水使初插的秧苗、新种的作物得以灌溉滋润,五谷得以很好地生长。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布谷鸟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中医养生——避湿

《素问·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认为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与人体是息息相关的,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一年四时的气候变化必然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如果人体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就会生病。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湿邪容易侵入人体为患,导致患者脘腹胀满、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关节疼痛等脾困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要久居潮湿之地,不要穿潮湿的衣服,少吹风,避免淋雨,天气好时应多到外面晒太阳,适当锻炼身体。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保持内、外环境的平衡协调是避免、减少发生疾病的基础。因此在调摄养生时要考虑谷雨节气的因素,针对其气候特点有选择地进行调养。一旦发病不要紧张,可根据不同的病因,对症治疗。

养肝护肝——子午觉

谷雨节气后是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神经痛的高发期

。就肋间神经痛而言,多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中医将其称为“胁痛”《灵枢·五邪》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藏气法时论》又说:“

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从病因病机上讲,肝位于胁部,其脉分布于两胁,故肝脏受病,往往出现胁痛的症状。且肝为风木之脏,其性喜调达,恶抑郁。如遇情志郁结,肝气失于疏泄,络脉受阻,经气运行不畅,均可发为胁痛。若肝气郁结日久,气滞产生血瘀或因跌扑闪挫,引起络脉停瘀,也可导致血瘀胁痛。不论属于何种病因,其根本都与肝气不舒有关,因此在治疗上都离不开疏肝行气,活血通络的原则。

养肝先要睡得香,

《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养肝护肝,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加快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体内积聚毒素的排出,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夜里十一点到一点之间一定要好好休息。有人说夜里十一点到一点工作质量是最高的,实际上你用了人体最宝贵的东西,用生命来换工作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熬夜的人越来越多。子时胆经当令,肝胆相表里,

如果晚上十一点以后还不睡觉,慢慢地就容易引起肝血虚、肝火旺,出现头晕、手足心热、口渴欲饮、小便黄、眼干涩、烦躁、易怒等症状。

俗话说“万病由气生”,肝主气,女性如果长期熬夜、肝气升发受阻,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等症状。古语言“子时一阳生”,这个时辰人体阳气开始升发,如果这个时候不休息,阳气没养住,就会耗散最宝贵的生机,对身体是极为不利的。

“宁舍一顿饭,不舍子时眠”,子时睡觉是非常重要的养生原则之一。

春捂有道,谨防感冒

谷雨时节天气忽冷忽热,人易患感冒,应注意适当保暖

。昼夜温差较大,往往是中午热、早晚凉,因此早晚还应添加衣服,适当“春捂”。但“春捂”也要有度,一般来说,气温超过15℃就没有捂的必要了,如果再捂下去易使火热内生。

谷雨养生汤

“谷雨养生汤”为清代名医吴鞠通所创。

具体做法是:鸭梨半个,荸荠5个,藕30g(或用甘蔗50g),麦冬15g,鲜芦根15g,一起用锅煎水,于谷雨当天下午5~7点之间取汁600ml饮用,可加冰糖调味。下午5~7点酉时肾经当令,肾主水,此时服用此汤,滋阴生津降火的功效可事倍功半。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